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前后期创作比较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88 MB
- 文档页数:25
01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李清照生平及成就创作背景及时代特点创作背景时代特点《渔家傲》题材与风格题材《渔家傲》以渔家生活为题材,通过描绘海上仙山、神人生活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风格李清照的词风婉约柔美,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等手法来表达内心情感。
《渔家傲》一词中,她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海上仙山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享受。
同时,词中也透露出她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苦闷,以及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02诗词内容解析Chapter全文朗读与录音欣赏全文朗读录音欣赏逐句讲解与意境描绘逐句讲解意境描绘通过对诗词中描绘的景象、情感和氛围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阐释家国情怀女性独立意识分析诗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人生哲理03艺术手法鉴赏Chapter豪放洒脱浪漫主义对比鲜明030201独特的表现手法意象运用和象征意义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音韵美和节奏感音韵和谐运用押韵、平仄等音韵手法,使词作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
节奏感强通过运用长短句、对仗等手法,形成起伏跌宕的节奏感,使读者在诵读时感受到强烈的情感波动。
语言优美词中语言凝练生动,形象鲜明,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力量。
04知识拓展与延伸Chapter《声声慢》这首词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刻画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苦闷,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如梦令》这是李清照的早期词作之一,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她少女时代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
《一剪梅》此词以梅花为寄托,抒发了作者对离愁别绪的深深感慨,展现出她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李清照其他代表作品介绍1 2 3女性文学的起源与发展女性文学的特点与价值女性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女性文学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现状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女性文学的题材与主题女性文学的艺术创新与探索05跨文化对比与启示Chapter中西方女性文学比较女性角色定位情感表达方式文学传统与创新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塑造社会地位与角色01审美观念与标准02家庭与婚姻观念03对当代女性自我认同和价值观的启示追求独立自主勇于表达情感尊重多元审美关注家庭与婚姻06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Chapter针对本课内容进行提问和思考提问1请谈谈你对《渔家傲》这首词的整体印象和感受是什么?提问2在词中,李清照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她的情感和心境?提问3你认为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李清照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情感或思考?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感悟心得1心得2感悟1讨论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应用1应用2应用3THANKS。
李清照前后期诗词词风对比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期和后期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前期作品风格细腻婉转,后期作品风格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李清照是一位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
时代的动荡,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她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公元1126年,北宋为金所灭,史称“靖康之变”。
南渡前,李清照的生活幸福浪漫欢乐,因此词作内容多表现自己的个人生活,词风活泼清新、细腻婉转,后期词作因丈夫的离世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词风则转向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一、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格1、李清照南渡前的个人生活经历。
李清照,出生于宋神宗年间。
她的父母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她的成长受家庭影响较大,良好的文学创作基础也由此奠定。
少女时代的她生活得无忧无虑,于是她率真自然的性格和心灵由此形成。
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为夫妻,期间,她与丈夫共研金石书画,一度生活幸福美好。
2、李清照南渡前的词作风格。
南渡前,李清照过着美好欢乐的生活,偶尔的“愁”也只是强说的“闲愁”,所以她前期词风多为:清新自然,细腻婉转,色调明快。
前期词基本分为三类:一是赞颂自然青春;二是惜春和伤春;三是对爱情的自我独白。
(1)赞颂自然青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约写作于李清照十六岁时,当时她刚来汴京不久。
词里,她回忆昔日游玩溪亭的情景:天色将晚,在溪亭尽情游玩喝酒,直到沉醉不醒,于是也就忘了回家。
以至于后来玩得尽兴了,酒也醒了,天色也已晚,匆忙返回。
不经意,竟又把小船划进藕花丛中,迷了路。
焦急彷徨之际,惊动了滩边的沙鸥和白鹭,它们纷纷起飞,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了。
透过词作,一位天真浪漫的少女出外游玩的画面跃然于纸上,我们也能体会到作者少女时代的那种无忧无虑、快乐和自由。
(2)伤春情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首词作表达的是少女伤春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