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4.14 KB
- 文档页数:1
1、什么是均压环?均压环是用一水平金属体(如扁钢或圆钢)与接地引下线等连接,使各连接点处 等电压。
施工中的具体要求为:一、一般要求1、 从首层起,每三层利用结构圈梁水平钢筋与引下线焊接成压环。
所有引下线、 建筑物内的金属结构和金属物体等与均压环连接。
2、 从距地30米高度起,每向上三层,在结构圈梁敷设一条 下线焊成一环形水平避雷带,以防止侧雷击, 金属物体与防雷装置连接。
由于对地分布电容作用,绝缘体遭雷击时, 击的一端起很短距离内分布了大部分电压降, 度必须很高,否则一旦局部击穿,这种电压分布不均将延续到下一段绝缘体中去, 随着绝缘体击穿长度的增加,情况将更为恶劣。
而绝缘强度的增加势必造成造价 的飞速增长,如果在绝缘子头部(遭受雷击的部位)加装一个均压环,以其电感 效应平衡对地电容电流,那么雷击过电压分布将相对均匀,即可以充分利用绝缘 子的全长来耐受雷电的冲击。
2、为什么超30米要每层利用结构圈梁的2颗主筋焊接封闭成环,做成均压环; 起到什么作用?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设置?均压环是高层建筑物为防侧击雷而设计的环绕建筑物周边的水平避雷带。
在建 筑设计中当高度超过滚球半径时(一类 30米,二类45米,三类60米),每隔6 米设一均压环。
在设计上均压环可利用圈梁内两条主筋焊接成闭合圈, 此闭合圈 必须与所有的引下线连接。
要求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其目的是便于将6米高度 内上下两层的金属门、窗与均压环连接。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除了防止雷电的直击外,还应防止侧向雷击,超 过30米高的建筑物,应在30米及其以下每隔三层围绕建筑物外廓的墙内做均压 环,并与引下线连接。
保证建筑物接构圈梁的各点电位相同,防止出现电位差。
(a ) 均压环采用不小于 ①8mm 勺镀锌圆钢,或不小于24mm < 4mm 勺镀锌扁钢。
(b ) 均压环沿建筑物的四周暗敷设,并与各根引下线相连结。
(C )外檐金属门、窗、栏杆、扶手、玻璃幕、金属外挂板等预埋件的焊接点 不应少于两处,与引下线连接。
电气接地基础知识详解一、接地的概念接地是为了防止触电或保护设备的安全,把电力电讯等设备的金属底盘或外壳接上地线,利用大地作电流回路接地线。
在电力系统中,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
二、接地的作用我们往往只知道接地可防止人身遭受电击,其实接地除了这一作用外,还可以防止设备和线路遭受损坏、预防火灾、防止雷击、防止静电损害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1、防止电击人体阻抗和所处环境的状况有极大的关系,环境越潮湿,人体的阻抗越低,也越容易遭受电击。
例如,装过交流收音机的人几乎都受到过电击,但几乎都能摆脱电源,因为此时人所处的环境干燥,皮肤也较干燥。
接地是防止电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电气设备通过接地装置接地后,使电气设备的电位接近地电位。
由于接地电阻的存在,电气设备对地电位总是存在的,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越大,发生故障时,电气设备的对地电位也越大,人触及时的危险性也越大。
但是,如果不设置接地装置,故障设备外壳的电压就和相线对地电压相同,比起接地电压还是高出很多的,因此危险性也相应增加。
2、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电力系统的接地,又称工作接地,一般在变电站或变电所对中性点进行接地。
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要求很小,对大型的变电站要求有一个接地网,保证接地电阻小而且可靠。
工作接地的目的是使电网的中性点与地之间的电位接近于零。
低压配电系统无法避免相线碰壳或相线断裂后碰地,如果中性点对地绝缘,就会使其他两相的对地电压升高到3倍的相电压,其结果可能把工作电压为220的电气设备烧坏。
对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即使一相与地短路,另外二相仍可接近相电压,因此接于其他二相的电气设备不会损坏。
此外可防止系统振荡,电气设备和线路只要按相电压考虑其绝缘水平。
3防止雷击和静电危害雷电发生时,除了直接雷外,还会生产感应雷,感应雷又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
所有防雷措施中最主要的方法是接地。
三、接地种类常见的接地种类有以下几项:重复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
防雷接地安全基础知识引言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雷电是一种常见而且危险的自然现象。
当雷电来临时,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还会对建筑物、设备和电力系统等产生巨大的破坏。
因此,防雷接地安全成为了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本文将介绍防雷接地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防雷接地?防雷接地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将建筑物、设备或系统与地面进行良好的连接,以便将雷电等异常电流引导到地下,从而降低雷击或电击的风险。
它是建筑物和设备防雷的首要步骤,也是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
防雷接地的重要性正常情况下,地球的电势潜在会保持稳定,但当雷电产生时,会产生电势差,即雷电电压。
如果建筑物或设备没有良好的接地系统,雷电电压就可能通过这些物体进入到人体或设备中,造成严重的伤害或设备损坏。
通过合理的防雷接地措施,可以将雷电电流安全地引导到地下,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整性。
防雷接地的基本原理防雷接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建筑物或设备与地面进行良好的电气接触,将雷电电流迅速引导到地下,从而避免电流通过物体造成伤害或损毁。
接地系统主要由接地极、接地装置和接地导线组成。
接地极接地极是接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与地壤形成良好接触来实现低阻接地。
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用于连接接地极和接地导线,通常包括接地体、接地网和接地电阻等。
不同的接地装置适用于不同的接地需求。
接地导线接地导线用于连接接地系统的各个部分。
为了保证接地导线的导电性能,选择导电材料和合适的截面积非常重要。
防雷接地的常用方法根据不同的建筑物和设备的需求,防雷接地有多种常用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雷接地方法。
建筑物防雷接地对于建筑物,常见的防雷接地方法包括钢筋混凝土接地、接地网接地和接地极接地等。
这些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确保建筑物与地面之间的电气连接良好,将雷电电流引导到地下。
天线防雷接地天线是一种容易受到雷电影响的设备。
为了保护天线和相关设备,常见的防雷接地方法包括天线接地和天线塔接地。
电路板接地基础知识讲解电路板接地是电子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还能提高电路的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本文将对电路板接地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讲解。
一、什么是电路板接地电路板接地,简单来说,就是将电子设备中的所有金属部件,如电路板、金属外壳等,通过导线连接到地面或大地,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参考电位。
接地的主要作用有:保护电子设备和用户的人身安全、提供一个稳定的参考电位、降低电磁辐射和抗干扰能力等。
二、电路板接地的分类根据接地回路的不同,电路板接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单点接地:将所有金属部件连接到一个统一的接地点,形成一个单一的回路。
这种接地方式适用于一些简单的电子设备,但对于复杂的设备来说,由于存在大量的信号线和功耗线,单点接地会导致接地电流增大、接地电压上升等问题。
2. 多点接地:将电路板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单独进行接地,形成多个接地回路。
这种接地方式可以减少接地回路之间的干扰,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接地电位的一致性,避免产生不同区域之间的接地环路。
3. 信号与功耗分离接地:将信号线和功耗线分开接地,分别形成不同的接地回路。
这种接地方式可以有效地隔离信号线和功耗线之间的电磁干扰,提高电路的工作性能。
三、电路板接地的注意事项1. 确保接地导线足够粗大:为了降低接地回路的电阻,接地导线的选择应尽量粗大,以确保电流能够顺利地流回地面。
2. 避免接地回路产生环路:在设计电路板接地时,要注意避免接地回路之间产生环路,否则会引发信号串扰和电磁干扰等问题。
3. 注意接地点的位置选择:接地点的位置选择应尽量靠近电路板中心,并远离会产生干扰的元器件和线路,以提高接地的效果。
4. 接地回路与信号回路分离:在设计电路板时,要将接地回路与信号回路进行分离,避免相互干扰,同时也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
四、电路板接地的测试方法为了确保电路板的接地效果良好,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测试方法:1. 接地电阻测试: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对接地回路的电阻进行测试,以确保接地回路的电阻在合理范围内。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是电气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接地安全是指在低压配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者人员触电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下面将从接地的重要性、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和接地保护等方面介绍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
接地的重要性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是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接地可以有效地解决电气设备的漏电问题,防止电气设备带电外壳触及,保护人体不被电流伤害。
另外,接地可以提供电路的零电位参考,保证电气设备的工作正常。
在发生故障时,接地能够迅速将电流引入地,起到保护设备和人员不受伤害的作用。
接地方式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TN、TT和IT三种。
TN接地方式是指电源端接地,负载端通过零线与地相连,既能保证电流回流到电源处,又能提供电气设备的零电位。
TT接地方式是指电源端和负载端均与地相连,通过接地电阻保证电流回流到电源处,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IT接地方式是指系统无地点接地,通过接地电阻将系统与地分开,当发生故障时可定位故障点。
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系统中的电阻,它能够限制故障电流的大小,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接地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土壤电阻、接地体的材料和形状等因素。
通常要求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电阻不超过1Ω,以确保系统工作正常和人员安全。
为了降低接地电阻,可以采取增加接地体数量、加大接地体的面积或者改善土壤条件等措施。
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是指在低压配电系统中针对接地故障采取的保护措施。
主要有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和接地故障指示等措施。
过电流保护是通过安装保护装置,如熔断器和断路器等,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及时切断故障电路,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差动保护是通过检测电流差值,当差值大于设定值时,自动切断故障电路。
接地故障指示是通过接地故障指示仪,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及时指示故障位置,方便维修。
总结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包括接地的重要性、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和接地保护等内容。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范本一、引言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保护人身安全、防止设备损伤的重要作用。
正确的接地设计和维护可以减少地电压、故障电流等对人员与设备的伤害风险。
本文将介绍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的基础知识,包括接地标准、接地类型、接地电阻、接地装置等相关内容。
二、接地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应符合以下标准:1. GB 50054-2011《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 GB 50057-2010《智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 GB 50254-2015《建筑电气装置设计规范》4. DL/T 874-2004《电力系统接地设计准则》5. DL/T 746-2009《电力系统接地测试技术导则》三、接地类型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TN 系统:即电源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用户与电源之间的导体通过低阻抗连接。
TN-C、TN-S、TN-C-S 分别代表了共同中性线接地、单独中性线接地和中性线中有一段共地。
2. TT 系统:用户与电源之间的导体通过绝缘进行连接,用户与地之间的导体通过低阻抗连接。
3. IT 系统:即电源的中性点不接地,用户与电源之间的导体通过绝缘进行连接,用户与地之间的导体不直接连接,而是通过绝缘监护装置进行监护。
四、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评价接地装置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接地电流和接地电压的大小。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其它法”和“电压降法”,其中“电压降法”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
在进行接地电阻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测量点要选择在接地装置附近,避免测量引线的电阻干扰。
2. 测量点要选择在整个接地系统的有效接地区域,并保证测量点与其它金属物体的距离。
3.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关闭其它与被测接地系统相连接的设备,避免电流造成的干扰。
五、接地装置1. 接地棒:接地棒是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接地装置之一,它通过将电气设备与地之间的电流导入地中,减少因电气设备发生故障而导致的电压升高。
防雷接地安全基础知识
防雷接地安全是指在雷电活动频繁或容易引发雷电灾害的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人身和设备财产免受雷电侵害的工程措施。
防雷接地安全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接地原理:雷击产生的雷电会通过接地系统引流进入地下,接地系统起到了引导雷电流的作用。
接地系统主要由接闪器、雷电引线和接地设施组成。
2. 接闪器的作用:接闪器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高处,如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它能将雷电引接入地下,避免雷电直接打击建筑物。
3. 接地设施的选择:接地设施的选用应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电气设备来确定。
一般而言,接地设施应该能够具备低电阻、大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能。
4. 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系统连接到土壤中所呈现的电阻。
为了防止雷电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伤害,接地电阻应尽量降低到合理范围内,以确保雷电能够快速有效地引入地下。
5. 接地设施的维护:定期对接地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这包括清除接地设施周围的杂草、保持接地电阻的稳定等。
6. 防雷规范和标准:根据国家或地区的防雷规范和标准,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设计、安装和验收,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
上述基础知识是了解防雷接地安全的重要基础,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设,可以提高建筑物和设备的防雷能力,减少雷电灾害给人员和设备带来的损失。
接地线基础知识详解一、地线的概念地线,又称避雷线,是指用来将电流引入大地的导线;电气设备漏电时,电流通过地线进入大地。
地线的符号是E(Earth);可分为供电地线、电路地线两种。
按我国现行标准,GB2681中第三条依导线颜色标志电路时,一般应该是相线—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
零线—淡蓝色,地线是黄绿相间,如果是三孔插座,左边是零线,中间(上面)是地线,右边是火线。
简单的说:接地线是电气保护中的一种方式。
它的作用是当你的电器设备漏电或感应带电时能够快速通过接地线将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设备外壳不再带电,从而保证了人员后设备的安全。
例如:家用电器设备由于绝缘性能不好或使用环境潮湿,会导致其外壳带有一定静电,严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
为了避免出现的事故可在电器的金属外壳上面连接一根电线,将电线的另一端接入大地,一旦电器发生漏电时接地线会把静电带入到大地释放掉。
另外对于电器维修人员在使用电烙铁焊接电路时,有时会因为电烙铁带电而击穿损坏电器中的集成电路,这一点比较重要。
使用电脑的朋友有时也会忽略主机壳接地,其实给电脑主机壳接根地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死机现象的出现。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
按规定,接地线必须是25mm2以上裸铜软线制成。
在电器中:接地线就是接在电气设备外壳等部位及时的将因各种原因产生的不安全的电荷或者漏电电流导出的线路。
通俗点说:接地可以防止用电设备表面的静电或漏电对人造成电击伤害,大功率电器尤其需要注意。
二、地线的作用接地线的作用是为了避免家用发生漏电时对人体的伤害而接的;把有可能带电金属壳上的电引到大地中,以免人触到发生触电事故。
如果不接地,一旦设备发生漏电现象,人碰到带电体,就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家用电接地线是保护人身安全的,防止家用电器漏电后人身触电。
不能防雷。
地线有两种接地,分别是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
系统接地的任务是建立零电位参考点;保护接地的任务是保护人身安全。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是指将设备或设施与大地形成一个低阻抗的导通通路,以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接地安全基础知识包括接地原理、接地方法、接地系统构成、接地装置选型和接地系统的维护与检测等方面。
一、接地原理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原理是根据电流回路的闭合原理,通过将电流回路接入大地形成一个回路的情况下,当有电流通过时,能够通过大地的低阻抗导通通路回流,形成电流闭合,来保证电流的安全流动。
通过接地,可以有效地将电压、电流等危险因素分散,提高安全性。
二、接地方法1. 直接接地: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形成直接连接,通常用于接地电缆套管、金属管道等金属构件。
直接接地可通过接地体、接地极或耐酸碱土壤的金属结构实现。
2. 间接接地:将电气设备通过接地导线与大地相连,通常用于接地电缆、电气设备的中性线、电源插座等。
间接接地可通过灰土接地、屏蔽接地和复合接地等方式实现。
三、接地系统构成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系统由接地电阻、接地体和接地导线等组成。
1. 接地电阻:主要用于消除静电、雷击、线路故障等产生的大额电流,保护系统和设备不受损坏。
接地电阻一般采用接地极或接地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
2. 接地体:指用于接地的金属构件,通常埋设在土壤中。
接地体的形式多样,可以是接地极、接地网或接地钢管等。
3. 接地导线:将电气设备与接地体相连的导线,一般采用铜或铝材质,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
四、接地装置选型根据低压配电系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用适当的接地装置是非常重要的。
1. 接地电阻器:在需要对接地系统进行调节时,可以通过接地电阻器来改变接地系统的阻抗特性。
接地电阻器的选型要考虑接地系统所需的阻抗、工作电流、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等因素。
2. 接地极:适用于需要深度固定的接地场合,如变电站、发电厂等。
接地极的选型要考虑土壤的导电性和接地电阻要求等因素。
3. 接地网:适用于大面积接地的场合,如大型工业企业的接地系统。
1、避雷带的计算:依据计算规则,(水平+垂直)*(1+%)2、避雷带分为女儿墙敷设,混凝土块敷设,混凝土块独自计算,开端地点为50cm,间隔为 1m。
3、楼顶有栏杆的,能够用来取代避雷带,可是一定达到必定的壁厚,否则会被击穿。
4、引下线:第一种,利用柱子里边的钢筋做为引下线,定额默以为 2 根主筋,假如图纸给出多根,需要依据比率调整。
第二种,独自敷设金属构件作为引下线,计算工程量的时候,定额默认是一根,看清说明需要几根,进行调整。
5、测试电阻:第一种,断接卡子,合用于独自敷设的引下线,在室外处面上来做,用来测试接地电阻。
第二种:测试板,合用于利用钢筋作为引下线,这类状况在钢筋的下方链接一块测试板,方便测试电阻。
两种状况外侧能否需要箱子,能够来定能否有测试箱。
注意:不是每条引下线,都需要做测试。
6、接地母线:能够理解为雷电流的通道,负责电流的传输,把电流引到各个接地极。
接地极:就是电流流向大地的通道。
接地母线和接地极共同形成了一套接地装置,可是此刻这类做法不多了。
工程量的计算:接地母线计算长度,施工图工程量 * (1+%)。
接地极是依据根计算。
7、利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极:这是此刻比较常用的做法,利用自己基础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装置,不需要再独自敷设其余的东西了。
工程量的计算:有相应定额的地域,是依据基础的面积计算。
没有相应的定额的地方,能够依据焊接点来计算,参照“柱主筋与地圈梁的焊接”的定额。
8、均压环:作用是均压,将高压平均的散布在物体的四周,保证环形各部位之间没有电位差,进而达到均压的成效。
做法一,利用圈梁的钢筋作为均压环。
定额中有相应的定额能够选择。
做法二,利用扁钢或许圆钢独自敷设均压环。
定额中没有相应的定额,计算规则规定能够依据“户内接地母线”套取。
计算时,依据圈梁中心线长度计算。
设置:一类防雷建筑从30 米以上每间隔 6 米一道,二类防雷建筑从45 米开始每隔三层一道,三类防雷建筑从60 米开始每隔三层一道。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什么是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为满足电气装置和系统的工作特性和安全防护的要求,而将电气装置和系统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接地按用途不同有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之分。
(1)工作接地。
根据电力系统运行工作的需要而进行的接地(如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2)保护接地。
将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和架构(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因为他对间接触点有防护作用,故称作保护接地。
如TT系统和IT系统。
(3)保护接零。
为对间接触点进行防护,将电气装置的外壳和架构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如接地中性点)直接进行电气连接,称作保护接零。
如TN系统。
低压配电网是怎样实现绝缘监视的?用三只电压表分别接在线路三相和接地装置之间。
电压表的要求如下:①三只电压表的规格相同;②电压表量程选择适当;③选用高内阻的电压表。
配电网对地绝缘正常时,三相平衡,三只电压表读数均为相电压。
当配电网单相接地时,接地相电压表读数降低,另两相电压表读数显著升高。
如果不是接地,只是绝缘劣化时,三只电压表的读数会出现不同,提醒巡检人员的注意。
不接地配电网是怎样实现过电压防护的?不接地配电网,由于配电网与大地之间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在意外情况下可能会使整个低压系统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将给低压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威胁。
为了减轻过电压的危险,在不接地低压配电网中,应当如图3—2所示的那样,把低压配电网的中性点或者一相经击穿保险器接地。
正常情况下,击穿保险器处于绝缘状态,配电网仍为不接地系统;故障时,保险器击穿,配电网变成接地系统,只要RE≤4Ω,就能控制低压各相电压的过分升高,也可能引起高压系统的过流装置动作,切断电源。
两只相同的内阻电压表是用来监视击穿保险器的绝缘状态的。
为什么要采取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措施?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气装置绝缘老化、磨损或被过电压击穿等原因,都会使原来不带电的部分(如金属底座、金属外壳、金属框架等)带电,或者使原来带低压电的部分带上高压电,这些意外的不正常带电将会引起电气设备损坏和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安全基础知识模版1. 介绍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接地系统的正确设计和实施对于预防电气事故、保护人身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低压配电系统接地的基础知识,包括接地的概念、目的和原理,接地系统的分类以及接地系统设计的注意事项。
2. 接地的概念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设备的某一部分与地面或大地电位相连,以便将电流引入地面从而达到保护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目的。
接地提供了一条低阻抗路径,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电流能够通过接地系统迅速地流向地面,避免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伤害。
3. 接地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a) 保护人身安全:接地能够将电流迅速地引入地面,减少人体电流通过,降低触电危险。
b) 保护设备安全:接地能够在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将电流引入地面,避免电气设备损坏和引发火灾。
c) 提供电气系统的共同零点:接地能够为电气系统提供共同的零点,确保各个设备正常工作,减少电气干扰。
d) 收集电磁干扰:接地能够收集电磁干扰,减少对其他电气设备的影响。
4. 接地系统的分类接地系统根据接地方式和接地路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 保护接地系统:用于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将设备金属外壳接地,通常采用土壤接地方式。
b) 焦耳接地系统:主要用于防雷和减小地电阻,通过深埋金属板、金属棒等将接地体连接到地下水层,提供较低的接地电阻。
c) 信号接地系统:用于电信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信号引入地面,通常采用低阻抗的接地方式。
d) 静电接地系统:用于静电安全,将静电放电的电流引入地面,通常采用金属网格或金属导体。
5. 接地系统设计注意事项a) 接地电阻的要求:不同类型的低压配电系统对接地电阻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要求接地电阻小于某个特定值,比如5欧姆。
为了满足接地电阻要求,应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和合适的接地体材料。
b) 接地电缆的选材和布线:接地电缆应选择合适的导体材料和截面积,布线时应尽量减少电缆长度和接头数量,以减小电缆的电阻。
接地
电气设备、杆塔或过电压保护装置,将其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
一、接地按其目的分类
(一)在电力系统中,运行需要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等,称为工作接地。
(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钢筋混凝土杆和金属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电压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和电力高压系统中,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采用的一种保安措施。
(三)接地电压保护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器和保间隙等,为了消除过电压危险而设的接地,称为过电压保护接地。
(四)易燃油、天然气贮罐和管道等,为了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设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二、接地电阻
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的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三、接地的作用
1.防止电磁耦合干扰:如数字设备接地;射频电缆布线屏蔽层接地等;
2.防止强电和雷击通信设备:如列架及一般通信设备机壳接地,防止设备、仪表、人身伤害;
3.通信系统工作需要:如海缆中继设备的远供系统采用导线——大地制方式。
四、联合接地
随着通信业务发展,种类增多,分散接地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
我们把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包括接地和建筑防雷接地)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方式称为联合接地。
联合接地这是强制性条文,新建站就必须按照这个去做,在机房里面,保护地、工作地要把它们都联起来,集中尽量做到接地电阻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