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与温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58.52 KB
- 文档页数:1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冷热与温度一、预期学习结果1.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4.能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凉的规律。
5.级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难点:连续测量一杯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
三、教材简析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对冷热现象都有一定的认识,然而,这种认识较多地停留在感觉层面,容易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与物体的实际温度产生较大的误差,这便是错觉。
科学测量排斥错觉,故而,本课将学生从感觉上的冷热感受引向测量上的温度,教会学生测量温度,并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使学生懂得精确测量的重要并养成测量的探究习惯。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一认识温度计的作用。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经典实验――将手指分别插入冷、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杯内,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
接着请学生就这个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学生将在卡通人的提示下很快悟到,光凭手的感觉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物体的冷热要用一个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引导学生懂得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
二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测定水温的关键是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到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要等温度计中液柱静止时再读取数据。
为使学生牢固掌握温度计的用法,教材还安排学生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使学生在测量中练习、巩固,并为下一部分的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三探究热水的降温规律。
热水变凉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学生可能从未想到过其中的规律及其蕴涵的科学道理。
这一部分重在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特别是连续观察与记录的能力,并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热水降温先快后慢的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生活中的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