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复句练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0.50 KB
- 文档页数:26
单句与复句辨别单复句,不能片面看字数多少,句子中间有无停顿,关键要看句子包含了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的是单句;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是复句。
如:1)无理数是无限而不循环的小数。
(单句) 2)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具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单句)3)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复句)4)一轮红日在东方升起,灿烂的光辉照亮了大地。
(复句)5)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复句)6)我相信,你却不一定相信。
7)我相信,你一定会学好的。
如:例1、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座巍峨的纪念碑,是一座雄伟的纪念碑,是一座庄严的纪念碑。
例2、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一座巍峨的雄伟的庄严的纪念碑。
例3、仙人掌有这样的功能,白天紧闭气孔,以防体内水分大量蒸发,夜间则把气孔打开,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室内空气更加新鲜,并且增加室内负离子浓度。
例4仙人掌有白天紧闭气孔,以防止体内水分大量蒸发,夜间则打气孔打开,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使室内空气更加新鲜,并且增加室内负离子浓度的功能。
例5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例 6我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例7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例8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努力学习。
复句的分句之间一般有关联词语,但是,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不一定是复句。
如例9与例10例9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例10只有社会主义发展了,才能救中国。
例11王老师吃过晚饭就去看电视。
(老梁拿起公文包走下台去。
)例12王老师吃过晚饭,就去看电视。
(老梁拿起公文包,走下台去。
)练习:长单句变成复句(可以添加虚词)1、松鼠是一种漂亮、驯顺、乖巧、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2、它们有清秀的面容,闪闪有光的眼睛,矫健的身躯,轻快的四肢,敏捷、机警的反应能力。
一、长句变短句例1: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单复句练习答案第四节单句一、1、单句——由一个短语或一个词构成的句子。
2、主谓句——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两个直接成分的句子。
3、非主谓句——不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两个直接成分的句子。
4、施事——行为动作的发出者。
5、受事——行为动作影响的对象。
6、主谓谓语句——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7、双宾语句——一个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后面连用两个宾语的句子。
8、存现句——说明人或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
二、1、结构语气单句复句结构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名词性非主谓句谓词性非主谓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2、陈述的对象“谁/什么”之类彼此对待被陈述陈述3、动词性成分后边“谁/什么”之类动词性成分4、名词性修饰“谁的/什么样(的)/多少”定语中心语前边修饰“怎么样/几时/哪里/多么”肯定或否定状语中心语动形性词语补述“怎么样/多久/多少次程度5、谓语中心6、语外位语7、名词性有定的、被处置或受影响的人或事物状语动词的简单形式一个单音动词8、“给予”义动词分别与动词构成动宾关系9、时空性存现性施事三、⑴主谓句名词谓语句⑵主谓句动词谓语句⑶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兼语句⑷主谓句主谓谓语句⑸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把”字句⑹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⑺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⑻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兼语句⑼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把”字句⑽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存现句⑾主谓句动词谓语句连动句⑿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存现句⒀主谓句动词谓语句⒁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⒂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⒃主谓句主谓谓语句⒄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⒅主谓句动词谓语句⒆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四、1、答:这两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并不相同,前一句是主谓谓语句,主语是“这个人”,谓语是“脾气古怪”(是个主谓短语);后一句是一般主谓句,主语是“这个人的脾气”,谓语是“古怪”(是个形容词)。
2、答:以上句子并非都是双宾语句。
双宾语句是一个动词(或动词性成分)连用两个宾语的句子,动词一般含有“给予”义,两个宾语能分别跟动词构成动宾关系。
单句复句练习题1. 简介单句和复句是英语语法中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学习英语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单句复句练习题,帮助您巩固对这两种句子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请您仔细阅读并独立完成以下练习。
2. 单句练习题请将以下句子改写为单句。
1) She likes to play tennis and swim.2) The sun was shining, and the birds were singing.3) He works hard because he wants to succeed.4) I bought some groceries and cooked dinner.5) Mary studied all night, so she passed the exam.3. 复句练习题请将以下句子改写为复句。
1) I will go to the party. You can come with me.2) She couldn't find her keys. She looked everywhere.3) John likes pizza. His favorite topping is pepperoni.4) The teacher explained the grammar rule. The students took notes.5) The weather is nice today. We should go for a walk in the park.4. 练习题答案以下是单句和复句练习题的答案。
单句练习题答案:1) She likes playing tennis and swimming.2) The sun was shining, birds were singing.3) He works hard to succeed.4) I bought groceries and cooked dinner.5) Mary studied all night, therefore she passed the exam.复句练习题答案:1) I will go to the party, and you can come with me.2) She couldn't find her keys, so she looked everywhere.3) John likes pizza, and his favorite topping is pepperoni.4) The teacher explained the grammar rule, and the students took notes.5) Since the weather is nice today, we should go for a walk in the park.5. 结语通过完成以上练习题,您已经进一步巩固了单句和复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复句练习题及答案复句是汉语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它们之间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
以下是一些复句练习题及答案,供学生练习使用。
练习题1:请将下列单句改写为复句。
- 单句:他很聪明。
- 改写:他不仅很聪明,而且非常勤奋。
答案:他不仅很聪明,而且非常勤奋。
练习题2:用“尽管……但是……”连接以下两个句子。
- 句子1:他没有带伞。
- 句子2:他还是按时到达了学校。
答案:尽管他没有带伞,但是他还是按时到达了学校。
练习题3:请将以下句子改写为“因为……所以……”的复句。
- 句子:他生病了,所以没有参加考试。
答案:因为他生病了,所以他没有参加考试。
练习题4:使用“虽然……但是……”连接以下两个句子。
- 句子1:她很努力。
- 句子2:她没有通过考试。
答案:虽然她很努力,但是她没有通过考试。
练习题5:请将以下句子改写为“如果……就……”的复句。
- 句子: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公园。
答案: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公园。
练习题6:用“即使……也……”连接以下两个句子。
- 句子1:他失败了很多次。
- 句子2:他没有放弃。
答案:即使他失败了很多次,他也没有放弃。
练习题7:请将以下句子改写为“只有……才……”的复句。
- 句子:只有通过努力,我们才能成功。
答案:只有通过努力,我们才能成功。
练习题8:使用“无论……都……”连接以下两个句子。
- 句子1:无论天气如何。
- 句子2:他都会按时上班。
答案:无论天气如何,他都会按时上班。
练习题9:请将以下句子改写为“与其……不如……”的复句。
- 句子: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多读书。
答案: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多读书。
练习题10:使用“一方面……另一方面……”连接以下两个句子。
- 句子1:他喜欢运动。
- 句子2:他也喜欢阅读。
答案:一方面他喜欢运动,另一方面他也喜欢阅读。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句的构造和使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练习题的答案提供了正确使用复句结构的示例,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单复句练习题一、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单句,哪些是复句;是复句,请判断其复句类型。
1、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
2、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3、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4、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5、这声音虽然低,却很耳熟。
6、如果我爱她,我会相信她说的每一句话。
7、他藏在一个他看得到你,你看不到他的地方。
8、只有教育,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
9、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他也没有放松过学习。
10、xx,xx,海浪,仙人掌。
二、判断复句类型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xxxx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3、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掉。
4、他一边咕哝,一边迅速穿上衣服。
5、我深深地爱她,为了做她老爸——国防部长的女婿。
6、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7、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8、只有靠自己观察,才能知道实际的情形9、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所以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10、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
11、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12、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说是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
13、我们青年人不要空谈,而要实行。
14、小孩子虽然是顺口念着玩,老杨同志却听着很有意思。
15、真正有理想的人,必定珍惜一分一秒,因为每一瞬的奋斗都关系到目标的实现。
16、从教学的过程来说,不管要学什么,教的人总要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
17、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的。
18、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于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19、我母亲对我的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20、他吃过早饭,扛上锹,向工地走去。
31、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青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
32、湿透了的衣服又重又冷,但是人们一直干到天黑透了才离开工地。
完成下面的练习一、选择(1——12)1.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他打算明天去黄冈”和“我真的还不清楚他的打算”中两个“打算”的词性不同。
B.短语“繁荣经济、学习计划、联系实际、热爱劳动”都是动宾短语。
C.“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所以我们说再多的理由也没用”这个复句的第二层是条件关系。
D.“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这句话的主干是“休闲是活动”。
ⅠⅡ2.下列语句的复句关系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A.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条件复句)B.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转折复句)C.如果稼轩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假设复句)D.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
(递进复句)3.下列各复句类型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B)A.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
(递进复句)B.只要表扬不过分使你紧张,批评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假设复句)C.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
(并列复句)D.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选择复句)4.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B)A.“心情愉快”是主谓短语。
B.“弯腰不是屈辱,而是一种人格精神”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C.“‘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子’的活动已列入每一天的教育教学管理之中”一句中“管理”是名词。
D.“对别人的话,不经过思考,都不打折扣地承认,是思想上的懒惰”一句中画横线部分的句子成分是主语。
5.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字体的不同,汉字书法在整体风格上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形态,书法创作的“静”与“动”却是相对的、兼容的,,在用笔造型中对动静关系的处理更可以体现书法家的精神气度与艺术功力。
A.由于但是因此B.由于所以因此C.虽然但是但是D.因为所以但是6.填入下列句子括号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A)(1)( )进取心往往和潜力是好朋友,你越是进取,能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就越高,( )潜力被开发出来的可能性也越大。
语文单句变复句的高考练习题1.她开心地笑了。
她得到了这份工作。
(合并后):她得到这份工作,开心地笑了。
2.我对他的行为感到很惊讶。
我并不认为他会那样做。
(合并后):我对他的行为感到很惊讶,因为我并不认为他会那样做。
3.他的话使我很生气。
我离开了房间。
(合并后):他的话使我很生气,于是我离开了房间。
4.他不喜欢看电影。
他常常在家看书。
(合并后):他不喜欢看电影,相反,他常常在家看书。
5.妈妈买了很多水果。
她想让我们吃得健康。
(合并后):妈妈买了很多水果,因为她想让我们吃得健康。
6.他没有什么朋友。
他总是独自一人。
(合并后):他没有什么朋友,因此他总是独自一人。
7.我喜欢吃鱼。
我妈妈也喜欢吃鱼。
(合并后):我喜欢吃鱼,而且我妈妈也喜欢吃鱼。
8.他很勤奋。
他总是能取得好成绩。
(合并后):他很勤奋,所以他总是能取得好成绩。
9.她很喜欢和小孩子玩。
她觉得他们很可爱。
(合并后):她很喜欢和小孩子玩,因为她觉得他们很可爱。
10.他很胖。
他总是吃很多零食。
(合并后):他很胖,因为他总是吃很多零食。
11.我们去了公园。
我们在那里度过了一个下午。
(合并后):我们去了公园,在那里度过了一个下午。
12.他很喜欢音乐。
他每天都要听几个小时。
(合并后):他很喜欢音乐,因此每天都要听几个小时。
13.他跳得很高。
他跨过了篱笆。
(合并后):他跳得很高,跨过了篱笆。
14.我学习很努力。
我想考上一个好大学。
(合并后):我学习很努力,因为我想考上一个好大学。
15.她很漂亮。
她经常去健身房。
(合并后):她很漂亮,而且经常去健身房。
16.他很喜欢旅行。
他去了很多国家。
(合并后):他很喜欢旅行,因此去了很多国家。
17.他很累了。
他需要休息一会儿。
(合并后):他很累了,因此需要休息一会儿。
18.他不懂法语。
他的朋友帮他学习。
(合并后):他不懂法语,所以他的朋友帮他学习。
19.这个问题很难。
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
(合并后):这个问题很难,因此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
2023年中考语文单句与复句的变换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中不是复句的一项是()A.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B.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C.这声音虽然低,却很耳熟。
D.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
2.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解说:这一句冒号使用正确。
B.这道理听起来不错,可是你应该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解说: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C.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解说:划线的依次是形容词和数量词。
D.星光灿烂眷恋祖国心情放松都市精灵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3.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相比,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A.原句:你不会不知道江西省部共建高校有三所吧?改句:你应该知道江西省部共建高校有三所。
B.原句:马布里的加盟,让北京金隅队夺得联赛冠军。
改句:北京金隅队夺得联赛冠军,与马布里的加盟密不可分。
C.原句:因举报北电教授不当行为,“北电侯亮平”的微博一会就走红了。
改句:举报北电教授不当行为使得“北电侯亮平”的微博不一会就走红了。
D.原句:菲菲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改句:菲菲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他一定到你那儿玩。
二、语言表达4.学校某班级开展“星河灿烂,北斗闪耀"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板块一[科技动态]环节,某小组发布了一则科技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至此,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全部发射入网,以北斗命名的中国自主研发导航系统,正在以硬核科技的实力把“光芒”洒向中国大地、馈赠世界人民。
据介绍,我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国家用上了北斗系统。
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如何区分单、复句: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
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
口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
□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
□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
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如: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 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如: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单句复句练习题句子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根据句子的结构,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是由单个主语和谓语组成的句子,而复句是由两个或多个分句组成的句子。
了解这两种句子的构成和转换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我们来看单句。
单句的主语和谓语是句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句子的意思。
例如,“小明在读书”(Xiaoming is reading)就是一个单句,其中“小明”是主语,“在读书”是谓语。
然后,我们来看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多个分句组成的句子,每个分句都有自己的主语和谓语。
例如,“虽然小明很努力地学习,但是他的成绩并不理想”(Although Xiaoming works hard, his grades are not good)就是一个复句,其中包含两个分句:“虽然小明很努力地学习”和“他的成绩并不理想”。
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些单句复句的练习题。
这些练习题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单句和复句的构成和转换。
答案:虽然小明在读书,但是他的成绩并不理想。
虽然小明很努力地学习,但是他的成绩并不理想。
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单句和复句的转换需要我们对句子结构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做练习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汉语复句与单句的对立和纠结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汉语中,句子可以根据其结构分为复句和单句两种类型。
复句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句子组成的句子系列,而单句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或概念。
这两种句子类型在语言使用中各有其特点和作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和纠结。
复句和单句在表达上的对立主要体现在完整性和灵活性上。
复句可以包含多个完整的句子,这些句子可以表达多个独立的思想或概念,因此复句在表达上更具完整性和清晰度。
例如,“他起床了,打开窗户,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这个复句包含了三个独立的句子,每个句子都有自己的主语和谓语,表达了三个独立的意思。
而单句则无法表达多个独立的意思,只能在同一个句子中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或概念。
单句一、1、单句——由一个短语或一个词构成的句子。
2、主谓句——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两个直接成分的句子。
3、非主谓句——不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两个直接成分的句子。
4、施事——行为动作的发出者。
5、受事——行为动作影响的对象。
6、主谓谓语句——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7、双宾语句——一个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后面连用两个宾语的句子。
8、存现句——说明人或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
二、1、结构语气单句复句结构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名词性非主谓句谓词性非主谓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2、陈述的对象“谁/什么”之类彼此对待被陈述陈述3、动词性成分后边“谁/什么”之类动词性成分4、名词性修饰“谁的/什么样(的)/多少”定语中心语前边修饰“怎么样/几时/哪里/多么”肯定或否定状语中心语动形性词语补述“怎么样/多久/多少次程度5、谓语中心6、独立语外位语7、名词性有定的、被处置或受影响的人或事物状语动词的简单形式一个单音动词8、“给予”义动词分别与动词构成动宾关系9、时空性存现性施事三、⑴主谓句名词谓语句⑵主谓句动词谓语句⑶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兼语句⑷主谓句主谓谓语句⑸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把”字句⑹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⑺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⑻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兼语句⑼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把”字句⑽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存现句⑾主谓句动词谓语句连动句⑿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存现句⒀主谓句动词谓语句⒁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兼语句⒂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⒃主谓句主谓谓语句⒄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⒅主谓句动词谓语句⒆主谓句动词谓语句四、1、答:这两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并不相同,前一句是主谓谓语句,主语是“这个人”,谓语是“脾气古怪”(是个主谓短语);后一句是一般主谓句,主语是“这个人的脾气”,谓语是“古怪”(是个形容词)。
2、答:以上句子并非都是双宾语句。
双宾语句是一个动词(或动词性成分)连用两个宾语的句子,动词一般含有“给予”义,两个宾语能分别跟动词构成动宾关系。
上述例子属双宾句的只有⑴、⑶、⑸三句,其余的都是单宾句,其中⑵、⑷句中的“拿”“抄”是含“获取”义,不含“给予”义,⑹句中的“给他”是状语,⑺句中的联合短语“一头猪和一头牛”是一个宾语。
3、答:上述句子属兼语句的有⑴、⑶、⑷、⑹、⑻、⑽六句,因为它们都包含兼语成分,谓语部分都能分化出“宾”“主”相同的“动·宾”和“主·谓”两种结构,如“都叫他/他带路”“叫他/他做老孙头”“请英模报告团/英模报告团作报告”等,其余的都不是兼语句,其中⑵是不带宾语的主谓句,“叫”是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⑸、⑼两句是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宾语分别是“英模报告团作报告”和“他一定会改过自新”,⑺是连动句。
4、答:上述例子不全是存现句。
存现句有三个特点:⑴主语具有时空性(有时表时间空间的词语前边带有介词,这时它们一起分析为状语,如果没有别的主语,句子便是非主谓型的存现句);⑵动词具有存现性;⑶宾语往往是施事,一般是不确指的。
符合这些条件的有⑶、⑷、⑸、⑹几句,其余三句的主语都不是表时间或处所。
5、答:施事是行为动作的发出者,三个句子只有前两句的宾语(“人”和“三个人”)是表施事的,另一句不是。
四、1、答:主谓句是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它的结构类型包括以下三类:(1)名词谓语句,即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例如:①窗下‖一幅繁华的街景。
②这女孩‖弯弯的眉毛。
③明天‖又中秋节了。
(2)动词谓语句,即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例如:④花‖开了。
⑤西斜的太阳‖照着整条街道。
⑥兔子‖跑得很快。
(3)形容词谓语句,即由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例如:⑦孩子的脸‖圆圆的。
⑧我们的友谊‖比山高比海深。
⑨这水‖烫得要命。
2、答:名词谓语句是由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又叫名词性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有它自己的特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即名词谓语口语性比较强,并且一般是肯定形式。
主要是对主语从某些方面进行判断、说明、描写,或者是说明时间、天气、数量、价格、重量、年龄、籍贯、处所、所属等,或者是对容貌、性质、特征、环境等进行描写。
例如:A、今天星期天。
(表日子)B、现在5点钟了。
(表时点)C、明天阴天。
(表天气)D、鲁迅绍兴人(表籍贯、处所)E、一斤瘦肉就十元钱。
(表价格)F、苹果共三斤。
(表重量)G、老太太七十多岁了。
(表年龄)H、这姑娘长长的眉毛。
(表外貌)I、窗下一幅繁华的街景。
(表环境)J、这件衣服新买的。
(表类属)能直接充当谓语的名词主要是一些表示日子或天气的名词,如例A、C,其它名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谓语。
3、答:句子成分的配对性是指一般句子成分具有配对性,主语和谓语、动词性成分和宾语、定语和定语中心语、状语和状语中心语、补语和补语中心语各成一对成分,即共有五对十个成分。
配对成分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
主语是相对于谓语而言的,谓语也是相对于主语而言的;宾语相对于动词性成分而言,动词性成分相对于宾语而言。
其余以此类推。
总之,它们谁也离不开谁。
因此,配对成分具有同现性。
有时候,两套配对成分相继出现,前一套配对成分的后一个成分与后一套配对成分的前一个成分相同而融合,产生套合现象。
如“动·宾+主·谓动·兼语·动”(请他+请他进来。
)有时候,不同的配对成分处在不同的层级上。
例如:相信他会支持我(动·宾)○○他会支持我(主·谓)会支持我(状·中)[ ]○○○支持我(动·宾)○○4、答:外位语的突出特点是,不和句中一般结构成分发生结构关系,但和句中充当结构成分的某一词语(一般是代词)复指同一对象。
它的位置可以在句首或句末。
例如:A、你找的那个人......,他已经走了。
△B、我们这里什么水果都有:苹果、雪梨、葡萄、橙子、香蕉..............……△△(注:外位语用“..”标示。
)5、答:从跟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看,宾语的语义类型很复杂,难以穷尽。
下面只能列举说明:A、表对象的,如:洗衣服B、表结果的,如:盖房子C、表工具的,如:吃大碗D、表材料的,如:刷石灰E、表施事的,如:来客人了F、表处所的,如:去上海G、表时间的,如:混日子H、表方式的,如:存活期I、表目的的,如:跑生意去了J、表判断的,如: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K、表原因的,如:你哭什么?一个及物动词可以带各种各样的宾语,有些宾语很难叫个什么名目。
6、答:补语的意义类型主要有:A、结果补语:如:杯子打破了衣服做好了〈〉〈〉B、程度补语如:好极了热得要命〈〉〈〉C、状态补语如:听得津津有味高兴得跳起来〈〉〈〉D、可能补语如:吃得吃不得干得好干不好〈〉〈〉〈〉〈〉E、趋向补语如:走进来说下去〈〉〈〉F、动量补语如:看一遍跑三趟〈〉〈〉此外,还有时间补语,如“这活儿干了三天”等等。
〈〉7、答:兼语句是谓语部分用兼语短语的句子,或者是由兼语短语直接构成的句子。
例如:“他‖叫我把书借给他。
”“有人找你。
”连动句是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或者是由连动短语直接构成的句子。
例如:“他‖去北京︱学习。
”“上车︱买票!”区别兼语句和连动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能否分化出“宾”“主”相同的“动宾”和“主谓”两种结构,能分化的是兼语句;否则,是连动句。
(2)看前后的谓语动词能否跟同一个主语发生主谓关系,若能,就是连动句;否则就是兼语句。
例如:①他鼓励我当老师。
②他瞒着我当老师。
③那房子有人住。
④那人有房子住。
例①③都分别能分化出“宾”“主”相同的“动宾”和“主谓”两种结构(即“鼓励我/我当老师”、“那房子有人/人住”),是兼语句;例②④前后谓语动词都能与同一个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即“他瞒着我/他当老师”、“那人有房子/那人住”),是连动句。
8、答:“被”字句就是谓语部分包含“被”字的句子,如“他被蛇咬了”。
“被”字句的主语一定是受事主语,属于被动句,但主语是受事的句子不一定是“被”字句,“被”字句是有“被”字标志被动的。
例如:①你的衣服已经拿去洗了。
(无标志被动句)②那本书被人借走了。
(有标志被动句,即“被”字句)9、答:“把”字句的基本特点是:(1)“把”字后面一般是名词性词语,表示有定的、被处置或受影响的人或事物。
例如:“把衣服洗了”“把眼睛看花了”句中的“把”后边“衣服”“眼睛”都是名词,所指对象都是有定的,先于动作而存在的。
其中“衣服”是被处置的对象,“眼睛”是受影响的对象。
(2)“把”字介词短语后面不能是动词的简单形式,尤其不能只用一个单音动词。
例如“请你把书拿过来”“请把书数数”“你给我把书打开”“他把房子卖了”这些句中“把书”的后面都不是动词的简单形式。
“把嗓子喊哑了”“把鞋走破了”“把扣子钉上”都符合上述第二个基本特点的要求,所以可以说。
“把嗓子喊”“把鞋走”“把扣子钉”不符合这个要求,所以不能说。
10、答:主谓谓语句就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从大主语和大谓语的联系看,主谓谓语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大小主语之间具有领属或全偏的语义联系。
例如:①李娟‖性格温柔。
(大主语“李娟”和小主语“性格”之间是领属关系)②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大主语“我们”和小主语“大部分同学”之间是全偏关系)(2)大小主语之间没有上述领属或全偏关系,对小主语中的动词说来,大主语具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等语义联系。
例如:③他‖川菜做.得特别好。
(“他”是动词“做”的施事)④这个人‖我前几天见.过。
(“这个人”是动词“见”的受事)⑤这个桶‖我盛.满了水。
(“这个桶”是动词“盛”的工具)(3)大主语与大谓语之间具有表达上的整体联系,大谓语从某个角度对大主语进行说明。
例如:⑥这种事情‖我们有过很多教训。
⑦这个地方‖他非常熟悉。
⑧这部电影‖看过的人不多11、答:兼语句和主谓短语作宾句的区别:(1)看前一动词的性质。
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多是使令动词或表存在的“有”,而主谓短语作宾句的第一个动词一般是表心理活动(如“希望、担心、相信、赞成、反对”之类)、感知(如“知道、明白、听见、看见、觉得、记得”之类)或表明意义的动词(如“表明、证明、标志、说明”之类)。
例如:①领导‖派他去开会。
(兼语句)②领导‖知道他去开会。
(主谓短语作宾句)“派”是使令动词,“知道”是表感知的动词。
(2)看是否能分化出有某种逻辑关系的“动宾”和“主谓”两种结构,若能,则是兼语句;否则,是主谓短语作宾句。
上述例①可分化成“领导派他,(结果)他去开会”,例②则不可以这样分化。
12、答:双宾语句是一个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后面连用两个宾语的句子。
它的基本特点是:(1)带宾动词一般含有“给予”义。
例如:“他给了我两元钱”是双宾语句,“他拿了我两元钱”则不是双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