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创设为丽江游客重现“水滴之旅”旅行攻略的情境,梳理一滴水的游历路线,明确课文游踪顺序。
(重点)2.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重点描绘能体现丽江自然景观、民俗风情、悠久历史、和谐氛围之美的四幅画面,并通过反复品味文章,领会课文诗意的语言和独特的写作视角。
(难点)3.通过旅行攻略的制定,感受丽江的美丽风光。
尝试仿照丽江旅行攻略的形式,为本地天平山名胜区设计旅行攻略。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激趣设疑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旅游热点城市丽江迎来了新的旅游热潮(出示丽江市人民政府旅游资讯页面)丽江“五一”假期文旅业强势复苏景区、演艺企业游客接待量和游团数增势迅猛,丽江古城景区接待游客84万多人次,同比增长228.6%;玉龙雪山景区接待游客近13万人次,同比增长881.67%。
相信大家一定被以上数字深深震撼到。
其实丽江旅游的爆火由来已久。
早在2012年,阿来就三次来到丽江,写下的《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文章带来了巨大的“名人效应”,各地旅行者纷纷前来打卡。
丽江旅游局正在征寻名为“重现水滴之旅”的旅行收略,今天我们来完成这个任务,包括四个内容:手绘地图、热门推荐、语音导览、形象宣传。
二、任务一:手绘地图1.请各位同学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并在书上圈点勾画出本次行程所经历的地点。
生读勾画:玉龙雪山、驿道、落水洞、黑龙潭……2.我们班的丹青妙手邢梓榆同学倾情献艺,手绘地图呈现在各位眼前(见下图),但图中的地名尚未标注完整,请填充。
生填空:玉龙雪山、黑龙潭、四方街、丽江坝。
师板书:所至、所见、所感。
三、任务二:打卡推荐丽江的美景繁多,让人眼花缭乱,然而旅客们行程时间是有限的。
请你写一段推荐语,为不同的旅客量身定制,要求推荐语尽量展现丽江古城特色,努力做到语句优美。
请用以下句式回答:如果你是文艺青年(历史学者、时尚达人、外国游客、徒步爱好者……),我推荐你去……那里你可以……教师范例:如果你是文艺青年,想要感受丽江特有的民俗风情,我推荐你来白天的沿街店铺打卡。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1.梳理课文中生字新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课文运用的拟人表现手法,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
3.激发学生对丽江的向往之情和爱国情感。
1.作者以“一滴水”的视野组织材料,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
2.拟人的表现手法在文中的成功运用。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旅游资源丰富,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等知名旅游景点。
今天,让作家阿来的游记《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带我们去游历丽江,感受丽江。
二、资料助读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属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为云南省重点林区、中国水电西电东送基地之一。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22种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风景点104处,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运用工具书梳理字音字形。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砚.(yàn) 蘸.(zhàn) 轻盈.(yíng) 喧哗..(xuān huá)驿.道(yì) 矗.立(chù) 映.照(yìng) 闸.门(zhá)苍劲.(jìng) 犹豫.(yù) 翡.翠(fěi) 眺.望(tiào)擦拭.(shì) 硕.大(shuò) 亭台楼阁.(gé) 目眩.神迷(xuàn)五彩斑斓.(lán)(2)跳读课文,在文中画出下面词语,并理解其意思。
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喧哗:声音大而杂乱。
驿道: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精选4篇)《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创意:《一滴水经过丽江》作为游记单元中的一篇,它的教学紧扣第五单元的目标,即“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同时,还得指导学生读出游记独特的艺术魅力。
带着孩子们品读诗一般的语言,欣赏这幅立体丽江图,从宜人的风景,古朴的建筑,质朴的民风中,共同领略清新优美的艺术风格。
文贵新,文贵特。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这个游记单元中创新意识最突出的一篇。
“阅读提示”首句是“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其中“别具一格”是个概括性极强的关键词。
以“别具一格”为抓手,着眼于整体带动对这篇游记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真正意义上地牵动了对整篇文章的阅读思考。
在教学中将把握文章的写法、体会其表达效果作为重点,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这种独特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整节课,放手让学生自读,教师适当点拨,完成这篇文质兼美的游记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重难点)2.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生活之美好;3. 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欣赏丽江图片,阅读有关丽江的资料,初步感知丽江之美。
2.朗读教学法。
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深入品味丽江之美。
3.鉴赏模仿法。
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感受本文别具一格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丽江是一座有魔力的城,它在阿来诗一般的的文字里变得温柔,变得婉约。
或许你从未亲眼去看过,但是当你读了这篇文章,只怕它要常入你的梦中了。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此文,了解丽江。
读美文,赏美景。
让我们跟随阿来的文字,去游览丽江。
二、穿越时空觅游踪1.文章结尾说,“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今天我们就以水的形式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