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的科目设置 及 年末结转
- 格式:docx
- 大小:20.66 KB
- 文档页数:6
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账务处理一、月末结转增值税(一)月份终了,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这样“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不出现贷方余额,会计分录为: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二)月份终了,企业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即: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二、缴纳增值税(一)当月缴纳本月实现的增值税(例如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二)当月上交上月或以前月份实现的增值税时,如常见的申报期申报纳税、补缴以前月份欠税.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三、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反映(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 反映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贷方无余额。
(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缴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缴的增值税。
应交增值税的9个明细科目设置“应交增值税”科目是最复杂的一个应交税费科目,具体说明如下:“应交增值税"分为“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费"等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缴或尚未抵扣的税金。
为了更清楚地分别核算增值税应缴、已缴和未缴的情况,在该科目下,应设置下列明细科目:(一)“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在现行税制下,“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贷方增加了很多经济内容,借方既要反映进项税额.又要反映预缴的税金;贷方既要反映销项税额,又要反映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情况。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增加核算内容后,如果仍沿用三栏式账户,很难完整反映企业增值税的抵扣、缴纳、退税等情况。
因此,在账户设置上采用了多栏式账户的方式,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中的借方和贷方各设了若干个三级科目加以反映。
应交税费项下-应交增值税科目设置及核算
一、应交税费其下设的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有如下三级科目:
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
二、期末将应交增值税-转出未/多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等转入未交增值税。
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是多栏账,其借贷方所有科目余额应该相等,也就是总余额为零,如果产生了借方余额说明有期末留抵税额。
四、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应是二级,余额应该是应交或者留底。
五、科目设置参考
2221应交税费
222101应交增值税22210101进项税额2221010101材料2221010102固定资产2221010103专用运输发票2221010104进口环节进项税2221010105车票机票进项税2221010106住宿费进项税2221010107其他服务22210102销项税额2221010201开票2221010202未开票22210105出口退税22210106进项税额转出22210111待抵扣进项税额222103未交增值税。
月底和年终应交增值税怎样结转一、科目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在“应交税费”科当今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
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设置以下明细科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多交增值税”等。
此中:“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是设在借方的五个栏目;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是设在贷方的四个栏目。
二、月份终了1、公司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2、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3、上交本月增值税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4、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应还没有抵扣的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应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应未交的增值税。
6、“进项税额转出”的办理月底不过依据计算结果,将本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经过“转出未交增值税” 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贷方,或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经过“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
这个过程其实不波及“进项税额转出”专栏的结转,假如没有留抵税额的话,结转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底余额应为 0,假如有留抵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底余额应为留抵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是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当今设置的一个进项税额转出专栏,其发生额在贷方,作为“进项税额”专栏的备抵,不足转到了未交增值税里面,而足转到“已交税金”科目,月底余额应为 0。
年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不会结转怎么办?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企业会计增值税明细科目年末都没有做相应的结转,每月的明细科目借贷方余额可不结平,但在年底必须要结平各明细科目。
那么如何正确结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呢?一、科目设置01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个明细科目。
0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设置9个明细会计科目;其中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5个借方科目,和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4个贷方科目。
二、月份终了01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02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03当月上交本月增值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04当月上交上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
0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06“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
月末,只是根据计算结果,将本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通过“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贷方,或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通过“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
这个过程并不涉及“进项税额转出”专栏的结转,如果没有留底税额的话,结转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0;如果有留抵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月末余额应为留底税额。
进项税额转出是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的一个“进项税转出”专栏其发生额在贷方,作为“进项税额”专栏的备抵,不是转到了未交增值税里面,而是转到已交税金科目,月末余额应该为0。
增值税科目设置及会计处理---- 文艺暖男会计处理:(一)取得资产或接受劳务等业务的账务处理。
1、采购等业务进项税额允许抵扣的账务处理。
借:成本、费用、资产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已认证金额应交税费一一待认证进项税额--------------------- 未当月认证金额贷:银行存款等发生退货的,如原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做认证,应根据税务机关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如原增值税专用发票未做认证,应将发票退回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 •采购等业务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账务处理购进时:借:成本、费用、资产应交税费一一待认证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税务系统认证处理后借:成本、费用、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 •购进2016年5月1日后不动产或不动产在建工程按规定进项税额分年抵扣的账务处理。
其进项税额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
购进时:借:固定资产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当期(年)可抵应交税费一一待认证进项税额贷:银行等次年可抵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交税费一一待认证进项税额4、购买方作为扣缴义务人的账务处理,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购买方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借:成本、费用、资产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已认证金额应交税费一一待认证进项税额--------------- 未当月认证金额贷:应付账款等应交税费一一代扣代交增值税---------- 应代扣代缴的增值税额借:应交税费一一代扣代交增值税----------- 实际代扣代缴的增值税额贷:银行存款等(二)、销售等业务的账务处理。
1、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借:应收账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应交税费 ------- 简易计税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确认收入或利得的时点早于按照增值税制度确认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的。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会计电算化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三级科目期末处理及注意事项一、引言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在应交税费下设置4个二级明细科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增值税检查调整和增值税留抵税额。
其中二级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在账户设置上采用了多栏式账户的方式,在账户中的借方和贷方共设了10个专栏加以反映,分别是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
传统的会计账务处理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多是关注于月末。
然而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结转下年与上年结转时存在的细节问题没有提及。
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的月末账务处理1.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小于贷方合计,即有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时待缴税款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三级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应交增值税二级明细科目余额为零。
下月初按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余额缴纳增值税。
2.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大于贷方合计,且当月有预缴增值税时已交税金与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差作比较,较小的一方做转出,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三级科目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
(1)已交税金大于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差,按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差转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余额为零。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显示期末多缴增值税,留待后期有应缴未缴增值税时抵减。
(2)已交税金小于应交增值税下的三级科目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差,按已交税金转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留有余额,余额即为期末留抵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会计核算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科目设置一般纳税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多栏式)进行核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分别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专栏。
另外一般纳税企业还会设置“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三栏式),在期末时,把应交未交税费转到该科目中。
小规模纳税企业的增值税,应当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不需要再设置专栏。
2.一般纳税企业购销业务的会计处理【例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购入一批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额为102万元。
货款已经支付,材料已经到达并验收入库存。
该企业当期销售产品收入为1 200万元(不含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货款尚未收到。
假如该产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不交纳消费税。
根据上述经济业务,企业应作如下账务处理(该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材料核算,原材料入库分录略):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 ------------------------------------------------------------------------------------------------------------------------------------------------------(1)借:材料采购 6 0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020 000贷:银行存款 7 020 000(2)销项税额=1200×17%=204(万元)借:应收账款 14 04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2 0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 040 0003.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免税产品的会计处理【例2】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收购农业产品,实际支付的价款为200万元,收购的农业产品已验收入库,款项已经支付。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科目设置及年末结转在所得税审核、年度审计时,发现不少人对一般纳税人的应交增值税理解不恰当,科目使用不正确,期末如何处理不明确等;这些人既有企业会计人员,也有不少事务所的从业人员;企业会计制度对“应交增值税科目”做了详细的标准,但对于各种类型企业如何设置科目,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笔者根据实务经验,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归纳总结。
一、为什么要设置“应交增值税”及“未交增值税”两个科目主要从税收方面探寻原因,首先上期的进项税可留到下期进行抵扣,即当月有借方余额,可留抵;其次上期的销项税,则不能用下期的进项税抵扣,即当月有贷方余额,要先交税;为了能够明确区分企业欠交增值税税款和留抵增值税情况,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增值税,所以,要分别设置应交增值税及未交增值税科目。
企业往往在下月10日前申报上月的增值税,一般来说,“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是借方,反映待抵扣增值税,或者是0;“未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是借方或者贷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假设为借方余额则反映多交的增值税,或者是0。
二、根据各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以及规模大小,合理的设置增值税科目1、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只设三栏的“应交增值税”或“未交增值税”科目;2、对于小型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可只设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销项税、进项税、已交税金等多栏明细科目;3、对于有出口退税业务的,以及辅导期的,或者是采用电算化的企业,应同时设“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4、对于业务复杂的企业,如零售业等,有17%,13%,4%等不同税率的进项税金,销项税金,而且金额少,笔数多,为了方便统计,可将“应交增值税”单独列为一级科目,在二级明细下再按照不同税率设三级明细,以方便统计及报税。
同时还要设置“未交增值税”科目。
三、“应交增值税”各明细科目的核算内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设置的原则,是为了能分别核算各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各明细科目不相互抵销,但在“应交增值税”这一级的科目余额则是各明细相互抵销后的余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科目设置及年末结转在所得税审核、年度审计时,发现不少人对一般纳税人的应交增值税理解不恰当,科目使用不正确,期末如何处理不明确等;这些人既有企业会计人员,也有不少事务所的从业人员;企业会计制度对“应交增值税科目”做了详细的规范,但对于各种类型企业如何设置科目,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笔者根据实务经验,对此问题进行专门的归纳总结。
一、为什么要设置“应交增值税”及“未交增值税”两个科目主要从税收方面探寻原因,首先上期的进项税可留到下期进行抵扣,即当月有借方余额,可留抵;其次上期的销项税,则不能用下期的进项税抵扣,即当月有贷方余额,要先交税;为了能够明确区分企业欠交增值税税款和留抵增值税情况,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上交增值税,所以,要分别设置应交增值税及未交增值税科目。
企业往往在下月10日前申报上月的增值税,一般来说,“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是借方,反映待抵扣增值税,或者是0;“未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是借方或者贷方,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若为借方余额则反映多交的增值税,或者是0。
二、根据各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以及规模大小,合理的设置增值税科目1、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只设三栏的“应交增值税”或“未交增值税”科目;2、对于小型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可只设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销项税、进项税、已交税金等多栏明细科目;3、对于有出口退税业务的,以及辅导期的,或者是采用电算化的企业,应同时设“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4、对于业务复杂的企业,如零售业等,有17%,13%,4%等不同税率的进项税金,销项税金,而且金额少,笔数多,为了方便统计,可将“应交增值税”单独列为一级科目,在二级明细下再按照不同税率设三级明细,以方便统计及报税。
同时还要设置“未交增值税”科目。
三、“应交增值税”各明细科目的核算内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设置的原则,是为了能分别核算各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各明细科目不相互抵销,但在“应交增值税”这一级的科目余额则是各明细相互抵销后的余额。
各明细科目的性质见表1。
表1 “应交增值税”各明细科目的性质序号借方科目贷方科目备注1 进项税2 已交税金3 减免税款减免税款专用4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5 转出未交增值税6 待抵扣进项税辅导期纳税人专用7 销项税8 出口退税出口退税专用9 进项税额转出10 转出多交增值税重点说明以下科目:1、“已交税金”科目,这科目主要是用来核算当月交当月的增值税用的,实务中如:辅导期要买发票,税务局要求你先把已开出去的发票,按4%先交税款,交纳的税款就应该在已交税金科目反映,期末因这预交的税款是可以用来留抵的,所以期末多交的部分,可通过“转出多交的增值税”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如果是当月进项税大于当月销项,而形成的“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则不能通过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余额留在“进项税”科目,留下期抵扣;2、“进项税转出”科目,是用来抵减进项税科目的,主要是针对进项税票已通过验证,而不能抵扣的部分,如购进固定资产(东北地区以外),征税率与出口退税率之差(如征税率17%,退税率13%,则差额4%通过这科目转出);购进货物用于非应税。
3、“减免税款”科目,是用来核算已计提了销项税,而经批准不需交税的,如果没计提销项税,则不在这科目核算;4、“出口退税”科目,是用来核算出口退税额(外贸企业),免抵退税额(生产企业),由于出口退税实质上是退购进环节的进项税,所以该科目是用来抵减已验证的进项税的;如果不通过该科目核算,则退还你的进项税,账务处理上没有反映,企业仍可以进项税留抵或下期再退,所以是不正确的;5、“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则是专门用于免抵退税企业的,用来抵减“出口退税”科目的;具体可参考免抵退税的有关内容,在此不再细说。
6、“待抵扣进项税”,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增设“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该明细科目用于核算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取得尚未进行交叉稽核比对的己认证的迸项税额。
当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取得上述扣税凭证后、应借记“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贷记相关科目;交叉稽核比对无误后,应借记“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专栏,贷记“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
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当月验证的进项税不得抵扣,交叉稽核比对无误后,才转入进项税科目进行抵扣,所以,计算当月的应交税金时不包括“待抵扣进项税”科目。
四、未交增值税科目核算内容仅设置三栏明细科目,贷方反映本期应交增值税的贷方余额(即本月的应交税金)转入;借方反映本期交纳的上期应交税金,以及上期多交的增值税可留抵的税金。
正如前面所说的情形,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要设置未交增值税科目。
五、正确进行账务处理的注意事项1、首先要根据企业的性质,合理的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科目;2、其次要严格按明细科目的借贷方向进行账务处理,如:开具的销项税,本期退回重开,正确的处理应是销项税的贷方负数,而不能做在借方科目中。
进项票退出,则应在进项税的借方负数,而不能用贷方科目;3、最后不能将各不同性质的明细科目混用,曾看过一企业,在“出口退税”明细科目,借方反映购进的进项税,贷方反映出口退税,以及进项税转出,这样是不正确的;六、期末如何进行处理应交增值税科目有点类似“利润分配”科目,“利润分配”科目在利润分配时,是在各明细科目分别反映,但年底要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到“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本科目的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应交增值税”科目也一样,每月的明细科目借贷方余额可不结平,但在年底要结平各明细科目,结转前主要有两种情形:贷方余额:则结转到未交增值税科目,结转后“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为0,账务处理就按原明细科目的相反方向结转,如结转前“应交增值税”余额为贷方100;见表2。
贷方余额账务处理表科目借方贷方结账分录应交增值税 100进项税金 1000 贷:进项税金1000已交税金 500 贷:已交税金500销项税金 1600 借:销项税1600转出未交增值税贷:转出未交增值税100借方余额:则只留进项税余额到下年抵扣,其他明细结平。
见表3。
借方余额账务处理表科目借方贷方结账分录应交增值税 100进项税金 1000 贷:进项税金900已交税金 500 贷:已交税金500销项税金 1400 借:销项税1400转出未交增值税由于手工账处理时,往往是仅将“应交增值税”借方或贷方余额结转到下年,所以可不做以上分录,仅将借方或贷方余额结转到下年度就可以了;对于电算化企业,也可按手工账的方法,仅将“应交增值税”这一级科目的借方或贷方余额结转到下年;但如果直接将期末数结转到下年的期初数,则需做以上分录,才不会把明细科目的余额累计到下年去,否则应交增值税各明细科目的余额会越来越大,造成各明细科目余额失去意义12.7月31日,企业将“出口退税”和“进项税额转出”明细帐余额转入“进项税额”明细帐的贷方。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下属的三级明细科目结转前的余额分别为:科目借或贷人民币汇率记帐本位币进项税额借719610 8.5 84660销项税额贷321300 8.5 37800出口退税贷255000 8.5 30000进项税额转出贷274125 8.5 32250按规定,将“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的余额转入“进项税额”明细科目。
会计处理为: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US$30000(¥255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US$32250(¥27412 5)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US$62250(¥52912 5)结转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余额为借方余额,金额为人民币190485元(719610-529125),折合本位币22410美元。
13.由于“进项税额”的余额¥190485元,小于“销项税额”科目的余额321300元人民币,因此,7月31日,应将“进项税额”科目的余额转入“销项税额”科目。
会计分录为: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US$22410(¥190485)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US$22410(¥190485)结转后“销项税额”科目的余额在贷方,金额为:人民币余额=321300-190485=130815(元)、(15390美元)14.7月31日,国家外汇牌价为1美元=8.6元人民币。
企业应按期末汇率调整记帐本位币金额。
调整额=15390美元-130815÷8.60=178.95(美元)按规定,将调整额记入财务费用。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US$178.95贷:财务费用——汇兑收益US$178.9515.企业应于次月初缴纳7月份税款。
缴款额为人民币130815元折合记帐本位币15211.05美元。
会计处理为: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US$15211.05(¥130 815)贷:银行存款US$15211.05(¥130815)转载上述,加上钱钱理解。
年底冲抵应交增值税明细余额后,如果有期末留抵,则反映在进项税额余额,不做账务处理如果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为预交或多交增值税,则转入未交增值税,下月抵应纳税额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转出多交税金如果有贷方余额,将应转入未交增值税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税金130815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30815下月缴纳税款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30815贷:银行存款130815备注:如果应交增值税没有留抵,结转后余额为0;未交增值税借方余额反映多交税金,贷方反映未交税金如有不对地方望大家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