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胃转流手术进展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10.64 KB
- 文档页数:2
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496-01【摘要】2型糖尿病一直是内科治疗的疾病,它的主要危害是其并发症,它的并发症主要是糖尿病眼病,肾病,糖尿病足,最终导致失明、截肢等。
近年来,国内外在手术治疗肥胖的基础上,发现手术可以治疗糖尿病,尤其是胃转流术被国内外学者所推崇,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关键词】胃转流 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t2dm)以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明了。
其传统治疗模式主要采用内科疗法,包括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口服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等,然而并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较为满意地控制该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率,且终身服药使得病人长期依从性较差。
近年来,外科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医务工作者和广大糖尿病病人的普遍关注。
1. 胃转流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rygbp或gbp)的历史及目前发展情况胃转流术的起源于外科减肥术。
在上世纪50年代,医学家采用胃转流术(gbp)手术为患有糖尿病(dm)的肥胖患者进行减肥手术,术后发现患者不但体重减轻,而且dm情得以好转,随后发现,患者dm治愈的同时,甚至其引起的并发症也随之消失了,gbp手术方式:切断远端胃大部,在距屈氏韧带30-50 cm切断空肠,远端与残胃吻合,近端与距胃- 空肠吻合口以远50-150 cm 处与空肠做端侧吻合。
这一术式使得食物不再经过胃远端、十二指肠和大部分上端空肠。
有些医院采用gbp演变术式,即:近贲门部切断胃体形成近端胃小囊,容积约100ml左右,距屈氏韧带40-100 cm处提起空肠与残胃吻合,空肠输入袢与输入袢作布朗吻合,布朗吻合口与胃—肠吻合口间输出袢约60-100 cm.中国式gbp,改良式有两点[1]:1)增大近端胃腔容积;2)依据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程度,设计不同长度的肠道转流长度。
胃转流手术可以彻底治愈糖尿病吗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一直是糖友热议的话题,全国通过胃转手术康复的糖友已上万例,因此,胃转流手术也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健康报、新华网联合报道,同时《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指出:胃转流手术可治好二型糖尿病。
下面,济南糖尿病医院陶主任进一步带大家了解胃转流手术。
胃转流手术近130年的发展历程2004 年,我国首次引进“胃转流术”,济南糖尿病医院陶世强主任及其带领的研究团队研究发现,由于东西方人种体质不同,糖尿病患者在症状、手术耐受力等方面也有所区别,如果完全照搬西方“胃转流术”治疗,势必会造成“水土不服”。
为此,济南糖尿病医院专家团队针对亚洲人体质,特别是中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及病症特点对“胃转流术”进行了全面升级改良设计,改良式“胃转流术”(也称中国式“胃转流术”)由此诞生,迄今为止全国通过胃转流手术成功治疗糖尿病达上万例,治愈达92。
6%。
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原理陶主任说,正常情况下食物经过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并被消化吸收。
胃转流手术的独特之处在于改变了食物的正常生理流向。
它的原理有两个方面:第一,手术以后,上消化道的食物有了转流,不再经过胃的远端、十二指肠和空肠上端。
这个部分消化管腔里面,有大量的K细胞在黏膜上分布,只要一经过食物刺激,K细胞就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抵抗因子,使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这就是糖尿病形成的最初始的原因。
如果做了转流,上消化道不再接受食物刺激,K细胞就不再分泌胰岛素抵抗因子。
还有另外一方面,是未经完全消化的食物,可以较早地进入中下消化道,刺激中下消化道黏膜里面的大量L细胞。
L细胞,经过食物刺激以后,会分泌PYY、GLP1等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有一个共同的作用:第一,直接降血糖;第二,减少胰岛细胞凋亡的速率;第三,可以刺激胰岛细胞增殖。
这样糖尿病第二个发病的病因也被去掉。
归结起来,手术之后,胰岛功能得到了恢复。
手术有一定的适应症虽然胃转流手术本身技术要求并不高,但是对于患者的要求却很高,和其他手术不同,胃转流手术需要挑选患者,手术有很严格的适应症,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做。
腹腔镜下胃肠道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发表时间:2019-01-18T14:11:33.25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2期作者:李念1 旷苗丰2[导读] 临床中针对2型糖尿病病人,为其提供腹腔镜下胃肠道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1.株洲市二医院湖南株洲 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 410011【摘要】目的对于2型糖尿病病人采取腹腔镜下胃肠道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施行分析。
方法将我们医院在过去十年之内所接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资料200例施行分析,所选200例2型糖尿病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2型糖尿病病人开腹治疗,给予研究组2型糖尿病病人腹腔镜下胃肠道手术治疗,对比两组2型糖尿病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血糖水平改变情况。
结果两组2型糖尿病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明显。
结论临床中针对2型糖尿病病人,为其提供腹腔镜下胃肠道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腹腔镜;胃肠道手术;治疗效果根据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们国家2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病人数量占据9.7%,位居世界第一,所有糖尿病疾病类型中,2型糖尿病病人占据90%,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均衡引发肥胖,胰岛素抵抗负担提高,引发病人胰岛素分泌缺陷,严重者会完全丧失,血糖水平升高[1]。
以往对于2型糖尿病病人的治疗措施为补充体内胰岛素水平,或是指导病人口服降糖药物,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病人体内胰岛素缺失情况,临床中一般施行胃转流手术,在不切除任何组织与器官的前提下,将食物生理流向加以改变,缓解病人胃代谢负担,停止分泌胰岛素抵抗因子,促进胰岛细胞增殖,使病人的糖代谢获得恢复[2]。
本文将我们医院在过去十年之内所接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资料200例施行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们医院在过去十年之内所接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资料200例施行分析(2008.1-2018.1),所选200例2型糖尿病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2型糖尿病病人开腹治疗,给予研究组2型糖尿病病人腹腔镜下胃肠道手术治疗;对照组中男性病人52例,女性病人48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60岁,平均42.57±4.44岁;研究组中男性病人54例,女性病人46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43.71±3.88岁。
腹腔镜胃空肠转流术治疗减重及糖尿病进展高羽;刘宝华;童卫东;张安平;李凡;李春穴;王李【摘要】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胰岛素功能缺陷所致的、主要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T2DM的关键发病环节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异常.随着病程迁延,胰岛β细胞逐渐发生主要由氧化应激等介导的细胞凋亡,最终不可逆地发生胰岛功能衰竭,即由起初的非胰岛素依赖型转化为终末期胰岛素依赖型.目前,T2DM临床治疗策略主要是以改变生活方式为基础的口服降糖药物为主,必要时改用或加用胰岛素治疗,以期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2(023)021【总页数】3页(P127-129)【关键词】腹腔镜微创;糖尿病;胃转流;病态症【作者】高羽;刘宝华;童卫东;张安平;李凡;李春穴;王李【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胃结直肠肛门外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胃结直肠肛门外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胃结直肠肛门外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胃结直肠肛门外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胃结直肠肛门外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胃结直肠肛门外科,重庆400042;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胃结直肠肛门外科,重庆40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由于糖尿病的全球流行性,各国研究员不断致力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涌现出了多种多样的新型治疗药物和疗法。
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攻克了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难题,10多年来经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外科手术是目前唯一可以治愈糖尿病的治疗方式。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 )是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的一种慢性疾病,而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T2DM )占90%以上。
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在1.5亿以上,而且其患病率也逐年上升,在我国已排第3位[1]。
T2DM 发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包括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不足等,研究也表明大多T2DM 以胰岛素抵抗多见[2]。
目前T2DM 的治疗以内科治疗为主,而通过改变患者饮食习惯和增加运动等来控制血糖或治愈T2DM 是很难成功的。
长期口服各种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又会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精神压力,使其生活质量下降。
近年来,国外通过对接受肥胖手术的病例的长期随访发现,胃转流术(GBP )可使T2DM 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使80%~100%的病理性肥胖合并T2DM 患者的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保持在正常水平[3],使人们看到了外科治疗T2DM 的希望。
现在胃转流术治疗T2DM 有了很大的进展,其手术方式也有所演变,如Roux -en -Y 胃转流手术(RYGB 术)、腹腔镜胃转流术(LRYGB 术)及腹腔镜迷你胃转流术(LMGB 术)等。
本文将对胃转流术治疗T2DM 手术方式的演变与展望进行初步探讨。
1外科治疗T2DM 的历史与现状1982年,在手术治疗病态肥胖症时,人们发现合并有T2DM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手术方式的演变与展望李震综述,王继见审校(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肛肠外科,重庆400010)【关键词】腹腔镜;糖尿病,2型;胃转流术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9-1366-03中图法分类号:R656.61文献标识码:A通讯作者:王继见(E -mail :wangjj1963@)。
的患者接受减肥手术后,体质量明显减轻的同时血糖也快速达到了正常水平,且不再需要采取任何内科的降糖治疗。
Pories等[4]首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对608例接受GBP的肥胖症患者长期随访,发现除体质量明显减轻外,146例T2DM患者中有121例患者术后血糖、血清胰岛素和HbA1c水平均恢复到正常水平,而152例糖耐量异常患者中有150例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并在随后14年的随访中上述指标长期处于正常水平。
2型糖尿病胃转流手术进展与分析发表时间:2015-01-28T14:55:50.233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1月第11期供稿作者:朱研峰邵德志张海生江小华[导读] 胃转流术治疗糖尿病机制糖尿病的传统内科治疗模式正在收外科治疗方法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GBP的降糖机制。
朱研峰邵德志张海生江小华(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T2DM)治疗效果与可能机制。
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胃转流术(GBP)治疗糖尿病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结论GBP胃转流术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确实有效,其机制可能与胃肠道激素如GLP-1水平有关,更深入的机制研究将为T2DM的治疗开辟一个新的领域。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胃转流术;胃肠道激素[降糖效果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组以肌肉和肝脏中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为主要病理生理特点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引起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坏死而导致患者致残致死。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1型是胰岛素依赖型,2型是非胰岛素依赖型,其中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M)约占9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T2DM患者约2亿,预计2030年将达3亿多[1],已成为第3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
在传统的治疗理念中,2型糖尿病为内科治疗领域。
20世纪50年代,外科学的临床发现拉开了手术治疗糖尿病的序幕。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胃转流手术能治疗2型糖尿病。
200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首次把胃转流作为一种治疗方式,2000年中华医学会把其列入指南。
近些年大量实践证明,GBP治疗T2DM疗效满意并能获得长期治愈,对其可能机制及现状作一综述。
1.一般情况1.1手术指征选择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需符合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有关糖尿病诊断标准,即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2hBG)≥11.1mmol/L。
糖尿病病史2~15年。
体质量指数(BMI)21.4~33.2kg/m2(目前据统计不是绝对指标)。
排除标准:确诊为1型糖尿病及血清胰岛素抗体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有精神疾病病史者。
1.2手术方法T2DM外科手术治疗源于肥胖外科,病态性肥胖患者术后不仅体重明显降低,同时伴随的T2DM也得到治愈或改善,手术还可以降低肥胖糖尿病的总死亡率,并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事件。
引发了外科手术治疗T2DM热潮。
目前主要手术方式有Roux-en-Y胃转流术、胆胰转流术、腹腔镜可调节胃捆绑术。
手术操作临床常用两种:开腹及腔镜治疗,二者各有利弊,大体方式一样,但对胃肠吻合口距离及胃囊大小选取均有争议。
当前较为认可的为糖尿病胃转流术(GBP)。
以开腹为例如下:气管插管全麻,常规上腹正中切口,切开腹壁皮肤及皮下组织并游离胃大弯的无血管区,使用消化道切割闭合器将胃体中部横断,剩余近端胃容积>200ml。
于距离Treitz韧带约(100-60)cm处切断空肠,于胃大弯侧将空肠远端与胃近端使用吻合器进行吻合,之后将空肠近端在距离胃空肠吻合口远端约60~100cm处进行吻合,完成手术。
如下图1.3术后需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FBG、2hBG、空腹C肽、HbA1c、胰岛素(Fins)、血脂、血压及记录BMI;同时计算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BG×Fins/22.5。
2胃转流术治疗糖尿病机制糖尿病的传统内科治疗模式正在收外科治疗方法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GBP的降糖机制。
最初人们想当然地认为GBP的降糖作用与术后体重减轻和进食量减少有关,然而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并不支持上述观点。
现在研究认为胃肠道内分泌机制是胃转流手术治疗糖尿病主要机制,即肠道-胰岛轴的激素调节机制,它是一种生理激素调节机制,胃肠道激素是效应分子,通过门脉系统作用于胰岛细胞(靶细胞),由肠促胰素和抗肠促胰素组成的一种双相反馈调节机制,在激素层面调控胰岛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动态平衡,因此,诞生了新的糖尿病发病机制学说。
2.1肠促激素2.1.1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GLP-1和DPP-4是最常见的肠促激素,由远端回肠、直肠和结肠的L细胞分泌。
具有抑制β细胞凋亡,促进β细胞增殖,抑制胃排空,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功能;此外,还能抑制葡萄糖生成,促进葡萄糖吸收。
对T2DM合并肥胖患者施行GBP时发现:GBP术后刺激了肠促胰岛素释放并认为术后明显升高GLP-1对餐后血糖的降低和T2DM治愈起着重要作用。
但天然GLP-1可被DPP-4迅速降解。
据研究发现,GBP术后糖尿病胃转流术组血糖可迅速下降,至术后4周基本可达正常血糖,同时GLP-1显著升高,DPP-4显著降低。
表明GBP对GLP-1和DPP-4的影响可能为其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机制。
非糖尿病患者实行手术GLP-1也较术前升高,DPP-4也较术前降低,只是升降幅度小于糖尿病胃转流术组,可见GBP手术的确可以改变“肠-胰岛轴”分泌。
2.1.2GIP(gastricinhibitorypeptide,抑胃肽)主要分布于大部分胃和近段小肠的K细胞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刺激GIP分泌。
当血糖≥6mmol/L时,GIP具有促进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作用,T2DM患者体内肠-胰岛素轴异常活化,使GIP水平增高,继而产生过多的胰岛素,形成胰岛素抵抗现象。
相反,GIP水平下降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RYGB术后早期GIP水平升高,目前尚无空腹GIP增高的报道。
2.1.3Ghrelin主要由胃泌酸细胞产生,通过增加下丘脑神经肽Y的表达,产生食欲和饥饿感、拮抗胰岛素,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等作用。
在人类,吸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后ghrelin降低,而吸收蛋白质会增加餐后ghrelin水平。
同时ghrelin水平的高低随BMI和体重而变化,肥胖者外周血ghrelin水平较低,节食减肥后ghrelin水平升高,增加了食物吸收[2]。
相反,尽管胃旁路术后体重显著降低,但ghrelin水平无升高,这导致进食减少,血糖降低[3]。
有研究表明ghrelin也与T2DM相关,ghrelin能够抑制人体胰岛素分泌[4]。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被敲除ghrelin小鼠基因降低了空腹血糖水平与内源性葡萄糖产生,并增加了胰岛素水平。
在糖尿病ob/ob小鼠,敲除ghrelin基因后降低了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改善了糖耐量[5]。
2.1.4多肽YY(peptideYY,PYY)也由远段回肠和近段结肠的L细胞分泌,在人类,PYY可减少食物吸收,可调节啮齿类动物体重。
横向[6]和纵向[7]研究显示胃旁路术后PYY水平增加,这可能部分解释减少热量摄入和术后改善葡萄糖动态平衡。
有资料表明:与ghrelin相似,PYY对胰岛素敏感性有更直接影响,但PYY的作用是否独立于食物摄入量仍需要进一步证实[8]。
最新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GBP术后引起反应性胃肠激素(PYY、GLP-1)增强,且增加餐后饱满感,这可解释术后为何可以维持体重减轻[9]。
3展望伴随生活习惯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传统以体育锻炼、限制饮食、药物治疗等手段均不能达到根治T2DM的目的。
胃转流术治疗糖尿病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在糖尿病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治疗效果明确,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时间成本效益。
目前其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同时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治疗,伴随着一定的手术风险及相关并发症。
同时仍然存在如下问题有待解决并关注:(1)RY-GBP既适合合并肥胖的T2DM患者,也适合非肥胖型T2DM患者,但RY-GBP术式(开腹或腹腔镜)的标准化、确切的治疗机制等仍有待进一步的基础研究与前瞻性、多中心临床验证;(2)尽管糖尿病外科手术方式众多,但疗效不一且对各种手术方式的适应症、禁忌症的把握未得到广泛认可;(3)评估糖尿病手术的适应症时,胰腺胰岛功能比BMI更准确,更能预测术后糖尿病情况,同时,还应当引入胃肠道急速检测指标作为胃转流手术适应症筛查项目,如此可寻找糖尿病手术最佳纳入标准。
参考文献[1]BuchwaldH,AvidorY,BraunwaldE.etal.Bariatricsurgery:asystematicre viewandmeta-analysis[J].JAMA,2004,292(14):1724-1737[2]KotidisEV,KoliakosGG,BaltzopoulosVG,etal.Serumghrelin,leptinandadi ponectinlevelsbeforeandafterweightloss:comparisonofthreemethodsoftreat ment—aprospectivestudy[J].ObesSurg,2006,16(11):1425-1432[3]ChanJL,MunEC,StoynevaV,etal.PeptideYYlevelsareelevatedaftergas tricbypasssurgery[J].Obesity(SilverSpring),2006,14(2):194-198[4]BroglioF,GotteroC,ProdamF,etal.Non-acylatedghrelincounteractsthemetabolicbutnottheneuroendocrineresponsetoacylatedghrelininhumans[J].JClinEndocrinolMetab,2004,89(6):3062-3065[5]SunY,AsnicarM,SahaPK,etal.Ablationofghrelinimprovesthediabeticbutnotobesephenotypeofob/obmice[J].CellMetab,2006,3(5):379-386[6]RodieuxF,GiustiV,D’AlessioDA,etal.Effectsofgastricbypassandgastricbandingonglucosekineticsandguthormonerelease[J].Obesity(SilverSpring),2008,16(2):298-305[7]MorinigoR,VidalJ,LacyAM,etal.CirculatingpeptideYY,weightloss,andglucosehomeostasisaftergastricbypasssurgeryinmorbidlyobesesubjects[J].AnnSurg,2008,247(2):270-275[8]VandenHoekAM,HeijboerAC,VosholPJ,etal.ChronicPYY3-36treat mentpromotesfatoxidationandamelioratesinsulinresistanceinC57BL6mice[J].AmJPhysiolEndocrinolMetab,2007,292(1):e238-24[9]PournarasDJ,OsborneA,HawkinsSC,etal.Theguthormoneresponsefollow ingRoux-en-Ygastricbypass:cross-sectionalandprospectivestudy[J].ObesSurg,2010,20(1):56-60[10]高宏凯,胃肠型糖尿病—糖尿病发病机制新学说[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2):9-12.—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