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西水电站坝址区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6.55 KB
- 文档页数:3
布西水电站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型论证1、工程概况布西水电站工程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开发河段为雅砻江支流的鸭嘴河中下游峡谷段。
工程区山高谷深,林木茂密。
鸭嘴河在53km的河段天然落差达2260m ,水能资源十分优越。
开发方案为“一库一闸三级电站”。
可研阶段推荐“龙头水库”坝址为布西坝址。
在可研报告审查时,对混凝土拱坝和面板堆石坝两种坝型意见有分歧:认为面板堆石坝较适宜的主要观点为:由于岩溶的复杂性,目前的地勘及试验资料,尚不满足确定拱坝方案的基本要求,而堆石坝对地基要求较拱坝低,可作为本阶段代表性方案;认为砼拱坝较适宜的主要观点为:布西坝址河谷地形、岩石条件适宜修建拱坝,只需补充地勘、试验资料可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最终的审查意见要求在初步设计工作开展之前进一步对两种坝型补充地勘、试验资料后确定合理坝型,以专题报告形式提交再审查。
这样在可研和初设两个勘察阶段之间又增加了“坝型比选阶段”。
笔者曾负责可研和坝型比选两阶段地勘的技术工作,通过资料整理和分析,谈一些对坝型选择的粗浅认识。
2 、坝址区基本地质条件工程区位于松潘~甘孜褶皱系南端巴颜咯拉地槽褶皱带,外围区域性断裂活动强烈,近场区无区域性活动断裂分布,是众多地震带中的相对较弱区。
新构造运动具有整体间歇上升的特点,属区域构造基本稳定区。
坝址8km范围内发育的断层具多期活动特点,但最新活动年代在晚更新世晚期。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1 地形地貌及地层布西水电站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坝址位于鸭嘴河中游峡谷段,河流基本呈近东西流向,河床高程3170~3182m,河谷切割深度达350m,两岸山体雄厚。
河谷形态呈“V”~“U”型,谷底宽度30~40m。
出露地层为一套浅海相沉积中等变质岩,岩性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二叠系变质砂岩、石炭系大理岩、泥盆系千枚岩及硅质板岩等。
面板堆石坝趾板线位于二叠系变质砂岩中,砼拱坝位于大理岩中,如图1所示。
浅谈某水电站滑坡体稳定分析及治理方案某水电站滑坡体位于永久改线道路一侧,通过现场查勘,其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不确定因素多。
为确保该水电站蓄水期永久改线道路畅通和水工建筑物运行安全,需制定切合现场实际的滑坡体治理方案。
通过对该滑坡地形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综合分析,根据不同工况采用不同计算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以确定该滑坡体控制工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滑坡体治理预案。
该滑坡体治理后,通过变形观测及监测数据分析,目前滑坡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标签:滑坡体;变形特征;稳定分析;工况1、滑坡体概况某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开发任务为发电,兼顾灌区供水的作用。
电站装设3台140MW(最大容量150MW)的水轮机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20MW。
该水电站由首部枢纽、引水建筑、厂房枢纽三大部分组成。
挡水工程拦河大坝为砾石土心墙坝,坝高147m,库容5.35亿m3,列同类型大坝世界第三;引水隧洞全长16.15km,直径9m;调压井井深175m,直径22m,列亚洲第一。
该滑坡体位于河道右岸,距坝轴线下游约850m,分布高程2050.00m~2780.00m,縱向长约1200m,呈长葫芦形分布。
该滑坡为覆盖层滑坡,钻孔揭示滑体厚度一般为25m~30m,最厚为35.5m,方量约800万m3。
2、滑坡体地质地形条件滑坡滑体按物质组成和结构状态的不同自下而上分为两层,第①层分布于滑体中下部,主要由灰黄色碎石土组成,厚度为20~25m。
该层块石一般6cm~10cm,约占30%~40%;碎石一般2cm~4cm,约占40%~50%;黄色粉质粘土约占20%。
第②层分布于滑体上部,主要为黄色含块(碎)石粘质粉土,厚度为6m~10m。
该层块石一般5 cm~9cm,约占10%~20%;碎石一般1cm~3cm,约占30%~40%;角砾10%~20%;其余为黄色粉质粘土。
钻孔中均未揭示到具有明显滑动迹象的底滑面,或连续分布的软土层(滑带物质),滑面特征不明显,初步判定以基覆界面为滑坡底界。
工程地质知识: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及失稳的力学机制的分析,给出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定性说明和解释。
1.自然(成因)历史分析法
该方法根据边坡发育地质环境、边坡发育历史中各种变形破坏迹象及其基本规律和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追溯边坡演变的全过程,对边坡稳定性的总体状况、趋势和区域性特征做出评价和预测。
2.工程类比法
该方法实质上是把已有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经验应用到类似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设计中去的一种方法。
通过分析,来类比分析和判断研究对象的稳定性状况、发展趋势、加固处理设计等。
3.图解法
图解法实际上是数理分析方法的一种简化方法,如Taylor图解、赤平极射投影图法、实体比例投影图法、MarklandJJ投影图法等。
水电站工程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治理发表时间:2020-01-10T16:04:19.7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8期作者:江昌配[导读] 可以直立陡峻,但一经水浸土的强度大减,变形急剧,滑动速度快,规模和动能巨大,破坏力强且有崩塌性。
松散地层边坡的坡度较缓。
青海黄河水电公司李家峡发电分公司青海西宁 811999摘要:在水电站工程中,边坡工程都是整体工程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保证工程运行安全及节约经费,广大学者对边坡的演化规律、边坡稳定性及滑坡预测预报等进行了广泛研究。
然而,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规模扩大及经济建设的急剧发展,边坡工程中普遍出现了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大型灾害性滑坡预测问题。
现阶段水电工程中遇到的天然边坡高度已达500—1000米,其中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极为复杂,特别是在西南山区,边坡的变形、破坏极为普遍,滑坡灾害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工程正常运营的地质灾害。
关键词:水电站工程;边坡岩体稳定性;加固治理1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1.1岩土性质和类型岩性对边坡的稳定及其边坡的坡高和坡角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坚硬完整的块状或厚层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砾岩等可以形成数百米的陡坡,如长江三峡峡谷。
而在淤泥或淤泥质软土地段,由于淤泥的塑性流动,几乎难以开挖渠道,边坡随挖随塌,难以成形。
黄土边坡在干旱时,可以直立陡峻,但一经水浸土的强度大减,变形急剧,滑动速度快,规模和动能巨大,破坏力强且有崩塌性。
松散地层边坡的坡度较缓。
不同的岩层组成的边坡,其变形破坏也有所不同,在黄土地区,边坡的变形破坏形式以滑坡为主;在花岗岩、厚层石灰岩、沙岩地区则以崩塌为主;在片岩、板岩、千枚岩地区则往往产生表层挠曲和倾倒等蠕动变形。
在碎屑岩及松散土层地区,则产生碎屑流或泥石流等。
1.2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的影响在区域构造比较复杂,褶皱比较强烈,新构造运动比较活动的地区,边坡稳定性差。
断层带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又是地下水最丰富和活动的地区极易发生滑坡。
基于多轴强度安全系数的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水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转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水电站的建设往往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因素对水库的影响,尤其是地下厂房的建设,更是需要深入了解地质环境和岩石力学参数等方面的数据,以确保建设的安全和稳定。
围岩稳定性分析是地下工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了保障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必须进行的一项技术工作。
而多轴强度安全系数作为评估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全面评估围岩破坏的判据,为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因此,本研究旨在利用多轴强度安全系数方法,对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提高水电站地下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研究内容和方案1.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多轴强度安全系数方法,对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探究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评估围岩破坏的判据,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水电站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内容和方案2.1 研究内容(1)研究水电站地下厂房岩石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包括岩石抗压强度、岩石剪切强度、岩石弹性模量等参数的测定方法。
(2)对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岩芯取样等工作,获取地下水位、围岩厚度和岩性等参数。
(3)建立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的数学模型,以多轴强度安全系数为评价指标,考虑地质条件和岩石力学参数等因素,分析围岩稳定性。
(4)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5)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水电站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2.2 研究方案(1)岩石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采用标准试验方法对水电站地下厂房周边围岩进行力学参数测定,包括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
(2)地质条件的调查研究:采用钻孔、地质横断面等方法,对水电站地下厂房周边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
水电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概率分级方法研究
李秀珍;孔纪名;李胜伟
【期刊名称】《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1(0)S2
【摘要】引入荷兰学者R.Hack等[1-3]提出的边坡稳定性概率分级(SSPC)方法,针对该方法在水电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存在的两个局限性:一是仅适合于45 m以下边
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对完整岩石抗压强度的估计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提出采用
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和边坡最大坡高经验公式,对SSPC方法中边坡岩体的
抗剪强度和最大坡高进行修正。
典型水电边坡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SSPC修正方法对34个水电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准确率为61.8%,对10个非构造性控制破坏的水电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准确率达80%。
SSPC修正方法对于水电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概率分级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为水电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快速评价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总页数】8页(P4025-4032)
【关键词】边坡工程:水电岩质边坡;边坡稳定性概率分级方法;Hoek-Brown强度准则;修正
【作者】李秀珍;孔纪名;李胜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
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5;TD31
【相关文献】
1.岩质路堑边坡概率分级模型研究 [J], 吴树刚;董捷
2.水电岩质边坡稳定性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方法 [J], 李秀珍;孔纪名;谢建勋
3.岩质路堑深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模糊概率方法 [J], 刘章军;陈飞;周宜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山体与岩体开展开挖,在开挖的过程中需要对开挖坡体的稳定性开展定量分析,以规范化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与建设,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文章采用有限差分计算软件FLAC3D对构皮滩水电站大坝两岸边坡稳定性开展计算与评价,结果说明边坡的稳定性较好,均符合规范要求,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规模和经济体量的持续快速壮大,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也产生了巨大的增长。
中国水资源蕴藏量总量丰富,所能开发的水能资源位居世界第一,在一次能源日益紧缺以及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水能资源作为一种丰富且清洁的能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有效缓解电力供给紧张的局面,满足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电力巨大需求,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再上新的台阶。
1边坡稳定性分析意义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山体与岩体开展开挖,会改变原有地表构造与岩土体构造,形成一些表面倾斜的人工边坡,边坡在土体自重以及外力作用下,坡体被将产生一定大小的切向应力,一旦坡体内的切应力大于边坡的抗剪强度时,坡体就会产生剪切破坏,若是坡体所承受的外力作用过强,坡体内的切应力就会使得坡体本身发生剪切破坏,在剪切作用下,部分岩土体就会离开其原本所在的坡体位置而发生滑动,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些不良地质的斜坡,不良地质的斜坡是孕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发源地。
水电站枢纽的建设过程会有很多坡体开挖、填土工程,这些建设工程或多或少会形成一定量的边坡,水电站枢纽附近的边坡在强降水或者突发地震灾害的情况下会发生失稳,边坡上方的岩土体脱离边坡系统,沿着边坡的倾斜面快速下滑,诱发滑坡、泥石流,岩土体冲击到边坡的坡脚及其周边地区,岩土体的快速移动大大增加了岩土体所带来的破坏力,会冲垮坡脚的房屋、道路、公共根底设施,淹没良田、堵塞河流、破坏水电站枢纽基本建设,会严重危害边坡附近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更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