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656.50 KB
- 文档页数:63
第三节企业核心能力分析一、企业核心能力概念及判断标准(一)概念及内涵本质上:核心能力就是企业发展独特技术,开发独特产品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
特征:1、能够为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2、能够支撑多种核心产品;3、竞争者难以复制或模仿。
将企业比作一棵树,最终产品是树的果实,核心产品是树干,核心能力则是提供营养、水分和支撑的根系统,它能使树干粗壮,果实累累。
(二)判断标准1、有价值的能力:核心能力具备为顾客创造顾客所重视的价值的能力。
如,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领先技能可以称为核心能力,而本田的经销网络并非是它的核心能力,因为顾客购买本田汽车更看重的是本田发动机可以提供的诸如省油,低噪音,易加速等对顾客来说特别有价值的功能。
2、独特的能力: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极少能拥有的能力。
不是整个行业所普遍掌握的。
,如发动机一直是本田公司的核心能力,而不是福特公司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是企业自身不断学习,创造和提高,竞争对手无法简单模仿。
3、难于模仿的能力:不被其他企业轻易建立模仿的能力。
体现历史;体现模糊性;体现社会负责性。
4、不可替代的能力:不具备战略对等资源的能力综合运用这四项标准的具体组合来判断企业的竞争结果和业绩评价二、企业核心能力分析的内容(一)主营业务分析一个企业若没有明确的主营业务,经营内容过于分散,则很难形成核心能力;或者企业虽没有主营业务,但在该业务领域中的竞争能力很弱,也谈不上有核心能力。
(二)核心产品分析核心产品是核心能力与最终产品之间的有形联结,是决定最终产品价值的部件或组件。
当今企业间的核心能力竞争主要体现在四个层次:开发与获取构成核心能力的技能与技术之争;整合核心能力之争;扩大核心产品份额之争;扩大最终产品的份额之争。
第三层次的竞争主要体现为许多企业以原创或垄断技术、设备供应商的身份向其他企业甚至对手出售核心产品。
如IBM 公司把零组件出售给任何人无论敌友,从而提高销售额。
(三)核心能力分析的方法核心能力具有动态性,必须不断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
第一讲1.企业战略战略是一种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为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企业战略规定的是企业未来发展与竞争中的根本性问题企业战略:是关于企业未来发展与竞争中的根本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2.企业战略的特征全局性—企业战略最根本的特征长远性—谋求企业的长远利益;纲领性—洞察方向,原则性和概括性;抗争性—应付环境的威胁、压力和挑战;风险性—基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3.企业战略的层次类型公司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事业战略或分公司战略—事业战略或分公司战略是由事业部制定的战略职能战略—职能战略也称部门战略。
4.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为了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根据企业环境和企业发展各个层次的目标,所进行的企业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与控制等全部活动的总称。
它的实质是对企业战略及其行动的管理。
5.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与运营管理比较)(1)战略管理是关于企业整体的管理。
而运营管理主要是职能性管理。
(2)战略管理需要管理和改变企业与外部的关系。
而运营管理主要管理企业内部的关系。
(3)战略管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而运营管理主要处理比较确定的常规事务,比较容易预见和量化。
(4)战略管理涉及企业的变革,战略管理可以说是对变革的管理。
而运营管理主要是在现有状态下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改变状态。
(5)战略管理是复杂的和、科学的、艺术的管理。
运营管理是相对简单和科学管理。
6.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简答(1)确定企业愿景、使命以及战略目标(2)战略态势分析——外部环境分析(OT)、内部环境分析(SW)(3)战略分析与选择(4)战略实施(5)战略评价与控制第二讲1.企业使命企业存在的目的。
具体来说就是在当前和未来向什么样的人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
2.企业使命的作用调整各利益相关群体间的分歧;协调管理者间的不同观点;为企业愿景和目标的制定打下基础,是企业战略目标的价值方向。
第一章 绪论一、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及其演进1.战略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战略”一词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军事来源,一个是生物学来源。
军事来源更多地强调的是主体的主动设计过程;生物学来源则更多强调的是主体被动地适应过程,也即生物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自发形成的生存技能及其演进模式。
·“战略”一词后来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军事和生物学以外的领域,由此,它也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内涵。
《辞海》中说,战略“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
将战略思考运用于企业活动及其管理之中,就产生了企业战略概念。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长远生存与发展所作出的全局性谋划。
在这里有四个关键词,即长远、生存和发展、全局性、谋划。
其中,长远、全局性两个关键词比较好理解,而对于企业来说,生存和发展、谋划意味着什么,则是把握企业战略及其问题的关键。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从根本上说是利润,只有利润,特别是可持续利润才能为企业提供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但这里的利润应该是经济利润而非会计利润,因为会计利润是自己的投入产出的差额,而经济利润则是考虑机会成本之后的差额,其中包含了“比较”的含义,而正是这种“比较”体现了战略的内涵。
·超过平均利润之上的经济利润也即超额利润,被称为经济租,一般来说,有四种类型的经济租,分别是:(1)李嘉图租(Ricardian Rents),是来自于固定或有限供给资源的超额利润;(2)帕累托租(Pareto Rents),是指一种资源的最好运用与次好运用的收益之差;(3)熊彼特租(Schumpeter Rents),是指一种来自于创新的超额利润,是对风险和知识的回报;(4)垄断租(Monopoly Rents),是来自于共谋或政府管制、保护的超额利润。
·“谋划”一定要有对象,也就是“谋划什么”,它必须针对企业所面对的问题,而企业面对的问题主要有两类:(1)企业向何处去获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超额利润的问题,也即企业经营方向和业务定位问题;(2)企业如何创造超额利润问题,即经营组织、业务开展问题。
课程讲义第一章战略管理导论:战略与战略思维本章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战略的含义与特征第二节战略管理的含义、过程及层次第三节战略管理学科的发展第一节战略的含义与特征一、战略的含义战略一词由来已久,起初来自军事与外交方面的范畴,通常被认为是在对抗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智慧和艺术。
战略一词在中国起源于兵法,指将帅的智谋,顾名思义就是“战争谋略”;在西方,英文中“Strategy”一词起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其原意是“将军”,是指将帅本身,后强调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掀起了战略研究的热潮。
许多著名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高见。
1、钱德勒;2、安索夫;3、明兹伯格;4、大前研一;5、德鲁克;6、吴思华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战略是企业为取得或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通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经营范围、核心资源与经营网络等方面的界定,通过配置、构造、调整与协调其在市场上的活动来确立创造价值的方式。
二、战略的特征1、注重取舍;2、聚焦效能;3、强调重大;4、关注长远第二节战略管理的含义、过程及层次一、战略管理的涵义一般而言,战略管理是涉及对有关未来组织方向和范围做出决策和决策的实施,包括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
管理,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别人完成任务、达成目标。
战略制定着眼于“做正确的事”(doing the right things),而战略实施关注的是“将正确的事做得更有效率”(doing the right things right)。
由于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因此,战略管理强调的是“如何让人愉快、高效地做正确的事”。
战略管理研究的就是如何处理好高效、愉快和正确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战略管理的过程战略管理过程可以分为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三个部分。
其中战略制定包括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
1、战略制定战略制定包括两个方面:战略分析与战略选择。
(1)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包括企业使命与愿景、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