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格栅.pptx [修复的]
- 格式:pptx
- 大小:32.94 MB
- 文档页数:2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480-2002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目次前言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产品分类与命名 (1)5产品规格系列与尺寸及偏差 (2)6技术要求 (3)7试验方法 (5)8检验规则 (5)9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6)附录A(规范性附录)粘焊土工格栅极限剥离力的测定 (7)附录B(资料性附录)土工格栅外观检查要求 (8)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工格栅的分类与命名、规格与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港口工程用土工格栅。
铁路、水利工程用土工格栅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GB/T1549钠钙硅铝硼玻璃化学分析方法GB/T7689.3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3 部分宽度和长度的测定GB/T13021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碳黑含量的测量热失重法GB/T14798土工布鉴别标志JTJ/T060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每延米拉伸断裂强度单位宽度土工格栅在外力作用下拉伸断裂强度,以kN/m表示4产品分类与命名4.1分类4.1.1按使用受力的方向分二类:单向田土工格栅,代号为GD;双向土工格栅,代号为GS。
4.1.2典型产品形状见图1、图2、图3和图4。
示例1:每延米极限拉力25kN的单向拉伸土工格栅,原材料为聚丙烯,表示为GDL25/PP示例2:每延米纵、横向极限拉力均为20kN,双向拉伸土工格栅,原材料为聚乙烯,表示为GSL20/PE 5产品规格系列与尺寸及偏差5.1规格系列规格系列见表1。
JT/T925.3 2018目㊀㊀次…………………………………………………………………………………………………………前言Ⅱ………………………………………………………………………………………………………1㊀范围12㊀规范性引用文件1…………………………………………………………………………………………3㊀术语和定义1………………………………………………………………………………………………4㊀产品分类㊁型号与规格1……………………………………………………………………………………5㊀原材料2………………………………………………………………………………………………………………………………………………………………………………………………………6㊀技术要求27㊀试验方法4…………………………………………………………………………………………………8㊀检验规则5……………………………………………………………………………………………………………………………………………………………………………………9㊀标志㊁包装㊁运输和储存6ⅠJT/T925.3 2018前㊀㊀言JT/T925‘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㊀土工格栅“分为6个部分:第1部分:钢塑格栅;第2部分:塑料格栅;第3部分:纤塑格栅;第4部分:玻纤格栅;第5部分:聚酯格栅;第6部分:复合类格栅㊂本部分为‘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㊀土工格栅“的第3部分㊂本部分按照G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㊂本部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提出并归口㊂本部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㊁泰安路德工程材料有限公司㊁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㊁马克菲尔(长沙)新型支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㊂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英㊁梁训美㊁崔占明㊁王珏㊂ⅡJT/T925.3 2018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㊀土工格栅第3部分:纤塑格栅1㊀范围JT/T925的本部分规定了公路工程用纤塑格栅的产品分类㊁型号与规格㊁原材料㊁技术要求㊁试验方法㊁检验规则,以及标志㊁包装㊁运输和储存等要求㊂本部分适用于公路工程用纤塑格栅的生产㊁检验和使用㊂2㊀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GB/T7690.3㊀㊀㊀增强材料㊀纱线试验方法㊀第3部分:玻璃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GB/T11115聚乙烯(PE)树脂GB/T12670聚丙烯(PP)树脂GB/T14798土工合成材料㊀现场鉴别标识JTGE50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T925.1 2014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㊀土工格栅㊀第1部分:钢塑格栅3㊀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3.1纤塑格栅㊀fiberplasticgrid以玻璃纤维㊁玄武岩纤维㊁聚酯纤维等经特殊处理后与聚乙烯或聚丙烯及其他助剂为原材料,通过挤出使之成为复合型高强抗拉筋带,其表面有粗糙压纹,采用超声波焊接而成的土工格栅㊂4㊀产品分类㊁型号与规格4.1㊀产品分类纤塑格栅按照加筋材料分为三类,分别是玻璃纤维纤塑格栅㊁玄武岩纤维纤塑格栅和聚酯纤维纤塑格栅㊂纤塑格栅按照受力方向分为单向纤塑格栅㊁双向纤塑格栅和双向异型纤塑格栅㊂4.2㊀型号产品型号编码方法见图1㊂示例1:纵向标称抗拉强度为50kN/m㊁横向标称抗拉强度为50kN/m的双向玻璃纤维纤塑格栅,型号表示为XSGS50⁃50S⁃G;示例2:纵向标称抗拉强度为60kN/m㊁横向标称抗拉强度为30kN/m的玄武岩纤维纤塑格栅,型号表示为XSGS60⁃30Y⁃B;示例3:标称抗拉强度为80kN/m的单向聚酯纤维纤塑格栅,表示为XSGS80D⁃PET㊂1图1 纤塑格栅型号编码方法4.3㊀规格纤塑格栅规格见表1㊂表1㊀产品规格单位为千牛每米类㊀㊀别强㊀㊀度双向纤塑格栅30⁃3050⁃5060⁃6070⁃7080⁃80双向异型纤塑格栅50⁃3060⁃3080⁃3080⁃50100⁃50单向纤塑格栅5080100150200300400500600700㊀注:因工程需求需采用更高强度土工格栅时,除强度由供需双方商定外,其他指标均应满足本标准要求㊂5㊀原材料塑料材料应使用原始粒状原料,不应使用粉状和再造粒状颗粒原料㊂低密度聚乙烯应满足GB/T11115的要求,聚丙烯应满足GB/T12670的要求㊂6㊀技术要求6.1㊀外观质量纤塑格栅应为黑色,应色泽均匀,无明显油污,无开裂露筋㊁损伤㊁穿孔等缺陷㊂6.2㊀尺寸及偏差纤塑格栅的尺寸及偏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㊂表2㊀纤塑格栅的尺寸及偏差项㊀㊀目双向和双向异型格栅单向格栅单根条带宽度(mm)ȡ14ȡ24单根条带厚度(mm)ȡ0.8ȡ0.8纵向网孔净空尺寸(mm)50 180200 800横向网孔净空尺寸(mm)50 18040 160幅宽(m)ȡ3.5ȡ3.52JT/T925.3 2018表2(续)项㊀㊀目双向和双向异型格栅单向格栅单根条带宽度偏差(mm)ʃ1.5ʃ1.5单根条带厚度偏差(mm)ʃ0.1ʃ0.1纵㊁横向网孔净空尺寸偏差(mm)ʃ10ʃ10幅宽偏差(mm)+20+20长度(m)ȡ30ȡ30长度偏差(%)ʃ0.5ʃ0.5㊀注:单向格栅参数针对于纵向条带㊂6.3㊀力学性能纤塑格栅的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 表5的要求㊂表3㊀单向纤塑格栅的力学性能指㊀㊀标规格及要求5080100150200300400500600700纵向抗拉强度(kN)ȡ50ȡ80ȡ100ȡ150ȡ200ȡ300ȡ400ȡ500ȡ600ȡ700聚酯材料纵向2%伸长率时的拉伸强度(kN/m)ȡ10ȡ16ȡ21ȡ31ȡ42ȡ63ȡ84ȡ105ȡ126ȡ147聚酯材料纵向5%伸长率时的拉伸强度(kN/m)ȡ26ȡ42ȡ53ȡ79ȡ106ȡ159ȡ212ȡ265ȡ318ȡ371纵向标称伸长率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材料ɤ4%聚酯材料ɤ12%连接点极限分离力(N)ȡ300表4㊀双向纤塑格栅的力学性能指㊀㊀标规格及要求30⁃3050⁃5060⁃6070⁃7080⁃80纵㊁横向标称抗拉强度(kN/m)ȡ30ȡ50ȡ60ȡ70ȡ80聚酯材料纵㊁横向2%伸长率时的拉伸强度(kN/m)ȡ6ȡ10ȡ12ȡ14ȡ16聚酯材料纵㊁横向5%伸长率时的拉伸强度(kN/m)ȡ15ȡ26ȡ31ȡ37ȡ42纵㊁横向标称抗拉强度下伸长率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材料ɤ4%聚酯材料ɤ12%连接点极限分离力(N)ȡ3003JT/T925.3 2018表5㊀双向异型纤塑格栅的力学性能指㊀㊀标规格及要求50⁃3060⁃3080⁃3080⁃50100⁃50纵向标称抗拉强度(kN/m)ȡ50ȡ60ȡ80ȡ80ȡ100横向标称抗拉强度(kN/m)ȡ30ȡ30ȡ30ȡ50ȡ50聚酯材料纵向2%伸长率时的拉伸强度(kN/m)ȡ10ȡ12ȡ16ȡ16ȡ21聚酯材料横向2%伸长率时的拉伸强度(kN/m)ȡ6ȡ6ȡ6ȡ10ȡ10聚酯材料纵向5%伸长率时的拉伸强度(kN/m)ȡ26ȡ31ȡ42ȡ42ȡ53聚酯材料横向5%伸长率时的拉伸强度(kN/m)ȡ15ȡ15ȡ15ȡ26ȡ26纵㊁横向标称抗拉强度下伸长率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材料ɤ4%聚酯材料ɤ12%连接点极限分离力(N)ȡ3006.4㊀碳黑含量裹覆层塑料碳黑含量应满足(2.5ʃ0.5)%㊂6.5㊀抗冻性纤塑格栅用于寒冷地区时,应进行抗冻试验㊂经抗冻试验后,强度㊁伸长率应符合表3和表4的规定㊂7㊀试验方法7.1㊀试样制备在同批纤塑格栅中,随机抽取一卷截取试样㊂纤塑格栅取样长度不小于2m,双向异型纤塑格栅每个方向取样长度不小于2m㊂7.2㊀外观质量在自然光线下距产品0.5m进行目测㊂7.3㊀尺寸及偏差将纤塑格栅样品展平,按JTGE50的规定进行试验并计算偏差㊂7.4㊀抗拉强度㊁伸长率抗拉强度㊁伸长率按JTGE50的规定进行试验㊂其中样品宽度和筋带根数按照JT/T925.1 2014中6.4.2的规定进行㊂7.5㊀连接点极限分离力连接点极限分离力按照JT/T925.1 2014附录A的规定进行试验㊂4JT/T925.3 2018JT/T925.3 20187.6㊀碳黑含量碳黑含量的测定按JTGE50规定进行㊂7.7㊀抗冻性试样经50次冻融循环后,按JTGE50规定进行强度㊁伸长率试验㊂注:冻融试验采用气冻方式,在-20ħʃ2ħ冷冻2h,在20ħʃ2ħ融2h,为一个冻融循环㊂8㊀检验规则8.1㊀检验分类8.1.1㊀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㊂8.1.2㊀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㊀正式生产后,如结构㊁材料㊁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㊀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c)㊀产品停产超过3个月恢复生产时;d)㊀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㊀国家及部级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㊂8.1.3㊀产品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验㊂8.2㊀检验项目检验项目见表6㊂表6㊀检验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型式检验出厂检验1外观质量6.17.2++2尺寸及偏差6.27.3++3抗拉强度6.37.4++4伸长率6.37.4++5连接点极限分离力6.37.5++6碳黑含量6.47.6++7抗冻性6.57.7+-㊀注: + 为必检项目, - 为免检项目㊂8.3㊀组批和抽样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检验,同一牌号的原料,同一配方㊁同一规格㊁同一生产工艺并稳定连续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50000m2㊂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3卷,进行宽度和外观检查,在宽度和外观检查合格的产品中任取一卷,去掉外层长度500mm后,截取全幅宽产品1m长的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㊂8.4㊀判定规则针对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若表6中要求检验的项目全部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批㊂若表6中5JT/T925.3 2018要求检验的项目有一项不合格,则应在该批产品中重新抽取双倍样品制作试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复检全部合格,该批为合格;检验如果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为不合格㊂9㊀标志㊁包装㊁运输和储存9.1㊀标志产品出厂时,每卷产品应附有合格标志,内容包括:a)㊀产品名称㊁代号㊁标准编号㊁商标;b)㊀生产企业名称㊁地址;c)㊀生产日期㊁批号和尺寸;d)㊀检验员章㊂9.2㊀包装产品宜用防晒材料进行包装,并在包装上注明产品名称和生产厂家㊂9.3㊀运输产品在装卸运输过程中,不得抛摔,避免与尖锐物品混装运输,避免剧烈冲击,运输应有遮篷等防雨㊁防晒措施㊂9.4㊀储存产品不得露天存放,应避免日光长期照射,严禁与化工腐蚀物品一起堆放,不应重压㊂6。
土工格栅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招标文件、补遗书;2、现行施工技术规范;⑴、《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⑵、《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⑶、《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3、本合同施工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4、自然地理及气候特征,施工现场实地踏勘调查资料。
二、工程概况及土工格栅施工范围青临高速公路第八标段,起止桩号为K57+200-K67+750,长10.55 km。
为防止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按照设计图纸,所有横向地面坡度陡于1:5的填挖交界处,及全部纵向填挖交界处均需要埋设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每个段落共需要铺设两层,第一层铺设于路床顶面下1.5m 处,第二层铺设于路床顶面。
半填半挖段落的挖方侧应在路槽下超挖80cm后再回填,以减小路基横向不均匀沉降。
纵向填挖交界处应向挖方侧超挖150cm深,不小于10m过渡段后为超挖80cm再回填。
我标段根据实际地形核实了需铺设土工格栅的具体段落和面积,详见土工格栅数量表。
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⑴、由项目总工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规范》和图纸进行了学习,并进行了施工技术交底。
由专职安全工程师组织参建人员对施工安全规程进行了学习,并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
⑵、对施工管理人员及机械操作手进行了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保证人人掌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特殊工种做到持证上岗。
对劳务队全体人员进行进场前安全、文明施工及管理宣传、动员。
⑶、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导线点坐标位置及水准点高程,进行了复测,符合测量精度要求,并已批复。
⑷、认真了解该处地质情况及周围环境情况,明确其具体位置和深(高)度。
⑸、施工便道已贯通,并达到晴雨通车的条件。
2、材料试验土工格栅采用泰安强力土工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GSZ60-60钢塑土工格栅,目前材料已进场,并经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试验室检验合格,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