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4.97 MB
- 文档页数:182
第五章第一节安全生产预警预报体系一、安全生产预警的目标、任务与特点(一)预警的目标通过对安全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检测与评价,警示安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
(-)预警的任务完成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与控制。
(三)预警的特点1.快速性2.准确性3.公开性:发现事故征兆,信息一经确认,必须客观、如实的向企业和社会公开参布预警信息。
4.完备性5.连贯性:每一次的安全生产分析应以上次的风险分析为基础,实现预警预报的闭环。
二、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校对策系统组成>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完成预警的功能。
>预控对策系统主要完成对事故的控制功能。
[注1】预警分析系统:由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
【注2】监测系统是预警系统的主要硬件部分。
(-)监测系统监测系统是预警系统主要的硬件部分,其功能是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获得有关信息和运行数据。
(二)预警信息系统预警信息系统负责对信息的储存、处理、识别。
预警依据:事故有关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原始信息。
预警信息系统由信息网、中央处理和信息判断系统组成。
预警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的活动内容: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辨伪、信息存储、信息推断。
由于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其信息基础管理工作应满足的条件有: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和程序化。
(三)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1 .建立预警评价指标的原则建立预警评价指标、制定评价指标标准是预警系统开展识别、诊断、预控等活动的前提,是预警活动的关键环节。
预警评价指标的构建应遵循的原则:灵敏性,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引导性,预见性。
(内部和外部环境)安全管理有效性的指标(组织以及规章制度等)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运行状况或各种参数等)3.预警准则的确定1)预警准则用来决定在不同预警级别情况下,是否发出报警以及发出何种程度的报警的判别标准或准则。
安全生产管理之安全评价精讲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复习备考资料安全评价知识点详解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中一个应用得很高的安全管理方法,在历年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中、特别是在案例分析科目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如果不能对安全评价形成系统的掌握,可能考试时不知道从何入手答题,本文详细介绍安全评价的有关知识,帮助备考考生突破安全评价这一难关。
考试毕竟不会要求做全面的安全评价,因此,如果能系统的了解安全评价知识,熟练掌握本文所提到的知识点,应对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中有关安全评价题目不成问题,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建议大家收集本文提到的几个安全评价指导文件、法规学习,加深印象,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面对考试将会更加万无一失。
一、安全评价简介(一)安全评价指导文件1、规范:(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3)《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
2、法规:(1)《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2号,新修订的《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已经2009年6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6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0年11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二)安全评价分类1、安全预评价:在项目建设前,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用以指导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
安全预评价内容包括:危险及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度评价和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生产管理内容(续)86.华安医疗为扩大供货能力,新建一条生产线,将新建项目由甲公司设计、乙公司施工、丙公司水电安装、丁公司进行绿化。
企业与各承包商均签订了安全管理协议,下列关于承包商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各承包商之间须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并指定专人进行统一管理B.丙公司涉及特种作业的,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C.乙公司进场前,发包单位须审查其近两年的安全业绩D.丁公司涉及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应编写专项施工方案【答案】A【解析】如果各承包商之间存在交叉作业,则须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并协定专人统一指挥作业进行。
87.承包商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大量使用承包商进行装置建设、设备改造和设备设施检维修服务。
承包商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不但可能对其自身造成伤害,也往往给企业和周边社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下列关于华安公司承包商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将罐区检修工作外包,指定设备部门为项目管理部门B.对进厂的承包商,项目管理部门先进行业务资质审核,再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安全资质审核C.发包商要对承包商人员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向承包商进行作业安全交底D.对于国家有相关资质规定的承包商类别,承包商应取得国家规定相应的从业安全资质证书,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不少于一定比例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答案】D【解析】对于国家有相关资质规定的承包商类别,承包商应取得国家规定相应的从业安全资质证书,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不少于一定比例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88.华安肉制品加工厂将其屠宰冷冻二期生产线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选择合适的承包商。
在承包商资质审查环节,公司项目管理部和安全监察部参与资质审查。
下列关于不属于承包商应提交的安全资质审查的材料的是()。
A.安全生产许可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证书B.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名单及证书C.近两年施工经历、重大安全事故情况档案、事故发生率及原始记录、安全隐患治理情况档案等D.有效的企业资信证明【答案】D【解析】安全资质审查应提供的资料包括:(1)承包商安全资质审查表。
危化品安全评价的方法范本危化品安全评价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危化品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安全性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危化品安全评价方法。
1. 危化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评价危化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评价是对其燃爆性、腐蚀性、毒性等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确定危化品的危险特性,如闪点、燃点、爆炸极限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危化品的生态毒性评价危化品的生态毒性评价是对其对环境和生物体的毒性进行评估。
通过观察和实验,确定危化品对水体、土壤、空气等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对植物、动物等生物体的危害程度,进而进行风险评估。
3. 危化品的职业健康评价危化品的职业健康评价是对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行评估。
通过实验和调查研究,确定危化品对工人的吸入、接触和摄入等途径的毒性和致癌性,测定其浓度、暴露时间和剂量等参数,分析可能的危害效应,以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4. 危化品的火灾和爆炸风险评价危化品的火灾和爆炸风险评价是对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火灾和爆炸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实验和模拟计算,确定危化品的燃烧特性、爆炸极限、热分解温度等参数,评估其对周围环境的热辐射、气体扩散和爆炸冲击波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5. 危化品事故后果评价危化品事故后果评价是对危化品事故的潜在危害和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模型分析和场景模拟,预测危化品事故可能对人员、设施、环境等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并评估其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
危化品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考虑因素。
综合应用各种方法进行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危化品的危险性和风险程度,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1.概念辨析考点1:火灾危险源与火灾风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指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载体。
包括可燃物、火灾烟气及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成分。
【物质】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是人们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减小火灾损失所采取的消防措施中的隐患。
包括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广播及疏散系统等消防措施。
【措施】2.火灾风险来源考点2:影响火灾发生的因素(1)火灾的五个要素:可燃物、助燃剂、引火源、时间和空间。
(2)物质燃烧的三个要素:可燃物、助燃剂(主要是氧气)和火源。
(3)影响火灾的气象因素主要有大风、降水、高温以及雷电。
(4)火灾危险源人为因素:1)用火不慎引起火灾2)不安全吸烟引起火灾3)人为纵火评估建筑或活动场地内人员是否能够安全疏散,还需要考虑建筑物或活动场地内人员状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员荷载、人员素质、人员熟知度和人员体质几个方面。
3.火灾风险源分析考点3:消防安全管理(1)单位内部管理:①消防安全责任制;②消防设施维护管理;③管理人员及员工消防安全培训;④隐患检查整改机制火灾隐患的整改,按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和整改的难易程度,可以采用当场整改和限期整改两种办法。
(2)消防监督管理:①消防宣传;②消防培训;③监督检查消防力量:①消防站;②消防员;③消防装备;④到场时间通常情况下,消防队的到场时间主要取决于:①出警距离;②道路交通状况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概述1.安全检查表考点1:形式(1)提问式:检查项目内容采用提问方式进行;(2)对照式:检查项目内容后面附上合格标准,检查时对比合格标准进行作答。
考点2:编制方法一般采用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考点3:编制与实施(1)确定系统(所需要检查的对象);(2)找出危险点;(3)确定项目与内容,编制成表;(4)检查应用;(5)整改;(6)反馈。
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考点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分析步骤和分级(1)调查、了解和收集过去的经验和相似区域火灾事故发生情况。
A Q T3046—2013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修复的)AQAQICS 13.200 C 67备案号:xxxxx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Guidelines for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chemical enterprises(报批稿)2013-06-08发布2013-10-01实施发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目次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基本程序 (6)5 定量风险评价项目管理 (6)6 资料数据收集 (7)7 危险辨识和评价单元选择 (8)8 泄漏场景及频率 (8)9 源项和气云扩散 (12)10 暴露影响 (16)11 风险计算 (17)12 风险标准 (21)13 风险评价 (22)附录A(规范性附录)定量风险评价基本程序 (23)附录B(资料性附录)定量风险评价项目管理 (24)附录C(规范性附录)评价单元选择方法—危险度评价法 (26)附录D(规范性附录)评价单元选择方法—设备选择数法 (28)附录E(资料性附录)源项及气云扩散计算 (35)附录F(资料性附录)探测和隔离系统的判定及相应的泄漏时间 (53)附录G(资料性附录)可燃物质释放事件树及点火概率 (54)附录H(资料性附录)影响阈值 (59)附录I(规范性附录)死亡概率与概率值对应关系及物质毒性常数 (63)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国家石化项目风险评估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峰、牟善军、白永忠、党文义、武志峰、于安峰、沈郁、韩中枢、赵文芳。
注安《安全生产管理》第三章第四五节讲义学习笔记全考点第四节安全评价方法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一)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根据经验?口直观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进行定性分析,如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1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运用实验结果和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对评价对象进行定量的计算,如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
(记忆方法:破伤风指数)二、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一)安全检查表方法(SCA)(定性方法)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
1安全检查表方法优点(1)检查项目系统、完整,可以做到不遗漏任何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因而能保证安全检查的质量。
(2)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等,检查执行情况,得出准确的评价。
(3)可采用提问的方式,有问有答,能使人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因而可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4)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过程,可使检查人员对系统的认识更深刻,更便于发现危险因素。
(5)对不同的检查对象、目的有不同的检查表,应用范围广。
2.安全检查表方法缺点针对不同的需要,须事先编制大量的检查表,工作量大且安全检查表的质量受(二)危险指数方法(RR)(定量方法)危险指数方法是通过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以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概率和事故严重程度,对不同作业现场的危险性进行鉴别)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价对象的安全评价方法。
危险指数方法可以运用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可行性研究、设计、运行等),可以在详细的设计方案完成之前运用,也可以在现有装置危险分析计划制定之前运用;也可用于在役装置。
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是指对某一对象、活动或环境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以确定其安全性能和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出改进措施的过程。
在各行各业中,安全评价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预防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安全评价方法。
首先,安全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专业知识,对被评价对象的各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其安全性能和存在的安全隐患。
定性分析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一些常见的安全问题,但是在面对复杂的安全风险时,定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出来。
其次,安全评价还可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对被评价对象的安全性能进行量化评价,得出具体的安全指标和风险值。
定量分析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安全状况,但是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和进行复杂的计算,工作量较大。
除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外,安全评价还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复杂问题层层分解,逐级评估的方法,它能够全面、系统地评价被评价对象的安全性能和存在的安全隐患,是一种较为全面和科学的评价方法。
此外,安全评价还可以采用专家评估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专家讨论、专家打分等方式,对被评价对象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
专家评估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得出较为准确的评价结果,但是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总的来说,安全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预防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层次分析或专家评估等方法,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以达到更加全面、科学和准确的评价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安全评价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五讲:如何报告临床诊断准确性研究——国际报告规范STARD解读严卫丽【摘要】@@ 诊断准确性研究是用来评估某试验方法,正确地将一组研究对象区分为具有或不具有某种状况能力的研究.在诊断准确性研究中,将同一组可能具有某种健康状况(疾病)的研究对象,接受一项或多项检查的结果,与金标准方法检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被评价检验方法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收益进行评估.医学领域的各种新检查方法发展迅速,现有的各种检验方法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期刊名称】《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年(卷),期】2010(005)005【总页数】4页(P386-389)【作者】严卫丽【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诊断准确性研究是用来评估某试验方法,正确地将一组研究对象区分为具有或不具有某种状况能力的研究。
在诊断准确性研究中,将同一组可能具有某种健康状况(疾病)的研究对象,接受一项或多项检查的结果,与金标准方法检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被评价检验方法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收益进行评估。
医学领域的各种新检查方法发展迅速,现有的各种检验方法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如果诊断准确性研究设计存在缺陷,或者是结果报告欠准确,均可导致被评价试验的价值被夸大或者导致偏倚,从而导致临床医生过早地下结论或者导致错误的治疗决定。
本文特别强调诊断准确性研究在论文报告阶段采用STARD (standards for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写作清单作为参考十分必要,不仅有助于向读者提供客观、准确的诊断试验研究的信息,防止研究信息误导临床实践,同时也有助于减少临床上不必要的检查,从而达到节约卫生资源和医疗花费的目的。
STARD第一稿产生于2000年9月,目的是为了改进诊断准确性研究报告质量,通过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和循证的报告标准,使读者能通过完整、准确的报告评价研究结果的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为指导临床实践和临床决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