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保税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程序
- 格式:ppt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21
保税区的报关流程一、境外货物进区流程1.加工贸易所需进境料件、转口货物、仓储货物适用进境备案手续。
2.货物到达港后,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到预录入点办理进境货物备案清单预录入手续(加工贸易进境料件在加工企业预录入,仓储、转口货物在仓库预录入),预录入按“进出境备案清单填制规范”填写。
3.将预录入数据向海关发送申报,待接到接受申报回执后,打印进境货物备案清单4.在备案清单上签署报送员名字,并加盖报关章,随附报送员证、提单(包括小提单)、相关商业单证、运输单证、原产地证书、《进口信用证、托收承兑/付汇情况表》、审批单证及其他海关认为必要时需交验的有关单证和资料到海关里书面交单申报手续5.海关接单后,经审核符合申报条件、手续齐全有效的,予以放行,并在有关单证上加盖放行章或验讫章,将盖单证返还报关员办理提货手续6.货物须由海关监管车辆从码头(机场等)承运至保税区内二、区内货物出境流程:1.保税区运往境外的货物适用出境备案手续2.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到预录入点办理出境备案清单预录入手续,预录入按“进出境备案清单填制规范”填写。
3.将预录入数据向海关发送申报,待收到申报加执后,打印出境货物备案清单4.在备案清单上签署报关员名字,并加盖报关章,随附报关员证、相关商业单证、运输单证、审批单证及其他海关认为必要时需交验的有关单证和资料到海关办理书面申报手续。
5.海关接单后,经审核符合申报条件、手续齐全有效的。
予以放行,并在关单证上加盖放行章或验讫章,将盖章单证返还报关员办理货物装船出运手续。
6.货物须由海关监管车辆从保税区承运至码头(机场等)。
三、其它境外货物进区或货物出区流程1.除加工贸易进境料件、转口货物和仓储货物外的从境外运入保税区,或者从保税区运往非保税区,或者从境外通过保税区报关直接运往非保税区的货物适用进出报送手续。
2.收(发)货人或其他代理人到预录入点办理进口报关单预录入手续,按“报关单填制规范”填写3.将预录入数据向海关发送申报,待接到接受申报回执后,打印进口报关单;4.在报送单上签署报关员名字,加盖报关章,随附报关员证、相关商业单证、运输单证、审批单证及其他海关认为必要时需交验的有关单证和资料到海关办理书面交单申报手续;5.海关接单后,经审核符合申报条件、手续齐全有效的,予以放行,并在相关单证上加盖放行章或验讫章,将盖章单证返还报关员输提货手续;6.入区货物须由海关监管车辆从码头(机场等)承运至保税区。
保税货物的报关程序概述保税货物的报关程序是指在保税区进行进出口货物报关的独特流程和步骤。
保税区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其报关程序相较于一般的报关程序存在一些特殊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保税货物的报关程序及相关要求。
保税货物的报关程序1. 编制报关单首先,进口保税货物和出口保税货物都需要编制报关单,报关单是保税区报关的基本单证。
报关单按照海关的规定填写,其中必须包括的内容有:报关人信息、货物信息、包装信息、运输方式、货物价值等。
2. 提交报关单完成报关单之后,报关人需要将报关单提交给保税区的报关申报单位。
保税区的报关申报单位根据报关单的内容进行初步审核,确认无误后将报关单电子化申报给海关。
3. 海关审核海关收到电子化的报关单之后,会对报关单的内容进行审核。
海关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海关政策以及国家安全等因素来审核报关单。
如果报关单有任何问题,海关会要求报关人提供补充材料或纠正错误。
4. 缴纳关税和税款通过海关的审核后,报关人需要根据报关单的内容向海关进行关税和税款的缴纳。
关税和税款的计算是根据海关的规定和报关单的详细信息,报关人需要仔细核对相关信息并确保准确缴纳关税和税款。
5. 检查货物在缴纳关税和税款之后,海关会对保税货物进行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货物的数量、品质、规格等。
海关会根据货物的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或抽样检查,以确保货物的合法性。
6. 完成报关手续当保税货物经过海关的检查合格后,报关手续就算完成。
海关会处理报关单并将相关信息录入海关系统,同时给予报关人相应的报关单和放行单。
报关人可以凭借放行单来取回保税货物。
7. 取回保税货物经过海关放行之后,报关人可以凭借放行单到保税区的指定地点取回保税货物。
取货时需要提供相关身份证明和放行单。
8. 监管期内处理取回保税货物后,报关人需要按照海关的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进口或出口货物的处理。
如果货物在监管期内出口,报关人需要提供相关的出口单证和报关手续。
如果货物需要在境内销售,报关人需要按照海关规定进行后续的税款缴纳和登记等工作。
保税物流货物的通关流程概述保税物流是指在特定区域内进行进出口商品贸易,通常这些地区被称为保税区或自由贸易区。
保税物流货物的通关流程与普通货物的通关流程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保税物流货物的通关流程及相关要点。
1. 出口流程1.1. 出口报关在保税物流货物进行出口时,首先需要进行出口报关手续。
1.出口报关单填制:填写出口报关单,包括收货人、发货人、商品名称、数量、价值等相关信息。
2.贸易合同和发票准备:准备相关的贸易合同和发票。
3.税务申报:进行出口货物的税务申报手续。
1.2. 出口运输完成出口报关手续后,货物需要进行出口运输。
1.货物装箱:根据货物的性质和尺寸要求,进行货物的装箱。
2.货物集装箱运输:将货物装入集装箱,进行海运或空运。
3.货物跟踪:跟踪货物的运输状态,保证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
1.3. 出口通关货物到达目的地后,需要进行出口通关手续。
1.抵运通知:通知目的地海关货物已抵达。
2.目的地海关报关:提供出口报关单、发票等相关文件,办理目的地海关的报关手续。
3.出口验放:海关根据报关单和相关文件进行验放。
2. 进口流程保税物流货物进口流程相对复杂,需要进行多个环节的手续办理。
2.1. 进口报关在货物进口时,首先需要进行进口报关手续。
1.进口报关单填制:填写进口报关单,包括收货人、发货人、商品名称、数量、价值等相关信息。
2.进口许可证办理:根据不同商品的特殊要求,申请相应的进口许可证。
3.贸易合同和发票准备:准备相关的贸易合同和发票。
2.2. 进口运输完成进口报关手续后,货物需要进行进口运输。
1.货物装箱:根据货物的性质和尺寸要求,进行货物的装箱。
2.运输方式选择:根据货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海运、空运等。
3.运输保险购买:购买货物运输保险,以确保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
2.3. 进口通关货物到达目的地后,需要进行进口通关手续。
1.抵运通知:通知目的地海关货物已抵达。
2.目的地海关报关:提供进口报关单、发票等相关文件,办理目的地海关的报关手续。
简述进出口通关的基本程序
进出口通关是指货物在进出一国海关时,依照各项法律法规和规定应当履行的手续。
下面是一般情况下进出口通关的基本程序:
1. 准备文件:进出口商需要准备相关的商业文件,如发票、合同、提单、装箱单等。
这些文件用于描述货物的信息和交易细节。
2. 报关:报关是进出口通关的核心环节。
报关员或代理人需要向海关提交报关单,并提供相关的文件和信息。
报关单上需要填写货物的品名、数量、价值、原产国等重要信息。
3. 查验:海关可能会对货物进行查验,以确保货物与报关单上的信息相符,并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查验可以通过实物检查、文件审核或其他方式进行。
4. 纳税:根据货物的类别和价值,进出口商可能需要缴纳各种税费,如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
纳税的金额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税率计算。
5. 放行:如果货物通过查验并缴纳了相关税费,海关将给予放行许可。
放行后,货物可以正式进出境。
6. 后续手续:在货物放行后,还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后续手续,如办理进口货物的检验检疫、办理出口货物的退税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进出口通关程序可能因国家、地区、货物种类和通关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此外,还可能涉及到特殊的许可证、配额、贸易限制等要求。
因此,在进行进出口业务时,建议咨询专业的报关行或物流服务提供商,以确保顺利完成通关手续。
1.中⼼——境外
(1)物流中⼼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应当在物流中⼼主管海关办理相关⼿续。
物流中⼼与⼝岸不是同⼀主管海关的,经主管海关批准,可以在⼝岸海关办理相关⼿续。
(2)物流中⼼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除实⾏出⼝被动配额和中华⼈民共和国参加或者缔结的国际条约及国家另有明确规定的以外,不实⾏进出⼝配额、许可证件管理。
(3)从境外进⼊物流中⼼内的货物,凡属于规定存放范围内的货物予以保税;属于中⼼内企业进⼝⾃⽤的办公⽤品、交通运输⼯具、⽣活消费品等,以及物流中⼼开展综合物流服务所需进⼝的机器、装卸设备、管理设备等,按照进⼝货物的有关规定和税收政策办理相关⼿续。
2.中⼼----境内
(1)物流中⼼内货物运往所在关区外,或者跨越关区提取物流中中⼼内货物,可以在物流中⼼主管海关办理进出中⼼的报关⼿续,也可以按照境内监管货物转关运输的⽅式办理相关⼿续。
参见本章第⼋节有关内容。
(2)中⼼内企业根据需要经主管海关批准,可以分批进出货物,⽉度集中报关,但集中报关不得跨年度办理。
(3)物流中⼼与境内之间的进出货物报关按下列规定办理:
A.物流中⼼货物进⼊境内其他地区视同进⼝,按照货物进⼊境内的实际流向和实际状态办理进⼝报关⼿续;属于许可证件管理的商品,企业还应当向海关出具有效的许可证件。
B.货物从境内进⼊物流中⼼视同出⼝,办理湖报关⼿续。
如需缴纳出⼝关税的,应当按照规定纳税;属于许可证件管理的商品,应出具出⼝许可证件。
3.物流中⼼内企业之间的货物流转
物流中⼼内货物可以在中⼼企业之间进⾏转让、转移并办理相关海关⼿续。
未经海关批准,中⼼内企业不得擅⾃将所存货物抵押、质押、留置、移作他⽤或者进⾏其他处置。
一般进出口通关流程进出口通关是指进出口货物在进入/离开一个国家或地区时需要通过相关海关部门的监管和审批程序。
通关程序的繁杂程度会受到该国或地区的监管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货物的属性等因素的影响。
通关程序一般包括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等环节。
下面就一般进出口通关流程进行一个概述。
一、出口通关流程1. 编制出口货物清单出口货物清单是进出口通关的第一步。
出口企业需要将要出口的货物按照品名、数量、重量、价值等信息列明,然后提交给相关海关部门。
出口货物清单要求准确无误,以避免后期通关出现问题。
2. 缴纳出口税费准备出口货物清单后,出口企业需要到当地海关或相关税务机关缴纳出口税费。
出口税费的数额根据货物的属性、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出口国的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3. 办理报关手续出口企业向相关海关申报出口货物,并提供相应的单证资料,如提单、商业发票、装箱单等。
海关随后将对货物的申报进行审核,并根据情况可能对货物进行查验。
4. 申领出口许可证部分出口货物需要申领出口许可证,出口企业需要在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同时向相关部门申请出口许可证。
许可证的申领程序根据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政策而有所不同。
5. 清关放行海关审核通过后,出口企业需要将提单、发票、装箱单等单证资料提交给海关办理清关手续。
经海关放行后,货物将被批准出口。
二、进口通关流程1. 编制进口货物清单进口货物清单是进口通关的第一步。
进口企业需要将要进口的货物按照品名、数量、重量、价值等信息列明,然后提交给相关海关部门。
进口货物清单要求准确无误,以避免后期通关出现问题。
2. 缴纳进口税费准备进口货物清单后,进口企业需要到当地海关或相关税务机关缴纳进口税费。
进口税费的数额根据货物的属性、原产地国家或地区的政策、进口国的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3. 办理报关手续进口企业向相关海关申报进口货物,并提供相应的单证资料,如提单、商业发票、装箱单等。
海关随后将对货物的申报进行审核,并根据情况可能对货物进行查验。
保税进出口货物的报关1. 引言保税进出口是指将商品存放在保税仓库内,根据需要进行加工、组装、检验等操作后再进行国内销售或出口。
保税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是指在货物进入或离开保税仓库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报关手续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保税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流程及相关本卷须知。
2. 报关流程2.1 进口保税货物报关流程以下是进口保税货物报关的一般流程: - 步骤一:货物到达口岸,并办理提单放行手续。
- 步骤二:申报进口货物,提交相关单证及报关资料,包括提单、发票、装箱单、合同等。
- 步骤三:海关对货物进行查验,并核对单证资料。
- 步骤四:缴纳进口关税及其他相关费用,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 步骤五:办理海关手续,包括缴纳海关监管费、办理清关手续等。
- 步骤六:办理货物提取手续,对于需要进行加工、组装等操作的保税货物,还需要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2.2 出口保税货物报关流程以下是出口保税货物报关的一般流程: - 步骤一:提前备齐出口货物相关单证资料,包括出口报关单、装箱单、发票、合同等。
- 步骤二:申报出口货物,填写报关单并提交相关单证。
- 步骤三:海关对货物进行查验,并核对单证资料。
- 步骤四:办理出口退税手续,缴纳海关监管费。
- 步骤五:获得放行通知,将货物装箱运输至目的港口。
- 步骤六:办理出口报关手续,提交出口货物单证、运输工具信息等。
- 步骤七:缴纳出口关税及其他相关费用,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3. 报关所需材料不同于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手续,保税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同样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
以下是保税进出口货物报关所需的一般材料清单:- 出口报关单/进口报关单 - 提单/提货单 - 发票 - 装箱单 - 合同 - 舱单 -原产地证书 - 检验检疫证书 - 仓储费缴纳证明 - 海关监管费缴纳证明4. 本卷须知在进行保税进出口货物的报关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准备充分的报关材料,确保准确无误。
保税区出入区流程保税区是指在特定区域内设立的经济开放区域,其主要功能是为企业提供海外贸易、加工制造、物流配送等方面的便利和优惠政策。
保税区的出入区流程是指企业或个人在保税区内进行出入境活动所需遵循的一系列手续和程序。
下面将详细介绍保税区出入区流程,包括出入区手续办理、监管环节和注意事项等。
一、出入区手续办理1.出入区登记:进入保税区的企业或个人首先需要进行出入区登记,包括提供相关证件、填写登记表等。
登记表一般包含企业或个人的基本信息、出入境日期、用途和数量等内容。
2.海关验放:进出保税区的货物需要进行海关验放手续。
货物经过海关验放后,方可进入或离开保税区。
验放需要提供海关所需的文件和申请材料,包括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提单等。
3.监管手续办理:进入保税区后,需要办理相应的监管手续,包括申报商品目录、办理进出口手续、进行清关等。
二、监管环节1.保税区监管:在保税区内进行进口贸易或加工制造业务的企业需要遵守保税区内的监管规定。
监管包括库存管理、海关监管、质检监管等。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和库存管理机制。
2.仓储管理:保税区内的货物需要进行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包括收货、上架、盘点、拣货、包装等环节。
企业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仓储管理系统,确保货物的安全和正常流转。
3.进出口管理:在保税区内进行进出口业务的企业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进出口管理法规。
企业需要办理相应的进出口手续,包括申报报关单、办理报检、办理货物放行等。
三、注意事项1.权益保护:在保税区内,企业或个人需要保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货物质量和进出区手续的合规性要进行仔细的甄别和监督,确保自身权益不被侵害。
2.合规运营:企业或个人在保税区内进行业务活动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得从事违法违规活动,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良后果。
3.安全管理:保税区内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货物安全、人员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
企业或个人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防范各类安全风险。
保税业务流程保税业务是指在特定区域内设立的保税区内,对进口货物实行免税或者暂缓纳税的一种特殊贸易方式。
保税业务流程是指在保税区内进行进出口货物的操作流程和相关手续办理的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保税业务的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保税业务申请阶段。
1. 申请保税业务资格。
企业在申请保税业务前,首先需要向当地相关部门提交申请,经审核合格后方可获得保税业务资格,包括保税物流企业资格、保税加工制造企业资格等。
2. 缴纳保证金。
申请获得保税业务资格后,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以确保在保税业务过程中的履约能力。
3. 签订保税业务协议。
企业在获得保税业务资格后,需要与保税区管理机构签订保税业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保税业务的操作流程。
二、保税业务操作阶段。
1. 进口货物报关。
企业在进行保税业务时,需要先将进口货物报关,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将货物运输至保税区内。
2. 货物入库。
进口货物运抵保税区后,需要进行货物入库操作,包括验收、清点、入库登记等程序,确保货物的安全存放和管理。
3. 监管仓储。
保税区内的货物需要进行监管仓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确保货物的安全、完整和不受损坏。
4. 加工制造。
部分企业可能会在保税区内进行加工制造业务,需要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在保税区内进行生产加工活动。
5. 出口货物报关。
当企业需要将保税区内的货物出口时,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出口货物报关手续,确保货物合法出境。
三、保税业务结算阶段。
1. 缴纳关税。
当货物需要从保税区内出口时,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向海关缴纳相应的关税,办理出口手续。
2. 结算保税费用。
企业在进行保税业务时,需要按照规定向保税区管理机构结算相应的保税费用,包括仓储费、监管费等。
3. 办理退税。
对于部分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办理退税手续,将已经缴纳的关税等费用进行退还。
四、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在进行保税业务时,企业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业务操作的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