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影响评价(1)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7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上) *⼤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是: 1.掌握声环境影响评价各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2.掌握点声源及线状⽣源声级衰减计算⽅法的选⽤原则。
3.掌握噪声防治对策应考虑的环节。
4. 熟悉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
5.熟悉各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作的基本要求。
6. 熟悉各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7. 熟悉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
8.熟悉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的布设原则。
9.熟悉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的测量量和测量时段。
10.熟悉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
11.熟悉噪声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的布设原则。
12.熟悉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概念 1.声环境:⼈类听觉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包括有⽤的声⾳和⽆⽤的声响,构成了⼈类⽣存的声环境。
2.噪声:是⼈们不需要的声⾳,⽆⽤的、厌烦的声⾳。
他的判断不仅根据物理学上的定义,⽽且和⼈们所处的环境和主观感觉反应有关。
3.环境噪声:包括⼈为活动产⽣的噪声和⾃然界噪声。
按照《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环境噪声只包括⼯业⽣产、建筑施⼯、交通运输和社会⽣活中所产⽣的⼲扰周围⽣活环境的声⾳。
考试⼤ 4.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并⼲扰他⼈正常⽣活、⼯作和学习的现象。
⼆.环境噪声特征和噪声源类别 1.环境噪声特征: ⑴噪声属于物理因素,属于能量污染。
⑵环境噪声是局限性和分散性的公害 .具有随机性、局限性、分散性的特点。
⑶环境噪声是感觉公害,评价量A声级是⼀模拟⼈⽿特征的主观量。
环境噪声标准要根据不同环境区域、不同时间和⼈处于不同⾏为状态来决定。
考试⼤ 2.噪声源类别 2.1.三要素:声源、传播介质、接收器为声⾳三要素。
2.2.噪声源分类: ⑴按产⽣的机理分,有机械噪声、空⽓动⼒性噪声、电磁噪声和⽕焰噪声等。
控制和治理噪声源强,须从产⽣机理上研究。
⑵按产⽣来源分⼯业噪声、建筑噪声、交通噪声、社会⽣活噪声及⾃然界噪声。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是指由于各种噪声源(如交通、工业、建筑工地等)的存在而导致的环境噪声的总体状况。
噪声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人体健康、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对噪声环境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
噪声环境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环境噪声水平:环境噪声水平是评价噪声环境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对环境中各种噪声源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到一个具体的噪声水平值。
通常使用分贝(dB)作为噪声水平的单位,分贝值越高,表示噪声越大。
根据不同的噪声敏感性,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噪声干扰区域。
2.噪声频谱特性:噪声频谱特性是指噪声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能量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噪声的频谱特性,可以了解到噪声的主要频率成分和特点。
例如,交通噪声的频谱特性通常表现为低频成分较多,而机器噪声则会有明显的高频成分。
了解噪声的频谱特性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噪声控制策略。
3.非听觉影响:除了直接影响人们听觉系统外,噪声还会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引起人们的心理疲劳、失眠、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
此外,噪声还会干扰人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降低工作和学习效率。
因此,评价噪声环境的影响还应包括对人们的非听觉影响的综合考虑。
4.噪声源与环境的关系:噪声源与环境的关系是评价噪声环境重要的一个方面。
不同类型的噪声源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也对噪声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指导。
例如,噪声源的位置、高度、数量等因素都会对噪声的传播路径和范围产生影响。
通过研究噪声源与环境的关系,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噪声控制策略,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5.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同地区和国家对噪声环境的控制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评价噪声环境的影响还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
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通常包括噪声限制值、噪声测量方法和噪声控制要求等。
评价噪声环境的结果可以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比较,以确保噪声环境达到相关要求。
一、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是指对建设项目或政策、规划等的实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预防的过程。
EIA是一种为了保护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通过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资源。
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1. 噪声的定义与特点噪声是指那些使人感觉不舒服,干扰到正常生活、工作、休息等活动的声音。
噪声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设施、交通运输、社会娱乐等,它不仅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和生长。
2. 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中会引起耳聋、心血管疾病等;(2)对动植物的生理和心理影响,会导致动物惊恐、生长发育异常等;(3)对生态系统的损害,会影响鸟类的繁殖、迁徙等行为,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4)对生态景观的破坏,噪声会影响景观的质量,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噪声防护距离标准的制定噪声防护距离标准是指在建设项目或规划中,为了避免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制定的一定距离以内应采取何种环境保护措施的标准。
制定噪声防护距离标准首先需要了解噪声源的特性、周围环境的敏感性和保护对象的需求,然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和制定。
1. 制定噪声防护距离标准的必要性(1)保障公众健康,避免因噪声污染导致的身体健康问题;(2)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噪声对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的影响;(3)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4)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制定噪声防护距离标准的原则(1)科学合理,根据噪声源的特性、环境敏感性等因素制定标准;(2)综合考虑,结合基础数据、环境质量标准、工程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充分评估;(3)依法依规,遵守国家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4)民主参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听取各方意见进行决策;(5)可行实施,考虑到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行性。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评定及评价要求噪声环境是指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遭受到的各种噪声的总体表现。
噪声环境的影响评价等级评定及评价要求主要是对噪声环境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其对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噪声环境评价的等级评定和评价要求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噪声环境评价等级评定为了科学评估噪声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采用噪声等级评定方法。
具体评级可以根据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或者相关规范和标准来制定。
一般来说,噪声环境评价等级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噪声源种类与数量:评定噪声环境时,需要统计和分析噪声源的种类和数量。
常见的噪声源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不同噪声源的数量和强度将对噪声环境评价等级产生影响。
2.噪声水平:噪声水平是评估噪声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测量和监测来获取。
一般来说,噪声水平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评价等级也会更高。
3.暴露时间:暴露时间是指人们在噪声环境下暴露的时间长短。
噪声环境评价等级的评定中,需要考虑人们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点的暴露时间情况。
4.评价指标与标准:评价噪声环境的指标和标准也是评定等级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噪声环境评价标准将会给出不同的评级结果。
根据以上指标的评定和加权计算,可以得出噪声环境的评价等级,如A类、B类、C类等级,以此来反映噪声环境的影响程度。
评价等级越高,表明噪声环境越严重,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影响也越大。
二、噪声环境评价要求噪声环境评价要求主要是对噪声环境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其对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而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噪声环境评价要求:1.测量方法与设备的选择:评价噪声环境时,需要选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行噪声水平的测量。
这些方法和设备需要具备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2.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评价噪声环境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是评价的重要一环。
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声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环境中所能听到的声音的总和。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各国纷纷制定了声环境管控的标准。
在我国,《城市环境噪声标准》规定了不同功能区的声环境标准,其中包括了1类声环境功能区。
1类声环境功能区主要用于居住和休闲的区域,如住宅小区、公园等。
针对这些区域,需要制定相应的声环境标准来保障居民的生活品质和休闲环境。
根据《城市环境噪声标准》,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标准如下:1. 基本指标:(1) 白天等效声级L_den:白天(7:00-22:00)不应超过60分贝。
(2) 夜间等效声级L_n:夜间(22:00-7:00)不应超过50分贝。
2. 昼夜差异性指标:(1) 白天声级调整系数K_day:为了反映白天与夜间声环境的不同,在白天使用L_den计算结果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修正。
修正系数K_day的取值范围为0.7-1.3,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夜间声级调整系数K_night:在夜间使用L_n计算结果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修正。
修正系数K_night的取值范围为0.7-1.3,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噪声频率分布统计特性指标:(1) 分贝频率截止值:在特定频率上的声级不应超过相应截止值。
一般分为中频截止值和高频截止值,分别用于评价中频和高频声音的控制情况。
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人们在居住和休闲环境中不受过多噪声的困扰。
声音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过多的噪声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在住宅区和公园等区域,人们希望能够享受到宁静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白天等效声级和夜间等效声级是对整体噪声影响的评价。
白天的标准相对较高,因为白天的活动较多,人们对噪声的忍耐度也相对较高。
而夜间的标准较低,因为夜间是休息和睡眠的时间,对噪声的容忍度较低。
通过对白天和夜间等效声级的限制,可以降低居民在休息时间受到噪声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