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体表寄生虫的检查
- 格式:pptx
- 大小:2.52 MB
- 文档页数:14
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寄生虫病是动物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侵袭动物体内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致病性强、传播范围广。
本文将介绍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一、寄生虫病的诊断1. 临床观察法通过对患病动物的体征、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寄生虫病。
例如,动物出现消瘦、厌食、毛色变差等症状时,可能是寄生虫感染导致的,需要进一步的诊断确认。
2. 实验室检测法a. 粪便检测:通过检测患病动物的粪便样本,可以发现寄生虫的虫卵或幼虫。
不同的寄生虫病通常需要特定的检测方法,例如,犬瘤胃螺旋杆菌感染可以通过直接涂片法来观察螺旋杆菌的存在。
b. 血液检测:某些寄生虫病还可以通过检测患病动物血液中的特定抗体或抗原来进行诊断,例如,弓形体病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来确定是否感染。
二、寄生虫病的防治1. 环境整治定期清理动物圈舍、易产生寄生虫滋生的地方,并做好消毒工作,可以减少寄生虫的传播。
保持环境的清洁与干燥,可以有效预防寄生虫的滋生与扩散。
2. 合理养殖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对预防寄生虫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包括良好的饲养环境,适当的饲养密度,定期的预防兽医保健工作等。
此外,注意不同寄生虫所感染的动物种类,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 药物防治针对不同的寄生虫病,可以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防治。
例如,常用的驱虫药包括磺胺类驱虫剂、苯并咪唑类驱虫剂等。
但应注意合理使用药物,根据兽医建议使用正确剂量,避免药物滥用和对虫药的抗药性产生。
4. 疫苗研发与接种针对一些重要的寄生虫病,研发和接种相应的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
例如,艾美球虫病就有相应的疫苗供养殖者使用。
疫苗接种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减少感染和传播风险。
综上所述,对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至关重要。
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测的综合手段,可以准确诊断寄生虫病的存在。
在防治方面,环境整治、合理养殖管理、药物防治和疫苗研发与接种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动物学实验蛔虫及寄生蠕虫卵的检查一、目的了解蛔虫的形态结构以及线形动物(假体腔动物)的一般特征;学习几种常见寄生蠕虫卵的检查方法。
二、内容(一)观察蛔虫浸制标本的外部形态。
(二)解剖并观察蛔虫内部结构。
(三)显微镜下观察蛔虫横切片玻片标本。
(四)寄生蠕虫卵的检查。
(五)线形动物重要代表示范。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人蛔虫或猪蛔虫、马蛔虫浸制及横切面玻片标本。
事先准备的学生自己粪便样品。
放大镜、解剖镜、显微镜、蜡盘、尖头镊、解剖剪、解剖针、大头针、三角量杯(或称锥形量杯)、长吸管、筛子、玻璃漏斗、玻璃棒、载玻片、盖玻片、离心机、离心管、锥形瓶、烧杯、竹签、火柴棒或牙签、4%煤酚皂、试管及试管架等。
生理盐水、饱和盐水(37.5g NaCl或食盐,加热水100ml)或33%硫酸锌。
四、实验操作及观察检查蠕虫卵时,盛粪便的容器应洁净,粪便要新鲜且量不宜太少;鉴别虫卵时,要与气泡、脂肪滴、孢子等杂物区别开来。
(一)蛔虫1.外形:前端圆,后端尖。
雄虫后端向腹面弯曲,有两根交接刺,常由绁殖腔孔中伸出。
雄虫较粗大,后端不弯曲,肛门开口于腹面近体末端;生殖孔开口于前端腹面约1/3处。
体表角质膜上有很多细横纹,前端中央有口,口的背侧有1个背唇,腹侧有2个腹唇,背唇上有2个、腹唇上有1个乳突。
腹面前端,离腹唇2mm处有1个排泄孔。
2.内部解剖:取雌、雄虫置蜡盘上,略加水,便于观察。
(1)体线:背、腹面的正中分别有1条背线和腹线,两侧各有1条侧线。
(2)消化系统:由口、咽、肠、直肠及肛门组成的长扁形消化管。
(3)排泄系统:排泄管2条,分别位于侧线中。
(4)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雄性:体中部近前端有一细长、弯曲的管状精巢,由较短的输精管与较粗大的管状储精囊相通。
储精囊连接细直的射精管,其末端雄孔开口于泄殖腔中。
雌性:体中部近后端有2条细长、弯曲的管状卵巢,各通入输卵管,再通入较大的子宫。
2条子宫汇合成管状的阴道,末端的生殖孔开口于腹面前端约1/3处。
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检测与驱虫方法肠道寄生虫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健康问题,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确保动物的健康,检测和驱虫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检测方法以及常用的驱虫方法。
一、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检测方法1. 粪便检测法粪便检测法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来检测动物肠道寄生虫。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快速确定动物体内是否存在寄生虫。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收集动物新鲜粪便样本:使用干净的容器收集动物新鲜粪便样本。
(2)制备粪便涂片:将收集到的粪便样本均匀涂在玻璃载玻片上,制备成粪便涂片。
(3)镜检寄生虫卵:使用显微镜观察粪便涂片,并搜索寄生虫卵的存在。
常见的寄生虫卵包括蛔虫、钩虫、圆条虫等。
2. 血液检测法某些寄生虫,如犬细小病毒和猫心丝虫等,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法来诊断。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动物体内的寄生虫感染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采集动物血液样本:使用消毒的器械采集一定量的动物血液样本。
(2)离心分离血清: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
(3)使用血清诊断试剂盒:将分离得到的血清样本与血清诊断试剂盒反应,根据结果判断动物是否感染寄生虫。
二、动物肠道寄生虫的驱虫方法1. 药物驱虫法药物驱虫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动物肠道寄生虫驱虫方法之一。
通过给动物服用驱虫药物,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寄生虫。
常见的驱虫药物包括螺旋藻素、伊维菌素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适当的药物:根据动物种类和感染的寄生虫种类选择适当的药物。
(2)根据药物说明书使用:按照药物说明书的指导,准确计量给动物服用驱虫药物。
(3)注意剂量和频率:根据动物的体重和药物的推荐剂量,合理控制服药的频率和剂量。
2. 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是一种相对环保和安全的驱虫方法,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寄生虫的繁殖和感染。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寄生虫。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了解寄生虫的生活习性:了解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合的天敌。
动物检疫中实验室检验的主要方法动物检疫是通过对动物体内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验,以便检测出一些疾病、寄生虫及其他有害生物。
以下是动物检疫中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方法:1. 细菌培养:用于检测动物体内的细菌感染,主要通过从样本中取得细菌并将其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
培养后,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生长速率和产生的代谢产物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2. 病毒分离和鉴定:针对动物患病的病毒感染,可以采用细胞培养、鸡胚培养或小鼠接种等方法,将动物体内的病毒分离出来。
分离后,可以使用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PCR等技术对病毒进行鉴定和定量。
3. 血清学检验:检测动物体内的免疫反应,主要通过血液样本中的血清进行。
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中和试验等方法进行测定,以确定动物是否感染某种病原体,并评估其免疫状态。
4. 寄生虫检测:用于检测动物体内的寄生虫感染,包括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
内寄生虫的检测常通过粪便检查,利用显微镜观察寄生虫卵或幼虫的存在和数量。
对于外寄生虫,可以通过沾取动物毛发或皮肤组织样本,用显微镜观察或进行分离培养来检测寄生虫的存在。
5. 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CR、实时定量PCR和基因测序等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动物体内的病原体DNA或RNA。
这些方法在诊断疾病、监测感染水平以及进行病原体基因型鉴定等方面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6. 组织学检查: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可以通过组织学检查来确定疾病的诊断。
常用的方法包括组织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可以帮助确定动物体内的病理变化和病因。
总之,动物检疫中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丰富多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防控有害生物的传播。
这些检验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监测和预防动物病原体的传播,保护人畜健康和农业生产安全。
各种寄生虫免疫学检查一、引言寄生虫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它们可以感染人类和动物,引起各种疾病。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寄生虫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对于各种寄生虫的免疫学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二、常见的寄生虫及其免疫学检查1. 弓形体弓形体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可以引起弓形体病。
弓形体感染通常通过食用被感染动物(如家畜)的肉或接触被感染动物(如宠物)的粪便而传播。
免疫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等。
2. 绦虫绦虫是一种长而扁平的寄生虫,可以感染人类和动物。
常见的绦虫包括棘头绦虫、条带绦虫等。
免疫学检查: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ELISA等。
3. 蛔虫蛔虫是一种长而细的寄生虫,可以感染人类和动物。
蛔虫感染通常通过食用被感染动物(如猪)的肉或接触被感染动物(如宠物)的粪便而传播。
免疫学检查:ELISA、免疫荧光试验等。
4. 钩虫钩虫是一种小型寄生虫,可以感染人类和动物。
钩虫感染通常通过接触被感染土壤或水源而传播。
免疫学检查:ELISA、血凝试验等。
5. 丝虫丝虫是一种长而细的寄生虫,可以引起淋巴丝虫病和象皮癣等疾病。
丝虫通常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免疫学检查:CFT、ELISA等。
6. 血吸虫血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类和动物的血管中的寄生虫,可以引起血吸虫病。
血吸虫通常通过接触被感染水源而传播。
免疫学检查:CFT、ELISA等。
三、结论寄生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免疫学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免疫学检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寄生虫感染,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的检验检疫一、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质量控制分类根据国家标准GB14922.1和GB14922.2,我国实验动物按微生物和寄生虫学控制分类,分为四个等级,即:①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 CV);②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l, CL);③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SPF);④无菌级动物(Germ Free Animal, GF)。
现行标准中,大小鼠无普通级,犬、猴无清洁级及无菌级。
二、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质量监测如何控制微生物和寄生虫,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般而言,实验动物中,其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的控制等级越高、不确定因素和干扰因素越少,其实验结果就越准确、越可靠。
(一)监测意义1. 保证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实验动物被集中饲养,由于活动空间相对狭小,动物繁殖快、数量多、互相影响大,当受到外界或动物间各种病原体感染时,极易导致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实验动物疾病的发生与流行,除造成动物死亡外,还会干扰实验的顺利进行,引起生物制品的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2. 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定期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环境设施、饲料、垫料和饮水等的监测,为确保实验动物符合控制等级要求提供了基础;对各级实验动物群进行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监测,可以确定各级实验动物是否符合原定级别,有利于排除不确定因素,保证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可控,从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也可以对实验动物不应有的病原体的入侵,及早采取措施,以免疫情扩大,导致动物的死亡,实验的终止而造成更大的损失,(二)监测方法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寄生虫检测具体操作方法详见《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的检测方法>>(GB/T 14926.1-14926.64;GB/T 18448.1~18448.10 ),检测方法归纳起来有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对动物生前诊断有时会疏漏一些严重或致死性的寄生虫病。
例如,患急性钩虫病的幼犬在排出虫卵之前就可能失血致死。
当羊群暴发疾病时,剖检几只病羊常可为诊断提供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
绵羊感染圆线虫时,各种原发和继发的病原往往会产生令人混淆的临床症状,此时,可以通过蠕虫鉴定和计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剖检结果必须与病史和临床症状相结合才能做出确诊,寄生虫病的诊断更是如此。
例如,对于急性血矛线虫病的诊断,不仅要依据在皱胃中发现大量的捻转血矛线虫,而且要有临床贫血的症状。
如果没有贫血,就不应该诊断为血矛线虫病。
事实上,捻转血矛线虫有时会放弃一个濒死的宿主,因此,在剖检时发现组织苍白和水肿,但未发现虫体,正确的诊断仍然是血矛线虫病。
1剖开尸体将反刍动物尸体左侧向下平置,以方便取出瘤胃。
其他动物的尸体同样可以从容易着手的任何一侧进行操作。
但是,应该采取一个固定的位置,这样就会对各种器官的位置和正常形态产生一个印象,以便能快速注意到任何异常。
沿颌下间隙到会阴的中线切开皮肤,从一侧剥离皮肤,包括与其相连的表面胸肌和上肢,从而暴露胸廓。
切除中轴肌肉周围的肋骨和胸骨附近的肋软骨。
在这个过程中,割断与膈膜相连的附件,去除肋架。
沿着正中线切开腹壁,小心避免刺破内脏。
将切口扩大到耻骨边缘并剥离翻开腹壁。
劈开耻骨联合或切断髋关节的韧带,并剥离翻转下肢。
2胸部内脏切开下颌间肌、舌骨和其他附件,剖开舌、吸头、气管及食管。
拉出气管和食管,这样有助于取出心脏和肺脏。
找到附件(大动脉、腔静脉、奇静脉及各种韧带)的连接处并切断,取出胸腔中的内脏。
切开气管、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心房和心室、大动脉、腔静脉、肺主动脉及小动脉,仔细检查内容物和内壁,肉眼检查是否有寄生虫。
实际上,对于非常小的后圆线虫肉眼很难看到,如毛细缪勒线虫、深奥猫圆线虫和贺氏类丝虫等。
但可以通过对虫体引起的浅灰色胸膜下结节的压片检查来发现虫体。
贝尔曼法常用于检查肺线虫幼虫(如缪勒属和猫圆属),但由于贺氏类丝虫的幼虫极不活跃,采用贝尔曼法分离难以从组织中自行游出,因此该方法不适宜于检测贺氏类丝虫。
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检查与诊断一、检查病鱼应注意的事项1.作检查诊断的病鱼要采用活鱼或刚死不久的,否则会因鱼死后太久,而使某些症状消失或体表的病原体死亡或病原体离开宿主而无法鉴别,影响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正确性;2.检查过程中要保持鱼体表面的湿润。
因鱼体一经干燥,部分病征就自行消失,病原难于识别。
取样时标本(待检病鱼)应放在盛水的桶中,如路较远,病鱼应用湿布或湿纸包裹,以防干燥;3.检查时,分离器官应力保各器官的完整性,并分别放置,特别要注意,切莫让各器官之病原相互污染,并保持湿润,防止干燥;4.所有用具要洗净,防其相互污染,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会发生忙乱或遗漏。
遇一时不能肯定的病原或病变的材料应留下标本,以备进一步研究。
二、检查方法1.现场观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察看现场,测量池中的水温及pH值,察看水色、水源和塘面及鱼群的活动与死鱼的情况,了解发病的经过及已采取的措施等。
详细记录以备作为确诊时参考之用;2.肉眼检查鱼类的寄生虫病有时会在有关部位出现一定的病理变化,呈现出症状,有时症状清楚,可用肉眼作现场初步诊断。
但有时有些病并无特殊明显的症状,或由于病原体细小或隐藏于组织器官中,肉眼难于查看。
因此,凡有条件者应进行镜检,以保诊断之准确;3.镜检即是利用显微镜或解剖镜进行检查。
主要采用水浸片法、压片法和涂片法三种方法。
水浸片是最常用的一种。
取一点受检的组织,如鳃丝、体表溃疡处、消化道的内含物、体表附着物或粘液等于载玻片上,加上一滴清水(或海水)用镊子将组织分散,加上盖玻片,稍加压平,即可观察。
受检组织不能放置于玻片上太多、太厚和互相重叠。
压片法是用一些柔软组织,如肝胰脏、肌肉、心脏、肠壁等进行检查。
取一点组织一小块于玻片上,轻轻盖上另一载玻片,轻压令受检组织压成一透明薄片,即可观察,无需加水。
亦可用盖玻片加压,做成血片检查。
涂片法适用于粘液性样品的检查,如血液,虾类肝胰细胞中病毒包涵体检查。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动物之一,群众对烤全羊、涮羊肉等美食的喜爱也导致了羊肉市场日渐火爆。
但是在养殖羊的过程中,由于饲养技术和防治水平的不足,羊经常会感染寄生虫病,导致养殖效益的降低和羊的健康问题。
因此,及时诊断和防治寄生虫病对羊的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一、羊常见寄生虫病1、瘤胃蠕形虫病瘤胃蠕形虫病是由瘤胃蠕形虫寄生于瘤胃内而引起的病。
常见症状为营养不良、消瘦、腹泻、胃部胀满等。
该病是羊群中最为常见的寄生虫病。
2、秀鬃线虫病秀鬃线虫寄生于羊肠粘膜上,常感染肠道下段。
症状为食欲不振、消瘦、腹泻等。
3、肺吸虫病在饮水不洁、感染羊瘤蜱等虫子媒介的情况下,羊可能感染胃肠道中的成虫,再将虫卵随粪便排放,虫卵经过寄生体中进行发生,孵化为幼虫,经血泊达到肺部。
秋季和冬季是肺吸虫病的高发季节。
症状为咳嗽、痰中带血、呼吸急促、气短等。
4、蛔虫病蛔虫寄生于羊的小肠内。
幼虫在肠壁发育成为成虫,在寄生体内繁殖和产卵。
羊感染蛔虫病后,会出现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
1、体征表现法根据羊的体征和表现来判断羊是否感染寄生虫病。
2、粪便检查法收集羊粪便,检查其中是否含有虫卵或幼虫,从而判断是否感染了肠道寄生虫病。
检查时应从羊的肛门处取出新鲜粪便,加入无菌生理盐水搅拌均匀后看是否有寄生虫卵。
如有,则可判断该羊感染了寄生虫病。
3、毛肚反应法毛肚反应法是将一定量的毛肚切片经过一定处理和染色,观察里面是否有寄生虫或寄生虫卵产生反应,从而判断羊是否感染寄生虫病。
1、加强饲养管理羊应按时喂食,保证充足的饲料和水源。
饲养场要保持清洁整洁,室内要保留足够的空气流通,防止疫病的蔓延。
2、环境控制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并合理利用农业残杆,改善饲料和增加饲草是非常必要的。
不可将养殖羊和山羊混养,并要防止羊和婴儿玩耍。
3、预防针对性寄生虫病给羊定期驱虫,可根据不同寄生虫病调配不同驱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