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2018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
- 格式:docx
- 大小:335.08 KB
- 文档页数:31
2018年广东化学模拟试卷班别 学号 姓名 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N:14 S:32 F:19 H:1 Al:2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煤油作燃料B .石墨作铅笔芯C .铝作导线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2.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 )3.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4K 2Cr 2O 74K 2CrO 4+2X+3O 2↑,则生成物X 的化学式是( )A .CrO 2B .CrO 3C .Cr 2O 5D .Cr 2O 34.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 .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2H 2O=2H 2↑+ O 2↑D .若a 试管气体为5mL ,则b 试管气体为10mL 5.有关2CO +O 2=====点燃2CO 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 .2g 一氧化碳和1g 氧气反应生成2g 二氧化碳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测溶液pHC .氧气验满D .熄灭酒精灯7.稀土元素又称“21世纪黄金”,广泛应用于电子、军事、石油化工等领域。
硝酸铈铵[(NH 4)2Ce(NO 3)6]是稀土元素铈(Ce )的化合物,其中铈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B .+3C .+4D .+58.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FeCl 3、NaOH 、NaClB .Na 2SO 4、HCl 、BaCl 2C .CuSO 4、KCl 、HClD .Na 2CO 3、NaCl 、Na 2SO 49.不用其他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NaOH ?②MgSO 4 ? ③FeCl 3 ? ④Ba (NO 3)2? ⑤KCl 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A .②④③①⑤B .③①②④⑤C .①③②④⑤D .③②④①⑤10.等质量的M 、N 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 、N 在生成物中均为+2 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 、N 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 .生成H 2的质量M <NC .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D.产生H2的速率N>M11.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变为不饱和溶液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12.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如图所示关系一步完成转化的是()A B C Da MgCl2HCl H2O BaCO3b Mg(OH)2HNO3 Ca(OH)2BaCl2c MgSO4H2SO4CaCO3Ba(NO3)213.用括号内物质一次性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HCl、Na2CO3、NH4Cl三种溶液(石灰水) B.Cu0、Fe、C三种固体(稀硫酸) C.H Cl、NaOH、Na2C03三种溶液(酚酞试液) D.BaSO4、NH4N03、NaCl三种固体(水) 14.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A.①将饱和石灰水升温 B.②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分解C.③一定量的锌粉与稀盐酸反应 D.④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滴入等体积不同质量分数的KOH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2018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2分)下图属“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A.B.C.D.【分析】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该图标是节约用水标志;B.该图标是用后必须洗手标志,故正确;C.该图标是禁止接水标志,故错误;D.该图标是腐蚀品标志,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增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爆竹声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增火燃回春浩浩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烈火焚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2分)下列水果中酸度最强的是()A.菠萝pH=4.1B.木瓜pH=5.5C.草莓pH=3.2D.柠檬pH=2.3【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
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
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解答】解:A、菠萝pH=4.1,小于7,显酸性。
B、木瓜pH=5.5,小于7,显酸性。
C、草莓pH=3.2,小于7,显酸性。
D、柠檬pH=2.3,小于7,显酸性。
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卷(4)(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2.2018年3月28日,北方出现大范围沙尘暴天气,各地纷纷采取降尘等措施,减轻不利影响。
下列措施不能达到降尘目的是()A.建筑垃圾、渣土、砂石运输车辆禁止上路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C.露天焚烧垃圾D.少开车,多走路,蚂蚁森林多种树3.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使叮咬处肿大痛痒。
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 )A.炉具清洁剂 B.肥皂水 C.牛奶 D.苹果汁4.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A.酸:硝酸、硫酸、醋酸B.氧化物:水、过氧化氢、液氧C.合金:硬铝、黄金、不锈钢D.混合物:空气、赤铁矿、水银5.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下列标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B.C.D.6.最近,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蔓延的禽流感疫情已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达菲作为应对可能的禽流感大流行的储备用药.达菲的化学式为C16H28N2O4•H3PO4.下列关于达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达菲中含有16个碳原子、31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个磷原子和8个氧原子B.每个达菲分子中含有1个氮分子C.达菲是由五种元素组成D.达菲中碳、氮、磷元素的质量比是16:2: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应禁止使用塑料制品B.区分氯化铵和尿素可分别将其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C.洗洁精能够洗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D.活性炭净水主要利用其吸附性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闻气体气味C.倾倒液体D.滴加液体9.2018年央视“3•15”晚会发布预警,电动车过充易引发火灾。
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A.SO2B.SO3 C.H2SO3D.H2SO410.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比较镁与铁的金属活动性B .比较纯金属与合金的硬度C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 2-411.下表中对知识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B .将等质量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 ℃降至0 ℃,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C .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在20 ℃~30 ℃之间D .欲从含有少量NaCl 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应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13.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开来的是( )A .CuSO 4 BaSO 4 MgSO 4B .AgNO 3 Na 2CO 3 NaClC .Na 2SO 4 K 2SO 4 KNO 3D .NaOH NH 4NO 3 NaCl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C.向一定量NaOH和Ca(OH)2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D.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0分)15.(4分)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在横线上依次填写有关镓元素信息:16.(4分)已知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2018年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与答案2018年广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储运乙醇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
A.易燃B.腐蚀C.有毒D.可爆炸2.学以致用,是我们研究知识最终目的,下列说法正确是()。
A.多喝纯净水B.多吃肉类,少吃蔬菜C.生石灰干燥剂,可以少量的食用D.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用燃烧法3.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将工厂废液直接排入江河B.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煤油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二氧化硫与粉尘排放4.用“染色”馒头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已知铬酸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6B.+4C.+2D.+15.下列溶液无色,在pH=1时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SO4 XXX NH4Cl ZnCl2D.K2SO4 AgNO3 NaCl6.家用燃气泄漏会引起爆炸,下列气体中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甲烷D.氮气7.分析推理是化学研究中常见的思维方式,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编号实验事实实验结论A 某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该溶液一定显酸性B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9 该溶液一定显碱性C 某固体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D 某物质能够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A.A、CB.B、DC.C、DD.A、D8.现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能与盐酸反应,X与ZNO3溶液不反应,三者活动性强弱顺序是()。
A.X>Y>ZB.Y>Z>XC.Z>Y>XD.X>Z>Y9.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x=6C.镓原子的质子数是31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10.小聪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2018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 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浊液过滤B.冷却结晶C.雕石成像D.铁锅生锈2.2010年5月起,广东省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
新标识上要含有以下选项中的( )3.食品安全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 .做菜时用铁强化酱油调味 B .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C .食用面条时放人少量食醋D .在煲好的鸡汤中放人适量加碘食盐 4.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方案证明碳与氧化铜能发生反应证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5.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6.广东盛产荔枝,其部分营养成分如右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荔枝含有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5种, B. 每日100g 荔枝中含糖类物质16.60g 。
C. 吃荔枝可防止患坏血病;D. 营养成分中钙、铁、硒等是指元素二氧化碳 水铜片7.分别将100g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 2o C 降温到t 1o C ,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都是饱和溶液B. 所含溶剂质量:甲<乙C. 溶液质量:甲>乙D. 甲、乙溶质质量均减小8、某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由锂(Li )、钴(Co )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 A 、LiCoO B 、LiCoO 2 C 、LiCoO 3 D 、LiCoO 4 9.10①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②Na 与Na +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③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伴随放热现象;④有水生成的一定是复分解反应;⑤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⑥焊锡的熔点比金属锡的熔点要低。
广东省2018年中考模拟仿真试题化学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Na-23 O-16 S-32 Zn-6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树根“变”根雕B.葡萄“变”美酒C.玉石“变”印章D.玩具机器人“变”形2.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3.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4.“神州六号”飞船上安装的生活设施中,有能够吸附异味的装置。
此装置中所用的具有吸附性物质是()A.焦炭B.炭黑C.活性炭D.石墨5.铁遇稀硝酸可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其反应为Fe+4HNO3==Fe(NO3)3+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2B.N2OC.NOD.NO26.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向NaOH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逐渐变小8.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俗名B.物质的分类氢氧化钠的俗名——苛性钠氢氧化钙的俗名——消石灰H2CO3——酸Na2CO3——盐C.物质的物理性质D.物质的鉴别干冰升华吸热氧化钙加水放热白酒与白醋——闻气味磷肥和钾肥——观察外观9.下列实验数据,记录合理的是()A.用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测得某溶液温度为25.68°CB.用10mL量筒量取98%的H2SO4溶液3.68mLC.用“pH试纸”测得某血浆的pH=7D.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粗盐10.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
2018年广东省第四次中考化学模拟测试㈣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u —64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物质的变化。
下列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西瓜榨成汁B.冰块化成水C.木柴劈成块D.粮食酿成醋2.下列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浮有冰的水 B.硬水 C.矿泉水 D.自来水3. 下列物质的酸性最强的是()选项 A B C D物质牙膏洁厕灵油污净橙汁pH 8 2 12 3.54.以下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 .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 测定溶液pH D.向试管内倾倒液体5.能调节新陈代谢,但一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可从水果、蔬菜中摄取的营养素是()A .维生素B .糖类C .油脂D .蛋白质6. 食品添加剂溴酸钾(KBrO 3)会致癌,已被禁用,其中溴元素(Br)的化合价为()A .+1B .+3C .+5D .无法确定7.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NaClB .Al 2O 3C .CH 4D .Cu(OH)28.小张家的花生叶变黄了(缺氮元素),他建议妈妈给花生地施加的氮肥是()A .K 2SO 4B .Ca(H 2PO 4)2C .CO(NH 2)2D .KH 2PO 49.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 解释 A 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B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裂 隔变大10.往ZnSO 4和Cu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过滤,滤纸上剩余物质是()A.FeB.CuC.ZnD.Fe 和Cu11.等质量的M 、N 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 、N 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M 、N 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 .生成H 2的质量M <NC .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D .产生H 2的速率N >M12.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A .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B .煤气中毒应大量喝牛奶C .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D .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13.下列试剂中,能把KOH 溶液、稀硫酸、CaCl 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 .KCl 溶液B .K 2CO 3溶液C.NaNO 3溶液 D .稀盐酸14.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完整版)2018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四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8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四)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8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四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2018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四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2018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四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2018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四〉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特点是()A.均是高分子化合物B.常温下,遇碘水均会显蓝色C.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D.均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2.大雾天气可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雾属于分散系中的( ) A.胶体 B.悬浊液 C.溶液 D.乳浊溶液3.标准状况下,32g CH4所占体积约为()A.44。
2018年广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6)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B.雕刻玉器C.燃放烟花D.干冰升华2.小明奶奶为他迎接中考制定了如下的食谱:米饭、红烧鸡、蛋汤、糖醋鱼、麻辣豆腐.为使营养均衡,你觉得最好还要补充()A.牛肉 B.河虾 C.青菜 D.雪糕3.“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4.“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C.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5.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决定》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6.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CO2C.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活泼金属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7.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NaOH固体B.量取一定量的水C.溶解D.装瓶8.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9.含铬废水对环境污染极大,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6FeSO4+7H2SO4═Cr2(SO4)3+3Fe2(SO4)3+K2SO4+7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A.Cr2(SO4)3 B.K2Cr2O7 C.Cr2O3D.K2CrO410.2014年央视3.15晚会发布信息:市场上一些橡皮、涂改液经检测机构检验后发现甲苯(C7H8)超标34倍.甲苯不但会刺激眼睛、呼吸道,如果在密闭空间里大量吸入,还会造成急性中毒,甚至会致癌.下列有关甲苯的说法错误的是()A.从性质上看:甲苯是一种有毒的物质B.从变化上看:甲苯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从宏观上看:甲苯由碳、氢二种元素组成D.从微观上看:1个甲苯分子由7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11.如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b)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相同B.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时,其水溶液比其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40℃时,其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8%12.如表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C 对现象的认识D对防锈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①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②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③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A.A B.B C.C D.D13.海洋资源的开发前景十分广泛,如下是我们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海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镁上述一系列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①表示向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加入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一次加入,而非逐滴滴加)B.②表示向硫酸锌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C.③表示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D.④表示在密闭容器内燃烧镁带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0分.)15.据中新社电,广东检验检疫局2014年4月21日表示,近日澳门街市检出H7N9禽流感疫情后,广东检验检疫局立即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有关部门立即对市场病禽进行扑杀,并采取消毒处理.表中为某消毒液产品的部分说明书,请根据表格用化学用语填空:用途杀菌消毒主要成分硝酸、硝酸银、过氧化氢pH 1.2(1)该消毒液的溶剂是:______;(2)该消毒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3)该消毒液中某成分容易发生分解反应,使消毒效果减弱.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要健康地正常生长,离不开多种营养物质和多种元素发挥作用.如图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佝偻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缺乏______元素.A.锌B.硒C.钙D.氟E.铁(2)下列化学肥料中,加入氢氧化钙混合研磨后,能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______,属于复合肥的有______.A.尿素B.碳酸氢铵C.磷矿粉D.硝酸钾.17.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1)铁锅、铝锅是生活中常用的炊具,如图是铁锅的示意图.铁锅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和______直接接触;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铝锅轻便、耐用,其原因是______.(2)某同学为了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____.18.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试剂稀盐酸食醋蔗糖水蒸馏水肥皂水烧碱溶液石灰水颜色红红黄黄绿绿绿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花汁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______.(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和小苏打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1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甲的溶解度为20g时对应的温度为______;(2)t3℃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3)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由该液体得到固体乙采用的方法是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从t1℃升温到t3℃,甲、丙的饱和溶液都会析出晶体B.常温下加水稀释丙的饱和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C.t2℃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t3℃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最多的是丙.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0.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1)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是______(2)图2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若按图2操作,取用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____g.(3)量取蒸馏水的体积读数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cm3)______,而实际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4)在上述实际配得的溶液中加6.0g水,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5)在上述实际配得的溶液中加23.0g氯化钠,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已知:25℃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21.纳米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如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完成并配平该工艺中生成CaCO3固体的反应方程式:CaCl2+______+CO2=CaCO3↓+______+H2O(2)若在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使用到的非玻璃实验用品有______、______.(3)上述过程制得的碳酸钙粗品表面可能含有的可溶性杂质有______(写一种化学式即可).操作2为:______、检验和干燥,检验操作中选用的试剂为______(选择序号).①NH4Cl溶液②AgNO3溶液③CaCl2溶液④Ba(NO3)溶液(4)上述流程中的副产品可用作______.(写一种用途)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_;B.______.(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选填序号).①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锌(固体)与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小颖认为在不改变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她的做法是______.(4)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23.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释放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_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_____(填名称).【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猜想①:该气体是CO2猜想②:该气体是______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拓展延伸】(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选填字母).A.牙膏B.食醋C.肥皂水D.烧碱E.苏打水(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只写一种).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4.如图是两种化肥标签的一部分,请回答:(1)从标签上看,两种化肥具有共同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_____;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______.(2)这种“尿素”和“碳酸氢铵”的含氮的质量比为______.(3)从含氮量角度,50kg这种碳酸氢铵相当于多少kg(精确到0.1)这种尿素?25.在实验课上,同学们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小明取反应后的溶液164.7g,滴入碳酸钠溶液,先后有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碳酸钠溶液与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滴入碳酸钠溶液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沉淀是______(填化学式);(2)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3)当加入150g碳酸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B.雕刻玉器C.燃放烟花D.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榨取果汁只是将果汁从水果中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雕刻玉器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燃放烟花是由于可燃物与氧气反应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小明奶奶为他迎接中考制定了如下的食谱:米饭、红烧鸡、蛋汤、糖醋鱼、麻辣豆腐.为使营养均衡,你觉得最好还要补充()A.牛肉 B.河虾 C.青菜 D.雪糕【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分析】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有:水、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油脂.根据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解答】解:题中的食谱中提供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水,缺少维生素.A、牛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B、河虾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无机盐,C、青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D、雪糕中含有大量的水、糖类.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对六大营养素进行了考查,同时告诫我们要合理膳食.3.“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约为3【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简单分类.【分析】由题意“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推断其原子种类.【解答】解:A、根据质子数为1,可知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说法正确,故;B、根据质子数为1,可知该元素为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C、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则“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说法错误;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2=3,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4.“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C.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分析】根据题意:“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能减少电能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一次性餐具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多作用一次性餐具,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能减少电能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C.【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5.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决定》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单质的分子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B、常见的有毒气体为CO、SO2和氮元素的氧化物气体;C、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则氧化物的分子应为两种原子且其中一种为氧原子构成的分子;D、利用微观图,对比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原子个数,判断个数是否改变.【解答】解:A、图中只有一种单质,为两个N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所以该单质的化学式为N2;故A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分别为:CO分子构成有毒的CO气体,NO分子构成有毒的NO气体;反应的生成物为:CO2分子构成无毒的CO2气体,N2分子构成无毒的N2气体;故B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CO、NO都是两种元素组成且含O元素的氧化物;故C正确;D、反应前共有8个原子、4个分子,反应后有8个原子、3个分子,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子个数改变;故D不正确;答案:D.【点评】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两种原子且有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为氧化物分子.6.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CO2C.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活泼金属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证明碳酸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析】A、依据有机物的概念及特例分析解答;B、依据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分析解答;C、依据稀盐酸能与碳酸盐和活泼的金属反应均可生成氢气分析解答即可;D、依据电解水的结论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酸盐却不属于有机物;B、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气体,如氮气等气体;C、活动性在氢前的金属以及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在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一定含有活泼金属;D、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可使水分子分解成为氢氧两种原子,氢氧两种原子在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该过程能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化学知识的总结,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NaOH固体B.量取一定量的水C.溶解D.装瓶【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能与玻璃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C、进行溶解操作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氢氧化钠能与玻璃反应,装瓶时一般装在试剂瓶中,且使用橡皮塞,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来解决本题.【解答】解: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由于氦气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且不支持燃烧,所以起到隔绝空气,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离,不能燃烧,而熄灭.着火点不能降低,降低的是温度.故选B.【点评】灭火的方法有: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自动灭火陶瓷砖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而灭火.9.含铬废水对环境污染极大,处理过程中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6FeSO4+7H2SO4═Cr2(SO4)3+3Fe2(SO4)3+K2SO4+7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A.Cr2(SO4)3 B.K2Cr2O7 C.Cr2O3D.K2CrO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6FeSO4+7H2SO4═Cr2(SO4)3+3Fe2(SO4)3+K2SO4+7H2O,反应前铁、硫、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6、13、52、1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铬、铁、硫、氧、钾、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6、13、59、2、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1个X分子中含有2个钾原子、2个铬原子和7个氧原子,故物质X的化学式为K2Cr2O7.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2014年央视3.15晚会发布信息:市场上一些橡皮、涂改液经检测机构检验后发现甲苯(C7H8)超标34倍.甲苯不但会刺激眼睛、呼吸道,如果在密闭空间里大量吸入,还会造成急性中毒,甚至会致癌.下列有关甲苯的说法错误的是()A.从性质上看:甲苯是一种有毒的物质B.从变化上看:甲苯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从宏观上看:甲苯由碳、氢二种元素组成D.从微观上看:1个甲苯分子由7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分析】甲苯化学式为C7H8,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表示甲苯这种物质;表示甲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的;表示甲苯的一个分子和分子的构成等.【解答】解:由甲苯的化学式为C7H8,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知道:A、甲苯是一种有毒的物质,所以说法正确;B、甲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说法错误;C、甲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的,所以说法正确;D、一个甲苯分子由7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