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母营养与膳食的金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93.99 KB
- 文档页数:2
乳母的营养与膳食哺乳期的母亲的营养状况非常重要。
一方面要逐步补偿妊娠和分娩时所损耗的营养素储存,促进器官和各系统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
如果乳母营养不足,将会影响乳母的健康,减少乳汁分泌量、降低乳汁质量,影响婴儿健康成长。
一、乳母的生理及营养特点(一)生理变化特点在正常的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8h后应该开始得到母乳的喂哺,即进入哺乳期。
因此,一个产妇从孕妇进而变为乳母的过渡时间是短的。
产后一个月特称产褥期(坐月子)。
在哺乳期内生理上的改变主要表现为:1、血中激素水平急剧降低:胎盘生乳素在1天之内,雌激素、孕激素在1周之内降到妊娠之前正常水平。
2、基础代谢率增高:一般基础代谢比未哺乳妇女高20%。
以保证自身机体的恢复和哺乳的顺利完成,为了保证分泌优质的乳汁,母体对能量、优质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的需求均相应增加。
3、母体的子宫及其附件将逐渐恢复孕前状态,而乳房则进一步加强它的活动:喂哺有利于使产后妇女性器官和机体有关部分更快的复原。
在怀孕期间,母体在正常条件下可储备约6kg的体脂,在哺乳过程中可以逐步消耗,故一部分母亲在喂哺一年后可以恢复孕前的体重,一部分母体可因哺乳而使体重比原来减少。
4、泌乳:乳腺分泌乳汁。
分娩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垂体分泌的催产素却持续升高,而高水平的催产素是乳汁分泌的基础。
此外,婴儿对乳头的吮吸刺激、对乳汁的吸空刺激和婴儿的存在与活动(如哭声)对母亲的刺激等,都能引起母亲的下奶反应(吸吮反射),由于乳汁的分泌,乳母消耗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较多,必须及时给予补充。
(二)营养特点哺育期的营养需求远大于妊娠期,因为,乳母不但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还要恢复自身的健康。
因此,乳母的营养有两个要求:其一是为泌乳提供物质基础和正常泌乳的条件;另一个是满足恢复母体健康的需要。
二、乳母的营养需要乳母的营养对哺乳的影响是非常肯定的,只是由于哺乳过程中乳汁形成的物质来源,可由合成代谢而来,也可由母体组织分解代谢而来,因而不容易表示和发现它的问题。
第一节孕妇与乳母的营养和膳食一、孕妇营养和膳食(一)孕前营养孕前营养状况好,可为妊娠提供良好条件。
平时营养较差的孕妇,易患妊娠毒血症,胎儿死亡率高,新生儿体重低。
口服固醇类避孕药停药后怀孕者,应注意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B2的补充。
(二)孕期营养和膳食孕妇前3个月营养素需要量增加不大,3个月以后,胎儿的迅速生长和体内一系列变化,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大,尤其是最后3个月。
分期:一般1~3月称为早期,4~6月为中期,7~9月称为晚期。
1、热能婴儿的生长和母体相关组织的增长,孕期能量储备的总量约为335MJ,此值对应8.5kg 组织和4kg的脂肪储备,故孕妇体重增加约为12.5kg。
前3个月,热能的增加并不明显,第4个月后,各种营养素和热能的需要增加,我国建议每日应增加0.84MJ热能。
2、蛋白质我国建议,前3个月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增加5g,在4~6个月,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增加15g,在第7~9月,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增加20g。
3、无机盐(1)钙和磷我国建议妊娠中期,钙的适宜摄入量为1000mg,后期为1200mg,同时注意供给充足的维生素D。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mg。
(2)铁我国建议铁的适宜摄入量为中期25mg,晚期35m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60mg。
孕妇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最好是以血色素铁的形式供给孕妇,动物肝脏、海产品、坚果和豆类都是较好的铁来源,妊娠后期可补充铁剂,以硫酸亚铁用得较多。
(3)碘妊娠期碘的需要量增加,容易发生甲状腺肿,应注意碘的供应,但不宜大剂量服用碘化钾。
我国建议孕妇碘的推荐摄入量为200μg,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1000μg。
最好由蔬菜、海产品供给碘,如海带、紫菜等。
(4)镁在一般条件下,孕妇镁的摄入往往不足,我国建议适宜摄入量在普通人的基础上增加50mg,即孕妇应摄入400mg镁,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700mg。
膳食中的草酸和植酸影响镁的吸收,动物内脏中镁的质量分数丰富。
乳母的营养需要与合理膳食1乳母的营养需要1.1能量乳母较正常妊娠时对能量的需要量增加,以满足泌乳能量消耗和提供乳汁本身能量,正常妊娠时的脂肪储备可为泌乳提供1/3 所需的能量,另2/3 则需要由膳食补充。
因此推荐乳母的每日的膳食能量摄入量应在非孕基础上增加500kcal 。
1.2蛋白质蛋白质是营养中影响乳汁分泌能力最重要的因素。
母乳中蛋白质的平均含量1.2%。
母亲膳食中蛋白质若供给不足,可能对乳汗中蛋白质的含量影响不明显,但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因此,乳母必须要补充蛋白质,推荐摄入量较一般成年妇女增加20g/d. 。
1.3脂肪乳汁中必需脂肪酸对于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都有促进作用。
每天脂肪摄入量在80〜100g 为宜,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乳母每天饮食脂肪供给量应占总能量27%〜30%。
1.4矿物质1.4.1钙人乳钙含量较稳定,通常为34mg/100ml,每天从乳汁排出钙约300mg当饮食摄入钙不足时,不会影响乳汁分泌量及乳汁钙含量,但可能消耗母体钙贮存;母体骨骼钙将被动用,以维持乳汁钙含量恒定。
乳母每天泌乳850ml,则通过乳汁分泌损失钙近300mg因此,乳母应增加钙摄入。
日常膳食中除多食用富含钙质食物外,也可用钙剂、骨粉等补充,并且应补充维生素D,鼓励乳母多晒太阳,以利于钙的吸收。
乳母膳食钙的推荐摄入量为1200mg/d。
1.4.2 铁铁的补充也是非常重要的,为防止贫血的发生,乳母日常膳食中应多吃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猪血豆腐、肝脏等。
推荐乳母膳食铁的摄入量为每天25mg。
1.5维生素1.5.1脂溶性维生素:乳母维生素A 摄入量可影响乳汁维生素A含量,因为维生素A可以少量通过乳腺进入乳汁。
通过饮食补充维生素A 可提高乳中维生素A 含量数倍,但饮食维生素A 转移到乳汁的量有限,超过一定限度则乳汁中含量不按比例增加。
我国推荐乳母饮食的供给量为每天1200卩g视黄醇当量。
维生素E有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尤其是体内处于缺乏状态时,大量补充,可使奶量增加。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营养与膳食》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营养与膳食》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77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护理专业。
三、课程性质地位《营养与膳食》是一门应用学科,重点介绍了营养学的基础知识、不同生理人群的营养;常见疾病的营养防治和人体健康的关系等内容。
目前营养学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疾病康复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四、课程基本理念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特别强调结合临床护理的实际需要,忠实体现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理念与编写思路,以确保教材的编写质量。
按照要求程度不同,本课程将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级。
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基础性与发展性相互协调,课程的内涵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与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引导与学员自主学习相结合,尊重学员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学员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学员的主体意识和创造力。
五、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基本理念,紧紧围绕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体现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科学安排教学活动,有效使用启发式、信息化等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方法,及时融入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保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1.框架设计与内容安排框架设计主要体现基本技能训练与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的思路,全套教材包括主教材、实训指导、习题三大部分。
其中主教材又分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人文素养课程4个版块,并配套课件、操作视频和教学资源网站平台。
本系列教材针对护理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突出以下特点:内容设计上,以理论知识“必须和够用”为原则,着重于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技能方面体现其最新技术和方法,以保持教材的科学性与前沿性;体例编排上,突出能力培养特点,以“案例导人”为特色,引入启发式教学方法,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版面设计上,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教材版式,风格清新,特色鲜明,版面活泼。
乳母营养需求及膳食原则乳汁的分泌受两个反射的控制,一是产奶反射,婴儿吸吮乳头可刺激乳母垂体产生催乳素,引起乳腺腺泡分泌乳汁,并存留在乳腺导管内;二是下奶反射,吸吮乳头可引起乳母神经垂体释放催产素,后者引起乳腺周围肌肉收缩而出现泌乳。
母乳分为三期:产后第1周分泌的乳汁为初乳;产后第2周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第2周以后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
乳母营养状况影响泌乳量。
乳母对营养的需求主要用于两个方面:①满足母体健康恢复需要;②为泌乳提供物质基础。
产后第一天的泌乳量约为50ml,第二天的泌乳量约为100ml,到第二周增加到500ml/d左右,正常乳汁分泌量约为750~850ml/d。
乳母的营养状况好坏将直接影响乳汁的营养素含量,从而影响婴儿的健康状况。
乳母膳食蛋白质质量差且摄入量严重不足时将会影响乳汁中蛋白质的含量和组成。
母乳中脂肪酸、磷脂和脂溶性维生素含量也受乳母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影响。
哺乳期的营养需求1.能量乳母对能量的需求量较大:①满足母体自身能量需要;②供给乳汁所含的能量;③乳汁分泌过程消耗的能量。
根据哺乳期每日泌乳量700~800ml,每100ml乳汁含能量280~320kJ(67~77kcal),母体内的能量转化为乳汁所含的能量,其效率以80%计算,则母体为分泌乳汁应增加能量约2450~3200kJ(586~762kcal)。
由于乳母在孕期储存了一些脂肪,可用于补充部分能量。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乳母每日能量RNI应较正常妇女增加2090kJ(500kcal)。
2.蛋白质乳母膳食中蛋白质量少质差时,乳汁分泌量将大为减少。
产妇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宜在85~100g。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乳母蛋白质RNI为在非孕妇女基础上每日增加20g。
建议乳母多吃蛋类、乳类、瘦肉类、肝、肾、豆类及其制品。
3.脂类由于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等的需要,乳母膳食中必须有适量脂肪,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
每日脂肪的摄入量以占总能量的20%~25%为宜。
孕妇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简介
孕期和哺乳期是妇女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营养的摄入对于母体和胎儿/婴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孕妇和乳母所需的营养需求和合理膳食安排。
孕妇所需的营养
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母体和胎儿细胞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每日建议摄入量:大约70克
碳水化合物
•提供能量
•建议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类•每日建议摄入量:约300克至400克脂肪
•有助于宝宝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应选择健康脂肪,如葵花籽油、鱼油•每日建议摄入量:约70克到80克钙
•对于胎儿的骨骼生长至关重要
•建议食物:牛奶、奶酪、绿叶蔬菜等•每日建议摄入量:约1000毫克
•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
•建议摄入叶酸丰富的食物,如菠菜、豆类等铁
•防止贫血
•建议食物:红肉、豆类、全谷类
•建议结合维C一同摄入提高吸收率
乳母所需的营养
蛋白质
•有助于乳汁合成
•建议摄入量:80克至100克
•喂养期间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产奶
DHA
•促进婴儿大脑和视力的发育
•摄入海鱼、亚麻籽油、核桃等食物
维生素
•多摄入新鲜水果、蔬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免疫力提升合理的膳食安排
孕妇
1.早餐:全麦面包、煮蛋、蔬菜、酸奶
2.午餐:鱼肉、蔬菜沙拉、水果
3.晚餐:瘦肉、糙米饭、蔬菜
乳母
1.早餐:燕麦片、核桃、牛奶
2.午餐:鸡肉、烤蔬菜、全麦面包
3.晚餐:鱼、糙米、蔬菜
结语
孕期和哺乳期是妇女生命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合理的营养摄入和膳食安排对于母体和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对于孕妇和乳母们的饮食选择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孕妇食品执行标准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是针对我国孕妇及乳母存在的优质蛋白质和多种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等营养相关问题,生产加工而成的一种特殊膳食用食品。
大量研究表明孕期充足、均衡的营养可以满足孕妇及乳母自身以及胎儿的营养需求,促进胎儿正常发育,预防和减少孕期并发症和低出生体重儿等问题的发生。
《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旨在规范该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使用,以保障产品使用人群的营养需求和食用安全。
产品概念添加优质蛋白质和多种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制成的适宜孕妇及乳母补充营养素的特殊膳食用食品,可以为孕妇及乳母补充优质蛋白质和多种微量营养素。
技术指标应符合GB 316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的要求,其标签应符合GB 1343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的要求。
常容易混淆的是孕产妇乳粉,该产品属于调制乳粉,要符合GB 196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的要求。
企业可以根据GB 1488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的要求,自愿在产品中强化某些营养素,其标签应符合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GB 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要求。
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作为一种高密度的营养补充食品,产品中微量营养素含量要求显著高于强化的孕产妇奶粉。
相关限量内容每日份推荐量: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的最大每日份推荐量为50g。
原料要求:优质蛋白质应来源于大豆、大豆制品、乳类、乳制品中的一种,其含量占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质量的18%~35%,旨在为目标人群提供蛋白质补充。
所使用原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或有关规定:大豆类及其加工制品应经过高温等工艺处理以消除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等;不应使用氢化油脂。
必需成分:产品中必需添加或标签标示含有标准中表1一种或多种成分,其营养素含量折算成每日份计,每日份含量制定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乳母营养与膳食的金标准
哺乳期母体一方面要逐步补偿分娩所损耗的营养素贮备,另一方面还得分泌乳汁喂养婴儿。
分娩对机体的影响是很大的,产后一个月称为产褥期,俗称“坐月子”,此其母体内各器官逐渐恢复原状,在这一复原的过程中必须给母体补充大量的营养素进行组织修复。
乳汁中各种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体,若乳母膳食中这些营养素不足或缺乏,则要动用母体内营养素的贮备来维持乳汁中营养成分的恒定,甚至牺牲母体组织来保证乳汁的质和量。
若母体长期营养不良,乳汁的分泌将保质而不保量,即乳汁分泌量减少,乳汁成分除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外,其余基本保持恒定。
乳母的营养需要
(1)能量
乳母对能量的需要量增加,一是供给乳汁本身所含的能量增加,二是满足乳汁分泌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增加,此外乳母自身的基础代谢率也随之增加。
因此,乳母每天应额外增加500kcal能量。
乳母的能量摄入不宜过多,否则易发胖。
很多妇女是在坐月子或喂奶期间发胖的,这主要是由于能量摄入过多,体力活动过少造成的。
(2)蛋白质
蛋白质的营养状况对乳汁分泌能力影响很大。
食物中蛋白的质和量均不足时,乳汁蛋白质组成变化不大,但分泌量却大为减少,同时还可能动用母体组织蛋白质来维持乳汁中成分的恒定。
此外,母体进行组织修复也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质。
因此,为保证乳母健康和促进乳汁分泌,必须供给乳母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每天需额外补充20g优质蛋白质。
(3)脂肪
当乳母膳食脂肪摄入量增加时,不仅乳汁分泌量增加,而且乳汁中脂肪含量也增加。
因此,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高水分食物不仅可促进乳汁分泌,而且有利于母体组织恢复。
因此,乳母应多喝鸡汤、排骨汤、鱼汤等动物性食物汤类,但应注意不要过多摄入脂肪,否则会使乳汁中脂肪含量过多,引起乳儿脂肪痢。
(4)矿物质
钙。
乳汁中钙含量较为稳定,不受乳母膳食中钙水平的影响,但当膳食中钙摄入量不足时,虽然不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但仍可能会动用母体骨钙贮备,以保持乳汁中钙含量的稳定。
乳母常因钙摄入不足发生缺钙症状,表现为腰背酸痛、小腿肌肉痉挛等,严重的则出现骨质软化症。
因此,乳母应多食一些高钙食物(如乳及乳制品、虾米皮、海带、豆制品等)以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蛋等),此外还要多晒太阳。
乳母每日膳食中钙的适宜摄入量为1200mg。
铁。
铁不能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故乳汁中铁的含量极低,仅为0.1mg/100ml,不能满足乳儿的需要。
6个月内的婴儿因其体内有足够的铁贮备,因而较少发生缺铁性贫血。
但是,6个月以后,婴儿体内铁的贮备耗尽,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蛋黄、肉末、鱼等。
乳母本身为防治贫血及促进产后身体恢复,也应多食含铁丰富且吸收率高的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乳母每日膳食中铁的适宜摄入量为25mg。
(5)水分
乳汁分泌量与摄入的水量密切相关,摄入水分不足时,直接影响泌乳量。
乳母除每天喝白开水外,还要多吃流质食物,多喝骨头汤、肉汤、鸡汤、蛋汤、鱼汤等。
为了促进乳汁分泌,乳母要多食猪蹄炖花生仁或大豆、鲫鱼汤等。
值得一提的是乳汁的分泌量还受情绪、睡眠时间、疲劳程度、生活规律等影响,因此乳母应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生活要有规律。
乳母的合理膳食
乳母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增加,但并不代表就要大量补充营养物质,合理搭配组成,平衡膳食才是哺乳期科学的饮食。
乳母膳食原则为食物品种多样化、食物质量优、荤素搭配、干稀搭配、多喝汤。
实际上民间提倡的产后多食红糖、小米粥、鸡蛋和鸡汤以及芝麻等都是很好的习惯,符合产妇的营养要求和食疗保健原理。
红糖和芝麻中钙、铁含量丰富,有补血作用,且红糖是一种温性食品,对乳母有温补作用。
鸡蛋含有生物学价值最高的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它是乳母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但不宜过量,每天以4-5个为宜。
小米中β-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钙、锌、铁矿物质等的含量高于大米,乳母宜摄入。
鸡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温补作用,特别适于产后滋补身体。
喝汤是指摄入由肉、鱼、鸡等动物性食物制成的荤汤,这一方面可补充优质蛋白质,另一方面可促进乳汁分泌。
哺乳期女性的饮食最忌盲目补充营养物质,最后导致了婴儿过度肥胖,为婴儿长大后的各种疾病埋下隐患,科学合理地膳食最好有数据做指导基础。
北京爱婴母乳分析仪的“母乳营养成分的定量分析”及“乳母营养膳食的指导”两大功能,将会帮助医生指导乳母科学、合理地饮食,保证乳母所摄入的营养是足够乳汁所需的,且不是过度的补充的。
这种恰当的摄入量是保障乳母和婴儿两者身体都健康的重要前提。
北京爱婴母乳分析仪的检测项目(目前最多)为:脂肪、蛋白质、乳糖、密度、水分、能量、总矿物质、(MR-1001、MR-1011含锌铁钙),出具“母乳质量检测结果”、“儿童营养状况评定报告”、“儿童食物交换份膳食方案”、“母亲食物交换份膳食方案”、“母亲具体营养食谱方案”共五份报告单,是现代女性妈妈们合理膳食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