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虎形山-花瑶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格式:docx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5
湖南隆回:虎形山花瑶
湖南邵阳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地处雪峰山东岳,距县城110公里,平均海拔1320米。
这里居住有瑶族的一个独一无二的分支------花瑶。
虎形山瑶族乡是第七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百佳艺术之乡"、首批"省级优美乡镇"、湖南省"新潇湘八景"之一。
境内森林、矿藏、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瑶山大峡谷千峰竞秀、林海浩瀚、四季如画,是观光览胜、避暑度假、休闲健身、漂流探险、滑雪狩猎,融入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理想胜地。
"花瑶挑花"、"花瑶呜哇山歌"先后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进一步提升了瑶乡的知名度。
上图:以花瑶帽子形状和色彩造型的旅游中心
花瑶古寨的大门。
古寨的树林,老树龄400年。
节日山镇的花瑶是一道风景。
隆回县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陈北海;文卫元【摘要】通过对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内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花瑶民俗风情进行概述,指出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旅游区规划的原则和理念,并对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古村落保护、花瑶民俗保护和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特色旅游产业进行规划与设计.【期刊名称】《湖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3(040)001【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作者】陈北海;文卫元【作者单位】隆回县林业局,湖南隆回422200;隆回县林业局,湖南隆回42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8;F592.7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新的旅游景点充满了好奇,以少数民族的特有的风俗风情结合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来吸引游客已成为大势所趋。
隆回县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正是以其瑶族特有的风土人情吸引着广大的游客。
笔者从风景名胜区建设现状出发,深入考察调研,指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对策。
隆回县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涵盖虎形山瑶族乡和小沙江镇旺溪村,面积118.4km2。
虎形山瑶族乡是全国著名的花瑶聚居地,隆回的瑶族因身着艳丽的挑花服饰而被称为“花瑶”。
花瑶挑花、呜哇山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2月31日,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据统计,2010年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共接待游客42万人次,旅游总产值2.81亿元。
1.1 自然资源状况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地处雪峰山脉向湘中丘陵地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8′—115°15′,北纬27°00′—27°40′,境内最高海拔1650m,最低海拔650m。
山体雄伟,气势磅礴,到处可见奇异巨石,高峰峡谷,悬崖峭壁。
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1、隆回大花瑶虎形山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4A景区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位于隆回县西北部,景区面积102.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42平方公里。
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丰富奇特,规模宏大,人文资源历史久远厚重,由万贯冲梯田、大托石瀑、崇木凼古树林、旺溪瀑布群、花瑶古寨等几大景区组成,有虎形山十里大峡谷、大托2000米宽的石瀑等自然景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源故居、“中国花瑶第一村”崇木凼花瑶古寨、古瑶人街等数十处人文景观,极富历史文化内涵。
大面积的原始次森林及多种千年古树,构成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2、六都寨水库六都寨水库位于湖南省隆回县六都寨镇,辰水中游,是邵阳市第二大水库,也是湖南最大的土坝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
1975年4月始建,1991年水库开始蓄水发电。
大坝高70米,长470米。
汇水面积338平方公里。
库容1.3亿立方米,最大水深63米,水库长22公里。
灌溉面积1.833万公顷。
3、湖南隆回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湿地公园湖南隆回魏源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隆回县六都寨镇境内,由魏源湖、狐狸岛和鹭鸟山3部分组成。
湿地公园以魏源湖为主体,由北向南呈廊道走向,最北端至魏源故里司门前镇,最南端至六都寨镇西北角;距县城30公里,湿地公园总面积711.0公顷。
公园内湿地主要分为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和库塘三大湿地型,湿地总面积为458.3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64.46%。
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护保育区、湿地宣教展示区、湿地合理利用示范区、综合管理服务区。
4、隆回县魏源故居景区文物保护单位3A景区魏源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学堂弯村之沙洲上。
是一座两正两横的木结构四合院,院前有木结构槽门,四周用干打垒土墙围绕,形成一个独立的院落。
其始建年代约为清乾隆初年。
两栋正房和左厢房均为平房,单檐悬山顶,盖小青瓦。
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左厢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
论花瑶挑花的旅游开发摘要:花瑶挑花是湖南省隆回县瑶族女子中流传的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花瑶挑花这一传统文化已经遇到发展瓶颈,处于濒危状态,本文通过对花瑶挑花旅游价值、进行旅游开发的意义分析,提出花瑶挑花旅游开发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花瑶挑花;旅游开发;策略引言文化部官网近日发布《通知》,明确指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建立警告、退出机制。
花瑶挑花作为花瑶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承载着浓郁民俗民风和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由于其艺术手法具有独特性与稀缺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花瑶民族与外界联系日益紧密,花瑶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不断融合,花瑶上千年来积淀的民族特性正在不断消失。
目前,花瑶挑花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遇到了发展瓶颈。
1.花瑶挑花的旅游价值花瑶是瑶族的一支,他们主要以小聚居的方式生活在雪峰山麓的湖南隆回县境内西北部,约有8000余人。
因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特别是女性挑花技术精湛,故称为”花瑶”。
花瑶挑花美轮美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许多以动物和花瑶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挑花”中,充分反映了花瑶民族的宗教信仰、独特的节庆和婚嫁习俗,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考价值、经济和社会价值等。
旅游开发能较好的体现这些价值,并保护花瑶挑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1.1美学价值花瑶女子继承了先祖原始挑花工艺,同时又将迁徙雪峰山麓古寨后对新环境的适应与新生活的感悟在潜移默化中植入挑花艺术中,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气质的挑花艺术。
花瑶挑花图案取材广泛,多达千余种,大致有动物、植物、历史、生活习俗等四大类,以动物类图案最为常见,构思奇巧,造型大胆夸张,布局均衡对称,色彩黑白分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我国著名文博专家沈从文先生称之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极具美学价值。
花瑶女子的头巾、衣领、裙口、绑腿和筒裙等地方都是挑花,这些既是花瑶女子日常生活必备的物质条件,又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使得花瑶民族工艺的实用和审美功能得以完美结合。
规划与设计gui hua yu she ji111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与生态调控方法——以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为例◎赵松摘要: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旅游区进行生态建设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从景观结构的构成要素分析,并在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调控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以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
本文以湖南隆回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为例,研究区域内少数民族与原生态景观结合。
提出通过景观设计和生态调控的方法对风景名胜区进行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风景名胜;生态景观;生态调控;文化保护中华民族建筑景观与园林深受传统人地思想史上的重要主张影响,即自然与人之美互相完善和成就,纯自然不能尽人之美,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山水文化和壮美自然景观的代表,承载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大量信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不同于其他国际的生态保护地,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保护地类型。
风景名胜区,一般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其并非单一自然、文化属性的区域,而是自然和人文文化高度契合的地域,是自然史和文化史的留给我们的原生博物馆。
作为我国现有保护地体系中唯一一个首要目标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融合保护进行保护的保护地类型,其传承了中国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贡献,也是对全球文明传承的重要贡献。
同时,在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和农业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历史村落的样貌也逐渐被现代审美统一,效率和网红追求使得千村一面而村落原貌尽失。
导致少数民族历史村落文化与民族元素的削弱,整体景观特色的区分度下降。
因此,如何在景观生态为主的历史文化村落区域内,自然元素为生态本底,村落为评价保护因素,明确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村落需求和景观特色并对其保护,对于历史村落的特色生命意义的延续、景观的文化效应和经济推动的稳步支持、对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和规划意义重大。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日期】2021.08.30•【字号】湘文旅政法〔2021〕101号•【施行日期】2021.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其他规定,发展规划正文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文旅政法〔2021〕101号各市州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厅机关各处室、省文物局,厅直各单位:现将《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8月30日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一、发展环境“十三五”是湖南由旅游资源大省迈向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五年,全省旅游业整体实现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加快富民强省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发展成就1.旅游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次从2015年的4.77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8.32亿人次,年均增长11.77%;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3712.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762.32亿元,年均增长21.33%,旅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在受新冠疫情影响的2020年,全年仍接待游客6.9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261.95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18%,是全国旅游业恢复得最好的地区之一,湖南推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经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典型案例。
2.旅游品牌创建成果丰硕。
崀山、炎帝陵、桃花源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柳叶湖晋级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省5A级旅游景区达到10家,4A级旅游景区12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达到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0家。
大力实施创建全域旅游基地三年行动计划,韶山市、武陵源区、南岳区、永定区、望城区、凤凰县、资兴市7个县市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浏阳市、宁乡市等39个县市区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湖南隆回县旅游景区整体营销方案本文由474520759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湖南隆回县旅游景区整体营销方案旅游业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收益高的行业,被专家成为“无烟工业"。
同时,旅游产业不是一个单一产业,而是多种产业组成,一个产业群,关联带动性功能非常强劲.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强力带动交通、商贸、餐饮、特色农业、房地产投资等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有力地服务地方经济。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是高歌猛进,许多地方已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市场一片红火,前景也非常广阔. 隆回作为一个湖南的农业大县,工业还不发达,社会经济还比较落后,但同时却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一座充满着奇异的自然风貌、灿烂的人文景观及厚重的历史文化的古城,这为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推力。
而且通过旅游带动战略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已有先例,比如河南省的栾川县,依托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家级贫困县迅速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强县,年旅游人次 500 多万,旅游收入近 20 亿元,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被业界誉为“栾川模式”。
隆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在三个亮点大力开发。
第一,以虎形山瑶山大峡谷瀑布为代表的自然风光;第二,以花瑶为代表的民俗风情游;第三,以魏源故居为代表的历史人文资源。
本策划方案就从这三个方面加以推广,并最后做一个整合营销.一、虎形山瑶山大峡谷瀑布隆回县境北边陲有一个幽深险峻的大峡谷 ,那里没田没土,却有水有石; 荒无人烟,却时有毒蛇猛兽出没;它神秘莫测,险象丛生……黄果树有水无山;张家界有山无水;九寨沟有山有水却没有民俗风情,而这条大峡谷却兼备了这些特点, 它几乎拥有传闻中的香格里那的一切特征, 它是一片安宁、遥远的净土,有着南方罕见的高源自然风光和人类原始的透明面清激的生活。
隆回县花瑶民俗风情旅游开发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经济地理》2009年第1期作者:杨洪黄静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隆回县花瑶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瑶族分支[1],也许是因寨子里的妇女们特别的爱美,她们大多头缠色彩斑斓的挑花头巾或鲜红的阔叶线织帽,腰系五彩花布带,下穿挑花筒裙,脚扎绚丽的挑花绑带而被称为花瑶。
花瑶民俗古老独特、民风粗犷、文化神秘、自然风光神奇,为民俗风情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隆回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在湖南省20 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经济发展居中下水平[2],花瑶分布区又是全省重点的扶贫乡镇。
振兴经济、发掘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依托花瑶民俗风情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是花瑶人民发展民族经济、脱贫致富的最佳选择。
1 隆回县花瑶民俗风情的基本特质和形成的地缘文化背景1.1 花瑶民俗风情的基本特质花瑶属“过山瑶”[1],是瑶族的一个重要分支,民风淳厚、古朴、粗犷,服饰色彩艳丽。
由于长期处于雪峰山脉崇山峻岭之中,与外界隔离封闭的自然环境,长期的文化积淀与历史的沧桑变化,仅有5000多人的花瑶同胞,与其他瑶族分支不同,不知道瑶家鼻祖“盘王”,也不知道“盘王节”,保持着自己独有的习俗与风情。
1.2 花瑶民俗风情形成的地缘文化背景据传,花瑶的先民在黄河以北,因其部落酋长与轩辕黄帝战斗失败,才逐步迁徙南下,被驱赶到浙、闽,后至江西吉安,后又遭统治阶级的围攻、镇压,便又往西南逃去。
一部分逃至云南,一部分逃往贵州。
逃往贵州的部分花瑶,为了寻找栖身之地,一部分去了广西,一部分则沿沅江下至洪江。
约两百年后,在洪江的花瑶又被迫迁徙到溆浦龙潭,最后又从龙潭逐步进入雪峰山东北麓的原始森林,在崇山峻岭中隐居起来,过着封闭式的农耕狩猎生活。
雪峰山脉属于我国陆地第二、三阶地的分界线,该地域海拔较高,达1200m左右,区内人为活动较少,植被保存较完整,森林覆盖率很高。
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促使花瑶人承袭着先祖古朴、纯真、亲和与奔放的民俗、民风,在这里开田、造林、建房、种果,形成了独特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湖南隆回虎形山-花瑶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概况虎形山-花瑶景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雪峰山腹地,是瑶族中极为独特的一支——花瑶的聚居地,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隆回虎形山乡全域、小沙江镇部分村落,总面积118km²。
为了将虎形山—花瑶景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以旅游为撬动点带动地方其他产业发展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2011年12月,隆回县人民政府、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特委托本公司编制《湖南隆回虎形山-花瑶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总体定位:国际花瑶原真文化风情体验旅游目的地规划目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园、中国原生态民俗风情旅游体验区、国家级无公害生态农业示范区、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规划思路:发挥虎形山乡花瑶民族风情资源优势,利用优美自然生态环境,构建民俗观光、风情体验、生态度假等旅游产品体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国际花瑶旅游度假小镇;以花瑶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业、精致农业、文化产业、环保产业融合形成的的可持续、可循环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产业链。
功能结构:一镇•一廊•一带•四区一镇:国际花瑶风情度假小镇一廊:花瑶文化遗产廊道一带:自驾车风景观光带四区:石瀑花瑶文化风情体验区、虎形山大峡谷观光探险区、旺溪大峡谷避暑休闲区、生态农业发展区项目规划:国际花瑶风情度假小镇:打造景区旅游集散中心和花瑶文化民俗体验的中心。
主要项目包括游客中心、花瑶狂欢广场、花瑶风情街区、花瑶文化博物馆、花瑶创意客栈、花瑶新居示范区、户外休闲运动部落、花瑶养生度假区等。
石瀑花瑶文化风情体验区:整合梯田景观、石瀑景观和花瑶村寨等资源,恢复花瑶生活环境原貌并植入旅游服务项目,形成石瀑花瑶文化观光体验旅游环线。
主要项目包括崇木凼花瑶原生态博物馆、大托石寨花瑶风情体验、草原村石瀑创意及瑶医养生等。
虎形山大峡谷观光探险区:强调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峡谷内应尽量不建或少建旅游接待设施,远期可举办虎形山户外运动节等活动。
第一章背景综述一、湖南省风景名胜资源概况湖南省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众多。
有1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5处国家森林公园,6处国家地质公园,1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9处省级森林公园,30处省级自然保护区。
其中自然保护区多属森林类,除核心保护区外其它区域可开展旅游。
它们构成了湖南旅游重要的物质空间,也构筑了湖南资源大省、旅游大省的形象。
二、花瑶——虎形山周边区域资源概况隆回的西北部、新化的西南角与溆浦的东南角的区域是湖南高山梯田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该区域地势较高,平均海拔约1400米,山地总面积大约有500平方公里。
其中,新化水车镇的紫鹊界梯田已经是国家遗产,影响逐步扩大。
邵阳市是一座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众多。
著名的人文资源有:城步西岩和武岗四季岩两座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邵东县黄坡桥乡的西汉昭阳侯国城址;武岗市明城墙;城步清长安营;邵阳市区的双清亭、东塔等。
著名的自然风景资源有: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遗产和国家地质公园,城步南山风景名胜区,武岗法相岩—云山风景名胜区,新邵白水洞风景名胜区。
三、花瑶——虎形山风景名胜区概况●地理区位花瑶—虎形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湖南省西南部隆回县。
隆回县地处湖南省中部稍偏西南,邵阳市西北。
坐标为:东经110.38’一111.35’,北纬27.00’一27.40’,东邻新邵县,西连洞口县,南接邵阳县、武冈市,北部毗临溆浦、新化,隆回县城距邵阳市50km。
花瑶—虎形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隆回县西北部,涉及到虎形山乡与小沙江镇两个乡镇,北部、西部与溆浦县接壤,东面、南面与本县的麻塘山乡、司门前镇、金石桥镇相连,景区距隆回县城113公里。
本风景区在2006年4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地质地貌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区域构造处于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新化—城步新华夏系构造带和祁阳山字型构造前弧马蹄形构造的交接复合部位,主要表现为呈东西向展布的构造岩浆岩带,少数东西向的褶皱和定向逆冲断层挤民带及片理,劈理,变质带等,即花岗岩呈东西向走向,褶皱呈东西方向,断裂、脉岩及硅化变质带亦呈东西走向展布。
湖南隆回花瑶历史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适应性研究
徐靖婷;柳肃
【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8)006
【摘要】湖南隆回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是个保留着完整的原始景观格局的少数民族历史村落,但其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在村落环境与设施、民众参与经营与整体保护的大局观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从旅游开发适应性的角度提出历史村落保护需适度同旅游开发相适应并相得益彰,要合理整治与适度开发相结合,践行旅游收入反哺文化遗产保护,从而实现历史村落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5页(P9-13)
【作者】徐靖婷;柳肃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12;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湖南长沙4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
【相关文献】
1.民俗学视野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研究——以隆回花瑶村寨为例 [J], 方磊;唐德彪
2.民俗学视野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研究——以隆回花瑶村寨为例 [J], 方磊;唐德彪;
3.试论传统民间刺绣挑花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标准——以湖南隆回花瑶
挑花为例 [J], 吕晓珊
4.湖南隆回花瑶挑花纹样类型分析 [J], 吴卫; 袁嘉欣
5.湖南隆回花瑶挑花纹样类型分析 [J], 吴卫; 袁嘉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隆回虎形山-花瑶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
∙
概况
虎形山-花瑶景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雪峰山腹地,是瑶族中极为独特的一支——花瑶的聚居地,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隆回虎形山乡全域、小沙江镇部分村落,总面积118km²。
为了将虎形山—花瑶景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以旅游为撬动点带动地方其他产业发展并促进产业结构优
化,2011年12月,隆回县人民政府、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特委托本公司编制《湖南隆回虎形山-花瑶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总体定位:国际花瑶原真文化风情体验旅游目的地
规划目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园、中国原生态民俗风情旅游体验区、国家级无公害生态农业示范区、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规划思路:发挥虎形山乡花瑶民族风情资源优势,利用优美自然生态环境,构建民俗观光、风情体验、生态度假等旅游产品体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国际花瑶旅游度假小镇;以花瑶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业、精致农业、文化产业、环保产业融合形成的的可持续、可循环的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产业链。
功能结构:一镇•一廊•一带•四区
一镇:国际花瑶风情度假小镇
一廊:花瑶文化遗产廊道
一带:自驾车风景观光带
四区:石瀑花瑶文化风情体验区、虎形山大峡谷观光探险区、旺溪大峡谷避暑休闲区、生态农业发展区
项目规划:
国际花瑶风情度假小镇:打造景区旅游集散中心和花瑶文化民俗体验的中心。
主要项目包括游客中心、花瑶狂欢广场、花瑶风情街区、花瑶文化博物馆、花瑶创意客栈、花瑶新居示范区、户外休闲运动部落、花瑶养生度假区等。
石瀑花瑶文化风情体验区:整合梯田景观、石瀑景观和花瑶村寨等资源,恢复花瑶生活环境原貌并植入旅游服务项目,形成石瀑花瑶文化观光体验旅游环线。
主要项目包括崇木凼花瑶原生态博物馆、大托石寨花瑶风情体验、草原村石瀑创意及瑶医养生等。
虎形山大峡谷观光探险区:强调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峡谷内应尽量不建或少建旅游接待设施,远期可举办虎形山户外运动节等活动。
主要项目包括虎形山大峡谷溯溪、户外运动基地等。
旺溪大峡谷避暑休闲区:构建多元性旅游度假产品系列,主要包括花瑶风情客栈、天然泳池、旺溪漂流、旺溪大峡谷溯溪、水榭生态餐厅、探险型营地等项目。
生态农业发展区:种植反季节蔬菜、特色瓜果、中草药、茶等本土经济农作物,既可形成良好的景观环境,又可实现高附加值的农产收益,增加花瑶居民的收入。
主要项目包括金银花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与体验中心等,形成休闲农业旅游区。
本次规划重视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花瑶人文资源的保护。
规划突破传统的旅游资源评价模式,从资源利用角度对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将重点资源与国内其他知名的同类旅游资源进行对比研究,客观的对资源进行定性评价,为旅游产品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规划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原生态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提出建设湖南首个营地型生态景区,重归大自然,建立体验生命的驿站。
2012年9月,规划通过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