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活水平统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民生活水平统计分析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健康、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不同国家地区居民生活状况都有所统计分析研究。总结所阅读的文献发现,这些文献大多是选用几个指标对所研究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评价结论最后提出建议。

2 国外对居民生活状况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2.1国外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学术界比较一致地认为,生活质量的研究起源于发达的西方国家,其策源地区在美国。这一研究领域最初起源于对生活指标的兴趣[1]。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K.ealbrith)在其所著的《富裕社会》(TheAfflentSoCity)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加尔布雷斯因此被看作是生活质量概念及其研究的始作俑者[2]。美国在1960年发表的“总统委员会国民计划报告”和鲍尔等人于1960年发表的有关美国社会第二次实施的全国规划的文献中也都提出了这一术语。事实上,对于生活质量的研究,可见于更早期的一些学术著作中。早在1927年,威廉。奥格博(Ogburnwilliam)就对这方面的研究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在他的领导下,胡佛研究中心于1933年发表了两本《近期美国社会动向》专著,专门讨论和报道美国生活各方面的动向。在以后的20年左右的时间里,奥格博的学生在“社会动向”的研究上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著,这些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两大主流:社会指标的研究和生活质量的研究[3]。

50年代和60年代是生活质量研究领域的成熟期,生活质量的研究在美国各地蓬勃发展。1957年,密歇根大学的古瑞(Gurin)、威若夫(Veroff)和费尔德(Felcd)联合几个大专院校进行了一次全国随机抽样调查,主要研究美国民众的精神健康和幸福感[13]。海德雷·坎吹尔(Hadley Cantril)在1965年发表了13国(包括美国)关于生活满意度和良好感觉的比较研究结果[14]。几乎与此同时,诺曼·布拉德本(Normar Bradburn)也在一项全国民意调查中研究了国民民众的幸福感[15]。鲍尔在1964年主编了《社会指标》论文集,着重研究了国家的空间计划对美国社会的间接影响[4]。这一研究激起了人们对生活质量这一领域的广泛重视。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W.Rosotw)在他1971

年发表的《政治和增长阶段》(Politics and the Stages of Growht)一书中深入地探索了生活质量问题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16]。他认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阶段要依次经历“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准备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额群众消费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反映的是一种数量上的消费特征。在此之后,人们可能转向对“质量的追求”,这种“质量”就是“生活质量”。70年代,坎贝尔(Angus Campbell)、康维斯(overse)和罗杰(Rodger)进行了一项全国抽样调查,主要研究美国社会的生活质量,重点放在对生活整体的满意度及对13个生活具体方面满意度的研究上[16]。当时的两家最主要的研究机构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调查中心和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都非常积极地参与了生活质量的调查与研究。他们的参与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10]。霍夫曼与劳特纳1976年的论文集中反映了国际范围关于生活质量的研究。在斯沙莱与安德罗1980年的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论文集中,有十几个国家的研究成果[5]。

2.2国外生活水平的研究成果

G.M. Antony和K. Visweswara Rao通过计算人类发展指数(HDI)和人类贫困指数(HPI),最后开发一个综合指数来测量印度各州的贫困、健康、营养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主要用因子分析和判别函数分析来评估印度各州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状况[17]。研究结果是,统计人口、社会经济、健康和饮食在测量居民生活水平上起主要作用。他们研究发现人类发展指数(HDI)和人类贫困指数(HPI)主要用收入来测量居民生活状况而没考虑饮食和营养状况。因此,他们又开发一个有关收入和非收入方面的综合指数来测量居民生活水平好人类发展。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人类发展指数和人类贫困指数通常用作国际间的比较。人类发展指数是衡量发展的而人类贫困指数是衡量贫困状况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人口统计、健康、饮食和营养指标都要包括确保一个多维的方法来研究贫困、居民生活状况和人类发展。但是人类发展指数和人类贫困指数对研究有局限性,所以在研究某个国家地区居民生活状况时要综合各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得出更符合实际的结论,提出更贴切的建议。

3 国内对居民生活状况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3.1 我国对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研究

我国学者在70年代后期对生活质量作过理论上的探讨,但是对生活质量作大规模的经验研究还是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而且起初大多是致力于探讨生活质量的评估指标和研究方法。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成为新时期的战略目标,因此,对居民生活质量的状况研究不断增加。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的研究还大多集中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上面。

从1988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与有关单位联合组成的课题组进行的“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课题研究中,提出了衡量地区社会综合发展的五组指标。此后,由朱庆芳研究员主持,曾对我国社会质量和社会发展作过多年的追踪评估,提出了包括居民消费、收入、吃、穿、用、住、能源消费、生活方便程度、精神生活等在内的指标体系[7]。

1990年前后,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生活质量课题组在北京等几个城市作过调查和研究,主要以生活的环境质量为对象,调查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并用两类指标来对其进行刻划。一是居民对环境现状的评价和预期;二是居民对环境问题在生活各个方面中的重要性程度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 人们对于人为因素直接相关的生活环境要素的评价,要远远低于那些人为控制较少的生态环境因素的评价。(2)居民的环境意识与其文化素质密切相关,素质越高,对环境要素的评价越低,环境意识越强:(3) 环境的好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人们能否在主观上意识到这一点,并将其作为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去关注,则可能是另外一回事[8]。1991年12月,由复旦大学人口所、南京大学人口所、北京经济学院人口所等共同组成的“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在北京召集全国性生活质量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就生活质量的定义、指标以及评估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并以此次会议论文作为基础,于1992年出版了第一部关于生活质量研究的专著,即冯立天主编的《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北京1992),这部著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在生活质量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上的成果。1995年,厦门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厦门市进行了千户问卷调查,了解厦门市民的生活质量状况[9]。

纪江明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对2008年长三角16个城市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6],其研究成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趋势良好,但各城市在社会发展、人口结构和生活质量上存在差距。针对成三角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跟不上经济增长速度,老龄化加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等。

张吉献、张艳玲[12]综合运用多要素主成分分析法,在中原经济区最新统计数据中选取能够反映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借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中原经济区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分析各城市排名差别的原因。根据评价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