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设论文进度计划表
- 格式:docx
- 大小:8.39 KB
- 文档页数:4
化工09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一、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1、1-3周:毕业实习、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3周);
2、4周:工艺论证(1周);
3、5-8周:工艺计算及设备设计、选型计算(4周);
4、9-12周:绘图(4周);
5、13周:技术经济分析及非工艺部分(1周);
6、14:编制设计说明书(1周);
7、15周:上交毕业设计说明书,答辩评审(1周);
8、16周:毕业设计答辩(1周)。
二、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1、1-3周: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3周);
2、4-11周: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准备及实验阶段(8周);
3、12-13周:实验数据处理、分析(2周);
4、14周:撰写毕业论文(1周);
5、15周:上交毕业论文,答辩评审(1周);
6、16周:毕业论文答辩(1周)。
备注:以上为建议性安排,如有变动,以学院的安排为准。
知识改变命运
1 / 1。
毕业设计任务书及进度计划表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 6mm Q235-A V型破口对接横焊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与要求:1.Q235-A钢板焊接试验方案设计2.绘制焊接工艺卡片3.Q235-A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设计等时间: 2012 年 11 月26 日至 2013 年 3 月 10 日共 9 周学习中心:,或办学单位,学生姓名: 学号:专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指导单位或教研室: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继续教育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制网络教育学院2013 年 3 月 12 日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指导教师日期工作内容执行情况签字 2012.11.26 ,查阅和收集与设计有关的资料2012.12.22012.12.3 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设计, 和如何布局 2012.12.92012.12.10,Q235-A钢板焊接试验方案设计 2012.12.232012.12.24, 绘制焊接工艺卡片2012.12.302012.12.31, Q235-A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设计 2013.1.132013.1.14,编写设计说明书 2013.1.202013.3.4 毕业设计(论文)的修改、答, 辩的准备时间 2013.3.10教师对进度计划实施情况总评签名年月日本表作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下面红色为工作计划模板,不需要的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工作计划一、近期今年是在新的工作岗位工作的年,是熟悉工作,履职,方法,积累经验的一年,年中“转变,”,即转变工作角色,工作职责。
转变工作角色:参加工作近十年了,从事的工作一直都单一,以至于对行业的工作所知甚少,以至陌生,县办公室全县的核心机构,工作涉及到全县各行各业,对此,在思考问题,事情时,跳出以前在的思维,摆正的位置,全局意识,转变工作角色。
工作职责:办公室对工作安排,尽快熟悉的工作和职责,熟悉县办公室的规章制度,工作要求;熟悉县办公室总体工作及年初工作,工作任务;三虚心办公室同志的,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在干中学、学中干,工作的运行和问题的程序;四要与科室同志总结前期工作,工作努力方向。
毕业论文进度表范文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完成学业时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制定一份合理的进度表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时完成论文的撰写。
下面是一份毕业论文进度表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阶段,选题和文献调研(1-3周)。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进行相关的文献调研。
首先,我们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选择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然后利用图书馆、学术期刊、互联网等渠道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问题。
第二阶段,撰写开题报告(4-6周)。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根据文献调研的结果,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工作的起点,它需要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内容。
在撰写开题报告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第三阶段,完成论文提纲(7-9周)。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根据开题报告的内容,完成毕业论文的提纲。
论文提纲是整个论文写作的框架,它需要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等部分。
在完成提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安排,确保论文的结构合理、逻辑清晰。
第四阶段,撰写论文初稿(10-14周)。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按照论文提纲的要求,撰写论文的初稿。
在撰写初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论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每个部分的内容都能够符合提纲的要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论文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进行精细的打磨,确保论文的质量达到要求。
第五阶段,修改和润色(15-17周)。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对论文的初稿进行修改和润色。
首先,我们需要对论文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审查和修改,确保论文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其次,我们还需要对论文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进行精细的润色,确保论文的表达清晰、流畅。
第六阶段,完成最终版(18-20周)。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对论文的修改和润色进行最后的确认,确保论文的质量达到要求。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及检查表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注:1、“阶段工作内容”包括:查阅文献、调研、选题、撰写综述、翻译外文资料、开题、实验或设计、绘图、撰写毕业论文、定稿及答辩等。
各分院(系)可根据实际
情况确定。
2、“工作进度安排周次”填写实际安排的周次,第七学期的写在前面,第八学期的写在后面;工作进度在相应周次下面画横线表示,允许作适当调整。
3、对各阶段工作内容的完成情况,指导教师应及时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检查结果分A、B、C三级:A为全面完成任务;B为完成任务;C为完成任务不好。
4、此表一式一份,归入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
毕设工作进度安排时光匆匆,转眼间就迎来了毕业季,毕业设计是毕业前的重要任务,它不仅是对我们大学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也是我们展现自身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机会。
为了确保毕业设计能够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我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进度安排。
一、选题与资料收集(第 1-2 周)在选题阶段,我经过深思熟虑,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知识,确定了毕业设计的题目——具体题目。
确定题目后,我立即着手收集相关的资料。
首先,我在学校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和期刊,对与题目相关的研究现状和前沿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同时,我还利用学校的电子资源数据库,下载了许多权威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为自己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除了图书馆和数据库,我还在互联网上搜索了相关的行业资讯和技术论坛,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和讨论,获取了一些实用的经验和建议。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第 3-4 周)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我开始构思毕业设计的方案。
首先,我根据题目要求和相关的技术标准,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设计方案,并对每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然后,我邀请了导师和几位同学一起对这些方案进行了论证和评估。
在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后,我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最终确定了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案。
三、详细设计与计算(第 5-8 周)方案确定后,我开始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计算。
这包括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参数计算和性能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我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还运用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软件工具,对设计结果进行了反复的验证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四、实验与调试(第 9-12 周)完成详细设计后,我开始搭建实验平台,进行系统的实验和调试。
在实验过程中,我认真记录了各种实验数据和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及时的分析和处理。
如果发现系统存在问题或性能不达标,我会仔细排查原因,对设计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然后再次进行实验和调试,直到系统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记录表--参考模板————————————————————————————————作者:————————————————————————————————日期:2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记录表学生xxx 学号xxxx所在专业xxxxxx指导教师xxxx 职称xxxx所属单位xxxxx第一阶段:选题1.毕业论文(设计)常识性指导(学生填写)指导时间:2012。
9.26~2012.10。
15指导形式:面谈咨询与现场交流指导地点:理工楼305、办公室主要内容:1. 参加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说明会:10月15日参加了系组织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说明会,系主任等老师对毕业设计的总体要求,做了统一的解读;对毕业设计的流程和各阶段要求做了说明,初步了解毕业设计不同课题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要求、各课题应完成的任务和基本指标和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
同时,有针对性对PLC应用系列课题,向林老师进行现场的咨询和交流,最后选择了“PLC在锅炉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
2.熟悉课题设计任务和方法:在导师指导下,我学习、收集和整理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参加了为期4周的PLC集中培训,初步了解了PLC系统的应用知识,也对课题的任务、要求和应用意义有了熟悉。
本课题所运用的理论主要是应用PLC技术,并结合前期学习的电工电子基础进行研究和设计。
其方法是通过PLC和Wincc软件构成一个电热锅炉的加热系统,具有模拟演示功能。
其中的硬件部分采用PLC西门子S7—300,软件采用S7编程软件及WinCC软件,实现电热炉的温度设置、加热、报警和安全控制等功能。
3.课题预期目标:(1)用PLC技术及设备来实现对电热锅炉的电气控制,完全达到原有的控制功能;(2)在实现控制功能的基础上,用WinCC 进行监控和仿真;具有模拟演示功能;(3)本课题尽量采用人机界面(HMI)来提供这种透明性,便于操作;(4)对电热锅炉系统,将采用外部水温传感器和模拟相结合的形式,自己制作和焊接电路板,能完成水温和水位的控制调节;(5)在设计过程中,将进行优化设计,使电热锅炉的控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包括报警和保护功能,以提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