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PPT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7.50 KB
- 文档页数:97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培训讲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 O六年六月项目名称: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张力军成员:樊元生杨朝飞周健李建新宋铁栋赵英民陆新元万本太赵华林蒋延东孟伟邹首民魏山峰技术小组:组长:孟伟郑丙辉成员:石效卷郭瑾珑付青王丽婧韩梅富国朱琦陈鸿汉王灿发马中李广贺胡成刘佑华李崇明宋兰合李志群周智明蒋平安目录1总论 (1)1.1工作背景 (1)1.2规划原则 (2)1.3规划编制依据 (2)1.4规划范围与目标 (3)1.5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4)2城市基础信息及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 (5)2.1城市社会、经济基础信息调查 (5)2.2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 (6)2.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7)2.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污染源调查 (8)2.5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11)2.6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治理现状与规划状况调查 (12)2.7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状况调查 (12)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14)3.1基本要求 (14)3.2地表水饮用水源水质评价 (14)3.3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水质评价 (19)3.4水质评价结论 (19)3.5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评价 (20)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控制 (21)4.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特征分析 (21)4.2不达标地表水水源地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21)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25)5.1基本要求 (25)5.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25)6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27)6.1基本要求 (27)6.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27)6.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 (34)6.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36)6.5饮用水水源地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 (37)6.6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38)6.7工程投资—效益评估 (39)6.8规划实施保障 (39)7典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1重庆市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2大理市湖泊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3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筛选技术示范 (41)7.4沈阳市浑河地表—地下复合型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技术示范 (41)8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技术支撑体系 (42)8.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究 (42)8.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研究 (43)8.3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43)9工作成果提交 (45)9.1地市级规划成果 (45)9.2省级规划成果 (45)9.3国家级规划成果 (45)10基础情况调查表 (46)10.1附表一城市基础信息调查表 (46)10.2附表二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表 (49)10.3附表三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表 (70)10.4附表四削减量计算核定表 (75)10.5附表五重新核定和补充划分后上报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登记表 (76)10.6附表六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工程项目统计表 (77)11附件一饮用水水源地编码方法 (82)12附件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15)12.1前言 (117)12.2适用范围 (117)12.3规范性引用文件 (117)12.4术语和定义 (117)12.5基本要求 (119)12.6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19)12.7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21)12.8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23)12.9其它 (126)12.10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最终定界 (126)12.11监督实施 (126)12.12附录A(规范性附录)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 (127)12.13附录B(资料性附录)二维水质模型基本方程及解析解 (128)12.14附录C(资料性附录)地下水源保护划分概念模型 (131)13附件三源强系数及应用 (133)14附件四评价报告格式 (139)15附件五规划文本格式 (145)16附件六污染物名称及代码表 (147)1总论1.1 工作背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状况堪忧。
规划2023-11-14CATALOGUE目录•引言•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分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策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监管体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投资与效益•结论与展望01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保障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民生大事。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环境安全隐患,威胁到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需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背景与意义规划目标通过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规划任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防控,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规划目标与任务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全国范围内的饮用水水源地。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三年。
02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分析03跨界水源地跨界水源地是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水源共享地,可能存在管理协调和污染治理难题。
水源地分布与特点0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国约80%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布在城市和工业区周边,这些地区的水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02农村水源地农村水源地分布广泛,但水质监测和管理相对薄弱,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
1水质现状与问题23全国90%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二、三类标准,但部分水源地存在总硬度、硝酸盐、铁等超标现象。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稳定部分水源地在雨季受到洪水冲刷,导致水质下降,同时冬季枯水期水量不足也会影响水质。
季节性污染部分水源地存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等问题,影响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
生态破坏规划措施针对以上污染源,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划措施,包括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管理、推进污染源治理、提高水质监测能力等。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水,是生命之源。
而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对于每个人的生活和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喝上放心水,《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应运而生。
饮用水水源地,指的是提供城乡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饮用水水源地面临着诸多威胁。
首先,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是一大问题。
一些工厂为了降低成本,违规排放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
生活污水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也会对水源地造成污染。
其次,农业面源污染也不容忽视。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等,通过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进入水源地,影响水质。
再者,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可能对水源地产生破坏。
比如,公路上运输的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就有可能污染附近的水源。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一系列的目标和任务。
在保护范围划定方面,要科学合理地确定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区范围,明确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区域。
对于一级保护区,要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二级保护区内,要限制一定的生产和建设活动,确保不对水源造成威胁。
加强污染源的治理是关键。
对于工业污染源,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排放标准,督促企业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要推进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率,减少污水直排。
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推广生态农业,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业化学品的投入。
加强对畜禽养殖的管理,鼓励规模化养殖,配套建设完善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实现资源化利用。
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增加监测点位,提高监测频率,加强对水质、水量、水生态等方面的监测。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培训讲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二O O六年六月项目名称: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张力军成员:樊元生杨朝飞周健李建新宋铁栋赵英民陆新元万本太赵华林蒋延东孟伟邹首民魏山峰技术小组:组长:孟伟郑丙辉成员:石效卷郭瑾珑付青王丽婧韩梅富国朱琦陈鸿汉王灿发马中李广贺胡成刘佑华李崇明宋兰合李志群周智明蒋平安目录1 总论 (1)1.1 工作背景 (1)1.2 规划原则 (2)1.3 规划编制依据 (2)1.4 规划范围与目标 (3)1.5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4)2城市基础信息及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 (5)2.1 城市社会、经济基础信息调查 (5)2.2 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 (6)2.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7)2.4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污染源调查 (8)2.5 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11)2.6 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治理现状与规划状况调查 (12)2.7 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状况调查 (12)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14)3.1 基本要求 (14)3.2 地表水饮用水源水质评价 (14)3.3 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水质评价 (19)3.4 水质评价结论 (19)3.5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评价 (20)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控制 (21)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特征分析 (21)4.2 不达标地表水水源地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21)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25)5.1 基本要求 (25)5.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25)6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27)6.1 基本要求 (27)6.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27)6.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 (34)6.4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36)6.5 饮用水水源地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 (37)6.6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38)6.7 工程投资—效益评估 (39)6.8 规划实施保障 (39)7 典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1 重庆市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2 大理市湖泊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41)7.3 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筛选技术示范 (41)7.4 沈阳市浑河地表—地下复合型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技术示范 (41)8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技术支撑体系 (42)8.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究 (42)8.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研究 (43)8.3 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43)9 工作成果提交 (45)9.1 地市级规划成果 (45)9.2 省级规划成果 (45)9.3 国家级规划成果 (45)10 基础情况调查表 (46)10.1 附表一城市基础信息调查表 (46)10.2 附表二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表 (49)10.3 附表三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表 (70)10.4 附表四削减量计算核定表 (75)10.5 附表五重新核定和补充划分后上报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登记表 (76)10.6 附表六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工程项目统计表 (77)11 附件一饮用水水源地编码方法 (82)12 附件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15)12.1 前言 (117)12.2 适用范围 (117)12.3 规范性引用文件 (117)12.4 术语和定义 (117)12.5 基本要求 (119)12.6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19)12.7 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21)12.8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123)12.9 其它 (126)12.10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最终定界 (126)12.11 监督实施 (126)12.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 (127)12.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二维水质模型基本方程及解析解 (128)12.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地下水源保护划分概念模型 (131)13 附件三源强系数及应用 (133)14 附件四评价报告格式 (139)15 附件五规划文本格式 (145)16 附件六污染物名称及代码表 (147)1总论1.1 工作背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状况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