用水协会五项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5
水电工程供水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维护水电工程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供水安全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1.1 供水管理委员会供水管理委员会是水电工程供水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由水电工程管理部门、水务部门、市政部门、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组成,负责制定供水管理政策、协调解决供水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审批重要决策等。
1.2 供水管理部门供水管理部门是水电工程供水管理的具体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供水管理工作,包括供水计划制定、供水设备维护、供水系统运行监测等。
1.3 监督机构监督机构是对供水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机构,负责监督供水管理部门的工作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提出整改意见。
三、供水管理范围水电工程供水管理范围包括供水设备、供水管线、供水水源,以及供水中的水质、水量等内容。
四、供水管理原则4.1 环保原则在供水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保护水资源,保障水源水质安全。
4.2 安全原则供水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规范,保障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确保供水安全。
4.3 经济效益原则供水管理工作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供水成本。
4.4 人文关怀原则在供水管理工作中,要关注供水服务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关心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
五、供水管理制度5.1 供水计划制定供水管理部门根据水资源情况和用户需求,制定年度供水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5.2 供水设备维护供水管理部门定期检查供水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供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5.3 供水管线管理供水管理部门对供水管线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确保供水管线的畅通。
5.4 供水水源管理供水管理部门对供水水源进行监测和检测,保障水质安全,确保供水水源的可靠性。
五、供水管理措施6.1 提高供水效率通过优化供水管网、更新供水设备等方式,提高供水效率,减少供水损失。
6.2 加强供水监测建立供水监测系统,定期监测供水水质、水量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用水协会管理制度篇一:3、用水户协会灌溉管理制度用水户协会灌溉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灌溉效益和供水可靠性,为广大用水户搞好灌溉服务,依据协会章程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灌溉管理要依据全年和阶段性供水计划,贯彻适时供水、安全输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平衡供求关系,科学调配水量,充分发挥灌溉效益的原则。
第二章灌溉管理的实施第三条灌溉管理实行执委会调度管理责任制,调度管理按计划供水、用水申报、合理调配、分段计量的方法实施。
第四条每年3月由各用水组(或分会)组织各用水户填写《年度用水申请表》,报协会汇总。
协会依据此供求量确定年度用水计划,报供水单位并与其签订供水合同。
第五条每轮灌溉前,由各用水组(或分会)根据农作物需水情况向协会报告并办理本轮灌溉用水计划,包括用水时间、流量及总水量。
第六条严格灌溉调度,每轮灌溉应提前(根据灌区实际情况确定)小时申报,用水量增减提前(根据灌区实际情况确定)小时申报。
供用水按计量确认,应双方在场,作好记录,双方签字。
第三章灌溉管理的要求第七条严禁人情水、关系水;严禁隐瞒或转移水方;严禁以权谋私、私减水方。
第八条科学调度,合理配水。
坚持上游照顾下游,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杜绝漫灌,做好蓄水保水、节约用水工作。
第九条认真做好渠道防汛、保安工作。
放水灌溉期各用水组(或分会)必须派人巡堤守水,分段把关。
抢险堵口,实行行政区划分负责制。
第十条认真做好水费计收工作。
水量结算做到协会、用水组(或分会)、用水户三方相符。
严格执行水价,不擅自提高收费。
水费实行专款专用,不挪用,不截留。
第十一条遵守灌溉纪律,维护灌溉秩序,服从统一调度。
杜绝偷水、抢水,破坏建筑物放水,私自截流放水等。
严禁在渠道堤顶及坡内种植作物。
第十二条严格依法管水。
对违章用水者应由协会根据情节按章程及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报政府部门处理,触犯刑律的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四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经协会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执行,由协会执委会负责解释。
一、总则为保障全校师生的饮水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与管理1. 成立学校生活用水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生活用水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生活用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水质监测、设施维护、宣传教育等。
三、水质管理1. 供水水源:学校生活用水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严禁使用未经处理的自来水。
2. 水质监测: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检测频率为每月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增加检测次数。
3. 水源防护:加强水源保护,禁止在水源周围30米范围内排放有害物质,确保水源安全。
四、设施管理1. 供水设施: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2. 饮水机:学校应配置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水机,并定期进行消毒,确保饮水安全。
3. 蓄水池:学校蓄水池应定期清洗、消毒,防止水质污染。
五、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生活用水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生活用水安全的认识。
2.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普及生活用水安全知识,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
六、应急处理1. 如发现水质异常,应立即停止供水,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2. 在发生生活用水安全事故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事故影响。
3. 加强与卫生监督部门的沟通,确保事故得到妥善处理。
七、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师生饮水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 对在生活用水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生活用水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北京市水务局关于保留和废止水务行政规范性文件目
录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水务局
•【公布日期】2013.11.21
•【字号】京水务法[2013]61号
•【施行日期】2013.11.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法制工作
正文
北京市水务局关于保留和废止水务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
告
(京水务法[2013]61号)
为全面推进水务依法行政工作,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本市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京政办函[2013]46号)要求,北京市水务局对2012年12月31日以前制定的水务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认真清理。
现将保留和废止的水务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予以公告。
北京市水务局
2013年11月21日附件1:北京市水务局行政规范性文件保留目录
附件2:北京市水务局行政规范性文件废止目录
附件1
北京市水务局行政规范性文件保留目录(共91件)
(截至2012年12月31日)
附件2
北京市水务局行政规范性文件废止目录(共13件)。
用水户协会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水户协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保障会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协会的正常运作,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水户协会是一个自愿组织,会员均应遵守本规章制度,并认同协会的宗旨和发展目标,在协会内展现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第三条水户协会依法注册,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得从事任何违法活动。
第四条水户协会实行会员自治、民主管理原则,会员享有平等权利和义务,协会的重大事项由会员大会决定。
第五条水户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协作,助人为乐,倡导节约用水,推动社会绿色发展。
第六条水户协会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水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会员的用水意识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七条水户协会的工作任务是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组织节水宣传活动,推广水务科技成果,建立节水示范基地,促进会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八条水户协会的经费来源包括会员缴纳的会费、政府补助、捐赠赞助等,经费使用应经会员大会审议通过。
第二章会员权利和义务第九条水户协会会员享有以下权利:(一)参加协会的各项活动,提出建议和意见,参与协会事务的投票表决;(二)接受协会组织的节水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三)享受协会提供的服务和优惠政策;(四)了解协会的工作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
第十条水户协会会员应履行以下义务:(一)遵守本规章制度,维护协会的形象和利益;(二)积极参加协会的各项活动,支持协会的工作;(三)按时交纳会费,不得恶意拖欠;(四)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协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章组织机构和管理第十一条水户协会设立理事会、监事会和秘书处,以及必要的工作部门,具体职责由会员大会和理事会决定。
第十二条理事会是协会的决策机构,由会员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三年,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
第十三条监事会是协会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协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活动,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
第十四条秘书处是协会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协会的日常事务工作,由理事会任命秘书长负责具体管理。
用水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精选11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用水管理制度(精选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用水管理制度1为了切实加强学校供、用水管理,保证学校教学和师生生活的正常进行,制订如下制度。
1、教育师生提高商品意识,节约用水。
2、学校配备兼职水工一名,负责管理校区供水及有关供水设备检修。
3、水是商品,学校对各户安装水表计量收费,由总务处加贴封条或标记。
总务处和水工负责定期抄表并按季向用户收取水费。
严禁用户在表前私自乱接水管,自行改动水表,如有偷水者是学校教职工的按200元/次补偿学校;不属学校教职工的按400元/次补偿学校,情节严重的依法处理。
若用户发现水表损坏,应及时报告学校派人维修更换。
4、用户用水设施房内部分由用户负责所更换的配件和材料费。
5、教职工调离学校或退出住房,应先向总务处报告,安排水工登记用水数,交清水费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6、供水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设备,及时发现并消除漏水安全隐患,确保供水状态良好。
如要停水检修,应预先通知用户。
7、各处室办公用水、教学用水,要做到人走要关水。
8、凡不系本校教职工住本校者,其水的供应采取预交定金制度,不预交定金者,立即停水。
9、对未装表的散户按家庭常住人口收取,计收标准确定办法:任意抽取一栋家属楼对8月和12月两月的用水量进行调查,取其人均用水数为未装表散户的常住人口人均数。
用水管理制度21、凡在校内单独使用水龙头的教职工,一律应安装水表。
超过学校规定用水量的必须按自来水公司水价交纳超用水量的水费。
2、未安装自来水龙头的教工使用公共水龙头必须节约用水,不用水时必须自觉关闭水龙头,工作人员下班时必须自觉检查水龙并没有是否关闭,避免下班好浪费用水,如发现浪费用水的,将进行公开批评。
3、全校师生必须自觉爱护学校的用水设施。
任何人发现公共用水设施漏、损时,必须立即告诉学校水电工,以便及时进行维修。
水协会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水协会的运作,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水协会的健康发展。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水协会的组织、管理、活动和会员行为等方面。
第三条水协会宗旨:普及水知识,提高水意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促进水环境改善。
第四条水协会工作原则:自愿加入,自主活动,公开透明,共同进步。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水协会设立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会长、副会长、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理事会负责制定和修改水协会章程、制度,监督水协会的运作,决定水协会的重大事项。
第七条水协会设立各部门,各部门负责水协会的日常工作和活动组织。
第八条水协会设立会员大会,会员大会是水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选举和罢免理事会成员,审议水协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第三章会员管理第九条申请加入水协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热爱水资源,关心水环境,愿意为水协会的工作付出努力;(二)遵守水协会章程和制度,积极参加水协会的活动;(三)自愿缴纳会费。
第十条会员享有以下权利:(一)参加水协会的活动;(二)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三)对水协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四)优先获得水协会提供的服务;(五)退出水协会。
第十一条会员应履行以下义务:(一)遵守水协会章程和制度;(二)积极参加水协会的活动,完成水协会交办的任务;(三)维护水协会的合法权益;(四)缴纳会费。
第四章活动管理第十二条水协会活动分为日常活动和大型活动。
第十三条日常活动由各部门负责组织,活动内容应符合水协会宗旨和会员需求。
第十四条大型活动由理事会负责组织,活动前应进行策划和预算,活动后进行总结和反馈。
第十五条活动应遵循安全、环保、节约的原则,确保活动质量和效果。
第五章财务管理第十六条水协会财务收入包括会费、捐赠、赞助等。
第十七条水协会财务支出包括活动费用、办公费用、宣传费用等。
第十八条财务支出必须经过理事会批准,报销必须提供正规发票,实行审批制度。
第十九条财务报表应定期向会员大会公布,接受会员监督。
用水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益,维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根据《水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水资源的管理、利用工作。
第三条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科学的态度、法治的理念、以及保障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第四条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保护水文水质环境,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水资源管理的范围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水资源管理工作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
中央负责全国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政策、规划等工作,各地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七条水资源管理机构应当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调查和评估,确保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第八条水资源管理机构应当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国家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稳定和公正。
第二章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九条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按照“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确保合理、公平的利用水资源。
第十条水资源利用者应当依法申请水资源的使用权,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获得水资源使用权。
第十一条水资源利用者应当按照水资源利用许可证规定的方式、范围和期限使用水资源,并按照规定的收费标准支付水资源使用费。
第十二条水资源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水资源管理政策,制定水资源利用的优先级,指导和支持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工作。
第十三条对于高耗水、高排污行业应当加强监管,推动其实施减排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第三章水资源保护第十四条水资源保护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当依法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水文水质环境,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
第十五条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是全面、综合、循环利用,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水资源。
第十六条水资源保护的重点是防治水污染、保护水源地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等。
前进村用水协会五项管理制度一、工程管理制度1、协会要配合灌溉部门在公管渠道商的工程管护。
2、协会要在第一轮水放水前组织管水员检查渠道及建筑物,杜绝决口隐患。
3、协会在夏灌前腰明确所属渠道的防洪段落及责任人。
4、风天、雨天或直口渠水位高时,各防洪段落负责人要昼夜巡视,做好防洪工作。
5、直口渠口闸5米之内决口协会负责,5米之外决口由用水小组负责。
6、支渠清淤由协会负责,直口清淤由用水小组负责。
二、灌溉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用水计划,强化用水管理制度,适时放水、安全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质量完成灌域内的灌溉任务。
2、灌溉管理工作由协会会长和渠长统一负责管理,个社长、跑渠人员、亩次计费员协调配合,做到统一指挥、统一配合,任何人不得随意放水、动闸。
3、开灌前,支渠长和各社管水人员要认真核实调查管辖范围内各渠的作物种植情况,做出当轮灌域内的用水计划,并填写用水申请表,待接到协会的用水通知单后方可放水。
4、严格执行用水制度,放水和停水需提前24小时申请,便于协会配好水、调好水。
5、合理调配水量,严格执行上游配合下游,即先下后上的稍轮口行水制度,先高后低、先长渠后短渠,做到小局服从大局,局部服从全部,严禁乱放口,以维护灌溉秩序。
6、认真做好防洪防汛工作,严格杜绝决口现象,行水期间渠道途径的某个社(以该社的土地界面为标准),本段落的防洪防汛由某个社负责。
凡在支渠上开口的社,渠口两侧10米内造成的决口,由该社负责,10米以外决口由协会负责。
社内农毛渠两侧5米内决口的由农户负责,5米以外由社内处理。
其他特殊情况由社内商订。
7、实行当轮水费当轮结算的原则,对灌域内按时交费的社或农户先放水,对不按时交费的社或农户要采取限供,甚至停供的措施。
8、严格管水、依法用水,行水期间任何人不得抢水、偷水,不得在支渠中坐坝挡水。
如果发现上述情况,先由用水协会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水费征收管理制度1、用水组长负责本组内的水费回收,按时足额完成水费上缴任务者方可按照谁收归谁的原则,得5%的水费计收业务费。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用水协会管理,规范用水行为,保障会员合法权益,促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用水协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用水协会的会员、工作人员及用水行为。
第三条用水协会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规范运作;(二)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四)服务会员,共同发展。
第二章会员管理第四条会员资格:(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单位和个人;(二)自愿加入用水协会,并愿意履行会员义务;(三)有意愿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作出贡献。
第五条会员权利:(一)参加用水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二)享有用水协会提供的各项服务;(三)对用水协会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四)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五)优先享受用水协会优惠政策。
第六条会员义务:(一)遵守用水协会章程和本制度;(二)按时缴纳会费;(三)积极参与节约用水活动;(四)维护用水协会的合法权益;(五)完成用水协会交办的任务。
第七条会员入会、退会及处理:(一)会员入会,需提交入会申请书,经用水协会审核批准后,办理入会手续;(二)会员退会,需向用水协会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办理退会手续;(三)会员违反章程和本制度,用水协会有权给予警告、罚款、暂停会员资格或取消会员资格等处理。
第三章工作人员管理第八条用水协会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二)熟悉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三)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九条工作人员职责:(一)负责用水协会的日常管理工作;(二)组织开展节约用水活动;(三)提供节约用水咨询服务;(四)协助会员解决用水问题;(五)完成用水协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十条工作人员考核与奖惩:(一)用水协会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绩等;(二)对工作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三)对工作失职、违反纪律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处罚。
前进村用水协会五项管理制度
一、工程管理制度
1、协会要配合灌溉部门在公管渠道商的工程管护。
2、协会要在第一轮水放水前组织管水员检查渠道及建筑物,杜绝决口隐患。
3、协会在夏灌前腰明确所属渠道的防洪段落及责任人。
4、风天、雨天或直口渠水位高时,各防洪段落负责人要昼夜巡视,做好防洪工作。
5、直口渠口闸5米之内决口协会负责,5米之外决口由用水小组负责。
6、支渠清淤由协会负责,直口清淤由用水小组负责。
二、灌溉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用水计划,强化用水管理制度,适时放水、安全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质量完成灌域内的灌溉任务。
2、灌溉管理工作由协会会长和渠长统一负责管理,个社长、跑渠人员、亩次计费员协调配合,做到统一指挥、统一配合,任何人不得随意放水、动闸。
3、开灌前,支渠长和各社管水人员要认真核实调查管辖范围内各渠的作物种植情况,做出当轮灌域内的用水计划,并填写用水申请表,待接到协会的用水通知单后方可放水。
4、严格执行用水制度,放水和停水需提前24小时申请,便于协会配好水、调好水。
5、合理调配水量,严格执行上游配合下游,即先下后上的稍轮口行水制度,先高后低、先长渠后短渠,做到小局服从大局,局部服从全部,严禁乱放口,以维护灌溉秩序。
6、认真做好防洪防汛工作,严格杜绝决口现象,行水期间渠道途径的某个社(以该社的土地界面为标准),本段落的防洪防汛由某个社负责。
凡在支渠上开口的社,渠口两侧10米内造成的决口,由该社负责,10米以外决口由协会负责。
社内农毛渠两侧5米内决口的由农户负责,5米以外由社内处理。
其他特殊情况由社内商订。
7、实行当轮水费当轮结算的原则,对灌域内按时交费的社或农户先放水,对不按时交费的社或农户要采取限供,甚至停供的措施。
8、严格管水、依法用水,行水期间任何人不得抢水、偷水,不得在支渠中坐坝挡水。
如果发现上述情况,先由用水协会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水费征收管理制度
1、用水组长负责本组内的水费回收,按时足额完成水费上缴任务者方可按照谁收归谁的原则,得5%的水费计收业务费。
2、协会要配合水管部门宣传水费政策,做到家喻户晓。
3、协会要在每轮水结束第二天,算出水帐并下达水费通知单。
做到让用水者“用明白水、交明白费”。
4、用水组长根据亩次计费员计算数据,负责向农户收取水费。
5、协会和用水小组在征收水费时,须使用“协会专用收据,规范征收手续。
四、财务管理制度
1、协会财务管理工作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履行财务管理的职务,如实反映协会的财务情况,接收上级政府和财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2、各社必需配合1—2名亩次计费员(根据社员大会而定),要求有初中以上文化知识的,自身素质较高,且在社员中较有威信的青年担此责任,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按时按成每轮行水后的费用上交结算等财务交接手续。
3、协会内发生的各种业务必需是规定内统一使用的凭证,记账凭证及其编写、编号、装订必需符合规定要求。
不得随意破坏、撕毁、丢失所领各类记账凭证,有失误应填写证明,但保留原凭证,否则一切责任自负。
4、水价计算一律按各渠道当年价格计算,任何人不得随意提价、变价,让社员水价明白、水费明白、所用的水量明白。
5、当轮水停后,应上交的水费由协会会议统一和所段会计结算,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挪用货截留水费。
6、协会所使用的账目、凭证,当轮水结算后应加盖协会印章后,由协会会计统一管理保存。
7、协会经费提留按支渠所灌面积,支口交费、直口交费、分级计价的差额部分解决。
所取得款项用于测流人员工资、、直口渠闸维修和支渠部分段落的清淤。
8、如两条支渠需整段清淤时,协会须和各社召开社员会集体研究协
商而定。
五、奖惩管理制度
1、协会会长和支渠渠长全权负责支渠的水量分配,统一调水。
测流人员要跟水作业,工作时不得擅自脱离岗位。
因失职货不按时放口、关口、提闸、压闸,发现一次罚款100元,如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扣除当事人全年工资的100%,直至免职。
2、行水期间,一经测流人员测流后,任何认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动闸、偷水,发现一次罚款100元。
3、不论是亩次计费员或直口渠测流员,都不得在水量亩次方面弄虚作假,以吃喝送礼、偷放偷送人情水,一经发现一次,罚款500元,二次免除并扣除全年工资。
4、亩次计费资料、凭证不得随便更改、撕毁,否则责任自负。
5、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手段挪用、截留水费,如发现就地免职货按挪用水费数额的3倍罚款。
6、亩次计费员同样负有防洪的责任,为节水要严放路壕、退排干、漫荒滩、淹庄稼的事件发生,如发现一次罚款200元,淹没的庄稼自行解决,协会不负任何责任。
7、对按时足额按成水费任务的社,协会在安排水量运行时给予优先照顾。
8、对全年作无差错,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年终协会要给给予300-500元奖励。
9、各社要一大喇叭和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水法,以提高社员群众
的用水意识,防止过去谁想放谁就提闸的习惯,非管水人员随便动闸放水的视为偷水,发现一次罚款100元。
造成后果严重者,责任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