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盛炼钢节能减排技改工程
- 格式:ppt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33
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张家港分公司沙钢炼钢工程项目部技术交底审核编制日期技术交底卡工程名称荣盛炼钢柱列管道安装工程编号时间地点交底人参加人员交底内容一、概况:本次作业主要为张家港荣盛炼钢节能减排技改工程车间柱列给排及介质气体管道安装,主要为车间炼钢与连铸工艺提供冷却与能源介质。
管道主要在各工艺平台与柱列内敷设。
二、管材的搬运:管道搬运与吊装主要先运用各跨内行车搬运与组对,再在行车樑下设置卷扬或汽车吊,后用手拉葫芦进行吊装搬运与窜管就位。
三、施工方法及要求所有氧气管道酸洗脱脂进场后必须及时进行封口处理。
1)材料要求a燃气系统:氩气管道采用不锈钢管道,煤气管道采用卷焊钢管和焊接钢管,其它均无缝钢管。
b热力系统管道:蒸汽与压缩空气(DN≥50mm)采用无缝钢管外,其余为焊接钢管。
c给排水系统管道:除氧枪冷却水管道采用d焊接材料选用:碳钢与碳钢之间焊接采用E4303焊条与ER50-6焊丝;碳钢与不锈钢(0Cr18Ni9)焊接采用A302焊条与H00Cr24Ni13;不锈钢(0Cr18Ni9)之间焊接采用A102焊条与H0Cr20Ni10。
焊丝和相应的焊条相匹配。
2)安装方法a柱列管道为架空明装,主要管线相对高度在8~50m之间。
根据柱列现场施工条件,先安装支吊架,并调整、焊接完毕后,再进行管道安装。
柱列管道安装时,在桁架底部敷设的管道先铺设跳板,并拉设安全绳索,以利于挂安全带。
而在桁架与地面间的则需搭设临时脚手架,先根据图纸尺寸焊接支架。
然后根据柱列的长度,150m左右设置一个吊装位置,将要安装的柱列管道用汽车吊至吊车走台上,在吊装平台上开一个6m左右的口,将管道沿着吊装口放入柱列内,根据管径大小采用卷扬或人工窜管到位。
也可以在桁架下方切割部分斜撑,用卷扬从下方吊入柱列内,然后再进行窜管。
具体视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位于厂房端部的部位管道从厂房端部窜入。
b平台机体中间配管安装该部分管道与机械设备安装必须紧密配合,主要管线沿平台樑底或侧墙进行敷设,先根据设计图纸结合实际进行下料预制,支架安装后用手拉葫芦或卷扬进行吊装到位焊接,而转炉区域顶吹部分管道则可采用车间行车、履带吊或塔吊进行吊装,最后用卷扬或手拉葫芦就位。
重大项目集锦
佚名
【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建设》
【年(卷),期】2024(46)1
【摘要】总投资675亿元,荣盛石化荣盛新材料拟投资建设金塘新材料项目1月2日晚间,荣盛石化发布公告,为进一步延伸高端化工产业链,公司全资子公司荣盛新材料(舟山)有限公司拟投建金塘新材料项目,项目基本情况如下:项目名称:荣盛新材料(舟山)有限公司金塘新材料项目。
【总页数】1页(P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重大项目集锦
2.重大项目集锦
3.重大项目集锦
4.重大项目集锦
5.重大项目集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案例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节能减排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钢铁行业作为能耗较大的行业之一,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已经成为行业的主要趋势。
以下是一些关于钢铁行业中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案例。
1.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传统的冷却系统存在着能耗高、水量大、水质需求高等问题。
通过应用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节约大量水资源。
该技术通过提高水质要求,减少水的排放量以及增加冷却塔和冷却水回收系统的建设,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2.高效热能回收在钢铁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热能是不可避免的产生的一种能源。
传统的生产方式中,大量的热能被浪费。
通过采用高效热能回收技术,可以将产生的热能再利用,用于供暖、发电等方面。
该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3.储能技术的应用钢铁行业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峰谷电,即在生产高峰期和低谷期之间电力供应不平衡,导致用电成本高、能源浪费等问题。
通过应用储能技术,将低谷期的电能存储起来,在高峰期使用,可以平衡电力供应,提高电力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减少对电网的压力。
4.先进的炼铁技术传统的炼铁过程中,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通过应用先进的炼铁技术,如高炉煤气再循环技术、煤气混燃技术等,可以减少煤炭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同时,在炼铁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行业的废物利用技术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5.废气处理技术在钢铁行业的生产中,炉排废气、煤粉燃烧废气等废气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应用废气处理技术,如高效的脱硫、脱硝、除尘设备等,可以有效降低废气的排放浓度,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同时,废气处理技术还可以实现废气的能量回收,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钢铁行业在实现节能减排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未来,钢铁行业还需要进一步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录一. 工程概况二. 编制依据三. 工程特点四. 主要实物量五. 施工组织六. 施工方法及施工方法七.试运转八.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九.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十. 环境、职业病保护措施十一. 文明施工及措施一.工程概况张家港荣盛炼钢节能减排技改工程的通风系统包括结晶器排尘和二冷排蒸两大系统,其主要施工内容为二冷排蒸1#、2#风机的进口管道改造(旧管道拆除及新管道安装)、结晶器排尘系统的风机与风机进出口管道安装。
风管的布置为视其走向分别固定于连铸机两侧梁柱、墙、或楼板上。
二.编制依据1、江苏冶金设计院提供的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0615G01F01、0615G01F02)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3—2002)3、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4、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025、沙钢工厂设计统一技术规定;6、上海十三冶编制的作业指导书。
三.工程特点1、改造工程,作业空间狭窄,工程量大,施工困难。
2、风管管径变化大,且大多呈方形,管壁薄,吊装易变形,不易吊装。
3、工期要求紧,很多工作均需要在停产前提前完成。
4、需要配合的专业和工序多,交叉作业量大。
四.主要实物1、二冷室排蒸系统风管及管件(拆除) 5t 风管及管件 4.8t2、结晶器排尘系统排尘风机 1套风管及管件 1.2t五.施工组织1、施工准备1)人员配备根据该工程工期紧、高空作业多、施工面狭窄、交叉作业多等改造工程的特点,调集通风专业队伍,分停产前与停产后进行组织,停产前单班作业,停产后按三班人员轮流作业。
对施工人员入厂前要进行严格考核,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相应专业有效证件,所有施工人员入厂前必须经过入厂三级安全教育。
2)工程安排主导思想a 根据改造特点,合理组织,精确预制,内容尽可能在停产前完成,;b严格进行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实现质量高标准。
C实行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施工作业效率,确保安全。
荣盛直面压力 立足“四化”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文|本刊记者 牛方 梁莉萍 通讯员 宋建祥 陆科怡2021年,浙江荣盛控股集团首次上榜财富世界500强,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荣盛正以“碳中和”为契机践行绿色承诺,积极探索资源利用最大化、过程管理智能化、产品结构最优化、园区环境生态化的新发展格局,通过上下游联动,共促产业链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双碳”目标发布前,荣盛就已用实际行动探索企业的绿色发展:集团修订了《环境保护管理责任制》,全面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2020年公司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并实现全年无污染事故发生;集团全力推进绿色低碳生产建设,加快子公司“绿色工厂”建设,加强碳排放管理,降低生产过程中CO 2排放,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石化行业循环发展的思维是建立关联产业共生关系,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二次利用,让所有的物质和资源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荣盛集团的发展理念正是以此为核心。
荣盛旗下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按照“分子炼油”的设计理念,坚持“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油则油”的原则,采用10多家2021年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双碳”时代正式来临。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全球石化行业迎来新变革。
对浙江荣盛控股集团而言,“碳经济”时代,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双碳”目标下,企业将进入前所未有的转型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
国际著名公司的世界一流工艺包,一期采用固定床加氢工艺,二期采用石化行业颠覆性“浆态床渣油加氢”工艺,通过先进工艺和系统集成优化实现C1、C2、C3、C4、C5/C9组分的吃干榨尽、物尽其用。
浙石化工艺技术清洁化,实现污染物超净排放。
项目各加热炉、裂解炉、转化炉等全部使用自产合成气、干气等脱硫清洁燃料,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除部分装置烟气采用SCR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脱硝外(对乙烯裂解炉实施SCR 脱硝属国内首次),其他加热炉均采用低氮燃烧器,其中常减压、连续重整和芳烃联合等主要装置的加热炉为国内首次采用UOP 的超低氮燃烧器,通过目前最先进的源头控制技术达到脱硝效果。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0.09.19•【字号】冀工信节[2010]385号•【施行日期】2010.09.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河北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意见》的通知(冀工信节〔2010〕385号)各设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环境保护局,省冶金行业协会,河北钢铁集团,相关单位: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加快我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钢铁工业科学发展、清洁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河北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九月十九日河北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加快我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钢铁工业科学发展、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发展现状钢铁工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
2009年,全省粗钢产量突破1.3亿吨,占全国粗钢产量的23%,能源消耗占全省总能耗的32.27%、全省工业总能耗的42.85%;新水消耗占全省工业的9.7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占全省工业的23.38%、22.75%、32.08%。
近年来,我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不断取得进步。
2009年,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597.48千克标准煤,吨钢可比能耗585.34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3.61立方米,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吨钢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钢渣、高炉渣、尘泥利用率较高,分别达到90%、99%和99%以上。
第1篇2022年,我国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厂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绿色低碳为发展方向,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现将2022年度钢厂节能减排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概述1. 严格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2. 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3. 推进清洁生产,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
4. 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减排效果。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能源消耗降低(1)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对主要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数据准确。
(2)优化生产计划,合理调整生产节奏,降低能源消耗。
(3)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如变频调速、余热回收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污染物排放减少(1)加大环保设施投入,提升环保设备运行效率。
(2)对废气、废水、固废等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确保达标排放。
(3)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
3.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1)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如烧结余热回收、炼钢炉烟气脱硫等。
(2)自主研发节能环保技术,如高温高压余热回收、节能型水泵等。
(3)推广应用绿色建筑、绿色运输等环保措施。
4. 节能减排宣传教育(1)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2)举办节能减排知识竞赛、培训等活动,提高员工节能减排技能。
(3)开展节能减排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节能环保设施运行效率有待提高。
(2)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力度不足,部分关键技术尚未突破。
(3)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员工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2. 改进措施(1)加强节能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2)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投入,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
(3)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总之,2022年我厂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改进空间。
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
为深入挖掘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潜力,加快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支撑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2024—2025年,通过实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
到2030年底,钢铁行业主要工序能效进一步提升,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先进水平,吨钢综合能耗和碳排放明显降低,用能结构持续优化,高炉富氧技术、氢冶金技术等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取得突破,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二、重点任务(一)完善产能调控和产量管理。
严格执行钢铁产能置换政策,不得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钢铁产能只减不增。
加强地方及企业钢铁冶炼装备梳理摸排,依法依规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
逐步建立健全基于效益、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的钢铁产量调控政策,严格限制高耗能低附加值钢材、生铁、焦炭等产品出口。
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
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要进一步提高钢铁行业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要求,逐步淘汰限制类工艺和装备。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提升新建项目节能降碳水平。
加强新建钢铁冶炼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估论证。
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新建和改扩建钢铁冶炼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主要用能设备须达到能效先进水平。
xx钢铁有限公司技改工程项目节能分析报告日期:20X X年X X月X X日一.节能技改项目简介1、项目基本情况xx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钢厂)目前的钢铁生产系统配备情况如下:一体系生产厂主要有:焦化厂、炼铁厂、炼钢厂、一轧厂、轨梁厂、无缝钢管厂、高速线材厂、棒材厂、友谊轧钢厂等,以及相应的配套公辅设施。
二体系生产厂包括:薄板坯连铸连轧厂、1700mm冷连轧、3800mm宽厚板等,以及相应的配套公辅设施。
本项目的改造主体为xx钢厂高炉2500m3×1,2200m m3×3,1800 m3×1,1500 m3×1,共计6座;转炉5×80t,2×120t,2×150t,2×210t,共计11座;以及烤包车间。
项目实施前生产体系工艺流程如下,项目实施后生产体系工艺流程不发生变化。
企业现有6座炼铁高炉和配套的热风炉,其中最晚投入使用的为6#高炉,投入运行的时间为20xx年,炼钢转炉有5×80t,2×120t,2×150t,2×210t,共计11座,配套建有炼钢烤包。
其中两台80t转炉已于20xx年停产,两台150t转炉投入运行的时间均为20xx年9月,其他转炉实际投入运行的时间均在20xx年之前。
2、项目工艺流程及其重点耗能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1) 炼钢转炉煤气自动回收节能项目对一炼钢现有的5座80t转炉,2座120t转炉,2座150t转炉,以及二炼钢的2座210t转炉进行煤气自动回收节能改造,购置型号为LGA-4100系列CO分析仪11套,LGA-4100系列O2分析仪17套,E+H微差变送器11套,在转炉煤气外网加装G2_14009_QA002的转气热值仪5套,以及其他附属设备,为11座转炉配置转炉煤气自动回收控制系统,同步开发系统软件。
项目实施后转炉煤气回收时间可以由目前的6min延长到9min,转炉煤气氧含量得到严格控制,系统安全性大幅度提高,转炉煤气回收指标(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得到提高。
2024年节能减排工程项目总结项目名称:2024年节能减排工程项目项目概述:2024年节能减排工程项目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本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和行业,包括建筑、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
通过项目的实施,预计能够实现能源消耗削减、碳排放减少等目标。
项目目标:1. 减少能源消耗:通过改进设备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
2. 降低碳排放: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 提高环境质量:通过治理大气污染、减少废水废气排放等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项目成果:1. 建筑节能:通过推广节能建筑技术,改善建筑结构和设备,实现建筑能源消耗的降低。
预计节能率可达20%以上。
2. 交通节能:推广清洁能源汽车、优化交通组织等措施,减少交通能耗和尾气排放。
预计节能效果可达15%以上。
3. 工业减排:推进工业生产过程的节能技术改造,减少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降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预计碳排放可减少30%以上。
项目总结:本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通过多个领域的节能减排措施,我们成功实现了能源消耗的削减和碳排放的减少。
这不仅对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在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方面,仍然面临一定的难度和阻力。
此外,项目中的一些具体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为此,我们建议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的制定,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
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发展。
此外,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果。
总之,2024年节能减排工程项目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通过其实施,不仅能够实现能源消耗的削减和环境污染的减少,同时也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贡献。
年处理100万吨废钢铁项目节能报告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在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钢铁资源。
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项目旨在建设年处理100万吨废钢铁的项目,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我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
二、项目能耗分析1.能耗总量:本项目年处理100万吨废钢铁,预计年能耗总量为5000吨标准煤。
2.能耗构成:主要包括电力、燃料、蒸汽、水等能源消耗。
其中,电力消耗占比较大,约为40%;燃料消耗占25%;蒸汽和水消耗分别占15%和20%。
3.节能措施:采用先进的废钢铁处理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浪费;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节能效果分析1.节能目标:本项目实施后,预计年节能500吨标准煤,节能率为10%。
2.节能效果分析:通过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项目在提高产能的同时,降低了能源消耗。
相较于传统废钢铁处理项目,本项目节能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四、政策支持与优惠政策1. 国家政策: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废钢铁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废钢铁回收和利用的政策措施。
如《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废钢铁等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2.地方政府支持:各级政府在土地、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废钢铁产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废钢铁回收和利用力度。
五、项目前景与建议1.项目前景:随着我国钢铁产业的持续发展,废钢铁资源日益增多。
年处理100万吨废钢铁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
2.建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废钢铁回收利用的认识;建立健全废钢铁回收体系,提高回收率;加强技术创新,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高项目节能水平;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并达到预期节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