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专家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704.50 KB
- 文档页数:6
《耐药肺结核影像学诊断专家共识》解读刘晶哲;宋敏;陆普选【期刊名称】《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年(卷),期】2024(9)2【摘要】耐药肺结核由于其诊断和治疗困难、病死率较高的特点,被WHO认定是结核病防控中的三大挑战之一,亦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为此,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放射学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组织40多位从事耐药肺结核基础研究及临床相关专家,编写了《耐药肺结核影像学诊断专家共识》。
该共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评估并参照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分级共识指导原则,推荐了耐药肺结核影像学检查优选(推荐意见1~5),指出胸部X线摄影可作为耐药肺结核的首选筛查方法(证据级别:Ⅲ,推荐强度:强)和疗效评估的常用手段(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CT可作为诊断耐药肺结核的主要手段(证据级别:Ⅳ,推荐强度:强);依据耐药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阐述了耐药肺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包括单耐药肺结核(含利福平耐药肺结核)(mono-resistant/rifampicin-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R/RR-PTB)、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含多耐药肺结核(poly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PDR-PTB)]、广泛耐药肺结核(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XDR-PTB)[含准广泛耐药肺结核(pre-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pre-XDR-PTB)]患者的影像表现与特征(推荐意见6~12);同时比较了耐药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肺曲霉病和肺隐球菌病等非结核肺病的影像学鉴别要点,为耐药肺结核的临床影像学精准诊断及指导治疗提供了依据。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结核病培训总结大会,共同回顾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关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培训成果。
在此,我代表全体参训人员,对组织这次培训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总结发言。
一、培训背景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任务艰巨。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和公共卫生人员的结核病防治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大了投入力度。
在此背景下,我们举办这次结核病培训,旨在提高参训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防治能力,为我国结核病防治事业贡献力量。
二、培训内容本次培训内容丰富,涵盖了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治疗、预防等多个方面。
具体包括:1. 结核病的基本知识:介绍了结核病的定义、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等基本概念。
2. 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了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地区分布、高危人群等。
3. 结核病的病原学:阐述了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类、生物学特性、耐药性等。
4. 结核病的诊断:讲解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痰涂片、痰培养、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方法。
5. 结核病的治疗:介绍了抗结核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治疗方案、药物不良反应等。
6. 结核病的预防:阐述了结核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疫苗接种、切断传播途径等。
7. 结核病防治政策与法规:解读了我国结核病防治相关政策法规,提高了参训人员依法防治结核病的意识。
三、培训成果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提高了参训人员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
大家对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增强了参训人员的防治能力。
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工作,使大家在面对结核病患者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开展防治工作。
3.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结核病防治骨干。
通过培训,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丰富经验的结核病防治人员脱颖而出。
4. 推动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参训人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我国结核病防治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结核病人转诊流程背景介绍在医疗中,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关怀,转诊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将介绍结核病人转诊的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
转诊流程1. 医生诊断:初步诊断为结核病的患者,在确诊前,医生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
2. 确诊结核:医生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判定来确诊结核病。
3. 决定转诊:在确诊结核后,医生会决定是否需要转诊给专科医生或结核病专家。
4. 填写转诊申请:医生将填写完整的转诊申请表,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诊断结果等。
5. 提交转诊申请:医生将填写好的转诊申请表交给相关医疗机构,如诊所、医院等。
6. 处理转诊申请:医疗机构会对转诊申请进行审查,并根据转诊原因和患者情况进行评估。
7. 安排转诊:通过审查后,医疗机构会为患者安排转诊。
医疗机构会联系专科医生或结核病专家,协调转诊时间和地点。
8. 转诊通知患者:医疗机构会通知患者有关转诊的具体信息,包括转诊时间、地点和携带资料等。
9. 患者就诊:患者按照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前往接受专科医生或结核病专家的诊疗。
10. 转诊评估:专科医生或结核病专家会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11. 治疗和跟进:患者根据专科医生或结核病专家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并定期复诊进行治疗跟进。
注意事项- 医生在填写转诊申请表时,应提供详细的患者病历、检查报告和诊断结果等相关资料。
- 转诊申请表必须填写清晰、准确,以确保转诊过程的顺利进行。
- 医疗机构在处理转诊申请时,应根据转诊原因和患者情况进行优先级评估,确保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转诊。
- 患者在接到转诊通知后,应准时前往指定地点就诊,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复诊。
以上是结核病人转诊流程的简要介绍,通过规范的流程和严格的执行,可以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和关怀水平。
《中国结核病患者关怀手册》专家解读一、患者诊断及治疗关怀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传染源[引。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愈结核病患者不仅可以控制结核病的传播,还可消除病灶对患者机体的进一步损害,让患者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患者诊疗关怀涵盖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筛查、结核病精准诊断、结核病规范治疗、结核病发病高危人群抗结核预防治疗。
要点如下:1.肺结核可疑症状及筛查。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要及时进行结核病相关检查,对发现的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其了解及时诊治的重要性,并转诊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对转诊未到位的患者,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追踪,督促并尽力确保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治,直至其明确诊断。
对病原学检查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既往结核病患者、尘肺病患者等发病高危人群开展结核病筛查。
2.患者诊断。
完善各级诊疗服务体系,提供便捷就诊和转诊服务。
强化病原学检查,落实结核病患者早期诊断,提高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质量,简化诊断流程,缩短定诊时间,给予结核病患者精准诊断。
根据《wS 288 2017肺结核诊断》,以病原学(包括细菌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主,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做出诊断。
3.患者规范治疗。
所有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应在48 h内完成抗结核治疗前的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评估工作,再开始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治疗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
加强对临床医生结核病治疗知识、抗结核药品处方权限分级管理、患者抗结核治疗方案、疗效评估、患者诊断治疗信息的系统化管理和培训。
同时,关注痰标本的采集和检测对于结核病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及疗效评估的重要作用。
4.发病高危人群筛查及预防性治疗。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核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三条:
1、空气———呼吸道,这是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染途径。
病人大声讲话、咳嗽、打喷嚏,会释放出很多带结核杆菌的飞沫,若易感者吸入了这种飞沫,即可被感染。
肺结核病人如果把痰吐在地上,痰液干燥后,结核杆菌与尘埃混在一起飞扬在空气中,被健康人吸入肺内也可引起传染。
2、食物传染。
结核病人用的餐具、吃剩的食物上都可能污染了结核杆菌。
与结核病人合用餐具或吃病人剩下的食物易食入结核杆菌,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等也可感染牛型结核杆菌,接触病人用过的痰盂等物品后如不认真洗手也可能受到感染。
3、垂直传播。
患有结核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其体内的结核杆菌可通过脐带血液进入胎儿体内,胎儿也可因咽下或吸入含有结核杆菌的羊水而感染,从而患上先天性结核病。
此外,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人类和猪、牛、羊、猫、狗等动物接触,可被患有结核病的动物所传染,也可将自身的结核病传染给所饲养的动物。
专家提醒说,结核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或高声谈笑时不要面对他人,应用手巾捂着嘴;睡觉时不同别人同头,以免夜间咳嗽时传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自己单用一份餐具;经常洗晒被褥。
健康人则要注意与传染期结核病人的相对隔离,避免与结核病人近距离面对面谈话,不食用结核病人吃剩的食物,要经常认真洗手。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专家组候选人员的通知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豫疾控〔2008〕155号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成立河南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的通知各省辖市结核病防治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推荐河南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候选人员的通知》(豫疾控〔2008〕101号),经过省辖市初审、推荐和省级审核,从66名候选人中确认41名,成立河南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第一届)。
现将河南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和《河南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印发你们,并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一、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承担相应结核病诊断治疗方面的培训、指导、督导等工作任务,具体依照《章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开展工作。
二、依照《章程》规定,省级专家委员会采取聘任制,第一届聘期为2年。
以后,根据工作实际和人员变动情况,定期对专家委员会进行调整和充实。
调整和充实人员主要参考各省辖市推荐或调整的具体意见,依照有关规定执行。
三、被聘任为专家委员会成员的,我中心将对聘任的专家发放聘书,并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研讨,优先安排参加国家级的相关师资培训活动等。
欢迎各级结防机构和工作人员对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监督。
附件:1、第一届河南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名单2、河南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章程二〇〇八年十月八日主题词:结核病专家委员会通知抄送:省卫生厅,各省辖市卫生局,有关县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 2008年10月8日印发附件1:河南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第一届)附件2:河南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章程河南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专家委员会由全省结核病预防控制系统临床和预防控制专家组成。
为了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加速提升全省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诊断和治疗水平,特制定本章程。
肺结核的影像学案例分析作为一名从事医学影像学研究的专家,我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肺结核病例。
在我眼中,每一张X光片、CT片都是一部生动的故事,而我就是要通过这些影像资料,揭示出患者肺结核的病情发展、病灶特点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变化。
最近,我接到了一个35岁男性患者的病例。
患者因为长期低热、乏力、咳嗽、咳痰等症状前来就诊。
经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被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
我们来看一下患者的胸部X光片。
在X光片上,可以看到患者的双肺纹理增多,散在小叶中央性肺气肿。
左下肺野外带可见一约2cm×3cm的致密影,边缘模糊,周围有磨玻璃影环绕。
这表明患者肺部确实存在结核病灶,并且病灶周围有炎症反应。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肺结核病灶属于活动性病变。
为了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我们还进行了PPD试验和痰涂片检查。
PPD试验结果显示患者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免疫力,痰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这进一步证实了患者的肺结核诊断。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我们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决定采用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会定期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观察病灶的变化。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左下肺野外带病灶大小有所减小,边界变得更加清晰,内部空洞有所缩小,周围卫星灶和纤维灶也有所消散。
这表明患者对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这个病例中,我们通过详细的影像学分析,对患者的肺结核病情有了更加准确的了解,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依据。
同时,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我们及时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作为一名医学影像学专家,我认为在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影像学检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细致入微的影像学分析,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帮助他们战胜肺结核,重获健康。
在我作为一名医学影像学专家的日常工作中,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与分析是一项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