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教程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4
一.制作流程:1.定制,指单位捕捉工具的参数+ 2.创建物体,创建命令面板+ 3.修改物体参数+ 4.摄像机到此前为3D+ 5.打灯光,RRAY+ 6.材质= 渲染效果(效果图),材质归档二.快捷键1.选择并移动工具W 选择并移动顶视图TQ 选择前视图FE 旋转左视图LS 捕捉透视PA角度捕捉底视图B2.查看工具Alt+鼠标中键在不同视角观察选中物体Alt+W 最大化视口显示Z 物体最大化显示Shift+Q 渲染Shift+f 显示渲染范围Alt+Q 孤立模式3.线面显示F3 线框与面转换F4 线框与面共现G 栅格4.复制克隆Ctrl+V 原地复制shift+左键自由复制(类似阵列)shift+F 克隆5.调整Alt+A对齐Ctrl+A全选整个场景三.各步骤详细说明1.建模前必须做到以下:1)单位设置:自定义里的单位设置2)捕捉:鼠标右键勾选顶点,中点。
选项中全部勾选3)消隐:自定义中首选项设置,首选项设置中的视口勾选。
创建对象时背面消隐Eg:茶几①在透视图中创建一个box,修改它的参数1000*1000*20②Contrl+V原地复制一块板③激活偏移,使其中一块班偏移值为+170④到前视图中,开启捕捉S,画一侧板,高度为-20⑤到左视图中复制版(shift+左键自由复制)Eg:沙发①在透视图中创建box,扩建圆长方体②到前视图中shift+左键自由复制一个box③对齐Alt+A④到前视图中,画一侧板,使之与其对齐到顶视图中再对齐⑤到顶视图中复制一个侧板,使之对齐Eg:楼梯①在前视图中画一矩形,尺寸为170*260②。
3dmax快捷键A——角度捕捉开关B——切换到底视图C——切换到摄像机视图D——封闭视窗E——切换到轨迹视图F——切换到前视图G——切换到网格视图H——显示通过名称选择对话框I——交互式平移J——选择框显示切换K——切换到背视图L——切换到左视图M——材质编辑对话框N——动画模式开关O——自适应退化开关P——切换到透视用户视图Q——显示选定物体三角形数目R——切换到右视图S——捕捉开关T——切换到顶视图U——切换到等角用户视图V——旋转场景W——最大化视窗开关X——坐标轴高亮显示开关Y——工具样界面转换Z——缩放模式[——交互式移近]——交互式移远/——播放动画F1——帮助文件F3——线框与光滑高亮显示切换F4——DEGED FACES 显示切换F5——约束到X轴方向F6——约束到Y轴方向F7——约束到Z轴方向F8——约束轴面循环F9——快速渲染F10——渲染对话框F11——MAX脚本程序编辑F12——键盘输入变换DELETE——删除选定物体SPACE——选择集锁定开关END——进到最后一帧HOME——进到起始帧INSERT——循环子对象层级PAGEUP——选择父系PAGEDOWN——选择子系CTRL+A——重做场景操作CTRL+B——子对象选择开关CTRL+F——循环选择模式CTRL+L——默认灯光开关CTRL+N——新建场景CTRL+O——打开文件CTRL+P——平移视图CTRL+R——旋转视图模式CTRL+S——保存文件CTRL+T——纹理校正CTRL+T——打开工具箱(NURBS曲面建模)CTRL+W——区域缩放模式CTRL+Z——撤消场景操作CTRL+SPACE——创建定位锁定键SHIFT+B——视窗立方体模式开关SHIFT+A——重做视图操作SHIFT+E——以前次参数设置进行渲染SHIFT+C——显示摄像机开关SHIFT+G——显示网格开关SHIFT+F——显示安全框开关SHIFT+I——显示最近渲染生成的图像SHIFT+H——显示辅助物体开关SHIFT+O——显示几何体开关SHIFT+L——显示灯光开关SHIFT+Q——快速渲染SHIFT+P——显示粒子系统开关SHIFT+S——显示形状开关SHIFT+R——渲染场景SHIFT+Z——取消视窗操作SHIFT+W——显示空间扭曲开关SHIFT+\\——交换布局SHIFT+4——切换到聚光灯/平行灯光视图ALT+S——网格与捕捉设置SHIFT+SPACE——创建旋转锁定键ALT+CTRL+Z——场景范围充满视窗ALT+SPACE——循环通过捕捉SHIFT+CTRL+A——自适应透视网线开关ALT+CTRL+SPACE——偏移捕捉SHIFT+CTRL+Z——全部场景范围充满视窗SHIFT+CTRL+P——百分比捕捉开关1——打开与隐藏工具栏6——冻结选择物体7——解冻被冻结物体显示降级适配(开关)【O】适应透视图格点【Shift】+【Ctrl】+【A】排列【Alt】+【A】角度捕捉(开关) 【A】动画模式(开关) 【N】改变到后视图【K】背景锁定(开关) 【Alt】+【Ctrl】+【B】前一时间单位【.】下一时间单位【,】改变到上(Top)视图【T】改变到底(Bottom)视图【B】改变到相机(Camera)视图【C】改变到前(Front)视图【F】改变到等大的用户(User)视图【U】改变到右(Right)视图【R】改变到透视(Perspective)图【P】循环改变选择方式【Ctrl】+【F】默认灯光(开关) 【Ctrl】+【L】删除物体【DEL】当前视图暂时失效【D】是否显示几何体内框(开关) 【Ctrl】+【E】显示第一个工具条【Alt】+【1】专家模式�全屏(开关) 【Ctrl】+【X】暂存(Hold)场景【Alt】+【Ctrl】+【H】取回(Fetch)场景【Alt】+【Ctrl】+【F】冻结所选物体【6】跳到最后一帧【END】跳到第一帧【HOME】显示/隐藏相机(Cameras)【Shift】+【C】显示/隐藏几何体(Geometry) 【Shift】+【O】显示/隐藏网格(Grids) 【G】显示/隐藏帮助(Helpers)物体【Shift】+【H】显示/隐藏光源(Lights) 【Shift】+【L】显示/隐藏粒子系统(Particle Systems) 【Shift】+【P】显示/隐藏空间扭曲(Space Warps)物体【Shift】+【W】锁定用户界面(开关) 【Alt】+【0】匹配到相机(Camera)视图【Ctrl】+【C】材质(Material)编辑器【M】最大化当前视图(开关) 【W】脚本编辑器【F11】新的场景【Ctrl】+【N】法线(Normal)对齐【Alt】+【N】向下轻推网格小键盘【-】向上轻推网格小键盘【+】NURBS表面显示方式【Alt】+【L】或【Ctrl】+【4】NURBS调整方格1 【Ctrl】+【1】NURBS调整方格2 【Ctrl】+【2】NURBS调整方格3 【Ctrl】+【3】偏移捕捉【Alt】+【Ctrl】+【空格】打开一个MAX文件【Ctrl】+【O】平移视图【Ctrl】+【P】交互式平移视图【I】放置高光(Highlight) 【Ctrl】+【H】播放/停止动画【/】快速(Quick)渲染【Shift】+【Q】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回到上一视图*作【Shift】+【A】撤消场景*作【Ctrl】+【Z】撤消视图*作【Shift】+【Z】刷新所有视图【1】用前一次的参数进行渲染【Shift】+【E】或【F9】渲染配置【Shift】+【R】或【F10】在xy/yz/zx锁定中循环改变【F8】约束到X轴【F5】约束到Y轴【F6】约束到Z轴【F7】旋转(Rotate)视图模式【Ctrl】+【R】或【V】保存(Save)文件【Ctrl】+【S】透明显示所选物体(开关) 【Alt】+【X】选择父物体【PageUp】选择子物体【PageDown】根据名称选择物体【H】选择锁定(开关) 【空格】减淡所选物体的面(开关) 【F2】显示所有视图网格(Grids)(开关) 【Shift】+【G】显示/隐藏命令面板【3】显示/隐藏浮动工具条【4】显示最后一次渲染的图画【Ctrl】+【I】显示/隐藏主要工具栏【Alt】+【6】显示/隐藏安全框【Shift】+【F】*显示/隐藏所选物体的支架【J】显示/隐藏工具条【Y】/【2】百分比(Percent)捕捉(开关) 【Shift】+【Ctrl】+【P】打开/关闭捕捉(Snap) 【S】循环通过捕捉点【Alt】+【空格】声音(开关) 【\\】间隔放置物体【Shift】+【I】改变到光线视图【Shift】+【4】循环改变子物体层级【Ins】子物体选择(开关) 【Ctrl】+【B】帖图材质(Texture)修正【Ctrl】+【T】加大动态坐标【+】减小动态坐标【-】激活动态坐标(开关) 【X】精确输入转变量【F12】全部解冻【7】根据名字显示隐藏的物体【5】刷新背景图像(Background) 【Alt】+【Shift】+【Ctrl】+【B】显示几何体外框(开关) 【F4】视图背景(Background) 【Alt】+【B】用方框(Box)快显几何体(开关) 【Shift】+【B】打开虚拟现实数字键盘【1】虚拟视图向下移动数字键盘【2】虚拟视图向左移动数字键盘【4】虚拟视图向右移动数字键盘【6】虚拟视图向中移动数字键盘【8】虚拟视图放大数字键盘【7】虚拟视图缩小数字键盘【9】实色显示场景中的几何体(开关) 【F3】全部视图显示所有物体【Shift】+【Ctrl】+【Z】*视窗缩放到选择物体范围(Extents)【E】缩放范围【Alt】+【Ctrl】+【Z】视窗放大两倍【Shift】+数字键盘【+】放大镜工具【Z】视窗缩小两倍【Shift】+数字键盘【-】根据框选进行放大【Ctrl】+【w】视窗交互式放大【[】视窗交互式缩小【]】轨迹视图加入(Add)关键帧【A】前一时间单位【<】下一时间单位【>】编辑(Edit)关键帧模式【E】编辑区域模式【F3】编辑时间模式【F2】展开对象(Object)切换【O】展开轨迹(Track)切换【T】函数(Function)曲线模式【F5】或【F】锁定所选物体【空格】向上移动高亮显示【↓】向下移动高亮显示【↑】向左轻移关键帧【←】向右轻移关键帧【→】位置区域模式【F4】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撤消场景*作【Ctrl】+【Z】用前一次的配置进行渲染【F9】渲染配置【F10】向下收拢【Ctrl】+【↓】向上收拢【Ctrl】+【↑】材质编辑器用前一次的配置进行渲染【F9】渲染配置【F10】撤消场景*作【Ctrl】+【Z】示意(Schematic)视图下一时间单位【>】前一时间单位【<】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撤消场景*作【Ctrl】+【Z】Active Shade绘制(Draw)区域【D】渲染(Render) 【R】锁定工具栏(泊坞窗) 【空格】视频编辑加入过滤器(Filter)项目【Ctrl】+【F】加入输入(Input)项目【Ctrl】+【I】加入图层(Layer)项目【Ctrl】+【L】加入输出(Output)项目【Ctrl】+【O】加入(Add)新的项目【Ctrl】+【A】加入场景(Scene)事件【Ctrl】+【s】编辑(Edit)当前事件【Ctrl】+【E】执行(Run)序列【Ctrl】+【R】新(New)的序列【Ctrl】+【N】撤消场景*作【Ctrl】+【Z】NURBS编辑CV 约束法线(Normal)移动【Alt】+【N】CV 约束到U向移动【Alt】+【U】CV 约束到V向移动【Alt】+【V】显示曲线(Curves) 【Shift】+【Ctrl】+【C】显示控制点(Dependents) 【Ctrl】+【D】显示格子(Lattices) 【Ctrl】+【L】NURBS面显示方式切换【Alt】+【L】显示表面(Surfaces) 【Shift】+【Ctrl】+【s】显示工具箱(Toolbox) 【Ctrl】+【T】显示表面整齐(Trims) 【Shift】+【Ctrl】+【T】根据名字选择本物体的子层级【Ctrl】+【H】锁定2D 所选物体【空格】选择U向的下一点【Ctrl】+【→】选择V向的下一点【Ctrl】+【↑】选择U向的前一点【Ctrl】+【←】选择V向的前一点【Ctrl】+【↓】根据名字选择子物体【H】柔软所选物体【Ctrl】+【s】转换到Curve CV 层级【Alt】+【Shift】+【Z】转换到Curve 层级【Alt】+【Shift】+【C】转换到Imports 层级【Alt】+【Shift】+【I】转换到Point 层级【Alt】+【Shift】+【P】转换到Surface CV 层级【Alt】+【Shift】+【V】转换到Surface 层级【Alt】+【Shift】+【S】转换到上一层级【Alt】+【Shift】+【T】转换降级【Ctrl】+【X】FFD转换到控制点(Control Point)层级【Alt】+【Shift】+【C】到格点(Lattice)层级【Alt】+【Shift】+【L】到设置体积(Volume)层级【Alt】+【Shift】+【S】转换到上层级【Alt】+【Shift】+【T】打开的UVW贴图进入编辑(Edit)UVW模式【Ctrl】+【E】调用*.uvw文件【Alt】+【Shift】+【Ctrl】+【L】保存UVW为*.uvw格式的文件【Alt】+【Shift】+【Ctrl】+【S】打断(Break)选择点【Ctrl】+【B】分离(Detach)边界点【Ctrl】+【D】过滤选择面【Ctrl】+【空格】水平翻转【Alt】+【Shift】+【Ctrl】+【B】垂直(Vertical)翻转【Alt】+【Shift】+【Ctrl】+【V】冻结(Freeze)所选材质点【Ctrl】+【F】隐藏(Hide)所选材质点【Ctrl】+【H】全部解冻(unFreeze) 【Alt】+【F】全部取消隐藏(unHide) 【Alt】+【H】从堆栈中获取面选集【Alt】+【Shift】+【Ctrl】+【F】从面获取选集【Alt】+【Shift】+【Ctrl】+【V】锁定所选顶点【空格】水平镜象【Alt】+【Shift】+【Ctrl】+【N】垂直镜象【Alt】+【Shift】+【Ctrl】+【M】水平移动【Alt】+【Shift】+【Ctrl】+【J】垂直移动【Alt】+【Shift】+【Ctrl】+【K】平移视图【Ctrl】+【P】象素捕捉【S】平面贴图面/重设UVW 【Alt】+【Shift】+【Ctrl】+【R】水平缩放【Alt】+【Shift】+【Ctrl】+【I】垂直缩放【Alt】+【Shift】+【Ctrl】+【O】移动材质点【Q】旋转材质点【W】等比例缩放材质点【E】焊接(Weld)所选的材质点【Alt】+【Ctrl】+【W】焊接(Weld)到目标材质点【Ctrl】+【W】Unwrap的选项(Options) 【Ctrl】+【O】更新贴图(Map) 【Alt】+【Shift】+【Ctrl】+【M】将Unwrap视图扩展到全部显示【Alt】+【Ctrl】+【Z】框选放大Unwrap视图【Ctrl】+【Z】将Unwrap视图扩展到所选材质点的大小【Alt】+【Shift】+【Ctrl】+【Z】缩放到Gizmo大小【Shift】+【空格】缩放(Zoom)工具【Z】反应堆(Reactor)建立(Create)反应(Reaction) 【Alt】+【Ctrl】+【C】删除(Delete)反应(Reaction) 【Alt】+【Ctrl】+【D】编辑状态(State)切换【Alt】+【Ctrl】+【s】设置最大影响(Influence) 【Ctrl】+【I】设置最小影响(Influence) 【Alt】+【I】设置影响值(Value) 【Alt】+【Ctrl】+【V】ActiveShade (Scanline)pS的快捷键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矩形、椭圆选框工具【M】移动工具【V】套索、多边形套索、磁性套索【L】魔棒工具【W】裁剪工具【C】切片工具、切片选择工具【K】喷枪工具【J】画笔工具、铅笔工具【B】像皮图章、图案图章【S】历史画笔工具、艺术历史画笔【Y】像皮擦、背景擦除、魔术像皮擦【E】渐变工具、油漆桶工具【G】模糊、锐化、涂抹工具【R】减淡、加深、海棉工具【O】路径选择工具、直接选取工具【A】文字工具【T】钢笔、自由钢笔【P】矩形、圆边矩形、椭圆、多边形、直线【U】写字板、声音注释【N】吸管、颜色取样器、度量工具【I】抓手工具【H】缩放工具【Z】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D】切换前景色和背景色【X】切换标准模式和快速蒙板模式【Q】标准屏幕模式、带有菜单栏的全屏模式、全屏模式【F】跳到ImageReady3.0中【Ctrl】+【Shift】+【M】临时使用移动工具【Ctrl】临时使用吸色工具【Alt】临时使用抓手工具【空格】快速输入工具选项(当前工具选项面板中至少有一个可调节数字) 【0】至【9】循环选择画笔【[]或【】】建立新渐变(在“渐变编辑器“中) 【Ctrl】+【N】文件操作新建图形文件【Ctrl】+【N】打开已有的图像【Ctrl】+【O】打开为... 【Ctrl】+【Alt】+【O】关闭当前图像【Ctrl】+【W】保存当前图像【Ctrl】+【S】另存为... 【Ctrl】+【Shift】+【S】存储为网页用图形【Ctrl】+【Alt】+【Shift】+【S】页面设置【Ctrl】+【Shift】+【P】打印预览【Ctrl】+【Alt】+【P】打印【Ctrl】+【P】退出Photoshop 【Ctrl】+【Q】编辑操作还原/重做前一步操作【Ctrl】+【Z】一步一步向前还原【Ctrl】+【Alt】+【Z】一步一步向后重做【Ctrl】+【Shift】+【Z】淡入/淡出【Ctrl】+【Shift】+【F】剪切选取的图像或路径【Ctrl】+【X】或【F2】拷贝选取的图像或路径【Ctrl】+【C】合并拷贝【Ctrl】+【Shift】+【C】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当前图形中【Ctrl】+【V】或【F4】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选框中【Ctrl】+【Shift】+【V】自由变换【Ctrl】+【T】应用自由变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Enter】从中心或对称点开始变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Alt】限制(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Shift】扭曲(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Ctrl】取消变形(在自由变换模式下) 【Esc】自由变换复制的象素数据【Ctrl】+【Shift】+【T】实战:100条不可不知的装修常识一、水电1、防水施工宜采用涂膜防水2、防水工程应该在隐蔽工程施工完成并验收后做3、防水施工完成后要做2次蓄水试验4、浴室防水层应该不低于1.8米5、地漏、阴阳角、管道等地方要多做一次防水6、地漏要用防臭地漏7、冷热水管左热右冷8、水管尽量不要从地上走9、冷水管在墙里要有1CM的保护层,热水管是1.5CM,因此槽要开得深10、装PPR管是要考虑贴好瓷砖的厚度,这样管子不会露出来11、烧菜只有几分钟,洗菜要很久,水斗一定要买大的12、龙头和台盆要配套,弄不好就装不上去了13、马桶安装不能用水泥,要用硅胶14、马桶、龙头安装好后要注意保护15、买马桶时要考虑马桶的坑距16、洗衣机要考虑是上排水还是下排水17、卫生间里最好不要装电话,容易受潮18、卫生间里的镜子要先考虑好尺寸,否则镜前灯很容易就装高了19、卫生间管道最好留检修孔20、强电弱电不能穿在同一根管子里21、左零、右相上接地22、电源插座距地300,开关1.4米23、开关不要装在门背后24、插座多多宜善25、大功率电器用16A插座,如电烤箱等26、暗盒要用好的27、暗盒一定要和面板配套,否则有可能装不上28、 PVC电线管内电线截面面积不得超过电线管截面面积的40%29、卧室的空调不要对着床30、空调洞要考虑向外倾斜,否则雨水会进来31、灯尽量考虑双控32、卫生间最好安装防溅插座33、阳台上要考虑个插座34、电线槽要横平竖直,排好照,以后用起来方便35、公用烟道要装止逆阀36、买来的电器一定要好好让工人看说明书37、说明书和保修卡等资料一定要留好二、泥工38、水泥超过出厂期三个月就不能用了39、不同品种、标号的水泥不能混用40、黄砂一定要用河砂,用嘴尝味道就知道了41、墙地砖要浸水两小时以上,阴干后才能贴42、墙地砖宁可多买几片,不要少买,否则容易出现色差43、一面墙上不能有两排非整砖44、擦缝完成后要立即对瓷砖进行清理45、地面贴大理石(浅色),石材背面要做防水46、阳角处要割45度角47、地砖要向地漏处倾斜,否则容易积水48、墙砖碰到管道口要采用套割的形式,这样看起来还是整块的砖49、地面大理石宜干铺50、地砖一定要耐脏,防滑,不要光为了好看51、亚光瓷砖难清理52、阳台地砖要注意排水方向三、木工53、地龙骨最好用烘干落叶松54、大的木板材买来后就要锯开风干55、木工进场先要弹房子水平线56、花色面板一进来就要买油漆刷一遍,防止被弄脏57、吊扇不能装在吊顶龙骨上58、花色面板施工时要预先挑色59、吊顶的吊筋距离墙边不得大于30060、石膏板要用沉头自攻螺丝固定,进入板面1~2MM,并做防锈处理,不能用枪钉61、石膏板钉子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20062、石膏板要与墙有3MM的缝,以便进行防裂处理63、石膏板阳角处最好做阳角条保护64、木门的上下冒头处要刷油漆65、卫生间门套的底部要刷一下防水66、房门的大小应该一致67、家具尽量不要让木工做,做也做不好的68、橱柜尽量买整体的,木工做不好,设计也不行69、各中尺寸一定要考虑好,改起来就比较麻烦了70、自己做的移门不要做暗轨道,以后没办法维修的71、卫生间小的话尽量做移门,不要做开门,占地方72、吃不准的木工活一定要与工头多交流,千万不能让他们自作主张73、钱在手里是硬道理74、家里有小孩,玻璃要少用75、一定要让工人好好看图纸76、厨房抽屉很有用77、地板木龙骨平整度是5MM78、毛地板要铺成30度或45度,板和板之间留2~3MM,缝要错开79、地板和墙之间要留8~10MM的缝80、复合地板长度超过8M时要考虑伸缩缝81、尽量少用中密度板做门套82、铰链和五金一定要用好的83、浴霸要装在木龙骨上,不能直接装在吊顶上四、油漆工84、中、深色乳胶漆施工时尽量不要掺水,否则容易出现色差85、石膏板接缝处要上绷带86、墙面有缝隙的地方要上的确凉布比较好87、原来墙面有的腻子最好铲除,或者刷一遍胶水封固88、尽量买知名品牌的油漆,装修公司推荐或工头推荐的没名气的尽量不要用89、天气太潮湿,油漆不要刷90、油漆、涂料的打磨要等完全干透后进行91、下一道油漆施工必须等前一道油漆干透后进行92、金属面的油漆要做防锈处理93、天气太冷,油漆施工质量会差的94、门油漆时,要用美纹纸贴住铰链和门锁95、天太热,要注意通风96、贴墙纸时,要在墙上刷清油97、贴墙纸时,要把开关、插座的面板卸下来98、亮光、丝光的乳胶漆要一次完成,补的容易出现色差99、踢脚线安装好后要用腻子和乳胶漆补一下缝100、磨砂玻璃要用报纸保护好。
3D STUDIO MAX第一课本课重点和难点:1、W ord 、View、Screen坐标系的使用2、在各视图中建立物体3、移动、旋转、缩放工具的使用本课知识点:一、3DS MAX的应用领域1、影视广告2、建筑装璜3、机械制造4、生化研究5、军事技术、6、医学治疗7、教育娱乐8、电脑游戏9抽象技术二、命令面板提供六大模块:1、建立命令面板:在场景中建立各种物体。
2、修改命令面板:提供各种编辑物体的功能。
3、连接命令面板:处理运动的连接功能。
4、运动命令面板:提供运动的控制功能。
5、显示命令面板:控制物体在场景中的显示、隐藏或冻结。
6、系统外挂特殊模块。
三、状态行:左侧显示当前选择物体的数目,右侧为当前鼠标的空间坐标值。
提示行:显示当前使用工具的提示文字,教你如何使用该工具进行操作。
锁定控制区:提供二维、三维空间锁定、角度锁定、百分比锁定等多种锁定功能。
视图控制区:它提供各种用于控制各种视图的显示效果。
动画控制区:提供动画设置的各种参数。
坐标控制区:Word: 世界坐标系,也称绝对坐标系或三维空间坐标系。
水平方向X轴是宽度(头—尾)垂直方向Y轴是长度(从一侧到另一侧)景深方向Z轴是高度(从顶到底)View: 观看坐标系,是世界坐标系和屏幕坐标系的结合体。
在正交视图中使用屏幕坐标系,在透视图中使用世界坐标系。
注:前三个是世界坐标系,但透视坐标轴与屏幕坐标系相同。
Screen: 屏幕坐标系,也叫相对坐标系,当你激活这个视窗时,水平向为X轴,垂直向为Y轴,景深向为Z轴。
四、作图区有四个窗口:三个正交视窗和一个透视窗T op: 俯视视窗(T)Bottom: 仰视视窗(B)Front: 前视视窗(F)Back: 背视视窗(K)Left: 左侧视窗(L)Right:右视窗(R)Perstective: 透视视窗,用来观察物体立体的情况。
(P)五、工具的应用:物体位置的确定:物体的位置是由轴心点决定的。
X、Y、Z三轴的交点叫轴心点,轴心点是固定的。
3dmax学习笔记(第一部分,共两部份)1)(参考第十四条)图形之间的布尔运算要可编辑样条线进行,然后附加,然后进行布尔运算,布尔运算的具体方法为:(前提选中“选择”中的三个红色标记的第三个,即:“顶点”“线段”“样条线”中的样条线)1附加对可编辑样条线对象2退出附加3选择其中一个(一部份)4选择布尔(并集、差集或交集)5在“布尔”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选择第3部以外的其他对象,即完成3DMax的样条线布尔运算2) 要渲染,则先要在修器中在渲染选项选择“在渲染中启用”3)三个倒角级别也可创造倒角立体图4)车削修改器下有个轴,点击轴,然后在图形中拖动鼠标,可改变车削的轴5)放样:类似于CAD立体作画中的扫掠,是利用可编辑样条线作为规迹,然后画出立体图,具体操作为:1.画出一条可编辑样条线作为放样规迹2.画出放样的截面3.在立体作图中先择复合对象(就先基本标准体,扩展标准体等的那选项)4.选择路径5.点取获取图形即可6.可以编辑中对放样好的图形进行编辑6)按shift键移动物体即可复制物体(放大/缩小/旋转都可)7)复制时,有“复制”“实例”“参考”,“复制”后的图像不会随原件的改动而变化,“实例”“参考”则会变化。
“改变”参考时,其他不变。
实际操作一下就知道了。
一般用复制8)关于轴心点的操作8.1)用移动工具选择物体时,如何改变大坐标(那个移动的彩色大坐标)位置1.用移动工具选中物体2.选择层次按钮(创建、修改的那排,是第三个,由一大三小的四个小白框及三条线组成)3.选择“轴”,在调整轴-移动/旋转/缩放中选择“仅影响轴”(在层次按钮下面那条)4.在已选把的十字移动工具那右击,弹出移动选项5.输入绝对坐标即可,在镜像时能用到。
8.2)如何将轴心点移到物体中心并将物体中心移向零点(视图中央)1.选中物体2.点仅影响轴3.对齐-居中到对象4.关闭“仅影响轴”5.执行8.1中的第4第五项操作9)对物体进行应用材质时应先选中物体10) 室内建模可用修改中的法线修改器(相当于透视,在3dmax中选一下就知道是什么效果,长方体能看出最好效果),然后用修改中的复合对象-布尔运算-拾取对象可抠门窗等11)创建样条线可输入文本,通过挤出可创建立体文本(通过样条线的倒角也可以将样条线文本创建成立体文本。
3ds Max笔记第1节3ds max 7简介 (2)第2节常用工具的使用 (4)第3节标准几何体的创建 (6)第4节创建扩展基本体 (8)第5节二维图形的创建及修改(一) (13)第6节二维图形的创建及修改(二) (15)第7节二维图形实例制作 (17)第8节摄影机 (19)第9节车削修改器 (21)第10节倒角、倒角剖面修改器 (23)第11节放样修改器(一) (25)第12节放样修改器(二) (27)第13节阵列(一) (28)第14节晶格修改器 (30)第15节AEC扩展对象 (32)第16节创建门、窗、楼梯 (34)第17节常用修改器 (36)第18节变形修改器 (38)第19节材质 (41)第20节材质贴图通道 (43)第21节材质类型 (44)第22节特殊材质介绍 (45)第23节材质实例 (46)第24节常用材质的制作(一) (48)第25节材质实例 (49)第26节材质的保存 (51)第27节灯光 (52)第28节阴影的设置 (53)第29节特殊效果 (54)第30节光度学灯光(一) (56)第31节光度学灯光(二) (57)第32节高级灯光材质 (58)第33节曝光控制 (59)第34节场景布光技巧 (60)第35节渲染命令 (61)第36节粒子系统 (62)第37节动画基础 (63)第38节视频合成 (64)第1节3ds max 8简介3ds max8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旗下的discreet公司推出的三维造型及动画设计制作软件应用领域:1、装潢设计 2、影视动画制作一、工作界面:1、标题栏2、菜单栏3、工具栏4、命令面板5、视图区:顶视图:(T)前视图:(F)左视图:(L)透视图:(P)模拟人眼的观察,近大远小6、视图工具7、动画控制区8、绝对坐标显示(reactor:动力学工具栏‘关闭’)二、单位设置:自定义菜单→单位设置→毫米(系统单位——毫米)三、文件的基本操作:新建文件:新建的文件继承上一次打开文件的所有设置重置:新建文件并恢复到3D的默认设置四、快捷键:G:显示/隐藏网格S:顶点捕捉Shift+Q:快速渲染Alt+W:视口切换Ctrl+Shift+Z:全部收入视窗(+)、(-)号:放大或缩小坐标Shift+拖动:复制(实例)Alt+滚轮:动态观察Ctrl:加选Alt:减选六、文件的保存:文件菜单 保存,扩展名为.max七、作业:1、创建一个长3米,宽4米,高3米的房间,墙厚为28厘米2、在房间中创建一桌子,长1.2米,宽80厘米,高70厘米,桌面厚2厘米,桌腿粗4厘米3、课桌:长1.1米,宽45厘米,高75厘米,桌面厚2厘米,桌腿粗2厘米;椅子半径15厘米,高40厘米第2节常用工具的使用一、常用工具1、移动(W)1)鼠标拖拽移动:选中物体,沿某一个轴向进行移动2)精确移动:在移动按钮上右击,弹出对话框⇨绝对坐标:(世界坐标)以0,0点为基准定位⇨偏移:(屏幕坐标)输入偏移的距离,即可移动2、旋转:(E)逆时针旋转为正,顺时针旋转为负3、缩放:(R)1)等比缩放2)不等比缩放3)等体积缩放二、复制选项1、复制:复制品(子物体)与原物(父物体)无关系2、实例:(关联)子物体与父物体产生关联,不论谁改变,另一个都随之改变3、参考:父物体改变,子物体改变,子物体没有修改参数4、取消关联:修改哭面板——单击“使唯一”三、快捷键X :变换框开关(坐标)8 :渲染背景颜色空格键:锁定H:按名称选择A:角度捕捉Alt+6:显示/隐藏常用工具栏☑组合:组菜单→成组:对选中的多个物体进行成组四、作业1、课桌:桌面450*1100*20 桌腿20*20*7502、长椅:板40*2500*20*5个靠背*6个3、不同方向的茶壶第3节标准几何体的创建圆锥体圆环管状体球体四棱锥一、标准几何体介绍:1、平面:是三维实体中唯一一个没有高度的物体☑渲染倍增→缩放:渲染时自动放大☑段数:段数决定物体的复杂程度,段数越多,物体的面数就越多,占用机器空间越大,对物体做变形操作时必须有足够的段数。
3d课堂笔记ALT + 鼠标滚轮可以调整轴侧同时转动鼠标ALT + W四个同时显示还是单一显示Ctrl+z布尔复合对象选挖到对象布尔拾取操作对象B(交集相交叉的物体留下)、给一体上的多个物体一起挖洞:连接拾取操作对象移动工具选择被挖物体图形合并二维和三维合并~类似于挖洞,洞可高可矮。
Shift画出水平线按住左键画出曲线曲线变直线修改直线渲染选择创建线和之前线是一条二维附加挤出连接比焊接多出一条线编辑养条线轮廓再挤出就是封闭图形二维布尔:画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二维图形,附加在一起,选择编辑养条线,选择样条线按钮(3),点击布尔按钮,分别选择不同的布尔运行方法,操作即可。
开始新图形不选择就是整体一个图形扩展养条线,W矩形两边框框文件合并是用外来例如树木等之类:把灯光不要,全部。
确定。
导入cad图归档——材质考到别的电脑利用归纳材质等都能看到有图片路径1.二维放样:复合对象放样获取图形/获取路径大的路径小的图形路径移动向右有一个点,获取路径,不同的圆,。
路径控制第一2,3起始点的位置。
(放样,获取图形,不同的一个图和一起出现的)2.配置修改器集车削:圆的对称的东西都可以车削做出。
盘子碗。
分段圆滑挤出:轮廓——实体还是空心的。
晶格框架结构扭曲:角度是扭曲,偏移是扭曲的位置上移法线:把3D里外面翻转编辑多边形桥:自动打通连接两个建筑有个柱。
(墙窗制作)书架:自定义长方体可编辑多边形分段选择一条线点击循环水平方向的线都选中移动线面插入挤出选择工具到选两面没选择厚度桥打通线轮廓挤出如何做轴侧图导入CAD选择导入图形,成组坐标轴边零,冻结对象:,扑捉到冻结对象勾选自定义首选项视口以鼠标中心缩放(正交)。
用线勾出轮廓挤出(二维开始新图形关)渲染场景:启用内置帧缓冲区默认光关图像采样:抗锯齿过滤器关掉间接照明开全局光引擎:灯光缓冲发光贴图:当前预知:自定义最小比率-6 大-5 哦性细分20 显示计算状态直接采光灯光缓细分200 显示状态颜色映射:FSV高精度参:图像采样:抗锯齿开C最小比率-3 大-1 模型细分80灯光缓冲:细分1200常用材质参数1亮光木材:漫射贴图反射:40左右高光光泽度0.8(将材质给选择的对象)2亚光木材:光泽度0.853镜面不锈钢:漫射黑色反射2554磨砂不锈钢:漫射黑色反射200 光泽度0.855拉丝不锈钢:漫射黑色反射后面按钮衰减黑色快位图添加材质(拉丝不锈钢图片)转到父对象点(两次)光泽0.86陶瓷:漫射颜色不定反射255 菲涅尔反射勾选7亚面石材漫射贴图反射100 高光0.5 光泽模糊0.85 凹凸贴图漫射处该凹凸(UVW贴图显示最后给到材料的结果)8抛光砖漫射贴图反射255 菲涅尔反射勾选高光0.8 光泽0.989普通地砖漫射贴反射255 菲涅尔反射勾选高光0.8 光泽0.910木地板漫射贴图反射70 光泽0.9 凹凸(旋转材质:材质-漫射M 角度W90)11玻璃漫射灰色(白色淡蓝色等)反射255 折射(透明)255 折射率1.5 菲涅尔勾选影响阴影勾选烟雾颜色(透明物质水玻璃。
第一节3点光源法主光源。
辅光源。
背光。
主光源高于物体与视角成45度夹角辅光源与主光源相对平行于物体背光在物体的背面最常用的是聚光灯和泛光灯目标平行光主要是打室外光。
泛光灯是打室内灯光,可以把场景照亮!比较柔和。
灯光原理近聚远衰自由聚光灯没有目标聚光点。
目标灯适用于室内自由灯适用于室外天光是无孔不入如果在一间屋子内天光也可以照到屋子里的一些场景,相当于外界的太阳!一般用到0.2之间天光的颜色可以模拟外界天气,一般用天光会用到HR贴图!区域泛光灯可以打室外区域聚光灯也可以适用于室外,并且可以模拟体积光,第二节3D studio Max最强大的三维软件工作室。
创建灯光时要到顶视图。
Light lister灯光列表灯光列表中的采样值就是阴影的精确值相当于一个薄片。
模拟一个真是的场景时要用到环境光,所谓环境光(小键盘8)environment an dffdcts)阴影材质贴图:是一种图片形式,按M键可以进入材质面板。
Matte/shadow 只能渲染阴影部分,阴影颜色偏向于灯光颜色的补色。
参数:导出网格体:文件导出SELECT贴图再前视图创建一个面Shift+a对齐工具Alt+q 只选择编辑的那个物体阿拉法通道中黑色的是透明区域,白色是显示区域,灰色的是半透明区域。
在贴图窗口中self-lllum^中Shift+a 对齐桌面透明贴图:贴火焰的图。
RAV Trach 光线追踪阴影DiffcureColor漫反射通道Bump凹凸通道:打开材质—通道—Bump凹凸通道用PS 做出阿拉法通道:打开PS,拽进图片,在选中模型塌陷:让编辑体半透明显示:Alt+X展UV展UV 格式:OBJ鼠标放在物体上按D:Shift+f—包裹shift+s—打断(一个物体)shift+w--取消选择回车--打断成两个物体F—展UVShift+D—调回EDD—调入UVC—选择C—剪开W—缝合Ctrl+鼠标:移动点B—(扩)笔刷刷平O--(缩)笔刷刷平材质Loop顶底材质Blend混合材质渲染:Mente reui在线渲染时无法完成置换,在材质面板里找deplant(置换)A-角度捕捉开关B-切换到底视图C-切换到摄象机视图D-封闭视窗E-切换到轨迹视图F-切换到前视图G-切换到网格视图H-显示通过名称选择对话框I-交互式平移K-切换到背视图L-切换到左视图N-动画模式开关O-自适应退化开关P-切换到透视用户视图R-切换到右视图S-捕捉开关T-切换到顶视图U-切换到等角用户视图W-最大化视窗开关X-中心点循环Z-缩放模式[-交互式移近]-交互式移远/-播放动画F5-约束到X轴方向F6-约束到Y轴方向F7-约束到Z轴方向F8-约束轴面循环SPACE-选择集锁定开关END-进到最后一帧HOME-进到起始帧INSERT-循环子对象层级PAGEUP-选择父系PAGEDOWN-选择子系GREY+-向上轻推网格GREY--向下轻推网格CTRL+A-重做场景操作CTRL+B-子对象选择开关CTRL+F-循环选择模式CTRL+L-默认灯光开关CTRL+N-新建场景CTRL+O-打开文件CTRL+P-平移视图CTRL+R-旋转视图模式CTRL+S-保存文件CTRL+T-纹理校正CTRL+W-区域缩放模式CTRL+Z-取消场景操作CTRL+SPACE-创建定位锁定键SHIFT+A-重做视图操作SHIFT+B-视窗立方体模式开关SHIFT+C-显示摄象机开关SHIFT+E-以前次参数设置进行渲染SHIFT+F-显示安全框开关SHIFT+G-显示网络开关SHIFT+H-显示辅助物体开关SHIFT+I-显示最近渲染生成的图象SHIFT+L-显示灯光开关SHIFT+O-显示几何体开关SHIFT+P-显示粒子系统开关SHIFT+Q-快速渲染SHIFT+R-渲染场景SHIFT+S-显示形状开关SHIFT+W-显示空间扭曲开关SHIFT+Z-取消视窗操作SHIFT+4-切换到聚光灯/平行灯光视图SHIFT+\-交换布局SHIFT+SPACE-创建旋转锁定键SHIFT+GREY+-移近两倍SHIFT+GREY--移远两倍ALT+S-网格与捕捉设置ALT+SPACE-循环通过捕捉ALT+CTRL+Z-场景范围充满视窗ALT+CTRL+SPACE-偏移捕捉SHIFT+CTRL+A-自适应透视网线开关SHIFT+CTRL+P-百分比捕捉开关SHIFT+CTRL+Z全部场景范围充满视窗注:SPACER键是指空格键,GREY+键是指右侧数字小键盘上的加号键,GREY-键是指右侧数字小键盘上的减号键(使用时NUMLOCK键要处于非击活状态)显示降级适配(开关)【O】适应透视图格点【Shift】+【Ctrl】+【A】排列【Alt】+【A】角度捕捉(开关) 【A】动画模式(开关) 【N】改变到后视图【K】背景锁定(开关) 【Alt】+【Ctrl】+【B】前一时间单位【.】下一时间单位【,】改变到上(Top)视图【T】改变到底(Bottom)视图【B】改变到相机(Camera)视图【C】改变到前(Front)视图【F】改变到等大的用户(User)视图【U】改变到右(Right)视图【R】改变到透视(Perspective)图【P】循环改变选择方式【Ctrl】+【F】默认灯光(开关) 【Ctrl】+【L】删除物体【DEL】当前视图暂时失效【D】是否显示几何体内框(开关) 【Ctrl】+【E】显示第一个工具条【Alt】+【1】专家模式�全屏(开关) 【Ctrl】+【X】暂存(Hold)场景【Alt】+【Ctrl】+【H】取回(Fetch)场景【Alt】+【Ctrl】+【F】冻结所选物体【6】跳到最后一帧【END】跳到第一帧【HOME】显示/隐藏相机(Cameras)【Shift】+【C】显示/隐藏几何体(Geometry) 【Shift】+【O】显示/隐藏网格(Grids) 【G】显示/隐藏帮助(Helpers)物体【Shift】+【H】显示/隐藏光源(Lights) 【Shift】+【L】显示/隐藏粒子系统(Particle Systems) 【Shift】+【P】显示/隐藏空间扭曲(Space Warps)物体【Shift】+【W】锁定用户界面(开关) 【Alt】+【0】匹配到相机(Camera)视图【Ctrl】+【C】材质(Material)编辑器【M】最大化当前视图(开关) 【W】脚本编辑器【F11】新的场景【Ctrl】+【N】法线(Normal)对齐【Alt】+【N】向下轻推网格小键盘【-】向上轻推网格小键盘【+】NURBS表面显示方式【Alt】+【L】或【Ctrl】+【4】NURBS调整方格1 【Ctrl】+【1】NURBS调整方格2 【Ctrl】+【2】NURBS调整方格3 【Ctrl】+【3】偏移捕捉【Alt】+【Ctrl】+【空格】打开一个MAX文件【Ctrl】+【O】平移视图【Ctrl】+【P】交互式平移视图【I】放置高光(Highlight) 【Ctrl】+【H】播放/停止动画【/】快速(Quick)渲染【Shift】+【Q】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回到上一视图*作【Shift】+【A】撤消场景*作【Ctrl】+【Z】撤消视图*作【Shift】+【Z】刷新所有视图【1】用前一次的参数进行渲染【Shift】+【E】或【F9】渲染配置【Shift】+【R】或【F10】在xy/yz/zx锁定中循环改变【F8】约束到X轴【F5】约束到Y轴【F6】约束到Z轴【F7】旋转(Rotate)视图模式【Ctrl】+【R】或【V】保存(Save)文件【Ctrl】+【S】透明显示所选物体(开关) 【Alt】+【X】选择父物体【PageUp】选择子物体【PageDown】根据名称选择物体【H】选择锁定(开关) 【空格】减淡所选物体的面(开关) 【F2】显示所有视图网格(Grids)(开关) 【Shift】+【G】显示/隐藏命令面板【3】显示/隐藏浮动工具条【4】显示最后一次渲染的图画【Ctrl】+【I】显示/隐藏主要工具栏【Alt】+【6】显示/隐藏安全框【Shift】+【F】*显示/隐藏所选物体的支架【J】显示/隐藏工具条【Y】/【2】百分比(Percent)捕捉(开关) 【Shift】+【Ctrl】+【P】打开/关闭捕捉(Snap) 【S】循环通过捕捉点【Alt】+【空格】声音(开关) 【\】间隔放置物体【Shift】+【I】改变到光线视图【Shift】+【4】循环改变子物体层级【Ins】子物体选择(开关) 【Ctrl】+【B】帖图材质(Texture)修正【Ctrl】+【T】加大动态坐标【+】减小动态坐标【-】激活动态坐标(开关) 【X】精确输入转变量【F12】全部解冻【7】根据名字显示隐藏的物体【5】刷新背景图像(Background) 【Alt】+【Shift】+【Ctrl】+【B】显示几何体外框(开关) 【F4】视图背景(Background) 【Alt】+【B】用方框(Box)快显几何体(开关) 【Shift】+【B】打开虚拟现实数字键盘【1】虚拟视图向下移动数字键盘【2】虚拟视图向左移动数字键盘【4】虚拟视图向右移动数字键盘【6】虚拟视图向中移动数字键盘【8】虚拟视图放大数字键盘【7】虚拟视图缩小数字键盘【9】实色显示场景中的几何体(开关) 【F3】全部视图显示所有物体【Shift】+【Ctrl】+【Z】*视窗缩放到选择物体范围(Extents)【E】缩放范围【Alt】+【Ctrl】+【Z】视窗放大两倍【Shift】+数字键盘【+】放大镜工具【Z】视窗缩小两倍【Shift】+数字键盘【-】根据框选进行放大【Ctrl】+【w】视窗交互式放大【[】视窗交互式缩小【]】轨迹视图加入(Add)关键帧【A】前一时间单位【<】下一时间单位【>】编辑(Edit)关键帧模式【E】编辑区域模式【F3】编辑时间模式【F2】展开对象(Object)切换【O】展开轨迹(Track)切换【T】函数(Function)曲线模式【F5】或【F】锁定所选物体【空格】向上移动高亮显示【↓】向下移动高亮显示【↑】向左轻移关键帧【←】向右轻移关键帧【→】位置区域模式【F4】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撤消场景*作【Ctrl】+【Z】用前一次的配置进行渲染【F9】渲染配置【F10】向下收拢【Ctrl】+【↓】向上收拢【Ctrl】+【↑】材质编辑器用前一次的配置进行渲染【F9】渲染配置【F10】撤消场景*作【Ctrl】+【Z】示意(Schematic)视图下一时间单位【>】前一时间单位【<】回到上一场景*作【Ctrl】+【A】撤消场景*作【Ctrl】+【Z】Active Shade绘制(Draw)区域【D】渲染(Render) 【R】锁定工具栏(泊坞窗) 【空格】视频编辑加入过滤器(Filter)项目【Ctrl】+【F】加入输入(Input)项目【Ctrl】+【I】加入图层(Layer)项目【Ctrl】+【L】加入输出(Output)项目【Ctrl】+【O】加入(Add)新的项目【Ctrl】+【A】加入场景(Scene)事件【Ctrl】+【s】编辑(Edit)当前事件【Ctrl】+【E】执行(Run)序列【Ctrl】+【R】新(New)的序列【Ctrl】+【N】撤消场景*作【Ctrl】+【Z】NURBS编辑CV 约束法线(Normal)移动【Alt】+【N】CV 约束到U向移动【Alt】+【U】CV 约束到V向移动【Alt】+【V】显示曲线(Curves) 【Shift】+【Ctrl】+【C】显示控制点(Dependents) 【Ctrl】+【D】显示格子(Lattices) 【Ctrl】+【L】NURBS面显示方式切换【Alt】+【L】显示表面(Surfaces) 【Shift】+【Ctrl】+【s】显示工具箱(Toolbox) 【Ctrl】+【T】显示表面整齐(Trims) 【Shift】+【Ctrl】+【T】根据名字选择本物体的子层级【Ctrl】+【H】锁定2D 所选物体【空格】选择U向的下一点【Ctrl】+【→】选择V向的下一点【Ctrl】+【↑】选择U向的前一点【Ctrl】+【←】选择V向的前一点【Ctrl】+【↓】根据名字选择子物体【H】柔软所选物体【Ctrl】+【s】转换到Curve CV 层级【Alt】+【Shift】+【Z】转换到Curve 层级【Alt】+【Shift】+【C】转换到Imports 层级【Alt】+【Shift】+【I】转换到Point 层级【Alt】+【Shift】+【P】转换到Surface CV 层级【Alt】+【Shift】+【V】转换到Surface 层级【Alt】+【Shift】+【S】转换到上一层级【Alt】+【Shift】+【T】转换降级【Ctrl】+【X】FFD转换到控制点(Control Point)层级【Alt】+【Shift】+【C】到格点(Lattice)层级【Alt】+【Shift】+【L】到设置体积(Volume)层级【Alt】+【Shift】+【S】转换到上层级【Alt】+【Shift】+【T】打开的UVW贴图进入编辑(Edit)UVW模式【Ctrl】+【E】调用*.uvw文件【Alt】+【Shift】+【Ctrl】+【L】保存UVW为*.uvw格式的文件【Alt】+【Shift】+【Ctrl】+【S】打断(Break)选择点【Ctrl】+【B】分离(Detach)边界点【Ctrl】+【D】过滤选择面【Ctrl】+【空格】水平翻转【Alt】+【Shift】+【Ctrl】+【B】垂直(Vertical)翻转【Alt】+【Shift】+【Ctrl】+【V】冻结(Freeze)所选材质点【Ctrl】+【F】隐藏(Hide)所选材质点【Ctrl】+【H】全部解冻(unFreeze) 【Alt】+【F】全部取消隐藏(unHide) 【Alt】+【H】从堆栈中获取面选集【Alt】+【Shift】+【Ctrl】+【F】从面获取选集【Alt】+【Shift】+【Ctrl】+【V】锁定所选顶点【空格】水平镜象【Alt】+【Shift】+【Ctrl】+【N】垂直镜象【Alt】+【Shift】+【Ctrl】+【M】水平移动【Alt】+【Shift】+【Ctrl】+【J】垂直移动【Alt】+【Shift】+【Ctrl】+【K】平移视图【Ctrl】+【P】象素捕捉【S】平面贴图面/重设UVW 【Alt】+【Shift】+【Ctrl】+【R】水平缩放【Alt】+【Shift】+【Ctrl】+【I】垂直缩放【Alt】+【Shift】+【Ctrl】+【O】移动材质点【Q】旋转材质点【W】等比例缩放材质点【E】焊接(Weld)所选的材质点【Alt】+【Ctrl】+【W】焊接(Weld)到目标材质点【Ctrl】+【W】Unwrap的选项(Options) 【Ctrl】+【O】更新贴图(Map) 【Alt】+【Shift】+【Ctrl】+【M】将Unwrap视图扩展到全部显示【Alt】+【Ctrl】+【Z】框选放大Unwrap视图【Ctrl】+【Z】将Unwrap视图扩展到所选材质点的大小【Alt】+【Shift】+【Ctrl】+【Z】缩放到Gizmo大小【Shift】+【空格】缩放(Zoom)工具【Z】反应堆(Reactor)建立(Create)反应(Reaction) 【Alt】+【Ctrl】+【C】删除(Delete)反应(Reaction) 【Alt】+【Ctrl】+【D】编辑状态(State)切换【Alt】+【Ctrl】+【s】设置最大影响(Influence) 【Ctrl】+【I】设置最小影响(Influence) 【Alt】+【I】网格体变形Mopher动画变形:mopher 表情(变形器)在动画当中做表情动画或者说是一个网格体变成另一个网格体的变形,规则是所有的点线面的信息不变,只能修改它的位置。
3d笔记
1.创建模块中有很多.平面可以做地面、参数可以改变物体的大小。
2.右键删除。
开始的重置可以清空画面。
3.顶视图可以决定在画面的位置。
前视图确定高度。
左视图可以看侧面
4.前视图t.
5.选择移动是w快捷键。
以轴向来移动,x y 轴
6.缩放鼠标中间滑动可以拖动
7.ait 加鼠标中建翻转
8.tfl 返回
9.复制先w 再shift 鼠标中建以轴向来复制、实例刚改参数,大小都会改变,
复制不变
10.delete删除、
11.f4显示线条
12.在移动旁边,e 旋转xy 轴红黄移动
13.f9渲然
14.保存选择jpg格式质量最佳mkx视图在文件中的另存为可以看见视
图
15.网站:3d教程火星时代电驴simplecd.me 猪八戒。
3D笔记
足球:
扩展基本体——异面体——十二面体——P:0.37,半径:30——右键物体转换为可编辑网格——左键多边形——左键物体——ctrl+A ——元素——炸开——网格平滑——球形化——面挤出(参数为1)——网格平滑(NVRMS:四边形输出)——材质器——Standard(多维/子对象)——材质数量:2——01-Default——环境光/慢反射(黑)——调(高光/光泽度)——转到父对象——02-无——环境光/慢反射(白)——调(高光/光泽度)——转到父对象材质指定给选择对象——完成。
香蕉:
矩形(长度:宽度:角半径/40:50:12)——弧——转化为可编辑样条线——顶点(编辑线形)——选中线——几何体——复合对象——放样——实列/获取图形——左键矩形——修改——变形——缩放——插入角点编辑——材质器改颜色——完成
花瓶:
线——键盘输入:添加点(Z:100)添加点——园(半径:12)创建——星形(半径1:半径2:园半径1:园半径2 / 20:13:3:2)创建——
选中线——几何体——复合对象——放样——实列/获取图形——左键园——路径:40(点距离)——实列/获取图形——左键园——路径:45(点距离)——实列/获取图形——左键星形——路径:80(点距离)——实列/获取图形——左键星形。
3D教程笔记
第一节:界面介绍
一、File 《文件》
1、R eset 《重置》(既可保存或删除当前文档,并同时新建一个新文档)
2、S sve Seleced 《选择保存》(既在一个文档中有很多对象,只保存其中一个
时,就可采用选择保存,主要用于调模型)
3、O pen Recent 《历史记录》(最近打开的文件)
4、I mport 《导入》(既把CAD文件导入3D中)
先在CAD文件中把要导入的模型整理好,(注:只能导入2004版的CAD)——点Import ——在对话框最下方,选择CAD文件类型——再选文件打开——OK
二、Group 《成组》
1、G roup 《成组》
2、U ngroup 《解组》
3、A ttach 《附加》
三、Views 《视图》
1、Show Transform Gizmo 《寻找十字光标》(当我们找不到十字光标的时候就应选上此项)
四、Rendering《渲染》
1、Rendering《渲染》(快捷键F10)
2、Environmen t《环境》(快捷键8)
3、Material Editor《材质编辑器》(快捷键M)
五、Customize《自定义》
1、Customize User Interfact《》
2、Preferences《用户自定义》
Preferences ——General《》————
《界面字体大小的设置》(此两项勾选时界面字体会变大,但必须重新启动3D)
Files《文件》———《最近打开的文件个
数设置》《备份文件保存数量的设置》
《自动保存时间设置》
Viewports《》————
(这样选择能稳定模式)
第二节:工具栏
1、最上方工具栏
、
2、右边工具栏
、
3、最下面工具栏
4、右键:
Isolate Selection 《孤立当前选择》
Unfreeze All 《全部解冻》
Freeze Selection 《冻结当前选择》Unhide By Name 《按名称取消隐藏》Unhide All 《全部取消隐藏》
Hide Unselected 《隐藏未选择对象》Hide Selectio 《隐藏当前选择》Move 《移动》
Rotate 《旋转》Scale 《缩放》
Select 《选择》
第三节:建墙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