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
- 格式:docx
- 大小:114.06 KB
- 文档页数:5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
作者:王洁,宋婷婷,李萍
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4期
王洁 宋婷婷 李萍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我科2015年6~12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以“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品管圈活动的主题,自行设计“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问卷”及本院使用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现状分析和效果确认。结果:改善后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由改善前的80.00%提高到92.31%,改善后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实施满意度由改善前的87.14%提高到97.44%。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也增强了护士自信心,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关键词品管圈;老年人;糖尿病;健康教育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14.042
作者单位:830028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二科
王洁:女,本科,护师
品管圈(QCC)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到医学领域,在护理质量管理、临床护理、护士素质、健康教育、仪器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3]。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在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据2014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达到9629万,预计2025年接近1亿[4],如何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增强老年患者健康意识,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最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是现阶段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科于2015年6~12月,将品管圈活动纳入到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科2015年6~8月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改善前组,男41例,女29例;年龄65~85岁;文化程度:文盲24例,中学20例,大专及以上26例;住院天数8~15 d,平均10.3 d。将9~12月收治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改善后组,男44例,女34例;年龄65~85岁,文化程度文盲26例,中学30例,大专及以上22例;住院天数9~15 d,平均11.9 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护理部指导开展品管圈活动,最后投票产生圈名为“能量100圈”,圈徽为黄色底面,上有五彩太阳散发光芒,寓意为护士像太阳光芒一般,用一颗正能量的心感染每一位患者。品管圈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圈长以计划、领导、组织为重点,辅导员以监督、指导、培训为重点,其他圈员分别负责收集、整理资料、交流、宣传等工作。
1.2.2主题选定选题理由为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学科进一步发展、完善、进步的标志[5]。因我科老年糖尿病患者较多,又处于少数名族地区,语言及年龄的影响导致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不高。优质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的作用,也可以密切护患关系,因此,最后确定本期活动主题为“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
1.2.3拟定活动计划书现状调查,进行数据收集,通过自制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调查问卷,由护士讲解,老年患者及家属回答,记录改善前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由全体圈员参与,调查70例,每张问卷8道题,共计560道题,制定甘特图、柱状图。
1.2.4现状把握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健康教育流程图,根据流程的内容和环节,设计健康教育知识调查问卷,表格内容包括检查日期,患者诊断、年龄、性别、文化、住院天数,查检项目有疾病知识、诊断标准、饮食知识、运动疗法、药物疗法、预防保健、心理保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计算方法:知晓率=调查得分/满分×100%。满分为患者基本知晓(40分),衡量指标为每周调查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根据80/20法则,绘制改善前柏拉图(图1),将影响患者知晓率的主要原因:确定为(1)护士宣教不到位。(2)患者不重视。(3)护士知识缺乏。(4)宣教流程欠规。
1.2.5目标设定改善前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是80.00%,根据设定理由: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12.31%,由此得出目标设定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由80.00%提升至92.31%。
1.2.6要因解析针对改善重点,运用思维冲击法,从患者、护理人员、方法等方面出发,寻找出影响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原因(图2)。图中圆圈中标注的为要因。
1.2.7对策拟定及实施(1)加强对患者进行老年糖尿病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运动处方(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避免激烈运动);根据血糖情况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根据民族特色制定合理膳食。针对老年患者年龄大,记忆差特点,给予一对一反复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让家属陪护参与培训的行列。根据不同层次的老年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如口头宣教、书面教育、多媒体讲课、报刊和墙报教育等,遇到理解能力差或年老的人则可反复复述,对于出院患者及时给予用药指导,并做好每月电话随访,掌握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对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一一进行整改,完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知晓率。(2)加强护理沟通方式及技巧。把握最佳宣教时机,将教育计划穿插于患者关注的每一刻,增强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形成糖尿病防治的良性循环。(3)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品管圈活动使护理管理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护士工作态度由被动变主动,从患者需求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每月按计划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专科知识,拓宽护理的知识面。(4)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教会患者自己测血糖并做好记录,治疗糖尿病应使患者树立信心,坚持不懈的恒心,定时服用降血糖药物,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必须在医师指导下给予调整,老年人控制血糖不能操之过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5)通过对患者入院评估,制定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按照患者疾病不同、轻重不同、时间不同选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随机性教育、座谈式教育、书面式教育。
1.3评价指标(1)采用改善前后自设知晓率调查表,计算出改善前后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2)采用改善前后自设满意度调查表,计算出改善前后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有形成果
2.1.1改善前后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比较(表1)
2.1.2改善前后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满意度情况比较(表2)
2.2无形成果(图3)
3讨论
3.1提高了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此次品管圈活动使糖尿病健康教育宣教的方式从单一的口头宣教过渡到口头、书面、多媒体等多元素结合的宣教。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取决于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及接受情况,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但这更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地努力,运用更好的宣教方法及评价方式,使护理质量不断地持续改进。
3.2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实施的满意度由于我区是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沟通欠流畅,再加上老年人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使健康教育不能较好落实。通过品管圈活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及遵医行为增强了,患者在住院和离院后都能较好地遵循健康行为,从而提高了医疗护理的质量。护理质量是患者满意的基石,也是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的直接效果。同时,良好的健康教育手段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满意度。
3.3品管圈活动对临床护士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影响是无形的收获有文献报道,89%的护士认为自己缺乏健康教育知识,39%的护士认为健康教育方式单一[6]。品管圈活动过程中圈员们自动地发掘问题、改善问题,而产生丰硕无形成果,也使科室护士对自己在医院的角色和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以更好的态度、激情、智慧、团队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集思广益,为如何做好健康教育提出有效措施,提高工作成就感。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激情,发挥了各自的特长,加强了责任心,提升了自身素质,规范操作流程,减轻工作压力,提高了业务水平,增强了科室凝聚力。
总之,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水平的知晓率,提升了护士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叶思水,王德雄.服务业的品管圈活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4,137-138.
[3]古金燕,吴妙莉,彭小燕,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及管理水平的效果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12):63-64.
[4]姜丽萍.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2.
[5]章一华.品管圈活动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6):723-725.
[6]翁红亚.影响护士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5):452-453.
(收稿日期:2015-12-30)
(本文编辑刘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