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西水电站坝址区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6.55 KB
- 文档页数:3
布西水电站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及坝型论证1、工程概况布西水电站工程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开发河段为雅砻江支流的鸭嘴河中下游峡谷段。
工程区山高谷深,林木茂密。
鸭嘴河在53km的河段天然落差达2260m ,水能资源十分优越。
开发方案为“一库一闸三级电站”。
可研阶段推荐“龙头水库”坝址为布西坝址。
在可研报告审查时,对混凝土拱坝和面板堆石坝两种坝型意见有分歧:认为面板堆石坝较适宜的主要观点为:由于岩溶的复杂性,目前的地勘及试验资料,尚不满足确定拱坝方案的基本要求,而堆石坝对地基要求较拱坝低,可作为本阶段代表性方案;认为砼拱坝较适宜的主要观点为:布西坝址河谷地形、岩石条件适宜修建拱坝,只需补充地勘、试验资料可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最终的审查意见要求在初步设计工作开展之前进一步对两种坝型补充地勘、试验资料后确定合理坝型,以专题报告形式提交再审查。
这样在可研和初设两个勘察阶段之间又增加了“坝型比选阶段”。
笔者曾负责可研和坝型比选两阶段地勘的技术工作,通过资料整理和分析,谈一些对坝型选择的粗浅认识。
2 、坝址区基本地质条件工程区位于松潘~甘孜褶皱系南端巴颜咯拉地槽褶皱带,外围区域性断裂活动强烈,近场区无区域性活动断裂分布,是众多地震带中的相对较弱区。
新构造运动具有整体间歇上升的特点,属区域构造基本稳定区。
坝址8km范围内发育的断层具多期活动特点,但最新活动年代在晚更新世晚期。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1 地形地貌及地层布西水电站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
坝址位于鸭嘴河中游峡谷段,河流基本呈近东西流向,河床高程3170~3182m,河谷切割深度达350m,两岸山体雄厚。
河谷形态呈“V”~“U”型,谷底宽度30~40m。
出露地层为一套浅海相沉积中等变质岩,岩性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二叠系变质砂岩、石炭系大理岩、泥盆系千枚岩及硅质板岩等。
面板堆石坝趾板线位于二叠系变质砂岩中,砼拱坝位于大理岩中,如图1所示。
浅谈某水电站滑坡体稳定分析及治理方案某水电站滑坡体位于永久改线道路一侧,通过现场查勘,其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不确定因素多。
为确保该水电站蓄水期永久改线道路畅通和水工建筑物运行安全,需制定切合现场实际的滑坡体治理方案。
通过对该滑坡地形地质条件和变形特征综合分析,根据不同工况采用不同计算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以确定该滑坡体控制工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滑坡体治理预案。
该滑坡体治理后,通过变形观测及监测数据分析,目前滑坡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标签:滑坡体;变形特征;稳定分析;工况1、滑坡体概况某电站采用引水式开发,开发任务为发电,兼顾灌区供水的作用。
电站装设3台140MW(最大容量150MW)的水轮机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20MW。
该水电站由首部枢纽、引水建筑、厂房枢纽三大部分组成。
挡水工程拦河大坝为砾石土心墙坝,坝高147m,库容5.35亿m3,列同类型大坝世界第三;引水隧洞全长16.15km,直径9m;调压井井深175m,直径22m,列亚洲第一。
该滑坡体位于河道右岸,距坝轴线下游约850m,分布高程2050.00m~2780.00m,縱向长约1200m,呈长葫芦形分布。
该滑坡为覆盖层滑坡,钻孔揭示滑体厚度一般为25m~30m,最厚为35.5m,方量约800万m3。
2、滑坡体地质地形条件滑坡滑体按物质组成和结构状态的不同自下而上分为两层,第①层分布于滑体中下部,主要由灰黄色碎石土组成,厚度为20~25m。
该层块石一般6cm~10cm,约占30%~40%;碎石一般2cm~4cm,约占40%~50%;黄色粉质粘土约占20%。
第②层分布于滑体上部,主要为黄色含块(碎)石粘质粉土,厚度为6m~10m。
该层块石一般5 cm~9cm,约占10%~20%;碎石一般1cm~3cm,约占30%~40%;角砾10%~20%;其余为黄色粉质粘土。
钻孔中均未揭示到具有明显滑动迹象的底滑面,或连续分布的软土层(滑带物质),滑面特征不明显,初步判定以基覆界面为滑坡底界。
工程地质知识: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及失稳的力学机制的分析,给出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定性说明和解释。
1.自然(成因)历史分析法
该方法根据边坡发育地质环境、边坡发育历史中各种变形破坏迹象及其基本规律和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追溯边坡演变的全过程,对边坡稳定性的总体状况、趋势和区域性特征做出评价和预测。
2.工程类比法
该方法实质上是把已有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经验应用到类似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设计中去的一种方法。
通过分析,来类比分析和判断研究对象的稳定性状况、发展趋势、加固处理设计等。
3.图解法
图解法实际上是数理分析方法的一种简化方法,如Taylor图解、赤平极射投影图法、实体比例投影图法、MarklandJJ投影图法等。
水电站工程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治理发表时间:2020-01-10T16:04:19.7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8期作者:江昌配[导读] 可以直立陡峻,但一经水浸土的强度大减,变形急剧,滑动速度快,规模和动能巨大,破坏力强且有崩塌性。
松散地层边坡的坡度较缓。
青海黄河水电公司李家峡发电分公司青海西宁 811999摘要:在水电站工程中,边坡工程都是整体工程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保证工程运行安全及节约经费,广大学者对边坡的演化规律、边坡稳定性及滑坡预测预报等进行了广泛研究。
然而,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规模扩大及经济建设的急剧发展,边坡工程中普遍出现了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大型灾害性滑坡预测问题。
现阶段水电工程中遇到的天然边坡高度已达500—1000米,其中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极为复杂,特别是在西南山区,边坡的变形、破坏极为普遍,滑坡灾害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工程正常运营的地质灾害。
关键词:水电站工程;边坡岩体稳定性;加固治理1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1.1岩土性质和类型岩性对边坡的稳定及其边坡的坡高和坡角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坚硬完整的块状或厚层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砾岩等可以形成数百米的陡坡,如长江三峡峡谷。
而在淤泥或淤泥质软土地段,由于淤泥的塑性流动,几乎难以开挖渠道,边坡随挖随塌,难以成形。
黄土边坡在干旱时,可以直立陡峻,但一经水浸土的强度大减,变形急剧,滑动速度快,规模和动能巨大,破坏力强且有崩塌性。
松散地层边坡的坡度较缓。
不同的岩层组成的边坡,其变形破坏也有所不同,在黄土地区,边坡的变形破坏形式以滑坡为主;在花岗岩、厚层石灰岩、沙岩地区则以崩塌为主;在片岩、板岩、千枚岩地区则往往产生表层挠曲和倾倒等蠕动变形。
在碎屑岩及松散土层地区,则产生碎屑流或泥石流等。
1.2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的影响在区域构造比较复杂,褶皱比较强烈,新构造运动比较活动的地区,边坡稳定性差。
断层带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又是地下水最丰富和活动的地区极易发生滑坡。
基于多轴强度安全系数的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水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转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水电站的建设往往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因素对水库的影响,尤其是地下厂房的建设,更是需要深入了解地质环境和岩石力学参数等方面的数据,以确保建设的安全和稳定。
围岩稳定性分析是地下工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了保障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必须进行的一项技术工作。
而多轴强度安全系数作为评估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全面评估围岩破坏的判据,为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因此,本研究旨在利用多轴强度安全系数方法,对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提高水电站地下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研究内容和方案1.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多轴强度安全系数方法,对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探究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因素、评估围岩破坏的判据,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水电站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内容和方案2.1 研究内容(1)研究水电站地下厂房岩石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包括岩石抗压强度、岩石剪切强度、岩石弹性模量等参数的测定方法。
(2)对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包括野外地质调查、岩芯取样等工作,获取地下水位、围岩厚度和岩性等参数。
(3)建立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的数学模型,以多轴强度安全系数为评价指标,考虑地质条件和岩石力学参数等因素,分析围岩稳定性。
(4)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5)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水电站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
2.2 研究方案(1)岩石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采用标准试验方法对水电站地下厂房周边围岩进行力学参数测定,包括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
(2)地质条件的调查研究:采用钻孔、地质横断面等方法,对水电站地下厂房周边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
水电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概率分级方法研究
李秀珍;孔纪名;李胜伟
【期刊名称】《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1(0)S2
【摘要】引入荷兰学者R.Hack等[1-3]提出的边坡稳定性概率分级(SSPC)方法,针对该方法在水电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存在的两个局限性:一是仅适合于45 m以下边
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对完整岩石抗压强度的估计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提出采用
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和边坡最大坡高经验公式,对SSPC方法中边坡岩体的
抗剪强度和最大坡高进行修正。
典型水电边坡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SSPC修正方法对34个水电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准确率为61.8%,对10个非构造性控制破坏的水电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准确率达80%。
SSPC修正方法对于水电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概率分级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为水电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快速评价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总页数】8页(P4025-4032)
【关键词】边坡工程:水电岩质边坡;边坡稳定性概率分级方法;Hoek-Brown强度准则;修正
【作者】李秀珍;孔纪名;李胜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
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5;TD31
【相关文献】
1.岩质路堑边坡概率分级模型研究 [J], 吴树刚;董捷
2.水电岩质边坡稳定性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方法 [J], 李秀珍;孔纪名;谢建勋
3.岩质路堑深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模糊概率方法 [J], 刘章军;陈飞;周宜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山体与岩体开展开挖,在开挖的过程中需要对开挖坡体的稳定性开展定量分析,以规范化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与建设,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文章采用有限差分计算软件FLAC3D对构皮滩水电站大坝两岸边坡稳定性开展计算与评价,结果说明边坡的稳定性较好,均符合规范要求,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规模和经济体量的持续快速壮大,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也产生了巨大的增长。
中国水资源蕴藏量总量丰富,所能开发的水能资源位居世界第一,在一次能源日益紧缺以及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水能资源作为一种丰富且清洁的能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可有效缓解电力供给紧张的局面,满足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电力巨大需求,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再上新的台阶。
1边坡稳定性分析意义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山体与岩体开展开挖,会改变原有地表构造与岩土体构造,形成一些表面倾斜的人工边坡,边坡在土体自重以及外力作用下,坡体被将产生一定大小的切向应力,一旦坡体内的切应力大于边坡的抗剪强度时,坡体就会产生剪切破坏,若是坡体所承受的外力作用过强,坡体内的切应力就会使得坡体本身发生剪切破坏,在剪切作用下,部分岩土体就会离开其原本所在的坡体位置而发生滑动,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些不良地质的斜坡,不良地质的斜坡是孕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发源地。
水电站枢纽的建设过程会有很多坡体开挖、填土工程,这些建设工程或多或少会形成一定量的边坡,水电站枢纽附近的边坡在强降水或者突发地震灾害的情况下会发生失稳,边坡上方的岩土体脱离边坡系统,沿着边坡的倾斜面快速下滑,诱发滑坡、泥石流,岩土体冲击到边坡的坡脚及其周边地区,岩土体的快速移动大大增加了岩土体所带来的破坏力,会冲垮坡脚的房屋、道路、公共根底设施,淹没良田、堵塞河流、破坏水电站枢纽基本建设,会严重危害边坡附近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更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
CSMR岩体边坡稳定性半定量分析评价岩体边坡在工程实践中一般是以赤平投影定性评价为主,反倾的话就通过典型节理产状进行相应的楔形体稳定性分析,顺倾的话就采用折线滑动法进行滑动面搜索分析其稳定性做定量判断,DDA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石根华老师也将其在水力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对于公路行业,大家还是比较按部就班,但这样的分析过程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在路基规范中建议坡率本身就较缓,但这里想说萨尔玛法在边坡中的应用,它不需要假定滑动面的各个块体是垂直的,所以对岩质边坡及其适用,但由于多数软件仍是指定其块体的分布方向无法达到大面积使用,今天就基于此和大家分享一个CSMR岩体边坡稳定性半定量分析方法,这个方法也是多经改良,可以半定量分析评价岩体边坡的稳定性,其实,岩体边坡之所以相较土质边坡复杂,就是其岩体内部影响因素较多,所以采用CSMR法可以很直观的将各个因素都考虑进行,这个方法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层次分析法的一种,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各因素的相关影响重要性已经有了参考表格,且这么多年应用经久不衰,我很希望下一版路基设计规范中可以将此方法应用进来,丰富公路路基岩石边坡设计依据。
这个方法我们在在郑颖人院士的经典作品《边坡与滑坡治理》中可以看到,成永刚老师的《公路工程斜坡病害防治理论与实践》中也可以看到,CSMR主要由岩体基本质量RMR和斜坡影响因素修正组成,计算公式如下:岩体基本质量RMR值由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RQD、结构面间距、结构面特征、地下水状况组成,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场踏勘时应该掌握的外业资料,如果地勘专业没有提供,那么我们在野外时发现了可能高度大于30m的岩石边坡,就应该快速反映给地勘专业提供一个互提资料单,将我们想要获取的定量评价指标提出,这样避免后来又是“拍脑袋”,掉头发且可能和现实偏差较大。
结构面方位修正系数K1、K2、K3的确定我认为是一个赤平投影的延伸,赤平投影其实也可以定性判别倾倒、可能的楔形体破坏可能等,这个我们下次再说。
基于流变效应的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水电站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利用方式,而地下厂房是水电站中承载水轮机组的关键部分。
然而,地下厂房处于地下深处,受到地层和围岩的约束,其围岩稳定性是其安全运行的关键保障。
因此,对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围岩稳定性研究中,流变效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和土壤的流变特性会发生变化,其力学性质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对围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如何准确地分析流变效应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研究将基于地下厂房围岩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采用断裂力学和流变学理论,探究流变效应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如下:1. 围岩力学性质的实测和实验通过实地观测和采集围岩岩芯样品,获得围岩力学性质的实际数据,并进行力学实验,为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实验数据基础。
2. 围岩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结合已知的地质资料和实测数据,对围岩力学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并考虑流变效应对围岩随时间变化的影响。
3. 基于断裂力学的围岩稳定性分析采用断裂力学理论,对围岩的裂纹扩展、破裂和崩塌机理进行分析,探究围岩的稳定性和失败条件,并考虑流变效应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4. 基于流变学的围岩稳定性分析采用流变学理论,分析围岩在不同时间下的变形行为并定量评估其影响,同时通过模拟围岩受到液体静压力的影响情况,研究流变效应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通过对围岩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的分析,本研究将得出围岩在流变效应下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并揭示流变效应对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影响,为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某水电站库区滑坡稳定性与滑坡涌浪分析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水电站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水电站库区滑坡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
在水库充水期间,库区滑坡引发的涌浪对水电站设施安全以及航运等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水电站库区滑坡稳定性与滑坡涌浪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研究某水电站库区滑坡稳定性及滑坡涌浪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开展库区岩土工程地质调查,获取库区地质情况并建立库区地质模型;(2)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库区滑坡的稳定性,并得出滑坡危险等级;(3)开展滑坡涌浪分析,计算涌浪波高和波速,并评估其对水电站设施安全的影响;(4)提出相应的治理与措施以保障水电站设施安全。
3.研究方法(1)库区地质调查和地质模型的建立:通过对库区岩土工程地质进行调查,确定地质结构和地质构造,利用有限元法等数值模型建立库区地质模型。
(2)库区滑坡稳定性分析:运用普通有限元法、弱平衡法等方法,建立滑坡体数值模型,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
(3)滑坡涌浪分析:通过计算库区滑坡坍塌时引发的水波传播过程,分析滑坡涌浪的波高、波速等参数,评估其对水电站设施安全的影响。
(4)治理与措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理与措施,如加固滑坡、减缓水位变化速度等。
4.研究预期成果(1)库区地质情况和地质模型的建立;(2)库区滑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和危险等级评估;(3)滑坡涌浪分析结果和对水电站设施的影响评估;(4)针对性的治理与措施建议,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水电站设施安全。
5.研究难点(1)库区地质情况复杂,地质调查难度大;(2)库区滑坡稳定性分析涉及多个因素,模型构建过程复杂;(3)滑坡涌浪分析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水库水位、滑坡形态等。
6.研究创新点(1)采用先进的数值模拟方法,对库区滑坡稳定性和滑坡涌浪进行全方位的分析;(2)提出针对性的治理与措施建议,可有效保障水电站设施安全;7.研究计划(1)前期调查,获取库区地质数据;(2)建立库区地质模型;(3)利用有限元法等模拟方法进行库区滑坡稳定性分析;(4)计算滑坡涌浪波高和波速,并评估其对水电站设施安全的影响;(5)提出相应的治理与措施;(6)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
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研究摘要:水电站修建过程中,隧道洞口的开挖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工程围岩稳定性问题,确保开挖后围岩的稳定性,不仅对工程修建的可行性决策起到控制作用,而且对节约工程投资,提高工程质量有重要意义。
以工程实例,通过构建地质模型,获得岩体参数,建立计算模型,对水电站引水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和评价,为以后的水电站建设提供重要基础。
关键词:水电站引水隧道围岩稳定性1 引言21世纪,水利水电建设得到蓬勃发展,而水电站建设往往需要开挖地下隧洞,围岩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因此对引水隧洞围岩的稳定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围岩处于一种非常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岩体的坚硬程度、断层的分布及其力学特性、各节理组的特征、埋深及初始地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特点、地下水及开挖和支护的方案及顺序等,都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而且随着大型水利水电建设的蓬勃发展,引水隧洞的尺寸越来越大,对其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由于影响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使得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评价成为地下工程中的主要问题。
2 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原理在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后,出现了开挖临空面,导致洞室周边的岩体失去原有支撑,围岩体内部由于原始应力场失去平衡、复杂的岩体结构和地应力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就有可能形成不同规模的不稳定块体向洞内塌落,且水电站隧洞围岩局部失去稳定主要是由于围岩体内的各类结构面与洞室临空面组合不利所构成的不稳定块体的掉落和塌滑所造成的,因此,结构面与隧洞临空面的组合形式是决定围岩局部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威胁工程的施工以及洞室的安全和稳定。
由此,在洞室施工前,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预测隧洞围岩可能形成的不稳定块体的形态、规模及其稳定性,为洞室围岩的施工安全以及支护处理措施提出建议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flac3d是美国itasca 咨询集团公司开发的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程序。
水电站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水电站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通过对水电站顺层岩质边坡进行有限元法的分析,建立稳定性的参考数据,从而得出了影响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地下水对边坡的侵蚀,结构边角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等,从而得出对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的一些分析结果。
标签: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有限元0 引言我国是全世界兴建水利工程的大国,但是,水利工程的大量建设,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顺层巖质边坡的稳定性的问题,有很多边坡的工程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目前可以得出的,影响水利工程稳定性顺层岩质边坡的主要成因有结构面倾角大小粘聚力,地下水对边坡的侵蚀,结构边角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等。
因而,本文通过对水电站顺层岩质边坡进行有限元法的分析,建立稳定性的参考数据并且对影响水电站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一些因素,从而对巩固水电站顺层岩质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1 边坡工程概况某水电站边坡工程的地理位置是位于西南山区地带,地理条件十分复杂,主要的地形式高坡,随处可见裸露的地貌,地基的稳定性非常差,而且顺坡的土壤条件很差,因此没有形成稳定的护坡,而且岩层中主要是以不稳定的花岗岩为主,在进行护坡建设中,自燃坡高度是即将开挖的颇高一倍多,所以需要对整体坡度进行防护,而且层面倾斜度较高,通过测试,软弱夹层的倾斜面比较强,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2 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2.1 有限元模型本次所采用的数据是在将土壤视同为同等情况下的弹性塑料材料。
用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来进行描述这种材料的弹性,DruckerPrager函数的表达式如下:其中,I1 为应力第一不变量;J2 为偏应力第二不变量;a,y 均为Drucker-Prager准则的相关参数。
2.2 边坡稳定性与粘聚力关系假设没有地下水位时,起不同的七个数值,保持其他数值不变,从而得出一个相对的安全系数值。
浅析水电站厂房后边坡稳定性1.概述电站厂房位于沟右岸一级阶地部位,由于农耕堆砌,地形上为台阶状缓坡,相对平缓,起伏较小。
后边坡为III级阶地阶坎,高程2233m以上地形陡峭,为坡度40~45º的斜坡地形,坡高约100m。
高程2233m以下因农耕改造成阶梯状缓坡平台及平台前缘的陡坎,缓坡平台宽约3~6m,前缘陡坎高约7m。
厂区外侧为沟床,勘测时河水位高程2213.70~2217.80m,水面宽6~10m,水深0.5~0.8m。
厂房后边坡位于地面厂房内侧,边坡前缘即位于厂房内侧边缘,坡面为Ⅲ级阶地阶坎,均被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洪积(Q3fgl+pl)块(孤)碎石夹粉土所覆盖。
厂房后边坡为斜坡地形,高程2233~2230m间为宽约7~8m的阶梯状缓坡平台,高程2233m以上坡度一般42°~45°,高程2230m以下为高约10m的陡坎。
目前坡面上地形完整,未见冲沟发育,植被十分茂盛。
厂房处为残留的I 级阶地,高程一般2220~2220m。
厂房后边坡坡面上均被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洪积(Q3fgl+pl)块(孤)碎石夹粉土所覆盖,块碎石成分以石英岩、板岩、花岗岩等为主,直径多在5~40cm 之间,最大块径大于2m,多呈棱角状,含个别次圆状的漂卵石。
骨架空隙间充填粉土及岩屑,含量20~25%。
土体结构密实,局部具架空结构,常形成陡坡地形。
根据物探测试资料,厚度一般可大于100m。
厂房处后边坡目前坡面植被茂盛,地表测绘未发现拉张裂缝、崩塌、坡面垮塌、树木倾倒、房屋变形等任何变形失稳迹象,自然边坡整体稳定,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物理地质现象。
由于地形狭窄,设计拟对坡脚进行开挖,设计开挖坡比1:1,每8m设马道,马道宽1.5m。
放坡后,坡高达32m。
2.常用的邊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不通类型的边坡失稳形态也不同。
在非均质土层中,如果土坡下面有软弱层,则滑动面很大部分将通过软弱层形成曲折的复合滑动面,如果土坡位于倾斜的岩层面上,则滑动面往往沿岩层面产生。
灾害与防治工程2005年第1期(总第58期)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方法冯文娟李建林杨学堂琚晓冬摘要:介绍并总结了边坡工程中常用的一些稳定性分析方法,阐述了它们各自的主要原理、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且介绍了一些边坡工程中的新理论及新方法,展望了边坡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Calculation Methods of Slop Stability AnalysisFeng Wenjuan Li Jianlin Yang Xuetang Ju XiaodongAbstract After the introductio n and summ ar y of the ordinary evaluation metho ds o f sys-tem stability of slope,ex plications are made on the main pr inciple,character,merit and shortcoming and their application sco pe.At the same time,some new theories and meth-o ds applied in slo pe pro ject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trends of slo pe resear ch are prospected. Keywords slop;stability;analysis m ethods边坡包括人工边坡和自然岸(斜)坡,同时也包含崩滑体。
边坡发生破坏失稳是一种复杂的地质灾害过程,由于边坡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和组成边坡岩石物质的不同,造成边坡破坏具有不同模式。
对于不同的破坏模式就存在不同的滑动面,因此应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及计算公式来分析其稳定状态。
目前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包括工程类比法、图解法、极限平衡法、极限分析法(有限元FEM,边界元BEM,离散元DEM)及可靠度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