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动力部分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12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电厂动力部分试题课程代码:023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某热机动力循环热效率为30%,循环中从高温热源吸热3000kJ,该热机在循环中向低温热源释放热量为()A.300kJB.900kJC.1800kJD.2100kJ2.若已知某压力下过冷水焓为h0,饱和水焓为h′,干饱和蒸汽焓为h″,过热蒸汽焓为h,则将过冷水定压加热成过热蒸汽的过程中总的吸热量为()A.h″-h′B.h′-h0C.h-h0D.h-h″3.已知某压力下饱和水的比熵s′,干饱和蒸汽的比熵s″及湿蒸汽干度x,求湿饱和蒸汽的比熵s x的表达式为()A.s x=(1-x)s″+xs′B.s x=(1-x)s′+xs″C.s x=(x-1)s′+xs″D.s x=(x-1)s″+xs′4.任何流体的流动状态均可由雷诺准则数来判断。
当管内流体为紊流流动时,雷诺数()A.R e<2200 B.R e>2200C.R e=8800D.R e≥1045.衡量锅炉热经济性的指标是()A.锅炉效率B.锅炉可用率C.循环效率D.锅炉事故率6.锅炉引风机的作用是()A.将热空气从空气预热器送入制粉系统B.将磨煤乏气送入炉膛C.将外界冷空气送入空气预热器D.将烟气排入外界7.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过低会对机组造成的影响是()A.锅炉效率减小B.管道寿命减少C.安全阀起跳,造成工质损失D.汽轮机轴向推力增大128.当机组负荷突然降低、汽压升高时,汽包水位会产生的变化是( ) A.汽包水位先瞬时升高,再急剧下降 B.汽包水位先瞬时下降,再急剧升高 C.汽包水位升高D.汽包水位持续下降9.汽轮机喷嘴出口的蒸汽理想流速C 1t 为( )A.20t 10c )h h (2+-B. 2t 10c )h h (21+- C.2/c )h h (20t 10+-D.0t 10c )h h (2+-10.机组甩负荷时,汽轮机汽缸内壁表面产生的热应力为( ) A.拉应力B.压应力C.交变应力D.零11.在以下有关汽轮机滑参数停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汽轮机金属降温速率不超过1.5℃/minB.保持蒸汽温度低于调节级和中压第一级金属温度30~50℃C.随时投入法兰加热装置D.法兰进汽温度低于其金属温度80~100℃12.对于靠近江河湖海、水资源丰厚的凝汽式火力发电厂,其供水系统一般采用( ) A.直流(开式)供水系统 B.交流供水系统C.混合供水系统D.循环(闭式)供水系统13.已知某火力发电厂供给电网的功率为290MW 时,厂用消耗功率为30MW ,该厂的厂用电率为( ) A.9.375% B.10.345% C.11.538%D.90.625%14.大多数大中型水电厂发电机组的装置形式为( ) A.卧式 B.斜式 C.立式D.悬吊式15.某水轮机输入流量为2.5m 3/s ,漏流流量为0.1m 3/s ,则容积效率为( ) A.95.8% B.96.0% C.96.2%D.无法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发电厂动力部分一、引言发电厂是实现电力供应的重要设施,其中动力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力部分主要是指发电厂的发电机组及其配套设备,包括汽轮机、透平机、内燃机等。
本文将从动力部分的组成、工作原理、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动力部分的组成1. 发电机组发电机组是发电厂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由发电机和动力机组组成。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而动力机组则提供发电机所需的动力。
动力机组可以有多种形式,比较常见的有汽轮机、透平机和内燃机等。
2. 汽轮机汽轮机是发电厂中最常见和常用的动力机组。
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热能,使水转化为蒸汽并驱动汽轮机旋转,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
汽轮机具有转速高、效率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型的发电厂。
3. 透平机透平机是一种利用高速气流动能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
在发电厂中,透平机常用于燃气轮机发电。
燃气轮机将燃气与压缩空气混合并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流,经过透平机转动发电机发电。
透平机具有体积小、启动迅速等特点。
4. 内燃机内燃机是利用燃烧内燃机燃料产生的爆炸能将活塞转动,从而驱动发电机发电的一种动力机组。
内燃机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燃料,如汽油、柴油、天然气等。
内燃机具有启动迅速、运行稳定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小型发电厂和紧急备用电源装置。
三、动力部分的工作原理1. 汽轮机工作原理汽轮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当燃料燃烧后,高温高压燃气通过燃气管道进入汽轮机,在高速旋转的叶片上产生推力,推动汽轮机的转子旋转。
旋转的转子通过连接轴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发电机在转子旋转的过程中产生电力。
2. 透平机工作原理透平机利用高速气流动能产生动力。
燃烧后的燃气通过透平机内部的喷嘴,高速喷出并冲击到叶片上,将动能转化为旋转动力。
透平机的转子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旋转的转子带动发电机转子一起旋转,产生电力。
3. 内燃机工作原理内燃机通过燃烧内燃机燃料生成的爆炸能将活塞推动转动,进而带动连杆和曲轴旋转。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电厂动力部分试题课程代码:023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又没有能量传递的热力系叫做()A.开口系B.绝热系C.闭口系D.孤立系2.液体在表面上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A.蒸发B.过冷沸腾C.整体沸腾D.液化3.过热水蒸汽流经喷管进口截面时的压力为11.86MPa,欲使喷管出口气流不超过音速,其流经喷管的压力降最大不能..超过()A.5.171MpaB.5.384MpaC.6.476MpaD.6.689Mpa4.物体的导热系数是物体温度和物性的函数,通常按物体导热系数大小排列的顺序为()A.气体、固体、液体 B.固体、气体、液体C.液体、气体、固体D.固体、液体、气体5.物体的辐射和吸收在整个容积中进行的物质是()A.水B.空气C.炉墙D.钢管6.在燃煤的组成成分中,以下哪种组成成分是形成锅炉结渣的根源?()A.碳B.硫C.灰分D.水分7.高温过热器通常采用顺流布置是因为顺流布置可以()A.保证过热器运行安全可靠B.防止结渣C.节约金属受热面D.防止灰气流的冲刷磨损18.在影响锅炉运行的诸多因素中属于“内扰”的是()A.蒸汽流量变化B.过量空气系数变化C.蒸汽压力变化D.汽轮发电机组负荷变化9.在以下有关汽轮机的“静叶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蒸汽中的大部分热能在静叶片中被转换成动能B.蒸汽中只有少量热能在静叶片中被转换成动能C.蒸汽中的大部分动能在静叶片中被转换成机械能D.蒸汽中的大部分动能在静叶片中被转换成热能10.汽轮机调速系统的执行机构为()A.同步器B.主油泵C.油动机D.调节汽门11.机组运行时,若汽轮机各类保护装置中的任一保护动作,则()A.安全油压降低,主汽门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立即关闭B.一次油压降低,主汽门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立即关闭C.二次油压降低,主汽门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立即关闭D.三次油压降低,主汽门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立即关闭12.下述系统中不属于...凝汽式火力发电厂辅助生产系统的是()A.燃料输送系统B.灰渣输送和处理系统C.主蒸汽系统D.电厂循环供水系统13.已知某凝汽式发电厂在机组发出电功率30MW时,向电网供给电功率27MW,该厂厂用电率为()A.9.09%B.10%C.11.11%D.90%14.调节冲击式水轮机出力大小的部件是()A.针阀B.偏流器C.喷嘴D.机壳15.某水轮机组入口工作水头为35m,输入流量为1m3/s,水轮机组效率为0.7,则机组的发电功率约为()A.24.5kWB.50kWC.168kWD.240kW2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发电厂动力部分1. 动力系统概述发电厂的动力部分是发电厂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提供发电机组所需的能量,将能源转化为电能。
动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于发电厂的稳定运行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发电厂动力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常见问题。
2. 动力系统结构发电厂的动力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2.1 燃烧器燃烧器是动力系统的关键组件之一,负责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并燃烧产生热能。
常见的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石油等。
燃烧器的设计和调节对于燃烧效率和排放控制有着重要影响。
2.2 锅炉锅炉是转化热能为蒸汽能量的设备,是发电厂动力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
常见的锅炉类型包括煤炭锅炉、燃气锅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等。
锅炉通过加热水产生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产生电能。
2.3 发电机组发电机组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它由汽轮机和发电机两部分组成。
汽轮机利用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推动转子转动,而发电机则利用转子的旋转激发磁场产生电能。
2.4 辅助设备除了燃烧器、锅炉和发电机组外,动力系统还包括一系列辅助设备,如冷却系统、给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
这些设备的作用是确保主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发电厂的效率和可靠性。
3. 动力系统工作原理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燃料通过输送系统输送到燃烧器,与空气混合后在燃烧器中燃烧。
2.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锅炉中的换热器,在换热器中传递热能给水,使水变为高温高压蒸汽。
3.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的转子旋转,转子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4.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经过变压器升压后输出到电网,供给用户使用。
4. 动力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发电厂动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如燃料供应不稳定、锅炉结垢、设备故障等。
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4.1 燃料供应问题燃料供应不稳定会导致燃烧器无法正常运行,影响到发电厂的稳定发电。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增加备用燃料供应、提高燃料储备量和加强供应链管理等。
发电厂动力部分1.热力系:被人分割出来的、具体指定的热力学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
2.热力学中常用的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热力学能、焓、熵。
基本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
导出状态参数有热力学能、焓、熵。
3.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
(2)当一定量的热消失时,必然转换成数量相应的功;而消耗一定数量的功时,也将产生数量相应的热。
(3)热能与机械能之间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其实质是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
4.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量不可能自动地无偿地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
(2)不可能制造出一种循环工作的热机,只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任何变化。
(3)热功转换过程的方向性以及热功转换所需要的补偿条件。
5.水蒸气的5种不同的状态变化:(1)过冷水(未饱和水)状态;(2)饱和水状态;(3)温饱和蒸汽状态;(4)干饱和蒸汽状态;(5)过热蒸汽状态。
6.水蒸气定压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1)未饱和水预热阶段;(2)饱和水的汽化阶段;(3)干饱和蒸汽过热阶段。
7.降压蒸汽终压P1对热效率打的影响。
8.导热:指热量从物体内部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或者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递到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的另一物体的热量传递过程。
9.对流换热:流体流动时与所接触的固体壁面之间发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10.辐射换热:指物体之间辐射与吸收的总效果。
11.影响对流换热系数的因素:(1)流体的种类和性质。
(2)流动发生的原因。
(3)流体的流动状态。
(4)壁面的几何因素。
(5)流体有无相变。
12.吸收比α=1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反射比ρ=1的物体称为绝对白体,简称白体。
穿透比τ=1的物体称为绝对透明体,简称透明体。
13.换热器的分类有:表面式换热器、回热式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
14.锅炉设备由锅炉主体和辅助设备组成。
本体包括锅和炉,即锅炉的汽水系统和燃烧系统。
辅助设备包括辅助系统和附属设备,辅助系统有燃料供应系统、煤粉制备系统、给水系统、通风系统、水处理系统、除灰除尘系统、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测量及控制系统。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一、动力循环及其优化方法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包括汽轮机和发电机。
汽轮机是利用蒸汽推动旋转叶片以产生动力的原理,发电机则利用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产生电能。
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热力循环、汽轮机和发电机。
1.热力循环热力循环是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成蒸汽能的过程,其过程包括锅炉、汽轮机和凝汽器。
锅炉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发动机燃烧化石燃料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经过汽轮机驱动旋转叶片,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凝汽器的主要功能是将排出的低温蒸汽凝结成水再次送入锅炉循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汽轮机汽轮机是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关键环节。
汽轮机主要由旋转叶片、定子、固定叶片和旋转轴等组成。
当高温高压蒸汽通过固定叶片和旋转叶片时,叶片将产生一个静压力和动压力的作用力,从而驱动汽轮机旋转。
汽轮机的转速、功率和效率都是与进口蒸汽温度、压力、出口蒸汽湿度以及转速等相关。
3.发电机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部件。
发电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包括转子和定子。
当汽轮机的旋转叶片驱动转子旋转时,定子将因转子的旋转而产生的磁场发生变化而感应出电动势,从而产生电能。
热力发电厂的发电量主要取决于汽轮机的性能和发电机的质量。
为了提高热力发电厂的性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动力循环进行优化:1.提高燃烧效率。
燃烧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热力循环的效率。
为了提高燃烧效率,可以利用更先进的燃烧技术,通过追求更高的燃烧温度和压力来提高效率。
2.提高汽轮机效率。
汽轮机的效率受进口蒸汽温度、压力、出口蒸汽湿度以及转速等多种因素影响。
通过优化汽轮机叶片的形状、材料以及加工技术,可以提高汽轮机效率。
3.提高发电机效率。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部件,其效率直接关系到热力发电厂的发电量。
通过采用新型导线材料并优化其线圈的布局,可以提高发电机的效率。
二、热经济性的分析方法和提高措施热经济性是评价热力发电厂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发电厂动力部分第三版课程设计简介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发电厂动力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发电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从而为今后从事发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汽轮机系统、锅炉系统、热力系统。
其中,汽轮机系统主要讲解汽轮机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参数和调整;锅炉系统主要讲解蒸汽锅炉的原理、结构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热力系统主要讲解热力循环的原理和性能参数,以及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发电厂的动力系统。
第一章汽轮机系统1.1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汽轮机是一种能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力机械设备。
本节将主要讲解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汽轮机的结构、工作流程和热力循环等内容。
1.2 汽轮机的性能参数在汽轮机系统设计和优化中,了解汽轮机性能参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非常重要。
本节将介绍汽轮机的效率、功率、转速和排气温度等性能参数,以及如何计算和优化这些参数。
1.3 汽轮机调整汽轮机的调整是保证汽轮机运行稳定和高效的关键环节。
本节将介绍汽轮机调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汽轮机的启动和停止、负荷调整、调速和转矩控制等内容。
第二章锅炉系统2.1 蒸汽锅炉的原理和结构蒸汽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为蒸汽的设备,是发电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本节将介绍蒸汽锅炉的原理和结构,包括蒸汽锅炉的工作流程、燃烧系统、水循环系统等内容。
2.2 蒸汽锅炉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在蒸汽锅炉的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故障。
本节将介绍一些蒸汽锅炉的常见问题和故障,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例如蒸汽锅炉的爆管、炉渣积存等问题。
第三章热力系统3.1 热力循环的原理和性能参数热力循环是发电厂中能源转化的核心环节之一,对其进行理解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将主要讲解热力循环的原理和性能参数,包括热力循环中的各种热力机械设备、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等内容。
3.2 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热力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是发电厂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均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