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沉积相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35
课程名称石汕地质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本次课题沉积相的概念和分类、陆相纟fl教学目的和技能耍求通过本次课程的讲授,使学牛理解和掌握沉积相的实质以及分类,真正从根本上掌握沉积相是什么,还有了解不同的沉积环境对于沉积物特征侑什么决定作用。
重点:沉积相的概念(所谓沉积相就是指沉积环境以及在这个沉积环境下所形成的沉积物特征的总和)难点:沉积相的亚相沉积特征以及成因德育:要学会肯定别人,这样也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教学方法:讲授法、幻灯片教学内容摘要:沉积相的概念、沉积相的分类(陆相、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组(山麓■洪积相、河流相、湖泊相)课后安排:复习本次课程所讲内容,认真领会沉积相的实质意义授课教案第八章沉积相第一节沉积相的概念及分类一、沉积相的概念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屮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沉积环境包括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小所处的H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等。
沉积岩(物)的综合是指岩石的成分、颜色、结构、构造以及各种岩石的相互关系和分布情况。
二、沉积相的分类沉积相的概念要求学生理解并熟记。
石汕、天然气的生成和分布与沉积相的关系非常密切。
不同沉积相类型的沉积岩,形成于不同的沉积坏境,在沉积坏境屮起 决定作用的是口然地理条件。
沉积相可划分为三类和组即陆相组、海相纟R 和海陆过渡和纟R 。
每一类 又可划分为几个亚相。
是一系列有序排列的岩石组合一一相,形成一个有成因联系的相,即沉积 体系。
第二节陆相组一、山麓一洪积相1.岩性a. 大多数冲积扇以砾石为主,砾石间充填砂、粉砂和粘土级碎屑。
近端扇以砾岩、砂岩为主,至远端扇砂、粉砂和粘土含量增加。
b. 多处于(半)干旱的氧化环境,岩石一般具红色调,很少有机 质和还原性沉积。
c. 因扇积物倾向于蒸发作用,常含有盐类沉积物一如石膏、方解石等呈结核或薄层状J :扇端。
碳酸盐常堆积在扇体下游的斜坡边缘带(J 这是地下水的排泄区,或附近干盐湖沉积物中的咸水流动区)。
《岩相古地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岩相古地理学的概念与意义1. 岩相古地理学的定义岩相古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结合了岩石学和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专注于分析地质历史时期沉积岩的形成环境、分布特征以及古地理格局的演变过程。
2. 岩相古地理学的意义(1)科学意义- 揭示地球表面环境演变的历史,为理解地球系统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 丰富和完善地质学理论,推动地质学科的发展。
(2)实际意义- 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在油气、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寻找中具有重要作用。
- 在水利工程、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地质背景和风险评估。
- 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和预测未来环境变化具有参考价值。
二、岩相古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岩相分析- 沉积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和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
- 沉积岩的成因类型和形成条件。
(2)沉积环境重建- 古气候、古水流、古生态等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解释。
- 沉积相的识别和沉积序列的分析。
(3)古地理格局重建- 古大陆、古海洋、古河流、古湖泊等地理单元的分布和变迁。
- 古地理事件的识别和解释,如海平面变化、构造运动等。
(4)古地理演变过程- 地质历史时期古地理格局的演变序列。
- 古地理演变与全球地质事件的关系。
2. 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方法- 地质填图:系统地记录地表地质现象和地层分布。
- 露头观测:详细描述沉积岩的岩性、构造和化石特征。
(2)实验室分析方法- 粒度分析:确定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推断沉积环境。
- 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揭示沉积岩的源区和沉积过程。
- 生物化石分析:利用生物化石确定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
(3)沉积相分析- 根据岩性和生物化石特征,划分沉积相类型。
- 建立沉积相模式,分析沉积环境的时空变化。
(4)古地理图编制- 整合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结果,编制不同地质时期的古地理图。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古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
“沉积岩岩石学”习题大课部分习题第一章沉积岩概述1.沉积岩与火成岩相比,沉积岩在形成条件方面有什么特征? 2. 与火成岩相比较,简述沉积岩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特征。
3. 根据其形成条件说明沉积岩与火成岩在岩石成分、结构和构造等方面存在哪些差异?4. 沉积岩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第二章沉积岩的形成过程1. 沉积物的来源有几种形式?哪种来源的沉积物构成了沉积岩的主要成分?2. 母岩风化作用形成几种风化产物?3. 简述沉积物的常见搬运方式及每种搬运方式的特征。
4. 能够搬运碎屑颗粒的介质有几种类型?特点如何?5. 碎屑颗粒的搬运方式及其特征?碎屑颗粒在搬运过程中发生什么变化?6. 风化作用形成的溶解物质在自然界中以什么方式存在?简述其搬运和沉积特征。
7. 简述生物在风化作用、搬运沉积作用中的作用? 8. 沉积分异作用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9. 简述常见成岩作用现象及特征。
10. 总结沉积岩的分类原则和特征。
第三章陆源碎屑岩1. 陆源碎屑岩的分类2. 陆源碎屑岩的基本组成有几部分?3. 简述陆源碎屑岩的成分特征。
4. 陆源碎屑岩的结构有几种类型?碎屑结构包括那几方面的内容?5. 总结陆源碎屑结构与火成岩结晶结构的区别? 6. 简述陆源碎屑岩的分类。
7. 在砂岩的三端元四组分分类过程中,各种碎屑成分是怎样归类的? 8. 砂岩的三端元四组分分类的具体内容?9. 常见的长石砂岩有几种类型,解释其成因及其特征。
10. 胶结物与杂基在成因方面是怎样区别的? 11. 粉砂岩的碎屑颗粒结构特点。
12. 简述泥岩的特殊物理性质。
13. 简述砂岩成岩作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第四章碳酸盐岩1. 简述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合同位素成分特征,指明碳酸盐岩主要的形成环境。
2. 按成因,碳酸盐岩的结构划分为几种类型?对比粒屑结构与碎屑结构的异同。
3. 碳酸盐岩的粒屑有几种类型?每种粒屑有什么特征?4. 碳酸盐岩的分类原则?详细论述碳酸盐岩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