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杂草识别及防治6.7
- 格式:ppt
- 大小:9.35 MB
- 文档页数:72
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措施农田杂草综合治理就是人类必须造就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其他良好环境因素的生态环境。
农田杂草防除是对环境的一种重要管理措施,这对农作物的安全、经济、有效的生产以及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繁荣都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作物田中存在多种杂草,包括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杂草,它们各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如种子数量、传播方式、发芽期、发育周期等,显然这些杂草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方法去防除,而应当根据杂草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掌握其发生消长规律,采用先进而有效经济的防治措施。
充分发挥各种除草措施的优点,相辅相成,扬长避短,达到安全、经济、高效地控制发杂草为害的目的。
农田杂草综合防除的关键,在于把杂草消灭在萌芽期或幼苗期,即作物生育前期,抓住主要矛盾,采取相应措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农业防除农业防除措施包括轮作、选种、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清除田边、沟边、路边杂草、合理密植、淹水灭草等。
(1)轮作灭草不同作物通常有自己的伴生杂草或寄生杂草,这些杂草所需的生境与作物极相似,如扁秆蕉草、稗、异型莎草等湿生型杂草,它们所需的生境与水稻相似,因而成为水稻伴生杂草。
野燕麦生物学特性与小麦相似,成为麦田的主要杂草。
由于不同作物与其所伴生的杂草所要求的生境相似,如用科学的方法即轮作倒茬,改变其生境,便可明显减轻杂草的危害。
如黑龙江友谊农场在50年代末实行的水旱轮作,采用麦一麦一麦一稻一稻一稻轮作,小麦播期早,出苗早,植株密,能抑制稗草的生长。
另外,小麦成熟早、收割早,通过翻耕在稗草种子未成熟之前把它消灭。
江苏省推广稻麦轮作,麦田改种水稻,连茬种植水稻两年后,基本上控制麦田杂草的为害。
(2)精选种子杂草种子传播的途径之一是随作物种子传播,如狗尾草种子随糜子、谷子的种子传播;稗草种子随稻谷种子传播;菟丝子随着大豆、苜蓿种子传播;野燕麦、猪殃殃、毒麦、王不留行种子随着小麦、亚麻种子传播等,这种传播往往随着种子的长途调运,人为地将杂草种子远距离扩散。
农田杂草防治概述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杂草防治问题日益突出。
农田杂草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不仅会竞争土壤养分、水分和光照资源,还会为农作物带来病虫害传播的风险。
因此,科学有效地进行农田杂草防治,是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对杂草进行控制。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机械除草。
机械除草主要有旋耕、耕翻、旋铲、刀片、拔草机等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割断杂草的根茎,还可以将杂草的根系土壤翻倒出来,以达到除草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人工挖掘、掐除等方式进行强力除草。
物理防治方法对农业生产无化学残留,对农田环境污染小,是一种环保的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杂草进行控制。
化学防治主要通过喷施除草剂来杀灭农田中的杂草。
除草剂可分为非选择性和选择性两种。
非选择性除草剂可以杀灭各种类型的杂草,而选择性除草剂只能杀灭特定类型的杂草,不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
同时,化学防治还包括土壤熏蒸、草根挖掘、烧灼等方法。
化学防治方法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但在杂草抗药性、残留期限等问题上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性的方法对杂草进行控制。
生物防治的核心是通过引入天敌、寄生物和病原体等对农田杂草进行控制。
例如,利用昆虫和昆虫幼虫来控制害虫,用有虫株感染的寄生虫来控制害虫等。
生物防治方法对环境友好,避免了化学药剂对农作物和土壤的影响,同时也减少了人工干预的程度。
但生物防治对天敌的选择和引进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监测。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方法,还有一些辅助性的方法可以用于农田杂草的综合防治。
例如,覆盖防治,即通过覆盖农田表面,阻断杂草萌发和生长的条件。
覆盖材料可以使用地膜、防草布、覆土、秸秆等。
此外,还可以采取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如合理的间套作制、合理施肥、合理使用灌溉,使农作物的生长势旺盛,减少杂草对养分的竞争。
总之,农田杂草的防治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
不同的防治方法有其优势和限制,应根据农田的具体情况和杂草种类进行选择。
4.2防治方法4.2.1土壤消毒。
整地时,增施草木灰等碱性有机肥,发病田亩施80~100kg 生石灰,调节酸碱度;同时,减少酸性肥料施用量。
4.2.2培育无病苗。
最好选用无病地块制作育苗床;带病田块育苗,苗床在播种前用1%福尔马林液淋浇,再用塑料薄膜密闭5d ,揭开薄膜6d 后播种。
4.2.3清理病残植株。
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间深埋或烧毁,并于病穴四周撒施生石灰消毒;油菜收获后,清除田间遗留的植株病残体。
4.2.4药剂灌根。
发病时,用58%瑞毒霉锰锌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株0.5kg 。
5小结豫西南地区是我国油菜的传统优势产区,生态条件复杂,病害发生种类繁多,给该地区油菜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
随着“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油菜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必将使油菜主要病害得到有效防控,并不断推动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深入推进,国家对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农业工作者,要以农药减量提质增效为目标,认真履行职责,大力推广科学、精准、合理的用药方法。
1农田杂草发生特点受一家一户分散防治模式、农民施药方式不科学及新型农药作用靶标单一等因素影响,致使景县近年农田杂草发生呈连年加重趋势,甚至局部地区危害程度超过病虫,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1杂草群落演替加剧,难治种群数量增加。
除草剂的长期单一使用,导致田间杂草群落发生变化,难治种群数量增加。
20世纪80年代初景县麦田常发杂草种类有39种,2019年杂草种类已上升到50种,数量增加了11种,增幅达28.2%。
从近几年调查结果看,以播娘蒿、打碗花、田旋花为主的阔叶杂草仍属于优势杂草种类;曾零星发生的雀麦、节节麦等麦田恶性杂草,近几年来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均有加重和蔓延的趋势,且防治难度逐年加大。
1.2杂草抗药性发展迅速,除草剂超量使用严重。
我国现已发现44种74个杂草生物型对11类38种化学除草剂产生抗药性,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常年长期使用一种除草剂,抗药性逐级增强,杂草抗药性增强导致农民成倍增加除草剂用量。
农田杂草的防治浏览次数:387 ( 2003 - 9 -13)一、杂草的危害杂草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
农田杂草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农田杂草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
杂草一般被认为是“长在人们不希望它长的地方的草本植物”,即指人们有意识栽培的作物以外的草本植物,也可以说是,在农田中弊大于利的植物。
农田杂草与农作物间进行着剧烈的竞争。
表现在,很多杂草根深叶茂,特别是旱区杂草根部深扎土中,对水分的吸收常大于作物。
(表3-2-1)农田杂草丛生,致使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报导,世界粮食作物遭受病、虫、草等危害,收获前产量平均损失30-35%,其中因杂草损失10%左右,损失粮食2.9亿吨。
我国因杂草引起损失也约占粮食总产10%,因此每年因杂草损失粮食就有上百亿公斤。
旱区草原上的狼毒(Euphorbia fisheriana)、小棘豆、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针茅(Sripa属)等有害杂草,可以危害牲畜,牲畜吃了就会中毒或生病。
豚草(Ambrosia sp.)的花粉能引起某些人的花粉过敏症。
虽然农田杂草是有害的,但也有很多杂草是有经济价值的。
在北方旱区的茅根、菟丝子、列当、芦根等都是中草药材。
又如马唐、苋等很多杂草是家畜、家禽的饲料,荠菜、苋菜已被利用作蔬菜种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又名水葫芦,浮于水面,妨碍鱼的生长和航道通行,但它可作饲料,又能富集污水中的镍等重金元素,清洁污水,改善环境。
杂草具有强抗逆性,不少杂草是C4植物,有强的光合力,是育种工作中丰富的种质(基因)资源库。
因此应根据不同情况和目的,具体决定对它们是防治还是利用。
1983年11月在英国布赖顿召开的第十届国际植保会议上提出“植物保护要保障农作物安全,增产,要为人类作贡献”。
因此,杂草科学工作者应设法控制和利用杂草,为保障农作物安全,增产和人类幸福作出贡献。
茭白田杂草种类识别要点及防治措施茭白栽培过程中,田间杂草严重影响其生长和产量,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治茭白田间杂草,正确识别杂草是首要的环节。
本文对茭白种植田块的杂草种类进行了调查,列了12种主要的杂草种类,同时提出了简要的防治技术措施。
1、主要杂草识别要点1.1浮萍浮萍(Lemnaminor)属浮萍科浮萍属,浮水植物,在茭白整个生长季节均有发生。
叶状体具有一条根,对称,表面绿色,背面浅黄色、绿白色或紫色,近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背面一侧具囊。
新叶状体于囊内形成浮出,以极短的细柄与母体相连,随后脱落。
不常开花,以芽进行繁殖。
据报道,茭白幼苗期,浮萍遮光,延缓水温上升,妨碍植株生长及分蘖,而茭白孕茭期,浮萍遮盖水面,可明显降低茭田水温和土温,利于促进孕茭,提早采收。
1.2野水芹野水芹(Oenanthedecumbens)属伞形科水芹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茭白整个生长季节均有发生。
高12~80cm,茎中空,无毛,有棱角,直立生长。
茎有直立茎和匍匐茎2种。
叶粗锯齿,三深裂,二回奇数羽状复叶。
基生叶有柄,柄长约14cm,基部有叶鞘。
复伞形花序,小花花瓣白色,先端凹入,萼片长约3.5mm,近椭圆形。
1.3矮慈姑矮慈姑(Sagittariapygmaea)属泽泻科慈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常于春夏季茭白田间发生。
植株矮小,有时具短根状茎;匍匐茎短细,根状,末端的芽几乎不膨大,通常当年萌发形成新株。
叶条形,稀披针形,光滑,先端渐尖或稍钝,基部鞘状,通常具横脉;亦有心形叶,但茭白田中多见条形叶。
花梗自叶中抽出,高15~25cm,花单性,雌雄同株,花3朵轮生,雄花2~5朵,位于花序上轮,萼片3枚,花瓣白色,3枚,雄蕊常18枚,花丝扁而宽,雌花常1朵,位于花序最下一轮,心皮多数,离生。
1.4鳢肠鳢肠(Ecliptaprostrata)别名旱莲草,属菊科鳢肠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斜升或平卧,高达65cm,通常自基部分枝,贴生糙毛。
几种农田杂草的识别用途及检索鉴别农田杂草是指在农田中生长,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造成负面影响的草本植物。
针对农田杂草的识别、用途及检索鉴别方面,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和途径。
一、杂草的识别与分类1. 植物形态特征识别:通过观察杂草的株高、叶形、叶片排列、花、果实等形态特征,进行初步的识别和分类。
2. 叶片显微特征识别:利用显微镜观察杂草的叶片细胞形状、细胞壁结构、叶毛等微观特征,对杂草进行进一步的鉴别和分类。
4. 生物学特性识别:通过观察杂草的生长习性、生长阶段、生殖方式等特征,对杂草进行进一步的鉴别和分类。
二、杂草的用途1. 畜牧养殖:有些杂草如苜蓿、狼尾草等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供畜牧养殖使用,增加动物的饲料来源。
2. 生长环境调节:杂草的生长可以调节土壤温度、湿度和土壤结构,起到保护土壤、增加土地肥力的作用。
3. 药用价值:杂草中有些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如薄荷、黄芩等,可以用于制药工业或中药材加工。
4. 纤维材料:一些具有纤维性的杂草,如苘麻、剑麻等,可以用来制作纺织品、绳索等纤维材料。
5. 燃料利用:某些杂草如芦苇等能够作为燃料利用,可以替代传统煤炭,减少对矿产资源的依赖。
三、杂草的检索鉴别1. 植物识别工具:利用植物识别App或网站进行杂草的识别和鉴别。
2. 植物标本馆:通过参观植物标本馆,观察植物标本进行杂草的鉴别和研究。
3. 农业科研机构:可以向农业科研机构或农技人员咨询,获取关于杂草的信息和鉴别技巧。
4. 农业图书馆和出版物:查阅农业图书馆或相关出版物,了解杂草的分类、鉴别技巧和控制方法。
5. 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查阅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了解最新的杂草鉴别和控制研究成果。
在农田中,杂草的识别、用途及鉴别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杂草控制,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对农田常见的杂草进行全面的识别和了解,可以为杂草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