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UY50履带式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QUY50履带式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QUY50履带式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QUY50履带式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题目履带式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分院

完成日期 2016年5月日

摘要

液压系统的设计是整个机器设计的一部分,其在现代机械的设计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履带起重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港口、水电、铁路及石油化工等大型工程项目中的移动式起重机械,主要由行走驱动系统、起升系统、回转系统以及变幅等系统组成。履带式起重机因存在机动性差的缺点,在小吨位起重机市场上已逐步被汽车起重机所取代,但履带式起重机相对于汽车起重机具有后者所无法替代的臂长、起重力矩、带载行驶能力及适应恶劣地面的能力等优势,且近年来随着履带式起重机的自拆装功能越来越完善,其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大吨位的起重机市场中,履带式起重机得到广泛的发展与应用。

起重机的液压系统作为履带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履带起重机技术和液压技术的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关键词:履带起重机;液压系统;液压技术

Abstract

The design of hydraulic system is a part of the whole machine design,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dern mechanical design. Crawler crane is a kind of widely used in port, water, electricity, railways and oil and chemical in a large-scale project of mobile type heavy machinery, mainly is composed of a walking drive system, lifting system, rotation system and luffing system composition. Crawler crane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shortcomings of poor mobility, in the small tonnage cranes market has gradually been replaced by truck crane, but crawler crane with respect to the automobile crane has cannot be substituted by the latter arm long, from heavy torque, load driving ability and adapt to bad surface ability an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rawler crane self assembling function more and more perfect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are greatly improved, so in the large tonnage crane market, crawler crane get extensiv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Crane hydraulic crawler crane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also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rawler crane and hydraulic technology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Keywords: Crawler crane;Hydraulic system;Hydraulic technology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引言 (1)

1.2履带式起重机概述 (2)

1.2.1履带式起重机的分类 (1)

1.2.2液压履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 (2)

第二章履带起重机的液压系统的总体设计 (6)

2.1技术要求 (6)

2.2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 (6)

2.3履带式起重机液压系统的概述 (9)

2.3.1起升液压系统 (9)

2.3.2行走液压系统 (10)

2.3.3回转液压系统 (12)

第三章履带起重机的液压系统的回路设计 (15)

3.1 起升液压系统的设计 (15)

3.1.1起升液压系统的设计及工作原理 (15)

3.1.2起升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16)

3.2行走液压系统的设计 (19)

3.2.1行走液压系统的设计 (19)

3.3回转液压系统的设计 (23)

3.3.1回转液压系统的设计 (23)

3.3.2回转液压回路的设计计算 (24)

3.4变幅液压系统的设计 (26)

3.4.1变幅液压系统的设计 (26)

3.4.2变幅伸缩回路的设计计算 (27)

3.5液压阀的选择 (30)

3.6液压辅助元件选择 (31)

第四章系统各回路性能计算 (34)

4.1 系统各回路功率计算 (34)

4.2液压系统的发热验算 (34)

4.2.1工作循环周期T (34)

4.2.2油泵损失所产生的热能H (35)

4.2.3油箱散热量 (36)

结论 (40)

致谢 (41)

参考文献 (42)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履带起重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港口、水电、铁路及石油化工等大型工程项目中的移动式起重机械,主要由行走驱动系统、起升系统、回转系统以及变幅等系统组成。履带式起重机因存在机动性差的缺点,在小吨位起重机市场上已逐步被汽车起重机所取代,但履带式起重机相对于汽车起重机具有后者所无法替代的臂长、起重力矩、带载行驶能力及适应恶劣地面的能力等优势,且近年来随着履带式起重机的自拆装功能越来越完善,其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大吨位的起重机市场中,履带式起重机得到广泛的发展与应用。

履带起重机是将起重作业部分装在履带底盘上、行走依靠履带装置的流动式起重机,可以进行物料起重、运输、装卸和安装等作业。履带起重机具有接地比压小、转弯半径小、可适应恶劣地面、爬坡能力大、起重性能好、吊重作业不需打支腿、可带载行驶等优点,并可借助更换吊具或增加特种装置成为抓斗起重机、电磁起重机或打桩机等,实现一机多用,进行桩工、土石方作业,在电力建设、市政建设、桥梁施工、石油化工、水利水电等行业应用广泛。履带起重机的带载行驶、臂长组合多、起重性能好、作业高度和幅度大是其独有的无与伦比的优势,具有其他起重设备无法替代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基本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吊运的物品的质量、体积和起升高度都越来越大,履带起重机愈来愈显示其优越性,市场容量迅速上升,引起了国际知名厂商的关注,国内起重机行业也兴起了履带起重机开发热潮。

自20世纪40年代液压技术已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由于液压传动具有功率密度高,易于实现直线运动、速度刚性大、便于冷却散热、动作实现较为容易等突出的优点,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使工程机械的作业精度及发动机的功率利用率有了显著提高。

起重机的液压系统作为履带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履带起重机技术和液压技术的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1.2液压履带起重机概述

1.2.1 履带式起重机的分类

履带式起重机是一种依靠履带装置行走的移动式起重机械,在港口、水电、

石油化工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液压履带起重机主要由臂杆部分、机台、行走、起升和回转部分等组成。由于履带式起重机具有起重能力相对较大、而接地比压小,转弯半径小,可带载行走以及工况组合高度可自由更换等优点,在各种起重作业中被广泛应用。

一般情况下,可将履带式起重机分为:全开式液压履带起重机、全闭式液压履带起重机和开闭式混合液压履带起重机三类。以上几种液压系统的应用范围各不相同:一般在中小吨位的起重机中,由于开式系统具有安全性好、可拓展节能性较好、成本低等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闭式液压系统具有电气控制性能好、结构简单、易于布置等优点,但由于其安全性能受电控系统可靠性的限制且应用成本较高,该类系统仅在国外一些企业的大吨位产品中应用较广;目前在国内外的大多数履带式起重机生产商中,大吨位的履带起重机多采用开闭式混合的液压系统,即回转等子系统采用闭式,而较为关键的起升系统绝大多数都采用开式液压系统。

图1-1履带式起重机

1.2.2液压履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履带式起重机研制工作起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发展历程还不足30年,但却有着极高的发展速度。2008年,国内起重机行业的总销量超过30000台,其中履带式起重机的总销量达到1500台,同比增长高达111%之多。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能源、风力、高铁等重大工程项目的纷纷上马,强劲的市场需求必将引导着中国的起重机行业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尽管国内起重机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液压元件和电气设计软件等关键技术的缺失以及创新能力的不足,己使不少业内人士察觉到了潜藏在起重机行业内的危机。

以履带式起重机为例,不足30年的飞速发展历程,在造就国内一批知名企业的同时,也形成了十几家低水平制造企业。国内履带式起重机产品不仅科技含量低于国外知名企业,同质化问题也较为严重。

除以上内部因素之外,起重机行业外部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该行业内的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如美国特雷克斯、德国利勃海尔、美国马尼托瓦克的产品纷纷登陆中国市场,使原本己很激烈的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残酷。这些公司的产品已形成系列化,不仅科技水平含量高于国内产品,更是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以上诸多内外因素己给我国传统起重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鉴于行业形势的紧迫性与严峻性,为了设计、生产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提高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国内相关履带式起重机企业纷纷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的比重,进行多种技术路线的突破性尝试,力争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摆脱以往产品的低价位、低水平、功能满足型的低端形象。近年来,国内履带式起重机行业在中小吨位产品上实现了突破,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较高,更有部分企业的产品己经可以实现批量出口。然而,由于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新技术应用上的准备不足,特别是液压泵阀等上游产业工艺质量水平的限制,在大吨位产品的市场上,国产产品仍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为此,在新技术工艺的应用、产品性能的提高以及零部件系列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己成为国内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1.3液压履带起重机液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工业经济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建筑和安装施工行业的发展,作为主要施工设备的工程机械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液压传动具有功率密度高,易于实现直线运动、速度刚性大、便于冷却散热、动作实现容易等突出优点,因而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统计,目前95%以上的工程机械都采用了液压技术,工程机械液压产品在整个液压工业销售总额中占40%以上,现在采用液压技术的程度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最初,为了解决机械司机在回转转向时遇到阻力大,速度慢等问题,从而引入了液压系统。液压技术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l)初期发展时期20世纪40-50年代是工程机械液压技术发展的初期阶段。

在这一时期,人们只是将简单的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应用到工程机械上,来解决其它方式比较难以实现的问题(如执行器的直线运动等)。这一时期,由于各种条件都不成熟,设备性能不高,所以整个系统的工作压力比较低,一般在2-7MPa。

(2)高速发展时期工程机械液压技术的应用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液压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高速、高压化(系统压力提高到20MPa)。系统压力的提高使得液压传动功率密度大幅度增加(如液压泵功率重量比由50年代的1/3kw/kg提高到了2kw/kg),液压元件的重量明显下降。液压技术的应用逐渐由工程机械工作装置扩展到转向系、行走系、传动系和制动系。在这一时期,人们研制出了全液压挖掘机和叉车等工程机械。液压技术趋于成熟。

(3)重视环境时期由于泵的工作体积与吸、压腔的转换会导致容腔压力急剧变化,而这个变化传给泵体就形成噪声。因此,高速、高压的结果必然导致噪声。试验证明:液压泵压力或排量每增加一倍,其噪声约增加10dB,泵转速每增加一倍,其噪声约增加6dB,因此液压系统噪声限制了液压传动功率密度的进一步提高。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期,工程机械液压技术研究主要围绕降低液压系统及整机的工作噪声。

(4)重视可靠性时期由于工程机械大多数是野外作业的施工机械,其液压系统经常受到尘埃、振动、高低温、风雨雪、臭氧等的侵袭,造成液压油污染、引发故障。据统计,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发生故障的最大原因来自于液压油的污染,约占液压系统故障的70%一,85%。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降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污染,提高系统可靠性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课题。

(5)电子、计算机技术与液压技术相结合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单片机开始运用到工程机械控制中。人们把采用高速开关阀和步进电机拖动的数字阀的脉宽调制(PWM)型电液伺服系统和数字增量控制电液伺服系统应用到了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上,提高了液压系统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现代控制理论在液压系统中得以运用,促进液压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单片机控制发动机功率调节,以及变量泵及变量马达的排量调节,大大提高了液压履带起重机回转液压系统的效率。同时,人们成功研制了智能型液压履带起重机,使起重机的作业精度及发动机的功率利用率有了显著提高。计算机技术在液压技术中的应用标志着

现代工程机械液压传动和液压控制的最高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液压技术结合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在起重机的性能检测应用得到不断深入。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支持下,液压系统计算机检测日趋成熟,在液压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6)未来的发展方向就目前情况看,如果没有重大的技术突破和材料工艺革新,液压技术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逐步的优化和完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减少能耗。目前的重要问题是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液压效率将得到显著提高。第二,被动维护转变为主动维护。需要从现有的故障拆修转变为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提前发现隐患,预先处理,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降低使用和保养成本。第三,进一步深入机电一体化。开发高集成、智能化,且轻小型的液压元器件,提高计算机在控制和检测方面的应用,全面提高起重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起重机液压系统使用注意事项示范文本

起重机液压系统使用注意事项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起重机液压系统使用注意事项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起重机是以液压为动力的,设有各种液压装置。因 此,如不确实遵守运转维护规则,不仅不可能充分发挥应 有的性能,还将缩短机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进行作业 时,必须切实遵守以下的事项。 1.作业前,应由油箱液位窗口确定液压油是否按规定加 足,低于规定刻线以下,则必须加以补充。加油时,一定 要经过加油滤网注入,并十分注意不能混进不同牌号的油 或水等不纯特质。 2.滤油器滤芯在工作250h后,应进行检查,必要时进 行清洗或更换。 3.液压油箱应每隔半个月从底部放油口清除水分和杂质 一次,并每隔一年(或工作满2000h)更换全部液压油(在油

液未发生变质的情况下,可适当延长换油周期)。当起重机在使用环境特别恶劣的情况下作业时,油液的更换周期应相应缩短。 4.液压系统的各种阀门在出厂前已经充分试验,并已调整好压力和流量,切不可随便触动。 5.各种机件,特别是液压系统各装置,都切忌污垢附着。在作业以后,一定要把灰尘、油污清除干净。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25吨位起重机伸缩机构液压系统设计说明

设计及说明结果一、25吨汽车起重机伸缩臂架的设计 箱型吊臂连接尺寸的确定包含下列的容:1)吊臂根部铰点位置 的确定;2)吊臂各节尺寸的确定;3)变幅油缸铰点的确定。 1、吊臂根部铰点位置的确定 基本臂工作长度和吊臂最大工作长度的确定: 由图2.1可知,设为工作长度,则有 图2.1 三铰点有关尺寸图

式中:H—基本臂的起升高度,。 b—吊钩滑轮组最短距离,取。 、—根部铰点和头部滑轮轴心离吊臂基本截面中心线的距离,并带有符号。由于此项数值较小,所 以计算时可以忽略不计。 —吊臂仰角,取。 h—根部铰接点离地距离,取。 吊臂根部离铰点的距离e —最小工作幅度,取。 吊臂根部铰点离回转平面的高度 —回转支承装置的高度, —起重机汽车底盘的高度, 主吊臂最大长度 —最长主臂起升高度, a,r,b,h同上。 2、吊臂各节尺寸的确定 主吊臂的最长长度是由基本臂结构长度和外伸长度所组成。 、、—各节臂的伸缩长度,在设计中伸缩长度往往取

同一数值,即。外伸长度。 、、—为二、三、四节臂缩回后外漏部分的长度,在 计算时取同一数值(a=0.25m) 若假设为臂头滑轮中心离基本臂端面的距离,则基本臂结构长度加上即为基本臂的工作长度。 所以有 从中可以求出 k—吊臂的节数。 —主臂最大长度,初取35m。 —主臂最小长度,初取11m。 通常搭接长度应该短些,以减轻吊臂重量。但是,太短将搭接部分反力增大了,引起搭接部分吊臂的盖板或侧板局部失稳,同时,也使吊臂的间隙变形增大。因此搭接部分要根据实际经验和优化设计而定,一般为伸缩臂外伸长度的1/4—1/5(吊臂较长者取后者,较短者取前者,同步伸缩者可取后者)。 从而搭接长度为 在第i节臂退回后,除外露部分长度a外,在前节(i-1)节臂中的长度加上伸出后仍在前节臂中的那部分搭接长度。第i节臂插在前节臂的长度为(),设第i节臂的结构长度为,则

(汽车行业)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毕业设计

(汽车行业)汽车起重机液压 系统毕业设计

目录 前言 (1) 1 绪论 (2) 1.1 汽车起重机概述 (2) 1.2 国外汽车起重机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2) 1.2.1 国外汽车起重机发展概况 (2) 1.2.2 国外汽车起重机发展趋势 (4) 1.3 国内汽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5) 1.3.1 国内汽车起重机的发展概况 (5) 1.3.2 国内汽车起重机发展趋势 (6) 1.4 汽车起重机上液压系统的特点 (7) 1.5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运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8) 1.6 课题意义和主要研究任务 (9) 2 QY25K汽车起重机工况分析 (10) 2.1 QY25K汽车起重机简介 (10) 2.2 QY25K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组成及特点 (11) 2.2.1下车液压系统 (11) 2.2.2上车液压系统 (11) 2.3 QY25K汽车起重机的各组合、分配及控制 (12) 2.4 QY25K 汽车起重机的整机技术参数 (13) 2.5 QY25K汽车起重机的工作等级 (15) 2.6 典型工况分析及对系统要求 (16)

2.6.1伸缩机构的作业情况 (16) 2.6.2 副臂的作业情况 (16) 2.6.3 三个以上机构的组合作业情况 (16) 2.6.4 典型工况的确定 (16) 2.6.5 系统要求 (17) 2.7 QY25K汽车起重机主机的工况分析 (18) 2.7.1 运动分析 (18) 2.7.2 动力分析 (19) 2.7.3 液压马达的负载 (20) 3 QY25K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22) 3.1 QY25K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额定压力的确定 (22) 3.2 QY25K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设计 (22) 3.2.1 起升机构回路的设计 (22) 3.2.2 变幅、伸缩机构回路的设计 (23) 3.2.3 回转机构回路的设计 (24) 3.2.4 支腿机构回路的设计 (25) 3.3 液压系统的控制分析 (27) 3.3.1 负荷传感 (27) 3.3.2 恒功率控制 (28) 3.3 QY25K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原理图 (29) 4 QY25K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参数的计算 (30) 4.1 变幅机构 (30)

履带式起重机原理

2.6 履带式起重机 作业部分装设在履带底盘上 , 行走依靠履带装置的起重机称为履带式起重机。如图2.7。 图2.7履带式起重机 履带式起重机与轮胎式起重机相比,因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故对地面的平均压力小,约为0.05~0.25MPa,可在松软、泥泞地面作业。它牵引系数高,约为轮胎式的1.5倍,爬坡度大,可在崎岖不平的场地上行驶。由于履带式起重机支承面宽大,故稳定性好,一般不需要像轮胎式起重机那样设置支腿装置。对于大型履带式起重机,为了提高作业时的稳定性,履带装置设计成可横向伸展,以扩大支承宽度。但履带式起重机行驶速度慢(1~ 5km/h),而且行驶过程要损坏路面,因此转移作业时需要通过铁路运输或用平板拖车装运,机动性差。此外,履带底盘笨重,用钢量大(一台同功率的履带式起重机比轮胎式重50%~100%),制造成本高。 3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 3.1履带式起重机概况

履带式起重机是在行走的履带式底盘上装有行走装置、起重装置、变幅装置、回转装置的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有一个独立的能源,结构紧凑、外形尺寸相对较小,机动性好,可满足工程起重机流动性的要求,比较适合建筑施工的需要,达到作业现场就可随时技入工作。 3.2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部分 如下图3.1所示,履带式起重机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图3.1 履带式起重机 3.2.1取物装置 履带式起重机的取物装置主要是吊钩(抓斗、电磁吸盘等作为附属装置)。 3.2.2吊臂 用来支承起升钢丝绳、滑轮组的钢结构,它可以俯仰以改变工作半径。它直

接装在上部回转平台上。吊臂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在基本吊臂基础上接长。在必要时,还可在主吊臂的顶端装一吊臂,扩大作业范围,这种吊臂称副臂。 3.2.3上车回转部分 它是在起重作业时可以回转的部分包括装在回转平台上除吊臂、配重、吊钩等以外的全部机构和装置。 3.2. 4.行走部分 它是履带式起重机的下部行走部分,是履带式起重机的底盘,同时也是上车回转部分的基础。主要有履带、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上托轮、行走马达、行走减速箱、履带张紧装置、履带伸缩油缸等组成。 3.2.5回转支承部分 它是安装在下车底盘上用来支承上车回转部分的,包括回转支承装置的全部回转、滚动和不动的零部件和用来固定回转支承装置的机架等(不包括四转小齿轮)。 3.2.6 配重 配重是安装在起重机回转平台尾部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铁块,目的是确保起重机能稳定地工作。在必要时,这些铁块可以卸下后单独搬运。 3.2.7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即为动力源。在履带式起重机上,大部分动力装置为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在履带式起重机上,它把内燃机的机械能经液压油泵转变为液压能,经液压油管和各种控制阀将液压能传给液压马达和液压油缸,液压马达和液压油缸再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驱动各工作机构。 3.2.8机械传动部分 它把内燃机的动力传递给液压油泵,再把液压马达、液压油缸的液压能变成机械能,带动各工作机构。机械传动部分主要由分动箱、减速箱、离合器、卷筒、轴、轴承、滑轮等部分组成。 3.2.9液压传动部分 主要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油缸、控制阀、液压油管、液压油箱等组成。液压油泵把内燃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液压能,液压马达把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各工作机构。由于液压传动调速方便,传动平稳,操纵轻便,元件体积小,重量轻,具有限速、自锁功能、总体布置合理等优点,在履带式起重机上被广泛应用。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施工项目对汽车起重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深、尖液压技术在汽车起重机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展示了强大的发展趋势。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一般由起升、变幅、伸缩、回转、控制五个主回路组成,我们通过对五个主回路现状的分析来探讨其发展趋势。 1、起升液压系统 对起重机来说,起升动作是最频繁的动作。目前最常用的起升液压系统为定量泵、定量或变量马达开式液压系统,然而,现代施工对起升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节能、高效、可靠以及微动性、平稳性好。为了适应这些新的要求,以前的定量泵将逐步被先进可靠的具有负载反馈和压力切断的恒功率变量泵所取代,先前的定量马达或液控变量马达也将被电控变量马达所取代。这种系统将能有效的达到轻载高速、重载低速和节能的效果。 2、变幅液压系统 变幅液压系统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为节能高效,目前最先进的为变幅下降时充分利用吊臂和重物的重力势能,实现重力下放,下放的速度由先导手柄来无级控制,变幅平稳没有冲击。 3、伸缩液压系统 对于具有五节以下伸缩臂的伸缩液压系统,国内一般采用同步或顺序加同步的伸缩方式,当采用两级油缸时,上下两油缸实现内部沟通,一般采用插装式平衡阀;对于具有五节以上伸缩臂的液压系统,采用单缸插销伸缩机构,这种伸缩机构自重轻,能大幅提高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能有效的控制整机的重量,通过采用多油口和多平衡阀的油路来提高伸缩的效率。 4、回转液压系统 回转也是起重机使用频繁的动作,但相对而言,回转所需功率最少,因而回转系统的最高要求是:回转平稳,起重作业无侧载;回转系统的发展趋势为通过小马达、大传动比来实现操作平稳,通过设立回转缓冲阀和自由滑转机能来实现吊重的自动对中功能,从而有效防止侧载的产生。

履带式起重机构造、原理

履带式起重机构造、原理 摘要:履带起重机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一种起重设备,国内在大吨位产品的自主开发方面还是个空白,目前仅有两个厂家引进国外70年代末的技术有少量的生产,大部分市场还是由国外产品占领。履带起重机接地面积大,通过性好,适应性强,可带载行走,可进行挖土、夯土、打桩等多种作业。机动灵活,不象固定式起重机那样需要安装和调试。但因行走速度缓慢,转移工地需要其他车辆搬运。本文概述述了起重机的分类,简要说明了履带起重机的各个部分及其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履带起重机的回转,卷扬(提升),行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关键词:履带吊回转卷扬行走液压系统 The Principle Of Hydraulic System Of Crawler Crane Abstract:In china there’s a blank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rge crawler crane, which is a important device widely used in different fields. At present, only two companies which introduce foreign technology of the end of 1970 product some crawler cranes and the most part of the market is in the hands of other countries. The crawler crane take a large area with ground, has a strong adaptability, can be widely used,and can go with a lifting , in addition,it can ekcacate,tamp,pile and so on. It’s more flexible, not need to be installed and adjusted. But it goes slowly, no wander it needs a car to help with it to go. This paper simply show you the categories of crane,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rawler crane. And it is detailed in the hydraulic systems of gyration, lifting, going. Key words: crawler crane 、gyration、 lifting、 going、 hydraulic system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附件2 许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张彬彬学号0613090120 所在学院电信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董永强职称副教授 论文题目起重机液压传动系统 填表说明: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汽车式起重机是把起重机安装安置在载重汽车底盘上的一种工程机械。最近几年来由于汽车载重功能和性能的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特定的汽车底盘的应运而生,导致大吨位的汽车式起机不断的被生产出来。特别在近几年,中国汽车起重机有了迅速的发展。汽车起重机是以汽车底盘为基础的自行式设备,具有较高的行驶速度,可以与装运工具的汽车编队行驶,机动性能好;广泛用于建筑、货站及野外吊装作业等,可在冲击、振动、温度变化大的环境较差的条件下工作。因此,液压传动在现代机械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毕业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主要针对汽车起重机的功能、组成和工作特点进行以下研究工作: 1)分析已有的汽车起重机,对液压元件进行选择。 2)对个工作机构液压回路进行设计,对各个回路的组成原理进行分析。 3)根据本液压系统工作参数和各个机构主要参数对液压系统进行设计计算。 4)对整个液压系统的验算及维护和检修。 参考文献 [1] 陈道南等编.《起重运输机械》.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8年 [2] 陈道南、盛汉中.《起重机课程设计》.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年 [3] 《通用机械》.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4] 《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5] 《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 [6] 起重机设计手册编写组编.《起重机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79年

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系统设计项目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项目目标:1能够理解单向阀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 2、理解单向阀的用途 3、能进行锁紧回路的油路分析 4、应用液压仿真软件模拟运行动作 实训步骤:1、采用仿真软件机床液压系统原理图 2、手动控制模拟吊车液压系统工作状态 3、分析动作液压回路的工作情况,如;压力、流量等。 项目要求: 在吊装机液压系统中,要求执行元件在停止运动时不受外界影响而发生漂移或窜动,也就是要求液压缸或活塞杆能可靠地停留在行程的任意位置上。应选用何种液压元件来实现这一功能呢?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单向阀或液控单向阀来实现这个动作要求 项目分析: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液压传动系统中执行机构(液压缸或活塞杆)的运动是依靠换向阀来控制的,而换向阀的阀芯和阀体间总是存在着间隙,这就造成了换向阀内部的泄漏。若要求执行机构在停止运动时不受外界的影响,仅依靠换向阀是不能保证的,这时就要利用单向阀来控制液压油的流动,从而可靠地使控制执行元件能停在某处而不受外界影响。 该任务中,吊装机液压系统对执行机构的来回运动过程中停止位置要求较高,其本质就是对执行机构进行锁紧,使之不动,这种起锁紧作用的回路称为锁紧回路。图所示便是采用液控单向阀的锁紧回路。换向阀左位工作时,压力油经左液控单向阀进入液压缸左腔,同时将右液控单向阀打开,使液压缸右腔油液能流回油箱,液压缸活塞向右运动;反之,当换向阀右位工作时,压力油进入液压缸右腔并将左液控单向阀立即关闭,活塞停止运动。为了保证中位锁紧可靠换向阀宜采用H型或Y型。由于液控单向阀的密封性能很好,从而能使执行元件长期

锁紧。这种锁紧回路主要用于汽车起重机的支腿油路和矿山机械中液压支架的油路。 液压系统图 图1为汽车液压吊车支腿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2为汽车液压吊车起重液压系统原理图

100t履带起重机回转液压系统设计及改进探究

100t履带起重机回转液压系统设计及改进探究 摘要:履带起重机是现代建设生产中的重要设备,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社会对履带起重机需求不断增加。回转液压系统是履带起重机核心系统,其性能直接影响起重机整体功率输出。本文以100t履带起重机为例,对其回转液压系统设计与改进方法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履带起重机;回转液压系统 中图分类号:TH2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24-0000-01 履带式起重机在港口、石化工业等均有广泛应用,是现阶段一种常见的社会生产设备。回转液体系统是起重机核心,影响起重机整体工作性能。在回转液压系统设计过程中,在考虑系统选型静态特点的同时,还要考虑系统动态性能,判断其是否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在保证系统功能的同时,也要体现系统设计、改进的经济性。 一、回转液压系统设计 (一)液压驱动回转功能概简述 液压驱动回转功能在履带式起重机整体功能输出中占 据着突出位置。常规生产设备的回转机构运行在整个工作周期中占据重要比例,例如,液压挖掘机回转动作约占工作周期的63.2%。履带式起重机的回转时间较少,在整个工作周

期中所占的比例不明显,但由于履带式起重机整体功率输出高,导致回转过程具有运动冲击力强、回转惯量大等特点[1]。根据履带式起重机实际功率总输出合理设计回转液压系统,在提高起重机工作能力、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中发挥着重要意义。 (二)履带起重机回转液压机构 1.基本原理。现阶段液压履带起重机均为回转液压马达驱动式,驱动装置通过高转液压马达实现与大传动减速机的配合,为小齿轮添加驱动力,实现机台运行。该驱动方式具有“微小操作”式优点,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快速根据回转进行工作范围定位。100t履带起重机因上车机体体积大,通常选用外啮合方式[2]。 2.系统设计。本次讨论中,回转液压系统采用双泵Asvol07泵控液压系统。双主泵属于斜轴式变量泵,带有两组轴向锥形旋转组件,其最大排量107mL/r,并带有驱动齿轮泵与轴向泵。 该系统通过将不同的恒定功率液压泵连接起来,为整个系统进行功率供给,在常规生产条件下,单个泵额定输出功率约是发动机总功率的38.7%。当两个液压泵的实际输出功率在而定范围内,其功率输出才能被吸收。 在本次研究中,双液压泵各具有相互独立的变量调节装置,通过联系两个调节装置,实现液压泵联动。从运行过程

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摘要 QY40型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是该型起重机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本文根据液压系统的技术指标对该系统进行整体方案设计,对其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初步确定了系统各回路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元件,按照所给机构性能参数和液压性能参数进行元件的选择计算,通过对系统性能的验算和发热校核,以满足该起重机所要达到的要求。 本文还针对当前汽车起重机所采用的一项先进技术——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从原理、控制部件、回路控制、控制措施以及对汽车起重机的影响等进行专题研究。由此对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在汽车起重机中的运用给以充分的肯定,对汽车起重机的发展前景有了很大的希望。 关键字: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高效节能性能参数电液比例

Abstract Model QY40 automobile crane 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atic design this type hoist the most key one of the design process.This text analyses , demand to carry on the scheme to work out on this performance systematic in hydraulic pressure. Prove to its function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Have confirme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system every return circuit and main component tentatively According to giving the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choice of carrying on the component of performance parameter of hydraulic pressure to calculate Through to the checking computations and generating heat to check of systematic function,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request that this hoist should reach This text, still to an advanced technology that the automobile crane adopts at present —Control technology of proportion of the electric liquid .Carry on the case study from principle , controlling part , return circuit controlling , control measure and impact on automobile crane ,etc. Therefore give the abundant affirma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electric liquid in the automobile crane of control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has very great hopes. key words:Crane truck Hydraulic pressure system Energy-efficient Performance parameter Proportion of the electric liquid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第四节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一、概述 汽车起重机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工程机械,这种机械能以较快速度行走,机动性好、适应性强、自备动力不需要配备电源、能在野外作业、操作简便灵活,因此在交通运输、城建、消防、大型物料场、基建、急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汽车起重机上采用液压起重技术,具有承载能力大,可在有冲击、振动和环境较差的条件下工作。由于系统执行元件需要完成的动作较为简单,位置精度要求较低,所以,系统以手动操纵为主,对于起重机械液压系统,设计中确保工作可靠与安全最为重要。 汽车起重机是用相配套的载重汽车为基本部分,在其上添加相应的起重功能部件,组成完整汽车起重机,并且利用汽车自备的动力作为起重机的液压系统动力;起重机工作时,汽车的轮胎不受力,依靠四条液压支撑腿将整个汽车抬起来,并将起重机的各个部分展开,进行起重作业;当需要转移起重作业现场时,需要将起重机的各个部分收回到汽车上,使汽车恢复到车辆运输功能状态,进行转移。一般的汽车起重机在功能上有以下要求 1)整机能方便的随汽车转移,满足其野外作业机动、灵活、不需要配备电源的要求; 2)当进行起重作业时支腿机构能将整车抬起,使汽车所有轮胎离地,免受起重载荷的直接作用,且液压支腿的支撑状态能长时间保持位置不变,防止起吊重物时出现软腿现象; 3)在一定范围内能任意调整、平衡锁定起重臂长度和俯角,以满足不同起重作业要求; 4)使起重臂在3600以内能任意转动与锁定; 5)使起吊重物在一定速度范围内任意升降,并能在任意位置上能够负重停止,负重启动时不出现溜车现象。 图8-9所示为汽车起重机的结构原理图,它主要由如下五个部分构成 1)支腿装置起重作业时使汽车轮胎离开地面,架起整车,不使载荷压在轮胎上,并可调节整车的水平度,一般为四腿结构。 2)吊臂回转机构使吊臂实现3600任意回转,在任何位置能够锁定停止。 3)吊臂伸缩机构使吊臂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可调,并能够定位,用以改变吊臂的工作长度。一般为3节或4节套筒伸缩结构。 4)吊臂变幅机构使吊臂在150-800之间角度任意可调,用以改变吊臂的倾角。 5)吊钩起降机构使重物在起吊范围内任意升降,并在任意位置负重停止,起吊和下降速度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可调。 二、工作原理 Q2-8型汽车起重机是一种中小型起重机(最大起重能力8吨),该起重机液压系统如图8-10、产品照片组所示。这种起重机的作业操作,主要通过手动操纵来实现多缸各自动作。起重作业时一般为单个动作,少数情况下有两个缸的复合动作,为简化结构,系统采用一个液压泵给各执行元件串联供油方式。在轻载情况下,各串联的执行元件可任意组合,使几个执行元件同时动作,如伸缩和回转,或伸缩和变幅同时进行等。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中液压泵的动力,都是由汽车发动机通过装在底盘变速箱上的取力箱提供。液压泵为高压定量齿轮泵,由于发动机的转速可以通过油门人为调节控制,因此尽管是定排量泵,但其输出的流量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控制汽车油门开度的大小来人为控制,从而实现无级调速;该泵的额定压力为21MPa,排量为40min/r,额定转速为1500r/min;液压泵通过中心回转接头9、开关10和过滤器11从油箱吸油;输出的压力油经回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手动阀组l和2的操作,将压力油串联地输送到各执行元件,当起重机不工作时,液压系统处于卸荷状态。液压系统各部分工作的具体情况如下 1)支腿缸收放回路该汽车起重机的底盘前后各有两条支腿,通过机械机构可以使每一条支腿收起和放下。在每一条支腿上都装着一个液压缸,支腿的动作由液压缸驱动。两条前支腿和两条后支腿分别由多路换向阀1中的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A和B控制其伸出或缩回。换向阀均采用M型中位机能,且油路采用串联方式。确保每条支腿伸出去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每个液压缸均设有双向锁紧回路,以保证支腿被可靠地锁住,防止在起重作业时发生“软腿”现象或行车过程中支腿自行滑落。此时系统中油液的流动情况为 前支腿 进油路取力箱→液压泵→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两个前支腿缸进油腔; 回油路两个前支腿缸回油腔→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阀B中位→旋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2中阀C、D、E、F的中位→旋转接头9→油箱。 后支腿 进油路取力箱→液压泵→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的中位→阀B→两个后支腿缸进油腔; 回油路两个后支腿缸回油腔→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的中位→阀B→旋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2中阀C、D、E、F的中位→旋转接头9→油箱。

液压起重机的液压系统设计-(1)

液压起重机的液压系统设计-(1)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标题:液压起重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实习单位:

目录 摘 要 (3) 一、概 述……………………………………………………… (3) (一)关于起重机 (3) (二)液压起重机传动的优缺点 (4) (三)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 (4) (四)起重机液压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5) 二、起重机液压系统的特点分析 (6) (一)起升机构液压回路 (6) (二)伸缩臂机构液压回路 (7) (三)变幅机构液压回路 (8) 三、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8) (一)液压系统的主要故障 (8) (二)故障检查 (9) (三)液压系统的故障预防 (9) (四)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 (10) (五)液压系统的故障排除 (10) 四、起重机重量的确定及机构件参数性能的确定 (12)

五、参考文献 (19) 六、结论 (20) 液压起重机的液压系统设计 内容摘要:本文对液压起重机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分章、节逐一论述了设计过程。在设计过程部分,首先对装载起重机的汽车的底盘进行选择,确定起重机的技术参数,重点就车载起重机的液压系统进行论述和设计,以及对起重机的主要机构如起升机构、回转机构的型式和计算方法做出论述,对回转机构机械装配部分也进行了设计,最后对影响起重机起重能力的支腿型式及其跨距的确定进行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液压起重机,液压系统,回转机构液压缸 一、概述 (一)关于起重机 汽车起重机是装在普通汽车底盘或特制汽车底盘上的一种起重机,其行驶驾驶室与起重操纵室分开设置。这种起重机的优点是机动性好,转移迅速。缺点是工作时须支腿,不能负荷行驶,也不适合在松软或泥泞的场地上工作。 汽车起重机的底盘性能等同于同样整车总重的载重汽车,符合公路车辆的技术要求,

液压履带起重机拼装方案

50 吨履带吊拼拆装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编制说明 3.安全要求及施工前准备 4.组装 5.拆装 6.安全保证措施

50吨履带吊拼装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履带式起重机随机资料; 1.2、《25T汽车吊使用说明书》; 1.3、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1.4、GB5972-86《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1.5、GB50278-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6、JZJ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二、编制说明 为了指导50T履带式吊机安装及拆卸工作,预防出现各种因不了解各工序施工方法而影响施工进程,特制定本方案 三、安全要求及施工前准备: a 安全要求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2.凡患有高血压及视力不佳等症的人员,不得进行机上作业。3.施工现场应全面规划,并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其现场道路应平坦、坚实、畅通,交叉点及危险地区,应设明显标志。4.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具有上岗证书,懂得本机械的构造、性能、操作规程、能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

5.驾驶人员及操作者,须领取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准开车。禁止其他人员擅自开车或开机。 6.电气设备的电源,应按有关规定架设安装;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并装有可靠的触电保护装置。 7.所有操作人员,在施工操作时,应集中思想服从指挥,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并经常注意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及时纠正。 8.起重机臂下,严禁站人。 9.吊机转动,应设专人看管,严禁伤人。 10.每天下班后,应有专人负责关闭、切断电源。 b.拼装前准备 1. 拼装需要设备,25吨汽车吊车一台配合拼装。 2. 拼装主要人员预先检查,起重机各部件完好,零件配带齐全。 3. 主要人员交待辅助工人,如何配合安装,统一指令。 4. 主要上部零件可在地面上预先上油的,尽量在地面上做好,避免上高作业,上高作业准备好安全带,等上高作必需品。 5. 预先做好电源来源的接口工作,确保安装时所需电源状态良好正常工作。

Q2-8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原理

油路及性能分析 姓名:张汉新班级:动力909 1)支腿缸收放回路该汽车起重机的底盘前后各有两条支腿,通过机械机构可以使每一条支腿收起和放下。在每一条支腿上都装着一个液压缸,支腿的动作由液压缸驱动。两条前支腿和两条后支腿分别由多路换向阀1中的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A和B控制其伸出或缩回。换向阀均采用M型中位机能,且油路采用串联方式。确保每条支腿伸出去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每个液压缸均设有双向锁紧回路,以保证支腿被可靠地锁住,防止在起重作业时发生“软腿”现象或行车过程中支腿自行滑落。此时系统中油液的流动情况为 前支腿 进油路取力箱→液压泵→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两个前支腿缸进油腔; 回油路两个前支腿缸回油腔→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阀B中位→旋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2中阀C、D、E、F的中位→旋转接头9→油箱。 后支腿 进油路取力箱→液压泵→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的中位→阀B→两个后支腿缸进油腔; 回油路两个后支腿缸回油腔→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的中位→阀B→旋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2中阀C、D、E、F的中位→旋转接头9→油箱。 2)吊臂回转回路吊臂回转机构采用液压马达作为执行元件。液压马达通过蜗轮蜗杆减速箱和一对内啮合的齿轮传动来驱动转盘回转。由于转盘转速较低,每分钟仅为1-3转,故液压马达的转速也不高,因此没有必要设置液压马达制动回路。系统中用多路换向阀2中的一个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C来控制转盘正、反转和锁定不动三种工况。此时系统中油液的流动情况为 进油路取力箱→液压泵→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阀B中位→旋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2中的阀C→回转液压马达进油腔; 回油路回转液压马达回油腔→多路换向阀2中的阀C→多路换向阀2中的阀D、E、F的中位→旋转接头9→油箱。 3)伸缩回路起重机的吊臂由基本臂和伸缩臂组成,伸缩臂套在基本臂之中,用一个由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D控制的伸缩液压缸来驱动吊臂的伸出和缩回。为防止因自重而使吊臂下落,油路中设有平衡回路。此时系统中油液的流动情况为 进油路取力箱→液压泵→多路换向阀1中的阀A、阀B中位→旋转接头9→多路换向阀2中的阀C中位→换向阀D→伸缩缸进油腔; 回油路伸缩缸回油腔→多路换向阀2中的阀D→多路换向阀2中的阀E、F 的中位→旋转接头9→油箱。

起重机液压原理图及简要分析

起重机液压原理图及简 要分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1—液压泵;2—滤油器;3—中央回转接头;4、9、13、18—多路阀组;5、8、15—平衡阀;6—吊臂液压缸;7—变幅液压缸;10—安全阀;11--油箱;12—回转液压马达;14—顺序阀;16—制动器液压缸;17—起升液压马达; 液压回路工作原理 根据液压静力压桩机起重机的作业要求,液压系统应完成下述工作:吊臂的变幅、伸缩,吊钩重物的升降,回转平台的回转。多路阀中的四联换向阀组成串联油路,变幅、伸缩、回转和起升各工作机构可任意组合同时动作,从而可提高工作效率。1.吊臂变幅、伸缩 吊臂变幅、伸缩是由变幅和伸缩工作回路实现。当这些机构均不工作即当所有换向阀都在中位时,泵输出的油液经多路阀后又流回油箱,使液压泵卸荷。 (1)操纵换向阀9处于左位,这时油液流动路线是:进油路:泵l—滤油器2一中心回转接头3—换向阀4中位—换向阀9左位—平衡阀8—变幅液压缸7大腔。 回油路:变幅液压缸7小腔—换向阀9左位—换向阀13、18中位—中心回转接头3—油箱。 此时,变幅液压缸活塞伸出,使吊臂的倾角增大。 当换向阀9处于右位时活塞缩回,吊臂的倾角减小。实际中按照作业要求使倾角增大或减小,实现吊臂变幅。

(2)操纵换向阀4处于左位,液压泵1的来油进入吊臂伸缩液压缸6的大腔,使吊臂伸出;换向阀4处于右位,则使吊臂缩回。从而实现吊臂的伸缩。 吊臂变幅和伸缩机构都受到重力载荷的作用。为防止吊臂在重力载荷作用下自由下降,在吊臂变幅和伸缩回路中分别设置了平衡阀5、8,以保持吊臂倾角平稳减小和吊臂平稳缩回。同时平衡阀又能起到锁紧作用,单向锁紧液压缸,将吊臂可靠地支承住。 2.吊重的升降 吊重的升降由起升工作回路实现。 当起升吊重时,操纵换向阀18处于左位。泵来油经换向阀18左位、平衡阀15进入起升马达17,同时液压油经过单向节流阀14进入制动液压缸小腔,制动松开,起升马达得以回转。而回油经换向阀18左位和中心回转接头3流回油箱。于是起升马达带动卷筒回转使吊重上升。 当下降吊重时,操纵换向阀18处于右位。泵1的来油使起升马达反向转动,回油经平衡阀15和换向阀18右位和中心回转接头3流回油箱。这时制动器液压缸16仍通入压力油,制动器松开,于是吊重下降。由于平衡阀15的作用,吊重下落时不会出现失速状况。 3.吊重回转 吊重的回转由回转工作回路实现。

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履带式起重机概况 履带式起重机是在行走的履带式底盘上装有行走装置、起重装置、变幅装置、回转装置的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有一个独立的能源,结构紧凑、外形尺寸相对较小,机动性好,可满足工程起重机流动性的要求,比较适合建筑施工的需要,达到作业现场就可随时技入工作。 履带式起重机按传动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和电动式三种。其中,机械式又分为内燃机一机械驱动和电动一机械驱动两种。 目前,工程起重机通常采用以下复合驱动方式: 内燃机一电力驱动内燃机一电力驱动与外接电源的电力驱动的主要区别是动力源不同,前者采用独立的内燃机作动力源,后者外接电网电源。内燃机一电力驱动通常是由柴油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把内燃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传送到工作机构的电动机上,再变为机械能带动工作机构运转。 内燃机一液压驱动内燃机一液压驱动在现代工程起重机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一是柴油发动机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后,实现液压传动有许多优越性,二是由于液压技术发展很快,使起重机液压传动技术日趋完美。 二、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部分 如下图所示,履带式起重机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1. 取物装置 履带式起重机的取物装置主要是吊钩(抓斗、电磁吸盘等作为附属装置)。 2. 吊臂 用来支承起升钢丝绳、滑轮组的钢结构,它可以俯仰以改变工作半径。它直接装在上部回转平台上。吊臂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在基本吊臂基础上接长。在必要时,还可在主吊臂的顶端装一吊臂,扩大作业范围,这种吊臂称副臂。 3. 上车回转部分 它是在起重作业时可以回转的部分包括装在回转平台上除吊臂、配重、吊钩等以外的全部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设计

一:汽车起重机的工况分析 根据起重机试验规范,以及很多操作者的实际经验,可确定表的三种工况,作为轻型汽车起重机的典型工况。设计液压系统时要求各系统的动作能够满足这些工况要求。 二:汽车起重机对液压系统的要求 根据汽车起重机的典型工作状况对系统的要求主要反映在对以下几个液压回路的要求上。 1. 起升回路 (1)能方便的实现合分流方式转换,保证工作的高效安全。 (2)要求卷扬机构微动性好,起、制动平稳,重物停在空中任意位置能可靠制动,即二次下滑问题,以及二次下降时的重物或空钩下滑问题,即二次下降问题。 2. 回转回路 (1)具有独立工作能力。 (2)回转制动应兼有常闭制动和常开制动(可以自由滑转对中),两种情况。 3. 变幅回路 (1)带平衡阀并设有二次液控单向阀锁住保护装置。 (2)要求起落臂平稳,微动性好,变幅在任意允许幅值位置能可靠锁死。 (3)要求在有载荷情况下能微动。 (4)平衡阀应备有下腔压力传感器接口,作为力矩限制器检测星号源。

4. 伸缩回路 本机伸缩机构采用三节臂(含有两个液压缸),由于本机为轻型起重机为了使本机运用广泛,实现各节臂顺序伸缩。各节臂能按顺序伸缩,但不能实现同步伸缩。 5. 控制回路 (1)为了使操纵方便总体要求操纵手柄限制为两个。 (2)操纵元件必须具有45°方向操纵两个机构联动能力。 6. 支腿回路 (1)要求垂直支腿不泄漏,具有很强的自锁能力(不软腿)。 (2)要求前后组支腿可以进行单独调整。 (3)要求支腿能够承载最大起重时的压力,并且有足够的防倾翻力矩。 (4)起重机行走时不产生掉腿现象。 三: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总成 1支腿收放回路 由于汽车轮胎支撑能力有限,且为弹性变形体,作业时很不安全,故在起重作业前必须放下前、后支腿,用支腿承重使汽车轮胎架空。在行驶时又必须将支腿收起,轮胎着地。为此,在汽车的前、后两端各设置两条支腿,每条支腿均配置有液压缸。如图前支腿两个液压缸同时用一个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7控制其收、放动作,而后支腿两个液压缸则用另一个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11控制其收、放动作。为确保支腿能停放在任意位置并能可靠地锁住,在支腿液压缸的控制回路中设置了双向液压锁。 当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7工作在右位时,前支腿放下,其油路为: 进油路:过滤器2→液压泵3→手动换向阀5左位→手动换向阀7右位→前支腿液压缸上腔。 回油路:前支腿液压缸下腔→液控单向阀→手动换向阀7右位→支腿回路安全阀→油箱。 当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7工作在左位时,前支腿收回,其油路为: 进油路:过滤器2→液压泵3→手动换向阀5左位→手动换向阀7左位→前支腿液压缸下腔。 回油路:前支腿液压缸上腔→液控单向阀→手动换向阀7左位→支腿回路安全阀→油箱。

履带式起重机原理

履带式起重机 作业部分装设在履带底盘上 , 行走依靠履带装置的起重机称为履带式起重机。如图。 图履带式起重机 履带式起重机与轮胎式起重机相比,因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故对地面的平均压力小,约为~,可在松软、泥泞地面作业。它牵引系数高,约为轮胎式的倍,爬坡度大,可在崎岖不平的场地上行驶。由于履带式起重机支承面宽大,故稳定性好,一般不需要像轮胎式起重机那样设置支腿装置。对于大型履带式起重机,为了提高作业时的稳定性,履带装置设计成可横向伸展,以扩大支承宽度。但履带式起重机行驶速度慢(1~ 5km/h),而且行驶过程要损坏路面,因此转移作业时需要通过铁路运输或用平板拖车装运,机动性差。此外,履带底盘笨重,用钢量大(一台同功率的履带式起重机比轮胎式重50%~100%),制造成本高。 3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 履带式起重机概况

履带式起重机是在行走的履带式底盘上装有行走装置、起重装置、变幅装置、回转装置的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有一个独立的能源,结构紧凑、外形尺寸相对较小,机动性好,可满足工程起重机流动性的要求,比较适合建筑施工的需要,达到作业现场就可随时技入工作。 履带式起重机的组成部分 如下图所示,履带式起重机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图履带式起重机 3.2.1取物装置 履带式起重机的取物装置主要是吊钩(抓斗、电磁吸盘等作为附属装置)。 吊臂 用来支承起升钢丝绳、滑轮组的钢结构,它可以俯仰以改变工作半径。它直

接装在上部回转平台上。吊臂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在基本吊臂基础上接长。在必要时,还可在主吊臂的顶端装一吊臂,扩大作业范围,这种吊臂称副臂。 上车回转部分 它是在起重作业时可以回转的部分包括装在回转平台上除吊臂、配重、吊钩等以外的全部机构和装置。 行走部分 它是履带式起重机的下部行走部分,是履带式起重机的底盘,同时也是上车回转部分的基础。主要有履带、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上托轮、行走马达、行走减速箱、履带张紧装置、履带伸缩油缸等组成。 回转支承部分 它是安装在下车底盘上用来支承上车回转部分的,包括回转支承装置的全部回转、滚动和不动的零部件和用来固定回转支承装置的机架等(不包括四转小齿轮)。 配重 配重是安装在起重机回转平台尾部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铁块,目的是确保起重机能稳定地工作。在必要时,这些铁块可以卸下后单独搬运。 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即为动力源。在履带式起重机上,大部分动力装置为四冲程柴油发动机。在履带式起重机上,它把内燃机的机械能经液压油泵转变为液压能,经液压油管和各种控制阀将液压能传给液压马达和液压油缸,液压马达和液压油缸再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驱动各工作机构。 机械传动部分 它把内燃机的动力传递给液压油泵,再把液压马达、液压油缸的液压能变成机械能,带动各工作机构。机械传动部分主要由分动箱、减速箱、离合器、卷筒、轴、轴承、滑轮等部分组成。 液压传动部分 主要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油缸、控制阀、液压油管、液压油箱等组成。液压油泵把内燃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液压能,液压马达把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各工作机构。由于液压传动调速方便,传动平稳,操纵轻便,元件体积小,重量轻,具有限速、自锁功能、总体布置合理等优点,在履带式起重机上被广泛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