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制造2025》有感

  • 格式:docx
  • 大小:11.34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中国制造2025 》有感

近日,看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制造2025 产业互联网开启新工业革命》,对中国制造2025 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一、思想认识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极不平衡,总体处在没有完成工业2.0(大规模制造机械化)和工业3.0(工业自动化),就需要面对工业4.0(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阶段。这就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从2.0 到3.0 再到4.0 的按阶发展,而应该走出一条2.0、3.0、4.0 同步协调跨越发展的路子。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将会很多,遇到的困难也会较之西方国家更多。

首要的问题,应该是思想认识。第一,是对智能制造、工业4.0 的恐慌。因为不懂,或者因为不相信,以我们现有的基础,可以实现工业制造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第二,是对智能制造、工业4.0 的盲从。看到其他企业搞网络营销,自己就见一个网站;看到其他企业搞个性化定制生产,自己就盲目开展按需定制,结果没有一点效果,没有形成新的增长点,反而搭进去更多的时间和成本;第三,是对智能制造、工业4.0 的盲目自信。多数企业单纯地认为,只要“触网”了,就能很快实现转型升级,甚至有一些企业不遗余力地去寻求与阿里巴巴等网商的合作,但最终也仅仅是在某个网站有了某个网页的链接,但其内部却往往连最基本的网络管理部门也没有,更谈不上内部组织方式的改革、创新。亦或是理解为,单纯地实施机器人换人就

可以实现工业制造智能化,所以,就寄希望于多上几台机器人就完事了。

因此,要从思想认识上了解产业互联网,了解工业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制造、互联

网与传统产业的相互渗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产业的组织方式,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改变着企业经营的商业模式,加速形成新的企业与用户关系。这其中,包含着系统集成、模式再造、体系构架等多种理念。

从这个层面理解,《中国制造2025》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

“ 418模”型(4大转变、1条主线、8项战略对策),明确了“三步走”战略、九大任务、十大重点领域,为恐慌者、盲从者、盲目自信者指明了方向。

二、管理方式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意味着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要顺应革命的风暴,就要在思想认识上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先对企业自身进行内部变革。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新的管理方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中国制造2025 所提出的个性化定制、按需生产,对生产组织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这种要求,就需要企业在组织形式上能够迅速捕捉市场需求、能够迅速将市场需求传达到制造环节、能够迅速从制造环节延伸到后续服务环节,从而实现“无库存”生产和服务化转型。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新的管理方式的应用,更好地促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横向集成。

因此,中国制造2025 将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进化,督促企业形

成没有强制性的中心化、彼此高度连接的扁平化网状管理模式,能够响应市场需求,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从而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当然,任何时代任何生产方式,都离不了质量管理。特别是在我国当前从2.0、3.0 并步走向4.0 的今天,质量仍是根本,“工匠精神”仍是支撑。

三、基础建设

农业时代的基础设施是“土地”,工业时代的基础设施是“蒸汽机、电力、计算机”,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互联网+”的本质是对传统行业进行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的革新,动力却在于进行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作为政府部门来讲,应从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出发,充分借助我市列为宽带中国示范市的有利平台,推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工业系统与智能传感技术、高级计算、大数据分析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连接和融合。

同时,要高度关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装备制造业又是制造之母,是制造业这个强国之基的基础。中国制造2025 聚焦的十大重点领域,7.5 个均是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以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要顺应新要求,结合新的发展方向,加大对装备产业的支持力度,并以装备制造业为突破

口,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从而带动全市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四、体系再造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本质是未来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标准之争,各个国家都在构建自己的智能制造体系,而其背后是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具体来讲,制造业的革命是工业 4.0 实现的基础条件,其最根本的驱动力来自于商业模式与智能服务体系的创新技术变革,这两者才是未来工业界竞争的关键。而要实现这些,就要紧紧围绕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互联、数据、集成、创新、转型这五大特点来推动体系再造。

在技术体系层面,要加快推进社会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实施“ 1+X科技协同创新创业专项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我市高校、科研院所、大学生、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优势,完善政府主导、各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建设协同办公和科技信息化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同时,要更加注重科技投入,特别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引导企业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把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推动技术改造由设备更新为主向生产全过程改造转变,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在标准体系方面,要大力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等工作,帮助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通过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明确两化融合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并积极通过贯标工作,促进企业组织方式再造,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在产业体系方面,要以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为示范,逐步形

成从柔性化、敏捷化、智能化到信息化,信息基础设施高度互联的发展体系。当前,要重点推进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探索发展智能工厂、智能装备和智能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我市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同时,支持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智能制造示范试验区、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创客小镇。

更为关键的,作为政府来讲,要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思维,建立政府引领、市场主导的政策、人才、科技、金融等开放、共享的平台架构,构建可嵌入、可拓展、可延伸的平台体系模式,有力地支撑现代产业加快发展。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