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matlab)二维绘图subplot语句的应用示例汇总(非常全面)
- 格式:docx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8
matlab中subplot函数的功能功能分割figure,创建子坐标系语法h = subplot(m,n,p) or subplot(mnp)subplot(m,n,p,'replace')subplot(m,n,P)subplot(h)subplot('Position',[left bottom width height])subplot(..., prop1, value1, prop2, value2, ...)h = subplot(...)描述★h=subplot(m,n,p)/subplot(mnp)将figure划分为m×n块,在第p块创建坐系,并返回它的句柄。
当m,n,p<10时,可以简化为subplot(mnp)subplot mnp(注:subplot(m,n,p)或者 subplot(m n p)此函数最常用:subplot是将多个图画到一个平面上的工具。
其中,m表示是图排成m行,n表示图排成n列,也就是整个figure中有n个图是排成一行的,一共m行,如果第一个数字是2就是表示2行图。
p 是指你现在要把曲线画到figure中哪个图上,最后一个如果是1表示是从左到右第一个位置。
)★subplot(m,n,p,'replace')如果所指定的坐标系已存在,那创建新坐标系替换★subplot(m,n,P)此时p为向量,表示将P中指定的小块合并成一个大块创建坐标系,P中指定的小块可以不连续,甚至不相连。
比如subplot(2,3,[2 5])表示将第2和5小块连成一个大块;subplot(2,3,[2 6])由于2和6不连续也不相连,此时表示将第2、3、5和6四块连成一个大块,相当于subplot(2,3,[2 3 5 6])★subplot(h)将坐标系h设为当前坐标系,相当于axes(h)★subplot('Position',[left bottom width height])在指定位置创建一个新坐标系,等效于axes('Position',[left bottom width height])★subplot(..., prop1, value1, prop2, value2, ...)在创建坐标系时,同时设置相关属性,a x e s属性参见附录★h = subplot(...)返回所创建坐标系的句柄.Linspace函数功能:linspace是Matlab中的一个指令,用于产生x1,x2之间的N点行矢量。
1. 介绍matlab的subplot函数在matlab中,subplot函数是用来在同一个图像窗口中创建多个子图形,这样可以方便地在一个图像窗口中同时显示多个图形,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或关联性。
2. 如何使用subplot函数- subplot函数的基本语法如下:subplot(m,n,p)其中,m表示创建的图像窗口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割数,n表示创建的图像窗口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割数,p表示当前要绘制的子图的位置。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设我们想在一个图像窗口中创建2行2列的分割,并显示在每个分割中绘制不同的图形,那么可以按照以下方式使用subplot函数:subplot(2,2,1)plot(x1, y1)subplot(2,2,2)plot(x2, y2)subplot(2,2,3)plot(x3, y3)subplot(2,2,4)plot(x4, y4)3. subplot的作用- 在同一个图像窗口中方便比较不同图形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节约图像窗口的空间,便于观察和分析多个图形- 方便地将多个相关图形显示在同一个图像窗口中,便于进行综合分析4. subplot函数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subplot函数时,需注意所创建的子图的位置编号不能重复,否则会导致图形显示不正确。
- 在切换到不同子图进行绘图时,需要使用subplot函数将当前绘图位置移到目标子图位置,否则会导致图形重叠显示。
- 在使用subplot函数时,需要先调用figure创建图像窗口,然后再调用subplot函数创建子图。
5. 案例分析- 以一个实际的案例来说明subplot函数的应用。
假设我们有一组数据,分别表示不同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我们希望将这些城市的气温变化曲线显示在同一个图像窗口中,便于比较各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实现:- 调用figure函数创建图像窗口- 使用subplot函数创建子图,将各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曲线显示在不同的子图中6. 总结- subplot函数是matlab中用来创建多个子图形显示在同一个图像窗口中的函数,它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matlab的subplot用法subplot函数是MATLAB中一个用于在单个figure窗口中创建多个子图的函数。
可以使用subplot函数将figure窗口划分为多个行和列,并在指定的行列位置上创建子图。
subplot函数的语法格式如下:subplot(m,n,p)其中,m和n表示将figure窗口划分为m行n列的子图网格,p表示当前子图在该网格中的位置。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subplot函数的用法示例:1. 在一个figure窗口中创建2行2列的子图网格:subplot(2,2,1) - 创建一个位于第1个位置的子图subplot(2,2,2) - 创建一个位于第2个位置的子图subplot(2,2,3) - 创建一个位于第3个位置的子图subplot(2,2,4) - 创建一个位于第4个位置的子图2. 在一个figure窗口中创建3行1列的子图网格:subplot(3,1,1) - 创建一个位于第1个位置的子图subplot(3,1,2) - 创建一个位于第2个位置的子图subplot(3,1,3) - 创建一个位于第3个位置的子图3. 使用subplot函数绘制不同类型的子图:subplot(2,2,1) - 创建一个位于第1个位置的子图plot(x,y) - 在该子图中绘制二维曲线图subplot(2,2,2) - 创建一个位于第2个位置的子图bar(x,y) - 在该子图中绘制条形图subplot(2,2,3:4) - 创建一个位于第3、4个位置的子图scatter(x1,y1) - 在该子图中绘制散点图4. 使用subplot函数设置子图之间的间距和边距:subplot('Position',[left bottom width height]) - 创建一个具有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子图subplot('Position',[0.1 0.1 0.8 0.8]) - 创建一个位于figure 窗口左下角,宽度占80%,高度占80%的子图。
matlab中subplot函数使用
Matlab中subplot函数是绘制多个子图的函数,可以将多个子图合并在一起,方便对比和分析数据。
该函数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只需要输入行数、列数和子图的索引号,就可以在一个大的绘图窗口中绘制多个小的子图。
使用subplot函数的步骤如下:
1. 打开一个绘图窗口,可以使用figure函数创建一个新窗口。
2. 使用subplot函数设置子图的布局,包括行数、列数和子图的索引号。
例如,subplot(2,2,1)表示创建一个2行2列的子图,当前绘制的子图是第1个。
3. 在子图中绘制数据。
可以使用plot、bar、scatter等函数绘制数据。
4. 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绘制其他子图。
5. 可以使用title、xlabel、ylabel等函数为每个子图添加标题和标签。
6. 使用saveas函数保存绘图结果,或者使用print函数将绘图结果输出到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subplot函数会自动调整子图的大小和间距,以适应绘图窗口的大小。
如果需要更精细的控制子图的大小和间距,可以使用axes函数创建子图。
总之,subplot函数是Matlab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函数,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绘制多个子图,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
标题:Matlab subplot 指令的灵活运用导言:Matlab是一种强大的数学计算软件,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
其中的subplot指令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功能,可以用于将多个图像组合在一张图中展示,从而有效地比较和分析数据。
本文将介绍subplot指令的基本用法,并且结合实例展示其灵活运用。
一、基本语法subplot指令的基本语法如下:subplot(m, n, p)其中,m和n分别表示将图像分成m行n列的网格状布局,p表示当前图像所在的位置。
例如,若m=2,n=2,则网格布局如下:1 23 4二、实例演示为了更好地理解subplot指令的使用,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进行演示。
假设我们有一组实验数据,包括三个不同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曲线。
我们希望将这三个曲线在同一张图中展示出来。
首先,我们需要先加载数据并绘制第一个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曲线:```matlabx = 0:0.1:10;y1 = sin(x);subplot(1, 3, 1);plot(x, y1);title('条件1');```接下来,我们绘制第二个和第三个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曲线,并将它们放置在同一个图中:```matlaby2 = cos(x);subplot(1, 3, 2);plot(x, y2);title('条件2');y3 = tan(x);subplot(1, 3, 3);plot(x, y3);title('条件3');```运行以上代码,我们将得到一张图,其中包含了三个不同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曲线。
通过subplot指令,我们可以在同一张图中直观地比较这三个条件下的数据差异。
三、灵活运用除了基本的网格布局外,subplot指令还支持更灵活的布局方式。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多个subplot指令来创建不规则的图像布局。
```matlabsubplot(2, 3, 1);plot(x, y1);title('条件1');subplot(2, 3, 2:3);plot(x, y2);title('条件2');subplot(2, 3, 4:6);plot(x, y3);title('条件3');```通过上述代码,我们创建了一个2行3列的图像布局,其中第一个条件的图像占据第一格,第二个条件的图像占据第二和第三格,第三个条件的图像占据第四至第六格。
plot 函数是在MATLAB 中用于绘制二维图形的基本函数。
这个函数可以将数据以线性或非线性方式绘制出来,可以绘制散点图、折线图、柱状图等。
下面是plot 函数的基本用法:
plot(x, y)
其中x 和y 是向量或矩阵,表示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数据。
数据可以是数值,也可以是字符串或其他数据类型。
以下是一些plot 函数的特殊用法:
绘制多个图形:
plot(x1, y1, 'r', x2, y2, 'b')
这会绘制两个图形,一个用红色,一个用蓝色。
2. 绘制折线图:
plot(x, y)
这会绘制一个折线图,横坐标是x,纵坐标是y。
3. 绘制散点图:
plot(x, y, 'o')
这会绘制一个散点图,横坐标是x,纵坐标是y,点用圆圈表示。
4. 绘制柱状图:
bar(y)
这会绘制一个柱状图,纵坐标是y。
5. 绘制函数图像:
f = @(x) x.^2;
plot(f, 0:0.1:10)
这会绘制函数f(x) = x^2 在区间[0, 10] 上的图像。
6. 绘制多个子图:
subplot(2, 1, 1); plot(x1, y1); title('Plot 1');
subplot(2, 1, 2); plot(x2, y2); title('Plot 2');
这会在一个窗口中绘制两个子图,第一个子图在顶部,第二个子图在底部。
每个子图的横坐标是对应的x 值,纵坐标是对应的y 值。
MATLAB绘制二维、三维图形例2-1在子图形窗口中画出上正弦、余弦曲线。
x=0:0.1*pi:2*pi;%按步长赋值生成x向量y=sin(x); z=cos(x);%生成正弦、余弦函数值y、z向量subplot(2,1,1)%分图形窗口为2行1列,并在第一个子窗中绘图plot(x,y,x,z)%在第一个子窗中画出正弦、余弦曲线subplot(2,1,2)%在第二个子窗中绘图plot(x,y,'k:',x,z,'r-')%在第二个子窗中用不同颜色画两条曲线hold on%保持第二个子窗中绘图plot(x,y,'bo',x,z,'k+')%用'o'和'+'标记曲线上分点hold off%取消图形保持例2-2画出上正弦、余弦曲线并对线型加粗、点型加大,重新定置坐标系以及加注相说明和注释。
x=0:0.1*pi:2*pi;%按步长赋值生成x向量y=sin(x); %生成正弦、余弦函数值y、z向量z=cos(x);plot(x,y, 'b-', x,z, 'k .-','linewidth',3, 'markersize',15)axis([-0.2*pi 2*pi -1.2 1.2])%重新设置图形窗口坐标轴范围grid%加注坐标网格xlabel('Variable \it{x}')%标记横坐标轴, \it{x}表示x为斜体ylabel('Variable \it{y}')%标记纵坐标轴title('Sine and Cosine Cruves')%标记图名text(2.5,0.7,'Sin(x)')%在(2.5,0.7)位置,标记曲线名称text(1.5,0.1,'Cos(x)')%在(1.5,0.1)位置,标记曲线名称hold on%图形保持,在同一图形窗口中叠加图形plot([0,2*pi],[0,0], 'r-.')%叠加一条红色的点划直线 0,0)到(2pi,0)hold off%图形保持取消,再画图时将另辟窗口例2-3分别在两个图形窗口画出填充一正方形和极坐标方程的图形。
subplot在matlab中的用法
subplot在matlab中是一个重要函数,其作用是在画布上创建一个或多个子图,使多幅图像可以处于一个画板中。
它是用来展示多幅图片在同一个页面中的最方便的工具。
subplot函数可以让程序员将不同的图画到单独的画面中,因此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使用subplot函数,可以可视化地将图像排列到同一个页面中。
使用subplot函数的方法对有经验的matlab用户来说是很简单的,而对于新手不太熟悉matlab的用户来说也并不复杂。
使用方法也很简单,首先,在matlab的命令行提示输入subplot,然后输入函数的参数。
其大概语法为:subplot(行、列、激活的子图),行代表图片排列的行数,列代表图片排列的列数,激活的子图代表当前激活的子图。
接下来可以设置各个子图的描绘,在设定完各个子图的描绘后,调用subplot函数,使其产生指定区域的网格,把图像依次拉到指定的位置,就能得到最终的画图。
除了设定子图的参数,subplot函数还有其他一些有用的参数,例如指定子图间隔的参数、指定指定子图的位置的参数、指定画板的位置的参数,以及指定子图的比例的参数等。
上面提到的subplot函数也可以用来创建画像,不只是简单的输入数据,还可以生成非常漂亮的专业画像,并将子图拼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图像。
因此subplot是matlab程序设计中最重要的函数之一,在matlab运用程序中,subplot函数都在用的比较多,它的功能就是用来展示多幅图片在同一页面中,用来更有效地查看和识别特定的图形,而且可以有效的排列和统一视觉风格,效率和精确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subplot函数是MATLAB中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将多个图画到一个平面上的不同位置,以便更好地组织和显示它们。
subplot函数的用法如下:
1. subplot(m,n,p):该函数将当前图窗分割成m行n列共m×n个位置,然后使用p参数指定要显示哪个位置上的图形。
其中,m表示图排成m行,n表示图排成n列,p表示图所在的位置,p=1表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第一个位置。
2. subplot(m n p):这种格式与上面的格式相同,只是参数之间用空格隔开了。
例如,在MATLAB的命令窗口中输入以下命令:
```matlab
subplot(2,2,1);
plot(rand(10,1));
subplot(2,2,2);
plot(rand(10,1));
subplot(2,2,3);
plot(rand(10,1));
subplot(2,2,4);
plot(rand(10,1));
```
这个命令会在一个2行2列的图窗中显示4个随机生成的图形,每个图形都占据一个位置。
通过使用subplot函数,可以更好地组织和显示这些图形。
matlab subplot参数Matlab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和工程领域的高级编程语言和环境。
它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和工具箱,可以用于数据分析、图像处理、信号处理、控制系统设计等多个领域。
其中,subplot函数是Matlab中非常常用的一个函数,它可以将多个图形显示在同一个窗口中,并通过参数设置来调整子图的布局和样式。
我们需要了解subplot函数的基本用法。
该函数的语法如下:subplot(m,n,p)其中,m和n表示生成的子图矩阵的行和列数,p表示当前子图的位置。
通过设置m、n和p的取值,我们可以实现不同布局的子图显示。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subplot参数及其用法。
1. subplot(2,2,1):将当前图窗分为2行2列,并选择第1个子图作为当前子图。
这种布局适用于需要同时显示多个图形的情况,例如同时展示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
2. subplot(2,2,2):将当前图窗分为2行2列,并选择第2个子图作为当前子图。
这种布局适用于需要对比不同数据或不同算法结果的情况。
3. subplot(2,2,3):将当前图窗分为2行2列,并选择第3个子图作为当前子图。
这种布局适用于需要展示不同时间段或不同频率的数据的情况。
4. subplot(2,2,4):将当前图窗分为2行2列,并选择第4个子图作为当前子图。
这种布局适用于需要展示多个角度或不同参数设置的情况。
除了基本的参数外,subplot函数还支持一些可选参数,用于设置子图之间的间距、边框和标题等。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subplot('Position',[left bottom width height])来设置子图的位置和大小。
其中,left和bottom分别表示子图左下角的位置,width 和height表示子图的宽度和高度。
我们还可以使用subplot('Title','标题内容')来设置子图的标题。
matlab中subplot函数Matlab中的subplot函数是用于在同一图中显示多个子图的函数。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示数据、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好地理解数据。
subplot函数的基本语法是:subplot(m, n, p)其中,m和n表示子图矩阵的行数和列数,p表示当前子图在矩阵中的位置。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在一个2x2的矩阵中显示4个子图,可以这样写:subplot(2, 2, 1) % 第一个子图subplot(2, 2, 2) % 第二个子图subplot(2, 2, 3) % 第三个子图subplot(2, 2, 4) % 第四个子图除了基本语法外,subplot函数还有一些其他的用法和参数。
第一个参数可以是一个向量,用于指定每个子图所占据的行数。
例如:subplot([0.1 0.5], [0.1 0.5], [1 3]) % 第一个和第三个子图占据50%的行第二个参数可以是一个向量,用于指定每个子图所占据的列数。
第三个参数还可以是一个向量,用于指定当前子图在矩阵中所占据的位置范围。
例如:subplot(3, 3, [1:6]) % 占据前6个位置除了以上常规用法外,subplot函数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可以用来调整子图之间的间距、边框和标题等。
例如:subplot('Position', [0.1 0.1 0.8 0.8]) % 控制子图在画布中的位置和大小subplot('Spacing', [0.1 0.1]) % 控制子图之间的水平和垂直间距subplot('Padding', [0.1 0.1]) % 控制子图与画布边缘之间的距离subplot('Title', 'My Title') % 给当前子图添加标题除了以上参数外,subplot函数还可以与其他绘图函数一起使用,例如plot、bar等。
matlab中subplot函数的功能subplot功能:分割figure,创建子坐标系语法h = subplot(m,n,p) or subplot(mnp)subplot(m,n,p,'replace')subplot(m,n,P)subplot(h)subplot('Position',[left bottom width height])subplot(..., prop1, value1, prop2, value2, ...)h = subplot(...)描述★h = subplot(m,n,p)/subplot(mnp) 将figure划分为m×n块,在第p块创建坐标系,并返回它的句柄。
当m,n,p<10时,可以简化为subplot(mnp)或者subplot mnp(注:subplot(m,n,p)或者subplot(mnp)此函数最常用:subplot是将多个图画到一个平面上的工具。
其中,m表示是图排成m行,n表示图排成n列,也就是整个figure中有n 个图是排成一行的,一共m行,如果第一个数字是2就是表示2行图。
p是指你现在要把曲线画到figure中哪个图上,最后一个如果是1表示是从左到右第一个位置。
)★subplot(m,n,p,'replace')如果所指定的坐标系已存在,那创建新坐标系替换它★subplot(m,n,P)此时p为向量,表示将P中指定的小块合并成一个大块创建坐标系,P中指定的小块可以不连续,甚至不相连。
比如subplot(2,3,[2 5])表示将第2和5小块连成一个大块;subplot(2,3,[2 6])由于2和6不连续也不相连,此时表示将第2、3、5和6四块连成一个大块,相当于subplot(2,3,[2 3 5 6])★subplot(h) 将坐标系h设为当前坐标系,相当于axes(h)★subplot('Position',[left bottom width height])在指定位置创建一个新坐标系,等效于axes('Position',[left bottom width height])★subplot(..., prop1, value1, prop2, value2, ...)在创建坐标系时,同时设置相关属性,axes属性参见附录★h = subplot(...) 返回所创建坐标系的句柄注意1)使用subplot新建的axes块如果与已存在块重叠,MATLAB将删除已存在的axes并创建新的axes,除非已存在和需要创建的axes完全重合(此时相当于将它置为当前坐标系),此时如果想删除重建的话,需要使用'replace'参数2)subplot(1,1,1)清空当前窗口所有坐标系对象,并创建一个默认的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