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学 搓法
- 格式:ppt
- 大小:343.00 KB
- 文档页数:7
7种搓手的方法1. 基本搓手法基本的搓手法是我们常见的方式,它非常简单易学。
首先,将双手合十,掌心相对,然后用力搓动双手。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手部肌肉。
2. 推拿搓手法推拿搓手法是一种结合按摩和搓揉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放松手部肌肉。
首先,用拇指从食指根部开始向上推按食指内侧,再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推拿。
然后反方向进行推拿,重复数次。
3. 拇指搓揉法拇指是我们使用最频繁的手指之一,因此它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养。
使用拇指搓揉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拇指疲劳和紧张感。
首先,将一只手的四个其他手指弯曲并放在掌心,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在掌心中旋转揉动数次。
接着换另一只手进行同样的动作。
4. 摩擦搓热法摩擦搓热法是一种通过快速摩擦双手来产生热量的方法,可以帮助保暖和促进血液循环。
首先,将双手合十,掌心相对,并用力快速摩擦双手,直到感觉到热量产生。
然后将双手分开,感受到热气从中间散发出来。
5. 拍打搓手法拍打搓手法是一种通过拍打和轻敲双手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的方法。
首先,将双手合十,掌心相对,并用力轻拍和敲击双手背部、指尖以及掌心等部位。
重复数次,并逐渐加大力度。
6. 拉伸搓手法拉伸搓手法可以有效地舒缓手部肌肉紧张和僵硬感。
首先,将一只手的五个指头分别用另一只手的五个指头拉伸。
例如,用右手的食指拉伸左手的食指、中指拉伸左手的中指,以此类推。
每个动作保持数秒钟,并逐渐加大力度。
7. 点穴搓揉法点穴搓揉法是一种结合穴位按摩和搓揉的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手部不适。
首先,用拇指轻轻按压手背上的合谷穴(位于食指和拇指之间的凹陷处),然后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数次。
接着换另一只手进行同样的动作。
以上是7种搓手的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效果,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搓手。
无论是在工作中长时间使用键盘,还是在寒冷天气中需要保暖,这些搓手方法都能帮助你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感,让你感受到舒适和放松。
同学们好,我们这堂课来学习比较重要的推拿手法!首先我们看推法。
推法是指用掌、指、肘着力于施术部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的手法,又名平推法,本法特点压力较大,刺激量适中,可用于全身各部位。
我们看【动作要领】1.掌推法以掌根处着力于施术部,腕关节背伸,肘关节伸直。
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施力,使掌根部向前做单方向直线推进。
2.指推法以拇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余四指置放于相应的位置以固定助力,腕关节略屈,拇指及腕部主动施力,做短距离单方向直线推进。
推法还可用食、中、无名指并拢,以其指端部或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进行操作,称为三指推法。
3.肘推法屈肘,用尺骨鹰嘴突起处着力于施术部,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和前臂主动施力,使尺骨鹰嘴突起处(肘尖)向前做单方向直线推进。
也可以用另一侧手掌扶握住屈肘侧拳顶以助力,其运动方向向后做直线拉推。
我们看【注意事项】1.着力处要紧压在施术部,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要平稳,只能做单方向直线推进。
2.不能推破皮肤。
可使用滑石粉等介质以免损伤皮肤。
我们看【临床应用】本法具有舒筋活络,消肿散结,活血祛瘀的作用。
指推法常在面部、项部、手部和足部或局部腧穴上操作;掌推法常在背腰部、胸腹部及四肢部操作;肘推法常在背部脊柱两侧及股后侧操作。
临床多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病、失眠、腹胀、便秘、食积、癃闭、腰腿痛、腰背筋膜炎、风湿痹痛、感觉迟钝等病证。
接下来,我们看搓法。
搓法是指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并着力于施术部相对用力做快速的交替搓动的手法。
本法特点舒适轻快,柔和松散,多用于四肢部。
我们看【动作要领】1.医者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施术部,嘱患者肢体放松。
2.以肘关节和肩关节为支点,前臂与上臂部主动施力,两手掌做反方向的快速的搓动,要求快搓慢移,同时由上向下缓慢移动,如此反复操作数遍,不可反方向操作。
我们看【注意事项】1.操作时动作要协调连贯、一气呵成。
搓法动作中含有擦、揉、摩等多种手法成分,应细心领会。
搓动时掌面在施术部有小幅度缓慢位移,患者应有较强的松软快感。
搓法:推拿按摩手法详解导读:搓法:推拿按摩手法详解搓法,可以看作是以两手同时作相反方向用力的掌揉法,即以双掌夹住肢体,作轻快的来回搓揉。
搓法是一种辅助手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放松肌肉的功效。
一般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
1.手法、要领和适应部位(1)操作手法术者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作方向相反的快速搓动。
搓四肢时可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
以上肢部搓法为例:病人手臂放松,自然下垂。
医者站于一侧,上身略前俯,用双手夹持其上臂,相对用力作一前一后的搓揉,边搓边向指端方向移动,如此往返数次。
如图2—1—21所示。
(2)动作要领①搓揉动作应轻快柔和,频率约每分钟180~220次。
双手来回搓动要快,上下移动要慢。
②双手相对用力轻童须适宜,用力过轻则来回搓动时手掌与体表之间会产生滑动,不能带动深层组织一起揉动,达不到放松的目的。
所以搓法操作的力度应保持在既能保证搓揉动作灵活自如,又能带动病人深部组织为宜。
(3)适应部位搓法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以上肢最为常用。
在肩部操作常与揉法结合,称搓揉肩部,又称抱揉肩部。
搓法一般用作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功效。
2.临床举例(1)肋间神经痛①病人俯卧,医生先按揉两侧支沟、阳陵泉,以疏通经气,然后以掌根自上而下按压胸椎,疏通督脉,再以拇指按揉疼痛节段上夹脊穴、背部穴。
②病人侧卧,患侧在上。
医生以拇指指腹沿病变肋间隙自后向前按揉、弹拨,以活血通络,往返3遍。
最后搓胁肋,理气宽中。
(2)肥大性关节炎医生在病人关节先用滚法,边滚边配合关节的被动运动,然后用按法施于压痛点,拿压痛点周围肌群,再于患病关节及周围肌群施以搓法结束。
3.注意事项本法在使用时注意用力柔和、均匀,让病人感到治疗后的轻松感。
【本文标签】。
搓法的功能主治1. 缓解疲劳•搓法是一种传统的按摩手法,通过用手指或手掌在特定部位来回揉搓,可以有效地缓解疲劳感。
这是因为搓法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养分的供应,帮助身体恢复和排毒。
2. 舒缓肌肉酸痛•经常进行搓法按摩可以舒缓肌肉酸痛的症状。
肌肉酸痛通常是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剧烈运动后肌肉疲劳引起的。
搓法按摩可以刺激局部的肌肉和神经,促进肌肉的松弛和恢复,减轻酸痛感。
3. 改善血液循环•搓法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的流动。
当被按摩部位的血液流动增加时,可以增加氧气和养分的输送,加速新陈代谢,帮助细胞修复和再生。
同时,通过增加淋巴液的流动,可以促进废物的排除,清除体内毒素。
4. 缓解关节疼痛•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或由于某些疾病导致关节疼痛。
搓法按摩可以通过增加关节周围的血液流动,减少关节的炎症和肿胀,从而缓解关节疼痛。
同时,搓法按摩还可以促进关节液的分泌,润滑关节,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5. 提高免疫力•搓法按摩可以刺激淋巴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排毒系统之一,通过搓法按摩,可以增加淋巴液的流动,帮助排出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6. 促进睡眠•搓法按摩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和神经,减轻身体的压力和疲劳感,帮助人们更快地入睡并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搓法按摩还可以刺激脑部释放内啡肽等神经传递物质,产生放松和舒适的感觉,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7. 缓解头痛和眼疲劳•搓法按摩可以缓解头痛和眼疲劳的症状。
通过按摩头部和颈部的穴位,可以舒缓紧张的肌肉和减轻头痛的感觉。
同时,搓法按摩可以刺激眼部周围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和眼部肌肉的放松,减轻眼睛的疲劳感。
8. 改善肠胃消化功能•搓法按摩也可以促进肠胃的消化功能。
通过按摩腹部的穴位,可以刺激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
同时,搓法按摩还可以减少胃部的胀气和不适感,缓解胃痛和胃酸倒流等消化问题。
9. 缓解压力和焦虑•搓法按摩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的症状。
《推拿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0题,20分)1、紧推慢移:紧推是指腕部的摆动频率较快,可达120~160次/分;慢移是指拇指在治疗部位上移动的速度要慢,指下不可出现滑动或摩擦。
2、按一揉三:重按一下,轻揉三下,形成有规律的按后即揉的连续手法操作。
3、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一定的治疗部位,相对用力地做快速地动,并同时上下往返移动。
4、按而留之:当按压力达到所需的力度后,要稍停片刻。
5、摩法:用指或掌在患者体表做环形而有节律的轻抚摩动。
6、抹法:用拇指罗纹面或掌面在治疗部位做上下或左右直线或曲线的移动,称为抹法,分为指抹法与掌抹法两种。
7、以痛为俞,不痛用力:在患处找到某一体位时最疼痛的一点,医者即以拇指罗纹面按住这点不放。
随后,转动患部肢体,在运动过程中,找到并保持在指面下的痛点由痛变为不痛的新体位,以轻柔、均匀的指力,在已转化为不痛的原痛点上,作平推或扣拨,以达到减轻或消除疼痛、麻木等不适的效果。
8、水底捞月:用拇指罗纹面沿着手掌边缘在患儿小指根和掌心内劳宫之间进行运法操作。
9、拨法:以拇指、手掌或肘深按于治疗部位,进行单向或往返的移动,称为拨法,又称“拨络法”“指拨法”“弹拨法”等。
10、拍法:用虚掌拍打受术者体表的方法,称拍法。
11、揉法: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手指罗纹面等部位着力,吸定于体表治疗部位上,带动皮肤、皮下组织一起,做轻柔和缓的患旋动作,成为揉法。
12、推拿:是中医临床学科中的一门外治法,是中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的防治手段主要是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
13、捣法:用中指指端或示指、中指屈曲的指间关节,做有节奏的叩击穴位的方法,称为捣法。
14、按法:以指或掌着力于体表,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
15、捏法: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用力挤压受术部位的手法。
16、寸劲:短促之力。
17、膏摩:用中药配方制成膏剂涂于体表的治疗部位上,施行按摩手法,发挥按摩和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以达治病目的的方法。
实用推拿按摩基本手法十七种——7-9种推拿手法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
因撞击、扭挫、跌损等而引起疼痛时,人们会很自然地用自己的双手去抚摩、按压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或通过摩擦身体以抵御寒冷。
在长期的实践中,推拿手法从原来简单的下意识动作,发展成为需要经过刻苦训练才能掌握的一种具有高度技巧性的医疗运动,成为中医学中别具特色的一种治疗保健方法。
7. 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或以单手、双手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做交替搓动或往返搓动,称为搓法。
包括夹搓法和推搓法两种。
搓法【适用部位】夹搓法适于四肢部、胸肋部;推搓法适于背腰部及下肢后侧。
【作用】主要用于肢体酸痛、关节活动不利等病症。
8. 抹法抹法用拇指指纹或掌面在体表做上下、左右及弧形曲线的抹动,称为抹法。
抹法为一指禅推拿流派的辅助手法,它实际是成人推拿所用推法——平推法与小儿推拿所用的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及合推法的综合动作。
主要分为指抹法与掌抹法两种。
抹法【适用部位】指抹法适于面部、手足部;掌抹法适于背腰部、四肢部。
【作用】主要用于感冒、头痛,面瘫及肢体酸痛等病症。
9. 按法以手指或手掌按压体表,称按法,具有刺激强但舒适的特点,易于被人接受。
按法又常与揉法相结合,组成“按揉”复合手法。
分为指按法和掌按法两种。
按法【适用部位】指按法适于全身各部,尤以经络、穴位常用;掌按法适于背部、腰部、下肢后侧以及胸部、腹部等面积较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
【作用】按法常用于头痛、腰背痛、下肢痛等各种痛症以及风寒感冒等病症。
五步揉搓法操作及评分标准
概述:
五步揉搓法是一种常用的按摩技巧,在推拿理疗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五步揉搓法的操作步骤以及评分标准。
操作步骤:
步骤一: 准备工作
在进行五步揉搓法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确认按摩区域、准备按摩所需材料等。
步骤二: 热身按摩
首先进行热身按摩,目的是为了放松按摩区域的肌肉和组织,增加血液循环。
可以使用掌心或指腹轻柔按摩,重点放在按摩区域的表面。
步骤三: 揉搓操作
在热身按摩后,开始进行揉搓操作。
将手指和手掌放在按摩区
域上,并用适量的力量进行揉搓。
揉搓的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揉搓。
步骤四: 压迫按摩
在揉搓操作后,可以使用适度的力量进行压迫按摩。
通过用手
指或拇指对按摩区域进行压迫,可以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和松弛肌肉。
步骤五: 放松按摩
最后进行放松按摩,目的是让按摩区域的肌肉和组织得到休息
和恢复。
可以使用轻柔的手势进行按摩,重点放在按摩区域的表面。
评分标准:
1. 操作技巧: 根据操作的流程和手势是否准确、灵活,给予评分。
2. 力度掌握: 根据揉搓、压迫和放松的力度是否适中,给予评分。
3. 效果: 根据按摩后的效果,如肌肉是否放松、血液循环是否改善等,给予评分。
总结:
五步揉搓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按摩技巧,通过准确的操作和适度的力度,可以达到放松肌肉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在进行五步揉搓法时,需要根据操作步骤和评分标准进行规范操作和评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