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01.00 KB
- 文档页数:26
毕(结)业总复习知识纲要一(人教版七年级上)探究水、光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灌丛哪儿湿度大?生物既能环境,又能环境。
生物的是普遍存在的。
试举例:完善为一个生态系统,在图中还必须添加的成份和。
兔、鼠与草,兔、蛇与鹰是关系。
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角度来看,鹰的数浮萍虾鱼1.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连线)(1)动物细胞是图,与植物细胞相比其不具有的结构包括。
细胞的生活需要和。
细胞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它能让进入细胞,把挡在细胞外面。
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
细胞中被称为遗传信息库的是。
染色体是由和共同组成的。
决定性状的小的DNA片段叫做。
细胞是、和的统一体。
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若a是供卵细胞的母羊,b是供细胞核的母羊,c是代孕母羊,3.细胞分化形成组织4.组织形成器官5.器官构成系统1.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开始的。
2.分生组织的细胞,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具有。
2.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运动、呼吸、摄食、排泄、应激性等(手足口、猪流感等热点问题)用才能观察到病毒。
根据病毒寄主的不同,可以将病毒、、三大类。
在标注线旁写出所示结构的名称。
3.种子萌发的过程(动态)胚根→根(动态)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的生长要靠(动态)1.植物生活为什么需要水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成熟区壁薄、质少、液泡大、有根毛2.水分由导管自下而上运输三部分组成,不能加粗的茎没有,运输有机物的,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大量失水1)观察叶片的结构练习徒手切片、叶片的结构2)蒸腾失水的途径3)蒸腾作用的意义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重要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结论是。
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但有氧呼吸必须在细胞质中的 里进行。
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第一章:生物的特征1. 教学目标1.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繁殖等。
1.2 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1.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内容2.1 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现。
2.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3. 教学方法3.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总结生物的特征。
3.2 采用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异。
4. 教学步骤4.1 引入话题: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4.2 讲解生物的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繁殖等。
4.3 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异。
4.4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总结生物的特征。
4.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 课后作业5.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物的特征。
5.2 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和非生物。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 教学目标1.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1.2 掌握细胞的功能,如代谢、生长、繁殖等。
1.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内容2.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2 细胞的功能。
3. 教学方法3.1 采用模型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3.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细胞的功能。
4. 教学步骤4.1 引入话题:讨论细胞的重要性。
4.2 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4.3 演示细胞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4.4 讲解细胞的功能,如代谢、生长、繁殖等。
4.5 分析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细胞的功能。
4.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 课后作业5.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5.2 画出细胞结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第三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教学目标1.1 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1.2 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1.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教学内容2.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细胞膜:保护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生命活动主要在这里进行细胞核: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物质储存的核心;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多种物质,如糖分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动物细胞的结构(由外到内):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素、液泡,而动物细胞则没有这几种结构。
(相同点是?)四、细胞的生活(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组织器官种子(珠被)(胚珠)子叶3、果实胚胚芽发育成茎、叶(子房)(受精卵)胚轴伸长子叶和根的中间部分胚根发育成根胚乳(受精极核)雌蕊花柱花子房(含胚株)花瓣萼片2.叶片的结构叶肉(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由于含有较多的叶绿体而颜色深;靠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由于含有的叶绿体少而颜色较浅)生男性生殖输精管:输送精子殖系统阴茎、附睾、精囊腺、前列腺、阴囊、系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统女性生殖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系统子宫: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2.合理营养、食品安全。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要点: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一、呼吸系统组成作用:气体的通道,并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分钟大约16次)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左右直径、前后直径增大肋间肌同时收缩→→胸腔容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直径增大→积扩大→肺扩大→肺内压缩小→气体被压入肺内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左右直径、前后直径减小膈肌同时舒张→→胸腔容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直径减小积缩小→肺缩小,肺内压增大→气体被压出肺原理:呼吸运动产生气压差当内部气体压力 < 外界气体压力,气体被压入肺中肺泡与血液、组织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当肺泡中O2浓度 > 肺部毛细血管中O2浓度时,O2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毛细血管连通与小动脉和小静脉间的血管(内径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最慢)3、血液的分类动脉血:含氧量较高,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量较低,呈暗红色4、心脏的结构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
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教案第一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的作用。
3. 了解细胞的能量转换过程,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概念和特点2.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3. 细胞的能量转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2. 难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细胞的能量转换机制。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4. 总结:总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第二章: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3. 了解人体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人体的器官和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2. 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心脏、肺、肝脏、肾脏等3. 人体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等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人体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2. 难点:人体器官和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体系统的调节机制。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器官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2. 使用人体模型和图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人体器官和系统的组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的器官和系统。
2. 讲解:讲解人体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初中生物综合复习教案课题:生物综合复习教学目标:1. 复习生物基础知识,巩固学生学习成果2. 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教学内容:1. 生物的组成和基本特征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 遗传与进化4. 生物多样性5. 生态学基础知识教学步骤:一、复习生物的组成和基本特征1. 概念解释:生物的组成和基本特征是什么?2. 举例说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的特征是什么?3. 讨论: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是什么?4. 小结: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进行讨论。
二、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 探讨细胞的功能:呼吸、消化、分泌等3. 实验演示:观察细胞的结构并进行解释4. 思考问题: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为什么会这样说?三、复习遗传与进化1. 回顾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2. 讨论基因的作用:基因决定了生物的什么特征?3. 理解进化:进化是生物的自然选择过程4. 思考问题:人类的进化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四、复习生物多样性1. 探讨生物的分类方法:物种、属、目等2.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3. 实地考察:参观动植物园,了解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4. 思考问题:生物多样性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五、复习生态学基础知识1. 理解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2. 探讨生态平衡与稳定: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3. 实验研究:模拟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4. 思考问题:生态学如何帮助我们保护环境?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生物的基本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大家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生物人教版复习教案
时间:90分钟
目标:复习生物知识,巩固基础概念
教学内容:
1. 生物的基本概念
2. 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3.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5. 生物的生长发育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本节课要复习的生物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2. 复习生物的基本概念(15分钟)
回顾生物的定义、生物的特点、生物的组成等基本概念。
3. 复习生物的分类和特征(15分钟)
通过图例和实例,复习生物的分类和特征,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的特点。
4. 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
结合图片和实验,复习细胞的结构、细胞器的功能等知识,让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概念。
5. 复习生物的遗传与进化(20分钟)
通过案例和实例,复习遗传的基本原理、进化的过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生物的遗传和进化规律。
6. 复习生物的生长发育(15分钟)
通过生长发育的实例和实验,复习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长过程。
7. 总结与检测(5分钟)
对本节课所复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
拓展练习:让学生使用课外材料或实验数据,设计一个生物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适当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
初中生物专题复习课教案
时间:60分钟
教学目标:
1. 复习生物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2. 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
1. 细胞和微生物
2. 生物的分类和进化
3.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4. 生物的营养和代谢
5.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6. 环境和生物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出本节课要复习的生物专题。
2. 复习(40分钟)
-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以一个专题为单位进行复习讨论,并准备一份简短的展示。
- 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复习内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补充或纠正相关知识。
3. 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对复习内容进行拓展,提出一些新问题或案例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重点复习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生物知识,还能够提高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考试中,学生将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
初中生物结业复习教案
《生物》这门学科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科学知识之一,从小学开始学习,初中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物知识。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生物知识,巩固所学内容,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结业复习教案。
一、基本概念回顾
1.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有哪些部分?
3.什么是遗传物质?它在细胞中存在于哪里?
4.生物能够繁殖的方式有哪些?
5.生物体的营养需求包括哪些方面?
二、常见生物实验复习
1.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2.观察昆虫的变态过程实验,说明昆虫的变态特点。
3.研究家鼠产仔的数量和时间的实验,得出结论。
4.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实验,探究细菌的繁殖方式。
三、生物科学常识回顾
1.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2.生物体的适应性是如何形成的?
3.什么是基因?基因突变会导致什么结果?
4.介绍几种细菌繁殖方式。
5.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重要性。
四、应用题练习
1. 解释为什么玫瑰花的花瓣会呈现各种颜色?
2. 用生物知识阐明黑色的蛇为什么能更容易在夜间隐藏身形。
3. 生物在环境中的适应性是如何让物种得以生存的?
4. 介绍植物通过根、茎、叶等结构适应生活环境的实例。
5. 简述基因对生物遗传的影响。
通过以上内容的复习,相信同学们对于生物知识能够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巩固自己的基础,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也希望大家能够激发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不断学习和探索,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祝同学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初中生物复习课教案
课程目标:通过本次复习课,学生能够回顾并掌握初中生物的重要知识点,复习并巩固相关概念和理论,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
1. 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
2. 遗传与变异
3. 生物的营养和代谢
4. 生物的分类和进化
5. 生物的生态环境与保护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5分钟)
通过简单的问答或者图片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生物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点梳理(20分钟)
1. 通过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和功能,巩固细胞的基本知识。
2. 讲解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遗传规律和变异原因。
3. 重点解释生物的营养和代谢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代谢。
4. 探讨生物的分类和进化理论,引导学生探索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演化过程。
5. 强调生物的生态环境与保护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学情检测(10分钟)
通过一些简单的选择题或者填空题等形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四、解答疑问(10分钟)
给学生留出时间提问和解答疑惑,帮助他们消化和理解复习内容中的难点和疑惑。
五、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次课程内容,强调要点和重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为考试做好准备。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复习资料,如复习题、解析题、题解视频等,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备注:本教案仅为范本,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准备、制作、染色。
即:擦、滴、取、展、盖、染、吸(洋葱表皮细胞)擦、滴、刮、涂、盖、染、吸(口腔上皮细胞)三、动植物细胞结构及异同。
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保护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生命活动主要在这里进行细胞核: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物质储存的核心;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多种物质,如糖分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组织器官动物、植物体结构层次的相同点:1、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
2、由细胞构成组织,由不同组织构成器官不同点:1、四大组织不同。
植物体有输导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动物体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2、器官不同。
植物体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动物体耳、鼻、喉3、植物体直接由器官组成植物体,没有系统。
动物体是由器官组成八大系统再组成动物体注: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生活,成为陆生植物占绝对优势的类群,产生种子是重要原因。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种子是否有果皮的包被。
种皮种子(珠被)(胚珠)子叶3、果实胚胚芽发育成茎、叶(子房)(受精卵)胚轴伸长子叶和根的中间部分胚根发育成根胚乳(受精极核)果皮(子房壁)萼片花托(二) 概述传粉和受精过程传粉:花粉从花药散出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双受精:被子植物受精时,有两个精子参与完成整个过程,其中的一个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形成胚,另一个与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形成胚乳。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与花各结构的关系:2.叶片的结构叶肉(靠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由于含有较多的叶绿体而颜色深;靠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由于含有的叶绿体少而颜色较浅)叶脉1.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生男性生殖输精管:输送精子殖系统阴茎、附睾、精囊腺、前列腺、阴囊、系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统女性生殖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系统子宫: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分娩)唾液腺:分泌唾液,进入口腔;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消胃腺:分泌胃液,进入胃;胃液含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化:肝脏:分泌胆汁,进入小肠;胆汁不含消化酶。
具有乳化脂肪的作用腺胰腺:分泌胰液,进入小肠;胰液含消化糖类、蛋白质、2.合理营养、食品安全。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复习要点: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一、呼吸系统组成作用:气体的通道,并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分钟大约16次)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左右直径、前后直径增大肋间肌同时收缩→→胸腔容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直径增大→积扩大→肺扩大→肺内压缩小→气体被压入肺内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左右直径、前后直径减小膈肌同时舒张→→胸腔容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直径减小积缩小→肺缩小,肺内压增大→气体被压出肺原理:呼吸运动产生气压差当内部气体压力< 外界气体压力,气体被压入肺中当内部气体压力> 外界气体压力,肺中气体被压出肺泡与血液、组织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当肺泡中O2浓度> 肺部毛细血管中O2浓度时,O2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当肺泡中CO浓度< 肺部毛细血管中CO浓度时,CO进入肺泡红细胞:运输氧气(位下层)RBC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数目较多,含有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2、血管分类瓣膜作用:保证血液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心房心室动脉体循环5、血液循环的途径肺循环O2废物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②肺循环注:表示动脉血表示静脉血归纳:(1)体循环:血液由心脏左边→右边,肺循环:血液由心脏右边→左边(2)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在心室,终点都在心房(3)完成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完成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6.ABO血型系统: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输血原则:一般情况下输同型血。
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病人都可以接受少量的O型血;AB 血型的病人可以少量接受各型血。
血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7-8 。
的组成尿道:排出尿液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血液,形成原尿2、尿的(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形成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虑到肾小囊中。
肾小囊中液体称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形成尿液。
P823、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4、排尿的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5、人粪尿的处理(1)人粪尿的资源价值:来源广、肥效持久、养分全、能够改良土壤、成本低等优点。
(2)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沼气池、高温堆肥、生态侧所。
原理:缺氧环境,使细菌、真菌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形成的高温又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要点: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眼和视觉(A)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光线眼球眼球壁虹膜: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可调节瞳孔的大小中膜睫状体:调节晶状体脉络膜:营养眼球内膜: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房水:透明液体,滋养眼球内容物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维持眼球的形状。
能折射光线(B)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物像光敏感细胞视神经大脑,产生视觉。
(C)近视及其预防a.近视形成的原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b.近视眼及其矫正近视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方法:带凹透镜c.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三要四不看。
耳郭:收集声波外耳道:声波通道A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耳中耳鼓室:收集声波听小骨:产生震动,传递声波半规管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内耳前庭耳蜗: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声音信号,通过神经传至大脑听觉中枢B、听觉的形成过程:外耳道产生振动振动神经冲动形成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听觉中枢内分泌过多为肢端肥大症分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含碘促进生长发育;幼年时期分泌不足表现为呆小症,成年分泌不足表现为大脖子病;成年分泌过量表现为甲亢泌胸腺——分泌胸腺激素;(刺激机体产生淋巴细胞)系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可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统胰岛——位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糖尿病性腺卵巢——分泌雌性激素(促进身体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睾丸——分泌雄性激素(促进身体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二、根据生物特征进行分类隐性遗传病有:白化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
5、常见遗传病;白化病、色盲症、血友病、先天性聋哑。
为什么近亲婚配遗传病的发病率要比正常婚配高?因为近亲婚配后代有害基因纯合的机会比随机婚配的后代要高许多倍。
四、人的性别遗传1、男性染色体由X染色体和Y染色体组成。
(Y染色体较小,X染色体较大)女性染色体由两个相同的X染色体组成。
]2、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男性精子的类型。
3、生男生女图解:参照课本五、生物的变异1、生物的变异是普通存在的。
(如花生果实的大小)2、生物性状的变异取决于遗传物质,也受环境的影响。
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1)运用人工选择的方法培育新品种(如;高产牛奶的繁育)(2)杂交育种(培养高产抗倒状小麦)(3)经过天空处理培育新品种。
(如:太空椒)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复习要点: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神创论、自然发生说、宇生说、化学起源说。
2、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种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1)化石:生物的遗传、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比较始祖鸟和爬行动物、鸟类的外部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解剖特征推出:始祖鸟是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中间过度类型。
(3)比较组成的细胞的一类重要物质即细胞色素C的差异,得出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中鱼类是最早出现脊柱的脊椎动物,无种子的植物是藻类、苔藓、蕨类用孢子繁殖,有种子的植物是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1)由简单到复杂(2)由低等到高等(3)水生到陆生4、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达尔文有关进化思想:进化论)5、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和变异。
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环境的改变。
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6、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7、变异的存在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可能。
变异分为可遗传、不可遗传变异。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毛细血管出血: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呈红色。
一般能自行凝固止血。
外出血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伤口的远心端止血。
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
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伤口的近心端止血。
5、健康: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6、青少年阶段,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保持愉快的心情方法:(1)转移话题法律(2)宣泄法(3)自我安慰法7、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习惯,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
8、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9、通过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你能分析出酒精和烟草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吗?答:通过对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现象分析可知,低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心率有抑制作用。
可能是因为低浓度的酒精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内提高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高浓度酒精主要对神经系统起麻醉作用,烟草浸出液对心率有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有促进神经兴奋作用。
10、你能说说吸烟、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吗?答:酗酒后,酒精可损伤人的心、血管系统,还能使大脑处理过度兴奋状态或麻痹状态,从而引起神经衰弱和记忆性减退,对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次饮酒过多,还可能导致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