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9
我对纳米技术的新了解
纳米技术是研究和制造尺度在纳米米级(10^-9m)范围内的
材料和设备的科学和技术。
它是一种高度跨学科和复杂的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电子工程、信息技术等,并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纳米技术的应用涵盖了医药保健、能源、环境、电子、信息、材料等众多领域。
例如,在医药保健方面,纳米技术可以用于制造新型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如靶向药物输送系统、纳米机器人等;在能源领域,纳米技术可以用于开发新型的能源材料和设备,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在材料领域,纳米技术可以用于制造更轻、更强、更耐久的材料,如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涂层等。
纳米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如环境和健康问题、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稳定性问题等。
因此,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监管,保证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安全。
纳米技术的内容纳米技术:未来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是指在纳米尺度下进行材料、器件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的技术。
纳米技术的出现,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将成为未来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米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应用于医学、能源、环境、信息、材料等领域。
在医学领域,纳米技术可以用于制造纳米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更好地治疗疾病,同时减少副作用。
在能源领域,纳米技术可以用于制造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和储能设备,从而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
在环境领域,纳米技术可以用于制造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和空气净化器,从而改善环境质量。
在信息领域,纳米技术可以用于制造高密度的存储器和高速的计算机芯片,从而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在材料领域,纳米技术可以用于制造高强度、高韧性、高导电性和高导热性的材料,从而改善材料的性能。
纳米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纳米材料的研究。
纳米材料是指尺寸在纳米级别的材料,它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
其中,化学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制备出各种形状和结构的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应用于电子、光电、生物、医学、环境等领域。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效的光电器件、生物传感器、医用材料等。
纳米技术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是纳米材料的毒性和环境影响。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它们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需要对纳米材料的毒性和环境影响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确保纳米技术的安全应用。
纳米技术是未来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纳米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应用于医学、能源、环境、信息、材料等领域。
纳米技术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确保纳米技术的安全应用。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的作用那到底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呢?以下是为大家的纳米技术是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所谓纳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nm)即1毫微米,是1米的10亿分之一,约为10个原子的尺度。
通常所说的纳米是指尺度在0.1—100纳米之间。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就是在纳米范围研究物质的特性、原理和相互作用的一门技术。
具体说是在纳米尺度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及其特性,并根据这种研究在体积不超过数百立方纳米的范围内对材料进行设计、加工、组装和制造(相当于把几十万个原子堆积在一起)的一门崭新的高技术。
它是建立在现代理学与先进工程技术相结合基础上的,也是把基础研究与应用探索紧密联系起来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纳米技术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以便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因而这种技术可称为“在针尖上跳舞”的技术。
如果将纳米技术与传统学科相结合,可以形成众多学科领域,如纳米物理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纳米显微学、纳米计量学等。
若以研究对象和工作性质来区分,纳米技术包括三个研究领域: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
其中纳米材料既是纳米技术研发的物质基础,也是纳米技术最直接、最广泛的应用;纳米器件的研制水平和应用程度既是纳米技术研究和纳米材料开发的成果标志,也是人类是否进入纳米时代的重要标志;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既是纳米技术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纳米理论与实验的重要基础。
最早提出纳米尺度上科学和技术问题的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
1959年他在一次著名的讲演中提出:“如果人类能够在原子、分子的尺度上加工材料、制备装置,我们将由许多激动人心的新发现。
”到了1974年,日本科学家谷口最早使用纳米技术一词描述精细机械加工。
80年代初,由于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发明,大大促进了纳米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纳米尺度上的多学科交*展现了巨大的生命力,迅速形成了一个具有广泛学科内容和潜在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
纳米技术相关知识纳米技术(XXX)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动态科学(动态力学)和现代科学(混沌物理、智能量子、量子力学、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和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核分析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学技术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例如:纳米物理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技术和纳米计量学等。
纳米技术包含下列四个主要方面:1.纳米材料: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0.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
这种既具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
如果仅仅是尺度达到纳米,而没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纳米材料。
过去,人们只注意原子、分子或者宇宙空间,常常忽略这个中间领域,而这个领域实际上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只是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个尺度范围的性能。
第一个真正认识到它的性能并引用纳米概念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用蒸发法制备超微离子,并通过研究它的性能发现:一个导电、导热的铜、银导体做成纳米尺度以后,它就失去原来的性质,表现出既不导电、也不导热。
磁性材料也是如此,像铁钴合金,把它做成大约20—30纳米大小,磁畴就变成单磁畴,它的磁性要比原来高1000倍。
80年代中期,人们就正式把这类材料命名为纳米材料。
为什么磁畴变成单磁畴,磁性要比原来提高1000倍呢?这是因为,磁畴中的单个原子排列的并不是很规则,而单原子中间是一个原子核,外则是电子绕其旋转的电子,这是形成磁性的原因。
但是,变成单磁畴后,单个原子排列的很规则,对外显示了强大磁性。
这一特性,主要用于制造微特电机。
如果将手艺发展到一定的时分,用于制造磁悬浮,可以制造出速率更快、更稳定、更节约能源的高速率列车。
纳米技术介绍近年来,纳米技术作为一项前沿科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纳米技术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最小尺度范围在纳米级别的科学技术。
纳米级别是指物质的尺寸在1到100纳米之间。
这个尺度范围的物质具有许多特殊性质和潜在应用,因此纳米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技术。
纳米技术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
通过纳米技术,科学家可以控制和改变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从而创造出具有全新功能和性能的材料和器件。
在纳米技术的研究中,最基本的操作是对物质进行精确的控制和操控。
通过纳米级别的精确操作,科学家可以将原子和分子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和排列,从而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材料。
这种精确操控的能力使得纳米技术具有了很多潜在的应用。
纳米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材料领域,纳米技术可以制造出更轻、更强、更耐用的材料,例如纳米复合材料和纳米涂层。
这些材料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在能源领域,纳米技术可以用于研发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储能材料和燃料电池等。
纳米级别的结构和界面可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储存密度,从而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在医学领域,纳米技术可以用于研发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和诊断工具。
纳米粒子可以被设计成具有靶向性,将药物精确地送达到病灶部位,减少副作用并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纳米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传感器和基因编辑等领域,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
除了以上应用领域,纳米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信息技术、食品安全等领域。
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和空气净化,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
纳米器件可以用于制造更小、更快的电子元件,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纳米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保障食品安全。
虽然纳米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纳米材料的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此外,纳米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也需要克服技术、法律和道德等方面的障碍。
纳米介绍"纳米"是英文nano的译名,是一种长度单位,原称毫微米,就是10的-9次方米(10亿分之一米),约相当于45个原子串起来那么长。
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
从具体的物质说来,人们往往用细如发丝来形容纤细的东西,其实人的头发一般直径为20-50微米,并不细。
单个细菌用肉眼看不出来,用显微镜测出直径为5微米,也不算细。
极而言之,1纳米大体上相当于4个原子的直径。
假设一根头发的直径为0.05毫米,把它径向平均剖成5万根,每根的厚度即约为1纳米。
纳米技术纳米科学与技术,有时简称为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1981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诞生了一门以0.1到100纳米长度为研究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或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因此,纳米技术其实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射程物质的技术。
纳米技术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综合学科,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
纳米科学与技术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等。
这七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学科和纳米材料、纳米器件、纳米尺度的检测与表征这三个研究领域。
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是整个纳米科技的基础。
其中,纳米物理学和纳米化学是纳米技术的理论基础,而纳米电子学是纳米技术最重要的内容。
从迄今为止的研究来看,关于纳米技术分为三种概念:第一种,是1986年美国科学家德雷克斯勒博士在《创造的机器》一书中提出的分子纳米技术。
根据这一概念,可以使组合分子的机器实用化,从而可以任意组合所有种类的分子,可以制造出任何种类的分子结构。
这种概念的纳米技术还未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种概念把纳米技术定位为微加工技术的极限。
也就是通过纳米精度的"加工"来人工形成纳米大小的结构的技术。
这种纳米级的加工技术,也使半导体微型化即将达到极限。
纳米技术的含义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
纳米科学技术是以许多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它是现代科学(混沌物理、量子力学、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和现代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核分析技术)结合的产物,纳米科学技术又将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例如纳电子学、纳米材科学、纳机械学等纳米技术的作用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
它是在0.10至100纳米(即十亿分之一米)尺度的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崭新技术。
当空间尺度足够小的时候,以分子或者更小的单位排列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比现实世界更为奇异的事情。
这是因为运用纳米技术之后,分子或者原子等粒子的结构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当然也就会产生更多的原来不具备的特性。
比如说运用纳米技术之后,衣服脏了只需要用清水洗一下就干净了,比如玻璃杯摔不坏,当然这是普通的日常生活的应用。
对于高端的技术来讲,纳米技术更为重要。
纳米技术在超导的应用方面,集成电路的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例如后者,大家都知道CPU是一种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现在很普遍的P4技术是运用 0.09微米的工艺来书写的;当然CPU的集成度还需要提高,运算速度还需要提高等等,这就要求在电路已经达到极限的情况下更注意电路的宽度的提高了。
未来CPU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纳米技术来改进和提高了。
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它是建立在微观的技术基础之上的,所以需要投入的资金和技术都是非常大的,但是一旦达到工业生产之后它所创造的产值往往是异常丰富的。
主要用途医药使用纳米技术能使药品生产过程越来越精细,并在纳米材料的尺度上直接利用原子、分子的排布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药品。
纳米材料粒子将使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用数层纳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
使用纳米技术的新型诊断仪器只需检测少量血液,就能通过其中的蛋白质和DNA诊断出各种疾病。
什么是纳米技术?它有何用途?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科学技术?纳米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材料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它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涉及到纳米尺度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纳米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将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纳米技术的用途和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科学技术。
一、纳米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纳米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领域。
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纳米机器人可以在人体内进行手术操作,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同时,纳米材料也可以用于药物输送系统,特定的药物可以通过纳米材料运输到体内需要治疗的部位,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二、纳米技术在材料领域的应用纳米技术在材料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因为纳米材料有着很特殊的电学、热学、力学、化学等性质,在工业化生产、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的诸多领域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例如,纳米纤维可以用于制造超高强度材料,纳米金粒子可以用于制造高效催化剂等。
三、纳米技术在电子领域的应用纳米技术在电子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纳米晶体管,纳米传感器,提高电子器件的细度和速度。
同时,纳米技术可以帮助减少电子器件的体积,在人们的生活中,可以制造更加小型、快速、灵活、高效的电子设备。
四、纳米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纳米技术也在食品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纳米粒子可以用于食品和饮料的保鲜、添加剂和增强剂。
同时,纳米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性,保障人们健康的食品安全。
五、纳米技术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纳米技术的应用,许多人类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如污染问题、医疗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等。
此外,纳米技术有很多尚未探索的领域,例如,纳米技术可以应用于太空探索、人工智能等领域,为人类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纳米技术是一项十分前沿的科技,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潜在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纳米技术的应用领域还会发生不断地变化和扩展,给我们的生活和科学技术带来更多的革新和进步。
纳米技术的工作原理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项科技领域,它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能源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纳米技术的工作原理,解析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一、纳米技术的概念及基本原理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上对物质进行研究、控制和操纵的技术。
纳米级别指的是物质的尺寸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即10的负9次方米级别。
纳米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自下而上的制备方法和自组装技术。
自下而上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操纵原子和分子的移动和组装来制备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常见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精确控制材料的成分、形貌和结构,实现所需的性能。
自组装技术是指利用材料自身的相容性和相互作用力,通过外界条件调控,使材料自行组装形成所需结构或功能。
自组装技术可以高效制备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薄膜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
二、纳米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包括材料的制备、性能的改进以及新型材料的开发等方面。
1. 纳米材料的制备纳米技术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制备方法和自组装技术来合成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薄膜等材料。
这些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催化、传感、储能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 材料性能的改进通过纳米技术的手段可以调控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晶体尺寸,从而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子性能、磁性能等方面。
例如,纳米技术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使其具备更好的耐磨、耐蚀性能;同时,纳米技术还可以优化材料的电导率、光吸收性能,实现材料的高效能转换。
3. 新型材料的研发纳米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新型材料的研发。
利用纳米技术可以设计合成具有特殊功能和性能的材料,例如超疏水材料、智能响应材料、柔性电子材料等。
这些新型材料在医学、环境、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是纳米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应用主要集中在诊断、治疗和药物传输等方面。
1.1 纳米科技及纳米材料应用进展纳米(nanometer)是一个长度单位,简写为nm。
1nm = 10-3 μm = 10-6 mm = 10-9 m。
在晶体学和原子物理中还经常使用埃(.)作单位,1. = 10-10m,所以1nm = 10.。
氢原子的直径为1.,所以1nm等于10个氢原子一个挨一个排起来的长度。
由此可知,纳米是一个极小的尺寸,但从微米进入到纳米代表人们认识上的一个新的层次。
纳米正好处于以原子、分子为代表的微观世界和以人类活动空间为代表的宏观世界的中间地带,也是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信息科学发展的新领地。
纳米材料中包含了若干个原子、分子,使得人们可以在原子层面上进行材料和器件的设计和制备。
1.1.1 纳米科技进展纳米科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刚刚诞生并正在崛起的新科技,它的基本涵义是在纳米尺寸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创造新物质。
纳米科技是研究尺寸在0.1nm~100nm之间的物质组成的体系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以及可能的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的科学技术。
纳米科技主要包括:纳米体系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学、纳米力学。
1.1.2 纳米材料的种类纳米材料是指显微结构中的物相具有纳米级尺度的材料。
它包含了三个层次,即:纳米微粒、纳米固体和纳米组装体系。
1. 纳米微粒纳米微粒是指线度处于1~100nm之间的粒子的聚合体,它是处于该几何尺寸的各种粒子聚合体的总称。
2. 纳米固体纳米固体是由纳米微粒聚集而成的凝聚体。
从几何形态的角度可将纳米固体划分为纳米块状材料、纳米薄膜材料和纳米纤维材料。
这几种形态的纳米固体又称作纳米结构材料。
3. 纳米组装体系由人工组装合成的纳米结构材料体系称为纳米组装体系,也叫纳米尺度的图案材料。
它是以纳米微粒以及它们组成的纳米丝和管为基本单元,在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组装排列成具有纳米结构的体系。
纳米科技导论课程小论文题目:纳米技术简介学号班级教师摘要:纳米材料作为材料科学中的重要一元,近年来受到科学界的广泛重视。
本文将从纳米材料的概况,制备工艺,及其部分应用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关键词:纳米材料制备方法1、纳米材料概述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一纳米相当于十亿分之一米,大约相当于几十个原子的长度.人类对纳米的研究是在高技术领域或继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正如中国的纳米首席科学家张立德所说: “大多数人竟然一无所知,纳米即将是一次产业革命”.由于物质组成的精细度达到纳米级时,就能表现出一些奇特的物理、化学的性能,从而为新材料的产生创造条件.纳米技术能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操纵物质,创造和制备优异性能的材料.因此,纳米技术是一项引领时代潮流的前沿技术,是科技之峰颠. 1982 年,科学家发明了纳米的重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对纳米科技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1纳米材料分类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在纳米尺度范围,或由他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如果按维数,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可分为三类:1.零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如纳米尺度颗粒、原子团簇等。
2.一维,指在空间中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四、纳米管、纳米棒等。
3.二维,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在纳米尺度,如超薄膜、多层膜、超晶格等。
因为这些单元往往具有量子性质,所以对零维、一维、二维的基本单元又分别有量子点,量子线,量子阱之称。
1.2纳米材料特性纳米材料是新型材料,由于它的尺寸小、比表面大及量子尺寸效应,它具有常规粗晶材料不具备的特殊性能。
1.2.1 小尺寸效应当超细微粒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尺寸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非晶态纳米微粒的颗粒表面层附近原子密度减小,导致声、光、电磁、热力学等待性呈现新的小尺寸效应。
例如:光吸收显著增加并产生吸收峰的等离子共振频移;磁有序态向磁无序态的转变;超导相向正常相的转变;声子谱发生改变。
1.2.2 表面效应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能高,位于表面原子占相当大的比例。
随着粒径减小,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加。
这是由于粒径小,表面积急剧变大所致。
由于表面原子数增多,原子配位不足及高的表面能,使这些表面原子具有高的活性,极不稳定,很容易与其它原子结合。
例如:金属的纳米粒子在空气中会燃烧,无机的纳米粒空子暴露在空气中会吸附,并与气体进行反应。
1.2.3量子尺寸效应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值时,金属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的现象以及纳米半导体微粒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轨道能级而使能隙变宽现象均称为量子尺寸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直接解释了纳米粒子特别的热能、磁能、静磁能、静电能、光子能量以及超导态的凝聚能等一系列的与宏观特性有着显著不同的特性。
1.2.4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微观粒子具有贯穿势垒的能力称为隧道效应。
近年来,人们发现了一些宏观量,例如微颗粒的磁化强度,量子相干器件中的磁通量等亦具有隧道效应,称为宏观的量子隧道效应。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的研究对基础研究及实用都有着重要意义。
它限定了磁带、磁盘进行信息贮存的时间极限。
量子尺寸效应、隧道效应将会是未来微电子器件的基础,或者它确立了现存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化的极限。
当微电子器件进一步细微化时,必须要考虑上述的量子效应。
1.2.5纳米材料奇特的物理性能(1)奇特的光学特性一是宽频带强吸收:纳米粒子对光的反射率很低,吸收率很强导致粒子变黑。
二是蓝移现象:纳米微粒的吸收带普遍向短波方向移动。
三是纳米微粒出现了常规材料不出现的新的发光现象。
(2)扩散及烧结性能由于在纳米结构材料中有大的界面,这些界面为原子提供了短程扩散途径。
因此,与单晶材料相比,纳米结构具有较高的扩散率。
较高的扩散率对蠕变、超塑性等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问时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对材料进行有效的掺杂,可以在较低温度使不混溶金属形成新的合金相。
增强的扩散能力产生的另一个结果是可以使纳米材料的烧结温度大大降低。
纳米微粒物性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与颗粒尺寸有很强的依赖关系。
由于纳米微粒的小尺寸使其具有了一系列的奇特的物理性质,从而给纳米材料的应用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1.3 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单一材料和单相材料,即纳米晶或纳米相。
第二阶段:纳米复合材料。
通常采用纳米微粒与纳米微粒的复合(0-0 复合)、纳米微粒同常规块体之间的复合(0-3 复合)及复合纳米薄膜(0-2复合)。
第三阶段:纳米组装体系、纳米尺度的图案材料。
他的基本内涵是纳米颗粒以及纳米丝、管为基本单元在一维、二维及三维空间之中组装排列成具有纳米结构的体系(如图1所示)。
其中包括纳米阵列体系、介空组装体系、薄膜镶嵌体系。
纳米颗粒、丝、管可以有序的排列而不同于第一、第二阶段中带有一定程度的随机性质。
图1 纳米结构2、纳米材料应用与发展2.1 纳米磁性材料磁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任何物质都有磁性,只是强弱不同而已。
从结构特征上看,目前纳米磁性材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3种:2.1.1纳米颗粒型的磁性材料磁记录介质。
磁性材料至今仍是信息工业的主体,为了提高磁记录的密度,磁记录介质中的磁性颗粒尺寸已由微米、亚微米向纳米尺度过波,例如:合金磁粉的尺寸约为80nm,钡铁氧体磁粉的尺寸约为40nm。
量子磁盘是磁纳米发展的新方向——量子磁盘就是利用磁纳米材料的储存特性提高其储存密度,这种量子磁盘的记录密度理论上可达到6000Gb/in2,相当于每方寸可储存100万本30万字的书。
磁性液体,磁性药物,吸波材料等也是最新发展方向。
2.1.2纳米微晶型磁性材料纳米微晶永磁材料已发展到了第五代,实现了体积重量小、高效、低耗能等优点。
纳米微晶软磁材料已具有了高磁导率、低损耗、高饱和磁化强度等性能,使之应用于开关电源、变压器、传感器等。
2.2纳米结构材料人工纳米膜、多层膜、隧道已成为磁性纳米材料发展的新的思路。
2.3纳米超导材料超导材料是21世纪的一种新材料,它工作速度快、耗能少、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智能机的基础元件。
纳米超导材料的发展不断应用的温度,为超导材料的实用提供了可能。
2.4纳米陶瓷纳米陶瓷是指显微结构具有纳米数量级水平的陶瓷材料。
纳米陶瓷晶粒细化,有助于晶间的滑移,从而导致了超塑性;材料中的气孔和其他缺陷尺寸减小,可获得少缺陷甚至无缺陷的陶瓷,其力学性能高出一筹。
它已经在核能的开发利用中功勋卓著,另外,在21世纪它还将广泛运用于生产隐形飞机、隐形军舰和机械如工的耐磨板等方面。
2.5纳米塑料纳米塑料也称为工程塑料,是一种质量轻、高强度、不老化的新型塑料。
它的硬度比炭钢强4-6倍,比重仅为钢铁的四分之一,不发生变性情况。
从而它在各种高性能管材、汽车、电器等领域在广阔的前景。
我国自行研制的纳米塑料耐磨性是黄铜的27倍,钢铁的7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可见一系列的纳米材料正广泛运用于工业、农业、生活、医疗、科研、军事等各种领域。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分支,它和其他学科领域都有广泛的交叉,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其他学科的资源,为其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潜力,纳米材料将自然成为我们未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未来也自然一片光明。
3 纳米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1微电子工业纳米机器可使电子产品缩微化,解决目前微细加工领域不能深入到纳米层次的极限问题,纳米技术可使计算机袖珍化,使今天的笔记本更易携带。
纳米粒子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传感器如气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等。
此外,纳米结构的涂层可用于数据储存和光电绘图,纳米粒子可用作彩色打印中的着色剂,超晶格的量子限域效应可用于光电装置的激光器件。
用于计算机硬盘磁头的纳米粒子巨磁组(GMR),1992年被发现,1997年被工业化。
现在每年已有300~400亿美元的产值,今天的IBM和HP生产的硬盘都基于此发现。
3.2材料工业纳米技术与新材料密切相关,纳米技术可使材料的构筑单元在纳米尺度范围内有序,因而可发展高强度轻型结构材料和多功能智能材料。
例如,道尔化学公司发展了一种纳米粒子增强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可望取代汽车工业中的金属材料。
3.3环境工业纳米技术可用监控和治理环境问题,减少副产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发展清洁的绿色加工技术。
美孚石油公司发展的有序介孔材料MCM-1(孔径为10~100nm)被广泛应用出去超细污染物。
纳米尺度的无机粘土取代碳黑用于聚合物的增强,可制备耐磨的环境友好的轮胎。
纳米机器人可用于环境治理,特别是用于核废料的处理。
3.4医学纳米技术广泛地用于医学领域,如磁性纳米粒子可将异常细胞与生物体内正常细胞分离,如癌细胞的分离。
采用纳米技术制成的芯片和微小的纳米机器人可进行分子识别,用于疾病诊断。
此外,聚合物纳米粒子还可用于药物缓释。
3.5能源工业纳米技术在能源的有效利用、储存和制造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Fratzel等[35]采用染料敏化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制备了太阳能光电极,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12%,可取代价格昂贵的非晶硅光伏电池。
纳米碳管可以用作储氢材料,制造清洁能源。
此外,纳米复合材料的广泛使用可大大减少能源的消耗。
3.6军事领域纳米技术在军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可制备高强性能的材料,而且可提供具有特殊用途的功能材料,如雷达波吸收、微波吸收、远红外吸收、抗电磁干扰、侦察与反侦察、隐形与反隐形等新型材料。
在未来的战争中,一种采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类似苍蝇、蜻蜓或蚂蚁的侦察物可在敌人毫无防范的情况下深入敌人内部,刺探军事情报,并通过特殊的装置将信号传入控制系统。
4 纳米前沿技术4.1STM、AFM基的纳米技术即通过先进的物理工具STM、AFM操纵原子,得到有序的纳米结构的技术[13]。
4.2分子自组装的纳米技术即通过分子间特殊的相互作用,如静电吸引、氢键、疏水性缔合等,组装成有序的纳米结构,实现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
如层层组装技术;包括聚阴离子电解质和聚阳离子电解质的层层组装、聚电解质的无机纳米里子的层层组装[14]等。
Fendle.J.H等发展了一种叫生物膜模拟自组装技术,该技术的实质是在两亲表面活性剂自聚集形成的有序结构如层状、球状、囊泡状为空间内发展有序纳米结构[15],这些有合成表面活性剂构成的有序为空间类似于生物体内卵磷脂的各种有序组装体。
近年来,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的共聚物自组装形成有序的结构如球状、管状、螺旋状、层状、盘状、微孔等也被广泛地研究[16,17],这些有序结构的形成主要靠基团的特殊相互作用如疏水作用、π堆砌作用、氢键、范德华作用等非共价键作用导致的自组装行为。
利用两段不相容的嵌段共聚物在受限的空间或基体界面的微相分离可以形成洋葱、大蒜、哑铃、棋盘、花朵等有序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