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等位基因(0.5)
- 格式:pptx
- 大小:4.52 MB
- 文档页数:18
遗传学名词解释序言1. 遗传(heridity):指世代间(子代与其父母)及子代兄弟姊妹(同胞)间相似的现象。
2. 变异(variation):指世代间(子代与其父母)及子代兄弟姊妹(同胞)间的差异。
3. 遗传学(Genetics):就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从本质上讲,它是研究基因的结构、组织、传递、表达和变异等问题的生物学分支学科。
遗传学三大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1.Mendel’s law of segregation孟德尔分离定律——即遗传第一定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相互分离,结果,如在杂合体中,半数的配子带有其中的一个遗传因子。
2.character or trait 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3.dominant character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双亲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得到表现的那个亲本性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4.recessive character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双亲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没有表现的那个亲本性状。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5.unit character单位性状——遗传分析中,对于生物表现出的不可再划分的特定性状。
单位性状可由少到一个基因座位控制。
6.relative character 相对性状——对于遗传分析中的单位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7.parent generation 亲代&first filial generation 子一代——亲代杂交所产生的下一代(用符号F1表示)。
8.reciprocal cross反交,用甲乙两种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亲本杂交时,如以*基因的符号在印刷上一般用斜体表示。
甲做母本,乙做父本的杂交为正交(direct cross),则以乙做父本的杂交为反交。
9.self-cross 自交——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上的雌雄交配,常于植物。
普通遗传学试卷(A卷)一.名词解释(共10分)1、外显子:把基因内部的转译部分即在成熟mRNA中出现的序列叫外显子。
2、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构成一个等位基因系列,称为复等位基因。
3、细胞质遗传:在核外遗传中,其中由细胞质成分如质体、线粒体引起的遗传现象叫细胞质遗传。
4、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5、伴性遗传: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连锁,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1.转导是以为媒介,将细菌的小片断染色体或基因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细菌的过程。
转导分为转导和转导。
2.、从病因学分析,遗传病的发病阶段大体分为:、、、。
3、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纯合体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缺馅。
如果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
问: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4、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___次,染色体复制___ 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_____;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________次,染色体复制______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
5、假显性是由于引起的,假连锁是由于引起的。
6、全部的哺乳类动物为类型性决定;家禽几乎为类型性决定;后缢的性别是由决定的;果蝇的性别由决定的。
1.噬菌体,普遍性,特异性2.基因水平、酶水平、代谢水平和临床水平3、2/34、1,1,2n,2,1,n5、缺失,易位6、XY型,ZW型,染色体倍数,性指数三.不定项选择(共30分,每题2分)1、XY型性决定的一只雌蛙因性反转变成能育的雄蛙。
当它与正常雌蛙交配后所产生F1代性别比为( D )A、♀:♂=2:1B、♀:♂=1:2C、♀:♂=1:1D、全♀2、若染色体的某一区段发生了负干扰,就意味着( A )A、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低于理论双交换率(但却有双交换)B、这一区段未发生交换C、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高于理论双交换率D、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交换率等于理论双交换率3、下面是对数量性状特点的几点描述,其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CD )。
遗传学名词解释1、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子中,各自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开,随机地进入不同的配子。
2、自由组合定律:支配两对(或两对以上)不同性状的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保持其独立性。
配子形成时,各等位基因彼此独立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3、致死基因(Lethal genes):导致生物体不能成活的基因。
隐性致死基因:基因的致死发生在隐性纯合体中,这种基因叫做隐性致死基因。
显性致死基因:基因的致死发生在杂合体中,这种基因叫做显性致死基因。
配子致死基因:在配子形成期致死的基因。
合子致死基因:胚胎期或者成体阶段致死的基因合称为合子致死基因。
4、复等位现象:一个基因作为上存在很多等位基因形式的现象。
5、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一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作用相互类似,都影响同一器官的性质和形状,这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6、修饰基因:有些基因可以影响其他基因的表型效应。
例如,强化基因、限制基因、抑制基因。
7、上位效应:某对基因的表现受到另外一对非等位基因的影响,随后者的不同而不同的现象。
隐性上位:上位基因隐性则遮盖下位基因。
显性上位:上位基因显性则遮盖下位基因。
8、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SC):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侧面紧紧相贴,形成的相互联系的一种结构。
联会复合体在联会时总是夹在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
包括两个侧体和一个中体,主要由蛋白质组成。
为拉链结构。
与同源染色体配对和染色体交换有关。
9、剂量补偿效应:有关这种在男女之间X连锁基因表达水平相等的现象,人类遗传学上称为剂量补偿效应。
10、连锁:同一亲本的基因较多的联在一起,这就是基因的连锁。
11、干涉(interference):一次单交换可能影响它邻近发生另一次单交换的可能性,这种现象成为干涉。
第一次交换发生后,引起邻近发生第二次交换机会降低成为正干涉,反之成为正干涉。
13、原养型:从野外采集的链霉菌,能在简单的、成分清楚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一般称为原养型或者野生型。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杂种优势:2、胚乳直感:3、简并:4、复等位基因:5、转导:6、伴性遗传:7、无融合生殖:8、cDNA库:9、孢子体不育:10、狭义遗传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染色体结构变异中,假显性现象是由而引起的,臂内到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交换而导致后期Ⅰ交换出现,易位杂合体在联会时呈形象。
2、基因突变的诱发中,不论是电磁波辐射还是粒子辐射,其基因突变的频率都与呈正比,而不受影响。
3、根据雅科和莫诺的乳糖操纵子模型,结构基因的表达受控于一个开关单位,这个开关单位称,而这个开关单位是否开放受的控制。
4、胚基因型为Aa的种子长成的植株所结的种子胚的基因型有种,胚乳的基因型有种。
5、基因工程中所用的最重要的工具酶是,作为载体DNA分子,必须具有复制原点,在寄主细胞中不仅能自主复制而且能带动携带一起复制。
6、由于,F2表现衰退现象,并且两个亲本的纯合程度愈,性状差异愈,F1表现的杂种优势愈,其F2表现衰退现象也愈明显。
7、大鼠P和C位点间的交换值为21%。
假如为检查这两点间的交换,记录了150个初级卵细胞,那么期望有个细胞在这两个基因间发生了交叉。
8、玉米的染色体数目是2n=2x=20,其单倍体的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______.,其三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___ _____,其三体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 ______。
9、在顺反测验中,无顺反位置效应的两个突变型必属顺反子,具有顺反位置的两个突变型必属顺反子。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中写“+”,你认为错误的,在括号中写“—”。
)()1、同源四倍体由于四条染色体都是同源的,因此联会成四价体时,任何区段都紧密联会。
()2、易位杂合体会导致半不育性,产生半不育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相邻式分离和交替式分离的机会大致相似引起的。
()3、发生基因互作时,不同对基因间不能独立分配。
()4、累加性变量随着自交代数增加而减少,或消灭,只有显性变量才是能稳定遗传的部分。
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同一基因中同一位点上的不同形态的基因,并称之为等位基因。
在有性生殖中,一个个体从父母那里分别获得一条染色体,即一份基因,这其中会出现不同的等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他们共同组成了遗传基因。
复等位基因就是在一个个体某个基因位点上,存在多个变异的等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之间互相影响,形成不同的表型(形态)。
举个例子来说,某个基因位点上有三个等位基因,分别为A, B, C,他们之间互相影响,形成不同的表型。
假设A基因导致红色花瓣,B基因导致白色花瓣,C基因导致黄色花瓣。
那么,在一个个体中,如果这三个等位基因都被表达,红,白,黄三种颜色的花瓣会同时出现,这就是复等位基因的表现。
复等位基因的概念是近年来发现的,其在遗传学和进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遗传学中,复等位基因可以影响基因型与表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进行物种演化的生态因素。
同时,复等位基因在亲缘关系研究、基因测序技术研发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在遗传学中,复等位基因对基因型与表型的影响是复杂的。
复等位基因的存在使得同一基因型的个体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表型,这就增加了表型变异的可能性。
同样地,一个表型也可能是由不同基因型带来的,这就增加了基因型变异的可能性。
复等位基因的存在也可能会导致表型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中的3:1或1:2:1比例。
在进化学中,复等位基因与物种演化的生态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在某个环境中,某个表型可能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那么如果该表型的产生与复等位基因有关,那么复等位基因也会受到选择的优势,逐渐变成优势等位基因。
在进化过程中,复等位基因可以发挥较大作用,使得物种适应环境的速度更快、更有效。
总的来说,复等位基因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对于遗传学和生态学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对于我们理解基因类型的变异、表型变异、物种演化等方面均具有参考意义,可以更好地掌握基因组学的发展趋势。
名词解释复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是指在一个多态性位点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等位基因的现象。
这些不同的等位基因是由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座位的不同突变所产生的。
复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们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人类进化的历史,并且可以用于诊断某些遗传病的易感性。
例如,在临床上医生可能会通过检测患者的等位基因来确定他们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疾病的风险增加。
这种信息有助于患者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总之,复等位基因是生物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同一座位上的多个等位基因的存在。
这些基因对于理解人类进化、遗传咨询以及医学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学试卷和答案《遗传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复等位基因:2、转导:3、假显性:4、跳跃基因(转座因子)5、核外遗传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在对玉米的杂交实验中,父本的基因为Aa,母本的基因型为aa,则F1代的果皮基因型为,胚乳基因型为或,胚基因型为或。
2、人类的健康智力体力和绝大多数疾病都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遗传与环境因素在不同疾病中占有不同的重要性。
根据两者的作用不同,可将疾病分为四大类:、、、。
3、一粒小麦体细胞里有14条染色体,下列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应为:根_____条,茎______条,胚乳______条,胚______条,精子______条,花粉细胞______条,助细胞______条,管核______条。
4、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是由s1、s2,,,,,,s15等一系列复等位基因控制的。
若用s2s4作父本给s1s4授粉,预期新种子中胚乳的基因型为或胚的基因型为或。
5、人的色盲是性连锁隐性基因(b)引起的,而蓝眼是常染色体隐性基因(d)引起的。
两个褐色眼视觉正常的人结婚,生了一个蓝眼并色盲的儿子,双的基因型是:父亲,母亲。
6、影响性别分化的因素有,,,。
7、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1)三对基因皆独立遗传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2)其中两对基因连锁,交换值为0,一对独立遗传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三对基因都连锁_______________种,比例__________________。
8、中断杂交技术是在称为 Hfr与称为 F-混合培养过程中形成接合管,每隔一定时间搅拌中断接合,分析Hfr染色体上非选择标记基因进入F-的,以为单位绘制连锁图,因子最后转移到F-。
9、玉米粉质胚乳基因(WX)和黄绿色基因(V)在正常情况下是连锁的,但在某一品种中发现这两个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它是由于染色体畸变中的___________造成的。
普通遗传学普通遗传学试卷一及答案判断题:1、每种生物连锁群的数目等于其单倍染色体数(n )。
()2、三点试验中,两边两个基因对间的重组值一定等于两个重组值之和减去两倍的双交换值。
()3、植物中的多倍体要比动物中的多倍体多。
()4、一般而言,RNA 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5、一个顺反子就是一个功能水平上的基因。
()6、倒位纯合体一般是完全正常的,不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力。
()7、植物中同源三倍体通常是高度不育的,而同源四倍体则有较高的育性。
()8、染色质和染色体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DNA 折叠的紧密程度不同。
()9、正常真核生物细胞的核内DNA 的含量在非分裂的二倍体细胞生长的任何时期都不会发生改变。
()10、TBP蛋白是所有真核生物RNA聚合酶都需要的一种转录调节蛋白。
()11 、当转座子所编码的转座酶基因发生缺失等突变后,该转座子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再转座到新的位点。
()12 、基因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总方差的比值,称为狭义遗传率。
()13 、在真核生物中,细胞质遗传又称核外遗传。
因此,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是一样的。
()14 、体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同座位上的基因称等位基因,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称非等位基因。
()15 、细胞减数分裂时,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第二次分裂是染色单体分离。
()16 、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都位于转录起始点的上游。
()17 、基因突变一般是可逆的,而染色体结构变异则一般是不可逆的。
()18 、突变效应表现微小,难于察觉的称微突变,多受控制数量性状的微效多基因控制的。
()19 、控制亚洲瓢虫色斑遗传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共有十二个之多,它们可在一只亚洲瓢虫体内同时存在。
()20 、自然界的突变多属显性突变。
()21 、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一个基因可以突变成为生理功能和性状表现各不相同的多个复等位基因。
()22 、已发现控制烟草自交不亲和共有15 个复等位基因,它们可同时存在于一株烟草上。
一、名词解释1、复等位基因:如果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则这些等位基因统称为复等位(Multiple alleles)基因。
2、外显率: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形成预期表型的比例。
也就是在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中,表现出预期表现型的个体所占比例。
3、剂量补偿效应:指具有两份或两份以上的基因量的个体与只有一份基因量的个体的基因表达趋于一致的遗传效应。
4、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使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5、测交:为了测验个体的基因型,用被测个体与隐性纯合体杂交的方式称为测交(test cross),其后代称为测交后代(Ft)。
回交是指杂种F1与亲本之一再次杂交,包括F1与显性亲本的杂交。
6、表型模拟: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一基因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很相似,这种现象叫表型模拟。
7、遗传反映规范:遗传反映规范(norm of reaction)是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相应性状特征得以表现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环境条件最大变化范围。
8、、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一般由性染色体决定。
9、、上位性效应:上位性效应是指两对独立遗传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一对性状时,一对基因(A-a)对另一对基因(B-b)的功能或表型效应所起的掩盖、抑制或消除作用。
10、、逃逸失活:哺乳类动物正常♀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要随机失活一条,使正常的♀和♂具有相同的有效基因产物。
然而并非整条X染色体上全部基因都失活,已发现失活X染色体的一些基因是活化的,可正常表达,这种现象叫逃逸失活。
11、外祖父法:对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来说,只需要知道母亲的基因型为双重杂合体,即可以根据双重杂合体的母亲所生儿子中有关性状的重组情况估计出重组率(因为Y染色体不含此基因,即相当于隐性),而母亲X 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可以由外祖父的表型得知,因此这种基因定位的方法称为外祖父法。
1、共显性/并显性:杂合子中显性和隐性性状同时表现出来的现象。
2、复等位基因:指的是一个群体中,在一个基因座上存在着2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3、x2检验:亦称卡方检验。
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方式之一。
x是一个希腊字母,x2可读音为卡方,所以译为卡方检验。
卡方检验主要用于定类或定序变量的假设检验,在社会统计中应用非常广泛。
卡方检验的步骤一般为:(1)建立假设,确定显著水平a与自由度df、查x2值表得到否定域的临界值;(3)由样本资料计算x2值;(3)将计算所得的x2值与临界x2值(负值都取绝对值)作比较,若计算值大于临界值,则否定Ⅱ0;反之,则承认Ⅱ0。
计算卡方值的公式一般可表示为:x2=∑[(fo—fc)2/fc]式中:fo表示实际所得的次数,fc表示由假设而定的理论次数,∑为加总符号。
4、限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完全不表达。
5、剂量补偿效应:在XY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中,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
即在雌性、雄性细胞里,X染色体的编码产物在数量上相等或近乎相等。
6、干涉:每发生一次单交换时,它的临近基因间也发生一次交换的机会就减少体,称之为遗传干涉。
7、C值悖论:在每一种生物中其单倍体基因组的DNA总量称为C值(C Value),每种生物具有其特定的C值; 生物的C值并不与生物复杂程度(或进化上所处地位)相关的现象称作C值悖论,即物种的基因数与其复杂性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8、基因家族:序列高度相似但不一定完全相同的一类基因成员。
9、基因转变: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一个基因使相对位置上的基因发生相应的变化10、Alu家族:灵长类基因组特有的含量丰富的短散的重复序列,推测与基因调控有关。
11、普遍性转导:不同染色体片段中各个标记基因转导频率大致相同的转导。
12、高频重组菌株:F质粒(致育质粒)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形成高频重组株,具有高频率转移自身染色体至F-菌的能力。
遗传学名词1. 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其遗传方式总与性别相联系。
2. 表现度(expressivity):特定基因决定的性状,该性状表现的程度称为表现度。
3. 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在基因型的控制下,加上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表现性状的总和。
4. 并显性——共显性(codimance):双亲的性状在F1个体的同一个细胞上得以显现。
5. 不完全连锁(incomplete linkage):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除有亲型配子外,还有少数的重组型配子产生的现象。
6. 不完全显性(imcomplete dominance):是指F1表现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
7. 共显性(co-dominance):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
如人类的ABO血型和MN血型。
8. 不育系[S•(rfrf)]:将选择到的雄性不育单株与可育的个体杂交再经连续回交培育而成的具有雄性不育特征且整齐一致的品质。
9. 保持系[N(rfrf)]:某一品系与不育系杂交后,能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特征的品系。
10. 恢复系[N(RfRf)]:某一品系与不育系杂后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
11. 部分二倍体(partical diploid):既带有自身完整的基因组,又有外源DNA片段的细胞或病毒,称部分二倍体。
12. 操纵子(operon):启动基因、操纵基因和一系列结构基因的总称。
13. 常染色体(autosome):性染色体以外其他的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
14. 常异花授粉植物(often cross-pollinated plant):天然异交率在5-20%之间的植物。
如棉花、高粱、甘蓝型油菜等。
15. 超亲遗传(transgressive inheritance):在F2或以后世代中,由于基因重组而在某种性状上出现超越亲本的个体的现象。
遗传学试题库(带答案)遗传学试题库(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外显子:把基因内部的转录部分即为在明朗mrna中发生的序列叫做外显子。
2、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构成一个等位基因系列,称为复等位基因。
3、f因子:又叫做性因子或致育因子,就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微小的、染色体外的环状dna分子,大约为大肠杆菌全长的2%,f因子在大肠杆菌中又叫做f质粒。
4、母性影响:把子一代的表型受到母本基因型掌控的现象叫做母性影响。
5、伴性遗传: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连锁,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
6、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性状上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后,共20分后)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设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f2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为3/16。
2、人类中,苯丙酮尿症的常染色体隐性氢铵合体就是一种轻微的新陈代谢缺馅。
如果正常的双亲后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
问:儿子就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就是2/3。
3、大麦中,墨穗对叶唇柱穗为显性,抗条诱对不抗炎条诱为显性。
一个繁育工作者现有一个能够真实遗传的密穗染病材料和一个能够真实遗传的稀穗抗病材料,他想要用这两个材料杂交,以挑选出平衡的密穗抗病品种,所须要类型存有第__f2_代就可以发生,所占到比例为__1/16_,至第f3代就可以确实赢得,如果在f3代口臭100个能够平衡遗传的目标株系,f2代至少须要栽种__1600_株。
4、某一植物二倍体细胞有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可观察到5个双价体,此时共有20条染色单体,到中期ⅱ每一细胞可观察到10条染色单体。
1.1.3 基因的分离定律专题知识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特殊现象【知识点梳理】1.基因分离定律中其他特殊情况分析(1)不完全显性: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白=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1:2:1。
特别提醒: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的辨析①完全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的全部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并且在表现程度上和显性亲本完全一样。
这充分体现了显性遗传因子的绝对性,即在成对的遗传因子中,只有显性遗传因子可表达出基因产物,而隐性遗传因子的表达受抑制。
完全显性现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②不完全显性: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之间,这种显性表现叫不完全显性。
例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中,纯合的红花和白花杂交,F1为粉色花。
③共显性: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F1的同一个体上显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叫共显性。
例如红毛马与白毛马交配,F1是两色掺杂的混花毛马(红色和白色的毛发均匀混合,遍布周身)。
④镶嵌显性:双亲的性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这种显性现象称为镶嵌显性。
镶嵌显性与共显性并没有实质性差异,共显性是在同一组织或同一部位表现双亲各自的特点,而镶嵌显性是在不同的部位分别表现了双亲的特点,其实质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对遗传因子表达的时间不同。
例如大豆有黄色种皮(俗称黄豆)和黑色种皮(俗称黑豆),若用黄豆与黑豆杂交,F1的种皮颜色为黑黄镶嵌(俗称花脸豆)。
(2)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有多个。
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三个基因——I A、I B、i,组成六种基因型:I A I A、I A i、I B I B、I B i、I A I B、ii。
复等位基因名词解释遗传学
复等位基因是指在同一基因位点上存在多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是指在同一基因位点上可以出现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通常
情况下,一个生物体只会携带两个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
来自母亲。
然而,有时候会出现多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存在于同一个
基因位点上,这些不同的等位基因就被称为复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
因之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型,这可能会影响到遗传性状的表现。
在遗传学中,复等位基因的存在对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有
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复等位基因之间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显性和隐性
关系,因此复等位基因对于遗传性状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在
一些情况下,复等位基因可能会表现出互补作用、拮抗作用或者部
分显性等特殊遗传现象。
研究复等位基因对于理解基因遗传规律和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
意义。
通过对复等位基因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基因型和表现
型之间的关系,揭示不同等位基因对遗传性状的影响机制,为遗传
疾病的研究和诊断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总之,复等位基因是指在同一基因位点上存在多个不同的等位
基因,其存在对于遗传性状的表现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复等位基因有助于深入理解遗传规律和遗传多样性。
[知识]基因频率的计算Bb若在果蝇种群中,X的基因频率为80%,X的基因频率为2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bbb论上XX、X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A.1%、2%B.1%、10%C.2%、10%D.10%、 1%B解析:由于在该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相等, 所以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X的b基因频率应为80%,X的基因频率为20%。
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有约1/2的含Y染色体的配子,另有约1/2的含X染色体的配子,在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中,BbX与X的基因频率也分别为80%和20%。
它们配子的结合情况可从下表中得出: Bb雄配子 Y X X雌配子(1/2) (1/2)×80% (1/2)×20%BBBBBb X 80% XY 40% XX 32% XX8%bbBb bb X 20% XY 10% XX8% XX 2%BbBbbbY基因型比例为40%,XY的为10%,可见,理论上XXX的为16%,XX的为2%,BBXX 32%。
与基因频率有关的计算例析基因频率是指某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
对基因频率的计算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的类型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一、哈代--温伯格公式(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当种群较大,种群内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新基因加入和自然选择时,存在以下公式:(p+q)2=p2+2pq+q2=1 ,其中p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q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p2 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纯合子(如AA)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如Aa)的频率,q2代表另一个纯合子(aa)的频率。
例1: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
请问,在人群中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杂合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解析:由于本题不知道具体基因型的个体数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所以问题变得复杂化,此时可以考虑用哈代----温伯格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