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78.50 KB
- 文档页数:6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考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ΔH=+1.9 kJ·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OH﹣====H2O ΔH=﹣57.3 kJ·,若将含1 mol CH3COOH的醋酸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285.8 kJ·2.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A.增加煤的用量B.粉碎煤块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D.减少空气的通入量3.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C.用0.5 mol·L-1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4.关于能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最初来源都可追溯到太阳能B.柴草燃烧时释放的能量与太阳能无关C.核能和地热能来自地球自身D.潮汐能来源于月球引力作功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2SO 2+O22SO3ΔH=-196.6 kJ·mol-1B. H2(g)+O2(g)===H2O(l)ΔH=-285.8 kJ·mol-1C. 2H2(g)+O2(g)===2H2O(l)ΔH=-571.6 kJD. C(s)+O2(g)===CO2(g)ΔH=393.5 kJ·mol-16.已知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分卷I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测定稀盐酸和NaOH稀溶液中和热的实验中没有使用的仪器有()①大、小烧杯②容量瓶③量筒④环形玻璃搅拌棒⑤试管⑥温度计⑦蒸发皿⑧托盘天平A.①②⑥⑦B.②⑤⑦⑧C.②③⑦⑧D.③④⑤⑦【答案】B【解析】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大、小烧杯、温度计、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没有用到容量瓶、试管、蒸发皿和托盘天平,B符合题意。
O2(g)SO3(g)ΔH=-98.32 kJ·mol-1在容器中充入2 mol SO2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12和1 mol 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 196.64 kJB.<196.64 kJ·mol-1C.<196.64 kJD.>196.64 kJ【答案】C【解析】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SO2和O2反应生成2molSO3时放出的热量为196.64 kJ,由于是可逆反应,2 mol SO2和1mol O2不能完全反应,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196.64 kJ。
3.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 + I2(g)2HI(g) ΔH=﹣a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I2和HI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B.断开2 mol HI分子中的化学键所需能量约为(c+b+a) kJC.相同条件下,1 mol H2(g)和1 mol I2(g)总能量小于2 mol HI (g)的总能量D.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H2(g)和2 mol I2(g),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2a kJ【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HI分子中的化学键是极性共价键,故A错。
ΔH=反应物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b kJ·mol−1+c kJ·mol−1-2H—I=-a kJ·mol−1,得到断开2 mol H—I键所需能量约为(a+b+c) kJ,故B正确。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原子量:H:1 C:12 O:16 Zn:65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1小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每小题5分,漏选得2分,只要有一个选错,得0分,共55分,)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是可再生能源,下列属于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水电⑤太阳能⑥地热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④⑤⑥D、除①②外2.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④⑤B、①②④C、②③D、②④3.已知:C(s,金刚石)=C(s,石墨)△H=—1.9KJ/molC(s,金刚石)+O2(g)=CO2(g) △H1C(s,石墨)+O2(g)=CO2(g) △H2根据已述反应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的键能小B、△H1>△H2C、△H1<△H2D、金刚石比石墨稳定4、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CaCO3沉淀。
则完全燃烧1mol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A、0.5QB、QC、2QD、5Q5、已知CH4(g)+2O2(g)→CO2(g)+2H2O(g) ΔH== - Q1 ;2H2(g)+O2(g) →2H2O(g) ΔH== - Q2;H2O(g) →H2O(l) ΔH== - Q3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H2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4Q1+0.5Q2B、4Q1+Q2+10Q3C、4Q1+2Q2D、4Q1+0.5Q2+9Q36、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4P(白磷,s)+5O2(g)====2P2O5(s);△H=== -a kJ/mol4P(红磷,s)+5O2(g)====2P2O5(s);△H=== -b kJ/mol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A.a<b B.a=bC.a>bD.无法确定7、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燃烧液化石油气B.燃烧管道煤气C.燃烧氢气D.燃烧木材2.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汽油B.焦碳C.天然气D.氢气3.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106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
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A.温室效应和酸雨B.赤潮C.白色污染D.破坏大气臭氧层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个别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无关C.化学反应都要放出能量D.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6.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铝和盐酸反应B.焦碳和二氧化碳共热C.石灰石的分解D.氢气还原氧化铜7.将煤处理后变为气体燃料的目的是A.提高煤的价格B.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大气污染C.方便存放D.方便运输8.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对大气污染程度最小是A.煤油B.柴油C. 木材D.液化气9.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使水温显著降低的是A.固体氢氧化钠B.生石灰C.无水乙醇D.固体硝酸铵10.目前我国城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是A.CO2、Cl2、N2、酸雨B.NH3、CO2、NO、雾C. HCl 、SO2、N2、粉尘D.SO2、NO2、CO、烟尘11.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已知12克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要吸收1KJ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C.固体煤变成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更低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更多12.X、Y两元素的原子,它们分别获得一个电子后,都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此过程中X放出的能量大于Y,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A.X-的还原性大于Y-B. X-的还原性小于Y-C.X、Y是金属元素D.Y的氧化性大于X13.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分子拆成原子D.原子组成分子14.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量越多越好B.应通入适量的空气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雾状喷出15.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着火,在灭火工作中,下列措施中不能考虑用于灭火的是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B.设法降低火焰温度C.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D.设法让火焰隔绝空气16.电解质电离要吸收热量。
《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一、单选题1.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热为3695 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3 C.1∶4 D.2∶3 2.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ΔH=﹣Q1kJ·mol−12H2S(g)+O2(g)====2S(s)+2H2O(l)ΔH=﹣Q2kJ·mol−12H2S(g)+O2(g)====2S(s)+2H2O(g)ΔH=﹣Q3kJ·mol−1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3.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保证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和资源的循环再生4.C、CO、CH4、C2H5OH是常用的燃料,它们每1 mol 分别完全燃烧生成CO2(g)及H2O(l)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393.5 kJ、283.0 kJ、890.3 kJ、1366.8 kJ。
相同质量的这4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A. C B. CO C. CH4 D. C2H5OH5.已知有热化学方程式:SO2(g)+12O2(g)SO3(g) ΔH=-98.32kJ·mol-1,现有 4 molSO2参加反应,当放出314.3 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 40% B. 50% C. 70% D. 80%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O2(g)SO3(g)ΔH=﹣98.32 kJ·mol−1,在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 196.64 kJ B.196.64 kJ·mol−1 C.<196.64 kJ D.>196.64 kJ7.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从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C.由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向含0.1 mol HCl的盐酸中加入4.0 g NaOH固体,放出热量等于5.73 kJD. 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8.关于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量热计测定中和热时,为了操作方便,可用温度计直接搅拌B.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将NaOH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中,立即读出并记录溶液的起始温度,充分反应后再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C.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使用碎泡沫隔热保温、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量取达到的最高温度,计算反应热,取2~3 次的实验平均值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后,根据记录的温度变化来计算9.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10.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②C(s)+O2(g)===CO2(g) ΔH2=-393.5 kJ·mol-1③H2(g)+12O2(g)===H2O(l) ΔH3=-285.8 kJ·mol-1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ΔH为( )A.-488.3 kJ·mol-1 B.-191 kJ·mol-1C.-476.8 kJ·mol-1 D.-1 549.6 kJ·mol-111.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行。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卷一、单选题(★★) 1 . 已知:H 2(g)+F 2(g)=2HF(g)ΔH=-270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1molH2与1molF2反应生成2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H2与1molF2的能量总和小于2molHF气体的能量D.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来表示(★) 2 . 分析下表中的四个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气和丙烷的标准燃烧热分别是A.-571.6 kJ·mol-1,-2221.5 kJ·mol-1B.-285.5 kJ·mol-1,-2013.8 kJ·mol-1C.-285.8 kJ·mol-1,-2221.5 kJ·mol-1D.-241.3 kJ·mol-1,-2013.8 kJ·mol-1(★★) 3 . 某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能量变化情况进行研究。
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U形管中液面甲处下降、乙处上升。
不符合要求的X、Y可能是( )A.X是水,Y是浓硫酸B.X是盐酸,Y是氢氧化钠溶液C.X是硝酸铵固体,Y是水D.X是铝粉,Y是稀硫酸(★★) 4 . 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 2(g)+ O 2(g)=H 2O(g) ΔH 1=a kJ·mol -1H 2(g)+ O 2(g)=H 2O(l) ΔH 2=b kJ·mol -12H 2(g)+O 2(g)=2H 2O(l) ΔH 3=c kJ·mol -1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B.a、b、c均为正值C.a=b D.2b=c(★★)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B.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每次实验需要测定三次温度数据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6 . N 2H 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吸热反应是()A.碳酸钙分解 B.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2.已知氢气和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2H2(g)+O2(g)=2H2O(l) △H1=-akJ·mol-1②H2(g)+1/2O2(g)=H2O(g) △H2=-bkJ·mol-1③C(s)+1/2O2(g)=CO(g) △H3=-ckJ·mol-1④C(s)+O2(g)=CO2(g) △H4=-dkJ·mo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的燃烧热为△H=-akJ·mol-1B.c<dC.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H=-(d-c)kJ·mol-1D.0.5a>b3.将煤块粉碎、经脱硫处理、在适当过量的空气中燃烧, 这样处理的目的是:①使煤充分燃烧, 提高煤的利用率②减少SO2的产生,避免造成“酸雨”③减少有毒的CO产生, 避免污染空气④减少CO2的产生,避免“温室效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反应的反应热都可以由实验直接测定B.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用活化能来引发C.200ºC、101KPa时,1g氢气与碘蒸气作用生成HI气体,放出7.45kJ热量,则此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molkJHHIIHggg/9.142)()(2)(2-=∆=+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5.偏二甲肼[(CH3)2N-NH2](N为-2价)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g)△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发进行B.1mol(CH3)2N-NH2含有11mol共价键C.反应中,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N2 D.反应中,生成1molCO2时,转移8mole-6.已知:①2H2(g)+O2(g)===2H2O(l) ΔH=-570.0 kJ·mol-1;②CO(g)+1 2O2(g)===CO2(g) ΔH=-280 kJ·mol-1。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已知反应X+Y==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C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2.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
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 .硝酸铵B .氯化镁C .生石灰D .食盐3、热化学方程式C(s)+H 2O(g)CO(g)+H 2(g);△H =+131.3kJ/mol 表示( )A .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 能量B .1mol 碳和1mol 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 热量C .1mol 固态碳和1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热量D .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4.已知在1×105Pa ,298K 条件下,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 2O(g) == H 2(g)+21O 2(g) △H =+242kJ•mol -1 B. 2H 2(g)+O 2(g) == 2H 2O(l) △H =-484kJ•mol -1C. H 2(g)+ 21O 2(g) == 2H 2O(g) △H =+242kJ•mol -1 D. 2H 2(g)+O 2(g) == 2H 2O(g) △H =+484kJ•mol -15. 在一定条件下A 与B 反应可生成C 和D ,其能量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反应A+B ===C+D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C .反应物的总能量E 1与生成物的总能量E 2一定相等D .此反应一定有热量的变化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 +(aq)+OH -(aq)=H 2O(1)⊿H=-57.3kJ/mol 。
人教版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单选,共12分)1.(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2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A.分子个数 B.原子个数 C.物质的质量D.物质的量3.(2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H1=+571.6kJ/mol,2H2(g)+O2(g)=2H2O(g);△H2=﹣483.6kJ/mol.当1g 液态水变成气态水时,对其热量变化的下列描述:①放出;②吸收;③2.44kJ;④4.88kJ;⑤88kJ,其中正确的是()A.②和⑤B.①和③C.②和④D.②和③4.(2分)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H=﹣2878kJ•mol﹣1,(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H=﹣286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5.(2分)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41.8kJ的热量,1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出2.45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H2(g)+O2(g)=H2O(l);△H=﹣285.9 kJ/molB.H2(g)+O2(g)=H2O(l);△H=﹣241.8 kJ/molC.H2(g)+O2(g)=H2O(l);△H=+285.9 kJ/molD.H2(g)+O2(g)=H2O(l);△H=+241.8 kJ/mol6.(2分)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下列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B.使用乙醇汽油有助于促进粮食(特别是陈粮)转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C.使用乙醇汽油可大大降低油料价格D.乙醇是二级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二、选择题(多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6分)7.(3分)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H<0;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所以物质总能量不变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8.(3分)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磺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1.6 kJ•mol﹣1C.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H<0D.已知中和热为57.3kJ•mol﹣1,若将含0.5mol H2SO4的溶液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可能大于57.3kJ9.(3分)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H均小于0)中反应热的绝对值最大的是()A.2A(l)+B(l)=2C(g)B.2A(g)+B(g)=2C(g)C.2A(g)+B(g)=2C(l)D.2A(l)+B (l)=2C(l)10.(3分)含有11.2g KOH的稀溶液与1L 0.1mol/L的H2SO4溶液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KOH(aq)+H2SO4(aq )═K2SO4(aq)+H2O(l)△H=﹣11.46 kJ/molB.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 kJ/molC.2KOH(aq)+H2SO4(aq)═K2SO4(aq)+2H2O(l)△H=114.6 kJ/molD.KOH(aq)+H2SO4(aq )═K2SO4(aq)+H2O(l)△H=﹣57.3 kJ/mol11.(3分)已知25℃、101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放出2834.9kJ热量,4Al(s)+2O3(g)═2Al2O3(s)放出3119.91kJ热量.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12.(3分)已知标准状况下5.6L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能使200g 15.5℃的水温度升高到100℃,水的比热容是4.186×10﹣3kJ/(g•℃),下列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CO(g)+O2(g)=CO2(g);△H=﹣282.95 kJ/molB.2CO(g)+O2(g)=2CO2(g);△H=﹣565.9 kJ/molC.CO(g)+O2(g)=CO2(g);△H=﹣70.7 kJ/molD.CO(g)+O2(g)=CO2(g);△H=﹣565.9 kJ/mol13.(3分)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三个化学反应反应热分别以△H1、△H2、△H3表示,(1)2H2(g)+O2(g)=2H2O(g);△H1(2)2H2(g)+O2(g)=2H2O(1);△H2(3)H2(g)+O2(g)═H2O(g);△H3,则△H1、△H2和△H3的关系是()A.△H1=△H2=△H3B.△H1>△H2,△H1=2△H3C.△H1<△H2,△H2=2△H3D.无法比较14.(3分)1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g)放出的热量是802kJ,但当不完全燃烧生成CO (g)和H2O(g)放出的热量是519kJ,如果将1mol CH4与一定量的O2燃烧生成CO(g)、CO2(g)和H2O (g),并释放出660.5kJ的热量,则一定量的O2的质量为()A.32 g B.48 g C.56 g D.64 g15.(3分)已知在101kPa时,C(石墨)、H2和CO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kJ/mol、285.8kJ/mol和282.8kJ/mol.现有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L(标况),经充分燃烧后,放出总热量为1420kJ,并生成液态水.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描述中正确的是()A.2CO(g)+O2(g)═2CO2(g);△H=+282.8 kJ/molB.2H2(g)+O2(g)═2H2O(g);△H=﹣571.6 kJ/molC.C(石墨,s)+O2(g)═CO(g);△H=﹣110.7 kJ/molD.燃烧前混合气体中H2的体积百分数为50%16.(3分)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H=﹣92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A.431 KJ/mol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69 KJ/mol17.(3分)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②CH3OH(g)+O2(g)═CO2(g)+2H2(g);△H=﹣192.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18.(3分)已知:①2C(s)+O2(g)═2CO(g)△H=﹣221.0kJ/mol②C(s)+O2(g)═CO2(g)△H=﹣393.51kJ/mol计算反应C(s)+CO2(g)═2CO(g)的反应热△H为()A.+172.51 kJ/mol B.﹣283.01 kJ/mol C.+283.01 kJ/mol D.+504.00 kJ/mol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2分)19.(6分)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已知H2O(l)═H2O(g)△H=+44kJ•mol﹣1,则16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kJ.(3)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20.(6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Mg(OH)2(S)=MgO(S)+H2O(g);△H1=+81.5kJ/molAl(OH)3(S)=Al2O3(S)+H2O(g);△H1=+87.7kJ/mol(1)Mg(OH)2和Al(OH)3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2)等质量Mg(OH)2和Al(OH)3起阻燃作用效果较好的是.21.(6分)如图所示,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并回答问题.(1).(2).(3)Q1与Q2的关系:Q1Q2(填“>”、“<”或“=”).22.(14分)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物质变化同时常常伴能量变化,它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叫反应热,它有很多种,燃烧热,中和热等.(1)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直接测量,测量仪器叫做.(2)下列△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填序号);表示中和热的是(填“△H1、△H2、或△H3”等).A.2H2(g)+O2(g)═2H2O(l);△H1B.C(s)+O2(g)═CO(g);△H2C.CH4(g)+2O2(g)═CO2(g)+2H2O(l);△H3D.C(s)+O2(g)═CO2(g);△H4E.C6H12O6(s)+6O2(g)═6CO2(g)+6H2O(l);△H5F.NaOH(ag)+HCl(ag)═NaCl(ag)+H2O(l);△H6G.2NaOH(ag)+H2SO4(ag)═Na2SO4(ag)+2H2O(l);△H7(3)已知15g乙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热a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是.A.C2H6(g)+O2(g)═2CO2(g)+3H2O(l);△H1=+2a kJ/molB.C2H6(g)+O2(g)═2CO2(g)+3H2O(g);△H2=﹣2a kJ/molC.2C2H6(g)+7O2(g)═4CO2(g)+6H2O(l);△H3=﹣4a kJ/molD.2C2H6(g)+7O2(g)═4CO2(g)+6H2O(g);△H4=﹣2a kJ/mol(4)充分燃烧一定丁烷放出热量161.9kJ,生成的CO2恰好与5mol/L 100mL KOH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正盐,则燃烧1mol丁烷放出能量为.(5)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与键能有关.键能简单理解断开1mol化学键吸收能量.下表是键能X=.四、(本题包括2道,共20分)23.(12分)CO、CH4均为常见的可燃性气体.(1)等体积的CO和CH4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之比是(2)已知在101kPa时,CO的燃烧热为283kJ/mol.相同条件下,若2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1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6.30倍,C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3)120℃、101kPa下,a mL由CO、CH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b mLO2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压强.①若混合气体与O2恰好完全反应,产生bmL CO2,则混合气体中CH4的体积分数为(保留2位小数).②若燃烧后气体体积缩小了mL,则a与b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24.(8分)①CaCO3(s)=CaO(s)+CO2(g);△H1=+175.7kJ/mol,②C(s)+O2(g)=CO2(g);△H2=﹣393.5kJ/mol.求1t 碳酸钙生成生石灰理论上需含杂质10%焦炭多少千克?人教版选修4《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单选,共12分)1.C;2.D;3.D;4.A;5.A;6.C;二、选择题(多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6分)7.A;8.D;9.C;10.D;11.A;12.A;13.B;14.C;15.C;16.B;17.D;18.A;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2分)19.N2H4(l)+2H2O2(l)═N2(g)+4H2O(g)△H=-641.625 kJ•mol-1;408.8;生成物为氮气和水,不污染空气;20.Mg(OH)2和Al(OH)3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下降;同时生成的耐高温、稳定性好的MgO、Al2O3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燃效果更佳;Mg(OH)2;21.A(g)+B(g)=C(g)△H=-Q1KJ/mol;C(g)=A(g)+B(g)△H=+Q2KJ/mol;=;22.量热计;△H4、△H5;△H6;C;2590.4kJ;433.75;四、(本题包括2道,共20分)23.1:4;CH4(g)+2O2(g)=CO2(g)+2H2O(1);△H=-891.45kJ/mol;0.33;b≥a;24.。
精心整理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2.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 2(g)==CO 2(g);△H=-392KJ/mol ,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 2O(g)==H 2(g)+CO(g);△H=+131KJ/mol ,CO(g)+1/2O 2(g)==CO 2(g);△H=-282KJ/mol ,H 2(g)+1/2O 2(g)==H 2O(g);△H=-241KJ/mol ,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A .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B .虽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C .既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可以节省燃料D .既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 3.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 21N 2(g)+23H 2(g)=NH 3(g);ΔH =-46.19kJ ·mol —1 21H 2(g)+21Cl 2(g)=HCl (g);ΔH =-92.36kJ ·mol —1 21I 2(g)+21H 2(g)=HI (g);ΔH =+25.96kJ ·mol —1 A.HCl>NH 3>HI B.HI>HCl>NH 3C.HCl>HI>NH 3 D.NH 3>HI>HCl4.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 2(g)+1/2O 2(g)=H 2O(l)△H =-285.8kJ/molCO(g)+1/2O 2(g)=CO 2(g)△H =-283.0kJ/mol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H =-5518kJ/mol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 . H 2(g)B .CO(g)C .C 8H 18(l)D .CH 4(g)5.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 2S(g)+3O 2(g)=2SO 2(g)+2H 2O(l)△H=―Q 1kJ/mol 2H 2S(g)+O 2(g)=2S(s)+2H 2O(l)△H =―Q 2kJ/mol2H 2S(g)+O 2(g)=2S(s)+2H 2O(g)△H=―Q 3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Q1>Q2>Q3B .Q1>Q3>Q2C .Q3>Q2>Q1D .Q2>Q1>Q3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 2O(g)=H 2(g)+1/2O 2(g)△H=+241.8kJ /mol H 2(g)+1/2O 2(g)=H 2O(1)△H =-285.8kJ /mol 当1g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 .吸热88kJB .吸热2.44KJ C .放热44kJD .吸热44KJ 7.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A 、2A(l)+B(l)=2C(g)△H 1B 、2A(g)+B(g)=2C(g)△H 2C 、2A(g)+B(g)=2C(l)△H 3D 、2A(l)+B(l)=2C(l)△H 4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O 2(g)SO 3(g)△H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 .196.64kJB .196.64kJ /molC .<196.64kJD .>196.64kJ 9.已知25℃、101kPa 条件下:4Al(s)+3O 2(g)==2Al 2O 3(s)△H=-2834.9kJ·mol-14Al(s)+2O3(g)==2Al2O3(s)△H=-3119.91kJ·mol-1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10.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1)⊿H=-57.3kJ /mol。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B 卷广州市高二化学中心组提供 2009.9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30分。
) 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C 6H 12O 6(葡萄糖aq)+6O 26CO 2+6H 2OB. CH 3COOH+KOH CH 3COOK+H 2O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B .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 .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 2O(g)=H 2(g) + 1/2O 2(g) △H = +241.8kJ /molH 2(g)+ 1/2O 2(g) = H 2O(1) △H = -285.8kJ /mol当1g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 .吸热88kJB . 吸热2.44KJC .放热44kJD . 吸热44KJ4.已知:H 2(g)+F 2(g) === 2HF(g) △H =-270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5. 在一定条件下A 与B 反应可生成C 和D ,其能量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反应A+B ===C+D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酶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C .反应物的总能量E 1与生成物的总能量E 2一定相等D .此反应一定有热量的变化6.相同温度下,有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1)2H 2(l )+O 2(g )=== 2H 2O (l ) △H 1= -Q 1 kJ• mol -1(2)2H 2(g )+O 2(g )=== 2H 2O (l ) △H 1= -Q 2 kJ• mol -1(3)2H 2(l )+O 2(g )=== 2H 2O (g ) △H 1= -Q 3 kJ• mol -1则Q 1、Q 2、Q 3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 Q 1=Q 2<Q 3B. Q 2 > Q 1 >Q 3C. Q 3> Q 2> Q 1D. Q 1=Q 2=Q 3二、选择题(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0分,漏选2分,每小题5分,共20分。
) 7.已知:CH 4(g)+2O 2(g)==CO 2(g)+2H 2O(1) △H 1 = ―Q 1 KJ/mol2H 2(g)+O 2(g)==2H 2O(g) △H 2= ―Q 2 KJ/mol2H 2(g)+O 2(g)==2H 2O(1) △H 3 = ―Q 3KJ/mol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 (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出的热量为(0.4Q 1+0.05Q 3)KJ/molB .放出的热量为(0.4Q 1+0.05Q 2)KJ/molC .△H 2 > △H 3D .△H 2 <△H 38. 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约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H 3COOH(aq)+NaOH(aq)=== CH 3COONa(aq)+H 2O(l) ∆H=-57.3kJ/molB .KOH(aq)+12H 2 SO 4(aq)= 12K 2SO 4(aq)+H 2O(l) ∆H=-57.3kJ/mol C .C 8H 18(l)+ 252 O 2 (g)=8CO 2 (g)+ 9H 2O(g) ∆H=-5518 kJ/mol D .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 ∆H=-11036 kJ/mol9.已知:2CO(g)+O 2(g)=2CO 2(g) ΔH= —566 kJ/molNa 2O 2(s)+CO 2(g)=Na 2CO 3(s)+ 21O (g)2ΔH=-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的燃烧热为566 kJ/molB.右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 452 kJ/molD.CO2(g)与Na2O2(s)反应放出452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1.204×1024(个)10. 如下图所示,△H1=-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 C(s、石墨)== C(s、金刚石)△H= +1.9 kJ•mol-1B.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 石墨的稳定性强于金刚石D. 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三、非选择题(共50分)11.(18分)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ΔH= —99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填“有”或“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填“升高”还是“降低”),△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2)图中△H= KJ·mol-1;(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为V2O5。
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3 molSO3(g)的△H(要求计算过程)。
12.(10分)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
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
(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 (填字母)。
A.热裂解形成燃油B.露天焚烧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D.直接填埋(2)用2224H O H SO 和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
已知:2C u s H a q ++()()====22Cu aq H g ++()() 139.64-⋅=∆mol KJ H )(222l O H ====)()(222g O l O H + 146.196-⋅-=∆mol KJ H 2212H g O +()(g )==== )(2l O H 184.285-⋅-=∆mol KJ H 在24H SO 溶液中Cu 与22O H 反应生成2Cu +和2H 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在298K 下,C 、Al 的单质各1mol 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 和bKJ 。
又知一定条件下,Al 能将C 从CO 2置换出来,写出此置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3.(12分)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途径I :C(s) +O 2 (g) == CO 2(g) △H 1<0 ①途径II :先制成水煤气:C(s) +H 2O(g) == CO(g)+H 2(g) △H 2>0 ②再燃烧水煤气:2CO(g)+O 2 (g) == 2CO 2(g) △H 3<0 ③2H 2(g)+O 2 (g) == 2H 2O(g) △H 4<0 ④请回答下列问题:(1) 途径I 放出的热量 (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途径II 放出的热量,原因是 。
(2) △H 1、△H 2、△H 3、△H 4的数学关系式是 。
(3)12g 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 热量。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4)煤炭作为燃料采用途径II 的优点有。
14.(10分)在化学反应中,能引发化学反应的分子间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用kJ•mol -1表示。
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填“需要”或“不需要”)环境先提供能量,该反应的△H= (用含E 1、E 2的代数式表示)。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 2(g)+1/2O 2(g) === H 2O(g)△H= -241.8kJ•mol -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 -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II)与实线(I)相比,活化能 ,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因此反应速率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人教版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B 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30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0分,漏选2分,每小题5分,共20分。
)三、非选择题(共50分)11.(18分)(1)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无; 降低; 不变;因为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差,即不改变反应热。
(2)—198(3) SO 2 +V 2O 5=SO 3+2VO 2 ; 4VO 2+ O 2=2V 2O 5(4)解:根据题意可写出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S(s)+O 2(g) = SO 2(g) △H 1= —296 KJ·mol -1 ,SO 2(g)+1/2O 2(g) =SO 3(g) △H 2= —99 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得: S(s)+3/2O 2(g)=SO 3(g) △H 3= —395 KJ·mol -1△H= 3△H 3 = —1185 KJ·mol -112.(10分)(1)BD(2) Cu(s)+H 2O 2 (l)+2H +(aq)=Cu 2+(aq)+2H 2O(l) △H= —319.68KJ.mol -1 (3) 4Al (s )+ 3CO 2(g ) 3C (s )+ 2Al 2O 3(s ),H = (3a-4b)KJ/mol13.(12分)(1)等于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如果一个化学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