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青海省针灸推拿一点通科目一
- 格式:rtf
- 大小:69.37 KB
- 文档页数:2
1、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2、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3、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4、三阴交位于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5、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6、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7、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8、心的募穴是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9、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10、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11、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12、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13、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14、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15、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16、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17、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18、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19、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20、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21、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22、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23、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24、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25、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26、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27、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A.会阴 B.中极 C.长强 D.腰俞 E.曲骨28、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29、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30、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31、天灸又称为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32、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33、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A.天泉 B.少列 C.中冲 D.少府 E.天池。
1、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2、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3、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4、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5、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6、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7、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8、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9、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10、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11、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12、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13、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14、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15、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16、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17、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18、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19、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20、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21、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22、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23、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24、心的募穴是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25、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26、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27、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28、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29、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30、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31、下列腧穴,不属络穴的是EA.丰隆 B.光明 C.飞扬D.大钟 E.商丘32、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33、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
针灸推拿考试题及答案针灸推拿学是一门结合了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知识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
以下是一套针灸推拿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针灸推拿中,“得气”是指什么?A. 针感B. 针刺时的疼痛感C. 针刺时的酸胀感D. 针刺时的麻木感答案:A2. 下列哪个穴位不属于足三里?A. 足三里B. 太溪C. 合谷D. 曲池答案:B3. 推拿手法中的“滚法”主要适用于哪些部位?A. 背部B. 腹部C. 四肢D. 头部答案:A4. 针灸治疗中,常用的“补法”是指什么?A. 快速进针,快速出针B. 缓慢进针,缓慢出针C. 快速进针,缓慢出针D. 缓慢进针,快速出针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推拿治疗的禁忌症?A. 急性炎症期B. 骨折未愈合C. 皮肤病D. 肌肉疲劳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针灸推拿治疗时,常用的穴位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合谷、足三里、太冲7. 推拿手法中的“拿法”适用于______、______等部位。
答案:肌肉、筋膜8. 针灸治疗中,常用的“泻法”是指______。
答案:快速进针,快速出针9. 推拿治疗时,应避免对______进行推拿。
答案:急性炎症部位10. 针灸推拿治疗中,常用的“提插法”是指______。
答案:针刺后上下提插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针灸推拿治疗中“得气”的重要性。
答案:得气是针灸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指的是针刺后患者感到的酸、麻、胀、重等感觉,表明针刺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治疗效果。
得气有助于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判断针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12. 推拿手法中的“揉法”是如何操作的?答案:揉法是一种常见的推拿手法,操作时,操作者用手掌或手指的指腹,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患者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旋转或揉动。
揉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适用于肌肉、关节等部位的治疗。
1、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2、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3、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4、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5、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6、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7、下列腧穴,不属络穴的是EA.丰隆 B.光明 C.飞扬D.大钟 E.商丘8、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9、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10、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11、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12、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13、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14、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15、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16、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17、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18、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19、髓海位于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20、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
1、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2、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3、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4、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5、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6、心的募穴是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7、髓海位于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8、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A.会阴 B.中极 C.长强 D.腰俞 E.曲骨9、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10、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A.会阴 B.中极 C.长强 D.腰俞 E.曲骨11、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12、三阴交位于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13、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14、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15、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16、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17、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18、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19、心的募穴是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20、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21、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22、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23、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24、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25、髓海位于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26、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27、两眉头的中间是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28、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
1、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2、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3、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4、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5、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6、三焦的下合穴在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7、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8、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9、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10、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1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12、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13、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14、两眉头的中间是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15、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16、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17、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18、三阴交位于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19、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20、手三里位于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21、两眉头的中间是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22、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23、三阴交位于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 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
1、天灸又称为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2、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3、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4、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5、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6、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7、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8、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9、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10、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11、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12、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13、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14、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15、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16、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17、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18、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19、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20、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21、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22、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23、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24、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A.天泉 B.少列 C.中冲 D.少府 E.天池25、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26、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27、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28、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 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29、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1、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2、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3、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4、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5、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6、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7、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8、皮肤针法运用的基本理论依据是A.皮部理论 B.络脉理论 C.经别理论 D.经筋理论 E.经脉理论9、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10、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11、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12、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13、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14、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15、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16、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17、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18、三焦的下合穴在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19、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20、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21、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22、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23、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24、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A.天泉 B.少列 C.中冲 D.少府 E.天池25、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26、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27、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A.天泉 B.少列 C.中冲 D.少府 E.天池28、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29、两眉头的中间是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30、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31、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32、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33、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
1、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
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
2、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3、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
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
4、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
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
5、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
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
6、髓海位于
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
7、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
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
8、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
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9、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
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
10、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11、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
12、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
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
13、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
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
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
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
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14、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15、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
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16、心的募穴是
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
17、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
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18、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
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
19、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20、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
21、两眉头的中间是
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