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乐琳
- 格式:pdf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65
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在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关晨霞;郭钢花;李哲;乐琳【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26)11【摘要】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目前难以治愈,同时还常合并有骨质疏松、痉挛、肌肉萎缩、压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国内外学者对于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较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康复工程技术的介入,如截瘫步行矫形器,减重步行训练系统等提高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效及生存质量[1-3],但由于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较高,体位性低血压等并发症多,限制了上述技术的应用,我科根据脊髓损伤患者的特点,自2008年以来将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应用于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是一种结合了倾斜床和数控步态机制的新型设备,并配有彩色触摸屏的人机界面,实时跟踪患者的治疗及受力情况,并将信息通过屏幕反馈给患者和医生,随时调整参数及方案.【总页数】3页(P1073-1075)【作者】关晨霞;郭钢花;李哲;乐琳【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中心,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XOS综合运动训练反馈仪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2.KLW-SKF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在神经系统疾病肢体瘫痪治疗中的应用3.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和作业治疗在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中的应用4.系统呼吸训练在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5.早期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联合延续护理在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医学院校学生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秦士森;刘沣毅;王宁;魏栋帅;杨路涵;姬广军;李海斌;郑伟腾;刘荣勋;王菲;位彦鸽【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24(34)3【摘要】目的:调查医学生群体的抑郁现状,并进一步探讨抑郁相关的临床特征和风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方法:对某医学院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共获有效样本7 657例。
使用卡方检验和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性别间差异,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抑郁比值比(OR)。
结果:男性和女性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6.2%和25.0%。
吸烟、饮酒和压力感知异常在男性中更常见,而女性更愿意接受心理干预。
抑郁主要影响因素为饮酒、心理干预意愿、焦虑和失眠。
男性的独立保护因素为近一年未吸烟(OR=0.350);其独立风险因素为精神疾病家族史(OR=3.150)。
女性的独立保护因素为年龄增长(OR=0.918);其独立风险因素为自杀意念(OR=1.224)。
结论:医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较高,应进行抑郁症状的早期识别,并根据性别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总页数】4页(P219-222)【作者】秦士森;刘沣毅;王宁;魏栋帅;杨路涵;姬广军;李海斌;郑伟腾;刘荣勋;王菲;位彦鸽【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心理学院;南京脑科医院早期干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相关文献】1.医学院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2.某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3.医学院校大学生AED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4.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穴位敷贴配合五音疗法在2型糖尿病神经周围病变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欧洲多中心调查显示,DPN占所有糖尿病病人的28%。
病人经常会出现一些显著的感官异常,如麻木,疼痛等,同时伴随的感官减退,使得足部溃疡,坏疽等的发生几率极大的提高。
但在临床方面,对于 DPN仍缺少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大部分药物的疗效仍需验证。
中药熏洗、穴位贴敷、五音疗法等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有效地提升神经传导速度。
关键词:2型糖尿病神经周围病变;穴位敷贴;五音疗法;应用进展糖尿病神经周围病变(DPN)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高达40-60%。
DPN以肢体麻木、蚁行感、针刺感等为主要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下肢溃疡、肌肉萎缩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病人的生存质量下降。
DPN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病人残疾甚至死亡。
DPN发病机制复杂,发病机制复杂,发病机制复杂。
西医治疗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病因治疗,另一种是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但有些病人在临床上的表现和生活质量都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因此长期效果不理想[1]。
DPN在中医学上属“痹证”“消渴病”,因其病程久长,耗气损阴,使内脏器官机能受损,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血瘀阻络,从而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久、痛、顽、杂。
中医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以中药汤剂等为主要内容,而外治法则包括针灸、穴位贴敷、中药熏洗、五音疗法等,具有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等特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控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2]。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穴位敷贴配合五音疗法在2型糖尿病神经周围病变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调查和研究。
详细内容见下文:1、2型糖尿病神经周围病变糖尿病(DM)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血糖紊乱。
恢刺法治疗腓总神经损伤踝背屈功能疗效观察韩美美;段丽阳;吕楠;尚清;石立业【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年(卷),期】2024(16)1【摘要】目的比较恢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差异。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住院和门诊收治的腓总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恢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收集20例,共40例。
两组均选择患侧下肢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太冲等穴位,恢刺组在常规取穴基础上予以行针,常规针刺组在针刺得气后予以平补平泻,每次留针30 min。
两组均每日1次,每周5次,4周(2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8周(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下肢运动功能评估、足背屈角度变化。
结果治疗后恢刺组总有效率为90.0%(18/20),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60.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恢刺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踝关节背屈活动度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恢刺法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踝关节活动度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62-65)【作者】韩美美;段丽阳;吕楠;尚清;石立业【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相关文献】1.恢刺法结合分刺法治疗自体压迫性腓总神经损伤临床观察2.踝背屈牵拉器治疗痉挛型脑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分析3.巨刺法治疗卒中后踝背屈功能障碍35例临床观察4.针刺改善脑卒中患者踝背屈功能疗效观察5.针灸联合计算机辅助下可动式踝足关节计量矫形器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 年第 9 卷第 12 期Vol.9, No.12, 2023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富血小板血浆联合5E 康复护理模式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安林静, 赵晨, 常月圆, 潘亚英, 程艳琪, 张兵,陈炜楠, 高蓓, 牛静, 张婷(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骨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77)摘要: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联合5E 康复护理模式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房单双号依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PRP 注入患者膝关节关节腔内并联合常规运动指导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注入膝关节关节腔内联合5E 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治疗。
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效果。
结果 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时,试验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时,试验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5E 康复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5E 康复护理模式; 膝骨关节炎; 疼痛中图分类号: R 4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3)12-0063-05Application of platelet -rich plasma therapy combined with 5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 for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AN Linjing ,ZHAO Chen ,CHANG Yueyuan ,PAN Yaying ,CHEN Yanqi ,ZHANG Bing ,CHEN Weinan ,GAO Bei ,NIU Jing ,ZHANG Ting(Department of Bone Surgery ,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 ’an Medical University ,Xi ’an , Shaanxi , 710077)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latelet -rich plasma therapy (PRP )combined with 5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 for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Methods To⁃tally 80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admitted to the orthopedics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3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ward odd and even numbers ,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P injected into knee joint cavity combined with routine exercise guid⁃anc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RP injected into knee joint cavity combined with 5E rehabilitative nursing mod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at 6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treat⁃DOI : 10.55111/j.issn 2709-1961.202310012· 多维质量管理工具应用专栏 ·收稿日期:2023 - 10 - 12第一作者简介:安林静,副主任护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外科护士长,国际伤口治疗师,PICC 专科护士。
综合康复疗法促进小儿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
张彤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2003(007)016
【摘要】臀部肌注致坐骨神经损伤,原因是注射位置不当,将药物注射入神经鞘内或注射在坐骨神经附近,因药物的理化作用引起神经轴索变性或失用,累及神经纤维终末端,而非神经干断裂.因此,通过系统的运动、物理等疗法治疗,恢复是有可能的.【总页数】1页(P2375-2375)
【作者】张彤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河南省郑州市,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
【相关文献】
1.嗅鞘细胞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 [J], 吴银生;王冠华;徐华梓;池永龙
2.bF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骨骼肌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J], 刘建华;柏志全;黎昭洪;杜韵璜
3.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J], 万钟;万长浩
4.足迹分析法评定超短波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研究 [J], 张蕾;芮永军;王骏
5.综合康复疗法对48例断指再植后指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J], 于爱君;伊恕蝾;刘庆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纽曼系统模式的Nustep⁃t4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李彤,刘永瑞*,张芬,张会聪,司新艳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450003Application effect of Nustep⁃t4 exercise training based on Neuman system model in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LI Tong, LIU Yongrui, ZHANG Fen, ZHANG Huicong, SI XinyanThe Fifth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People's Hospital),Henan 450003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UYongrui,E⁃mail:liu⁃*****************Keywords stroke;hemiplegia;Neuman system model;limb linkage therapy;walking ability;balance function;electromyography;nursing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纽曼(Neuman)系统模式的四肢联动疗法(Nustep‐t4)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35例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7例和Neuman 组68例。
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Neuman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Neuman系统模式的Nustep‐t4运动训练,连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平衡功能、躯干控制能力、步行功能以及各肌群的肌电积分值(iEMG),同时采用中文版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cale Quality of Life,SS‐QOL)比较两组随访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
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乐琳;郭钢花;李哲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2(015)005
【摘要】目的观察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9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加平衡功能训练,应用Fugl-Meyer评定中的平衡功能评定法和Holden 功能步行分类在2组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和Holde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但治疗组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乐琳;郭钢花;李哲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科,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BIODEX 动静态平衡训练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J], 司徒杏仙;王玉龙;潘巍一;王尧;魏伟峰
2.早期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J], 张健
3.躯干力量及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J], 吴婉霞;徐武华;刘文权;沈雁;钟思琳
4.BIODEX动静态平衡训练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J], 刘莉菲
5.针刺联合平衡训练对小脑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J], 刘丽; 夏文广; 李永恒; 熊永德; 龚文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技术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李英俊;王勃;邱丽莎【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24(31)9【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技术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12月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80例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
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配合PRP 注射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膝关节屈肌、伸肌肌力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骨关节炎指数、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屈肌肌力、膝关节伸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康复训练结合PRP注射技术在促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显著,可推广使用。
【总页数】4页(P57-60)【作者】李英俊;王勃;邱丽莎【作者单位】厦门市第五医院关节外科;厦门市第五医院超声医学科;厦门市第五医院院长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相关文献】1.局部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运动疗法和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跟腱病的临床疗效对比2.观察VSD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效果3.踝关节牵开成形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4.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单节段退行性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观察5.富血小板血浆局部注射联合血小板凝胶治疗术后难愈合创面的临床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肉毒毒素A加抗痉挛电刺激治疗脑瘫下肢内收肌群痉挛的疗
效分析
郭钢花;李哲;姜丽;熊华春;乐林;关晨霞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021)008
【摘要】@@ 1资料与方法rn1.1临床资料rn1998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痉挛型脑瘫患儿94例,均符合小儿脑瘫诊断分型标准[1].
【总页数】1页(P734)
【作者】郭钢花;李哲;姜丽;熊华春;乐林;关晨霞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9
【相关文献】
1.肉毒毒素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拇指内收畸形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梁松;吴兆芳;韩文玲;杜翔;姜昆;刘文华
2.肉毒毒素A联合电刺激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30例 [J], 杨卫远;林艳;汤玉霞;刘金发;黄晓民;施萍萍
3.痉挛肌治疗仪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踝趾屈肌群痉挛临床观察 [J], 谷艳霞;王亮
4.肉毒毒素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拇指内收畸形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梁松;吴兆芳;韩文玲;杜翔;姜昆;刘文华
5.生物力学矫形鞋垫对痉挛型脑瘫儿童伴胫骨内扭转下肢功能的疗效分析 [J], 栾天明;卢淑卿;张玉涵;赵彦博;范艳萍;庞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疗效的观察
乐琳;郭钢花;李哲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
【年(卷),期】2012(050)001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标准(MESSS)评定脑损伤恢复情况,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Fugl-Meyer评定法(FMA)评定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康复组患者MESSS、FMA和ADL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ADL.
【总页数】2页(P138-139)
【作者】乐琳;郭钢花;李哲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科,河南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9;R743.3
【相关文献】
1.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J], 王宏波;高祚芝;李富勇;刘其春;张宏江
2.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J], 张玲
3.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J], 曹续政;姜瀛;郭娜;翟大明;谷久梅;孙博;乔东海
4.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J], 张晓宁;张晶
5.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吞咽有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J], 蒋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案疗效观察乐琳;郭钢花;李哲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12(32)14
【摘要】目前尚无明确改善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药物,因此,寻找新方法对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显得尤其重要。
康复训练是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有效手段,可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1,2]。
目前,国内平衡功能治疗以Bobath和Brunnstrom技术为主,但主要用于治疗偏瘫患者,对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还缺乏有效性。
本研究旨在观察平衡仪生物反馈训练法和Frenkel训练法对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疗效。
【总页数】2页(P3043-3044)
【作者】乐琳;郭钢花;李哲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中心,河南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4
【相关文献】
1.康复平衡训练法结合头穴透刺对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J], 徐春梅;曲红伟;秦楠;杨阳
2.康复平衡训练法结合头穴透刺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临床观察 [J], 曲红伟;刘晓磊;南浩
3.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现状 [J], 张谦;张继荣
4.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进展 [J], 于硕荣
5.地黄饮子加减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J], 刘娇;冯晓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引导下曲安奈德注射联合微波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效果张海娜;党长林;陈冲;王正辉;王俊岭;牛伟伟【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24(33)8【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曲安奈德注射联合微波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6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每组28例,A组接受常规康复联合超声引导下曲安奈德注射治疗,B组接受常规康复、超声引导下曲安奈德注射及微波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上肢部分评分及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被动活动度(PROM)的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肩关节前屈及外展PROM、FMA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B组VAS评分低于A 组,肩关节前屈、外展PROM及FMA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外旋P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曲安奈德注射联合微波对于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总页数】4页(P1441-1444)【作者】张海娜;党长林;陈冲;王正辉;王俊岭;牛伟伟【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肩痛不同时期疗效分析2.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内注射联合针刺治疗儿童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观察3.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脑卒中偏瘫并发肩痛的临床疗效4.超声引导下注射类固醇联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的疗效观察5.肌骨超声引导下肩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及曲安奈德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疗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经肌电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韩淑伶【期刊名称】《医疗装备》【年(卷),期】2024(37)5【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电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促进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选择2020年2—8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
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联合神经肌电治疗仪,两组均干预3个月。
比较两组的血压、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估表(NIHS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锻炼、康复指导、定期复查依从性和干预效果、服务态度及护患关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肌电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中,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压,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提高运动、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总页数】4页(P144-146)【作者】韩淑伶【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分析2.早期康复护理改善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临床作用3.神经肌电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4.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