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前言中国东部地区主要是浙江、江苏、上海还有安徽等地,因为出于长江中下游,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北面和南面都是丘陵,中间也会掺杂点丘陵。
具体分类如下:1.东北地区(3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2.华北地区(2省2市1区):山西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3.华东地区(6省1市):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上海市;4.华中地区(3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5.华南地区(2省1区):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6.西北地区(3省2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西南地区(3省1市1区):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8.港澳台地区(1省2区):台湾省(隶属华东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隶属华南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隶属华南地区)。
东部: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上海七个;中部: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三个;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云南、四川、贵州、重庆、西藏十个。
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州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云南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东经73°40’到135°05’,北纬18°03’到53°45’之间,南北跨度大约为3,900公里,东西跨度大约为5,500公里。
它地跨东经170度,西接阿尔泰山,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北毗邻蒙古、俄罗斯和朝鲜。
中国的疆域很大,是亚洲甚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总面积为9,596,961平方千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四个层次: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23个省(包括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及1个省级行政单位)和4个直辖市,这些地区又被分为333个地级行政单位(市、地区或州)和2,851个县级行政单位(县、市辖区、区、旗)。
最高层次是省级行政单位,它们是由各自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组成。
每个省都由省主席领导,也被称为省长。
当地的自治区和直辖市由自治区主席或市长领导。
有些省份,如山东省、湖南省等是由多个地级行政单位组成的。
而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则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下分辖若干的县级行政单位。
地理位置和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占据了亚洲的东部和中部,这也是中华民族广袤的疆土所在。
中国南部的湿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在纬度上相当于北部的沙漠地区,因此中国拥有的气候类型也十分复杂。
由于中国的地理疆域十分广阔,各个地区的自然地形和天气条件各不相同。
这种多样性的地域分布导致了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中国的地形和地貌大致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盆地和海岸等七种。
高原和山地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40%以上,其余三种地形类型包括基本农田面积和人口的居住比重最高,其中平原地区的粮食产量最高。
由于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并且人口众多,一直存在着自然和人为灾害,例如洪水、地震、滑坡和污染等。
为了适应中国独特的地理特点,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就已经了许多抵御灾害的经验和方法。
中国地理划分线
中国是一个面积广阔的国家,拥有多样的地理特征和景观。
为
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地理划分,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
地理区域。
1.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地理区域之一,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
这个地区以其壮丽的山脉、深邃的峡谷和多样
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2.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干旱地区,包括甘肃、宁夏、
青海、陕西和新疆。
这里的地貌以高原、沙漠和戈壁为主,还有壮
丽的自然景观如祁连山、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3. 北方平原:北方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农业区域,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新疆伊犁河谷。
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拥
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
4.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包括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
华中地区包
括湖北、湖南和河南,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而著
名。
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浙江和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
地区之一。
5.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是中国
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与港澳地区有密
切的经济联系。
6. 西南诸岛:中国的西南诸岛包括台湾、海南和南海诸岛。
这
些岛屿拥有优美的海滩、珊瑚礁和热带气候,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这只是中国地理划分的一个简单概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
特点和资源。
通过了解中国地理的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
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
注意:以上内容为创作,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社会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社会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国家,位于东亚大陆的东部边缘,南海、东海和黄海环绕其南部和东部海岸线。
社会中国由23个省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行政区划系统。
一、行政区划社会中国的行政区划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五个主要地理区域。
每个地理区域下又有若干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1. 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社会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外贸和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
2. 中部华中地区: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和江西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社会中国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基地。
3.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复杂,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旅游潜力。
4.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省份。
这个地区是社会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发源地之一。
5.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处中国的边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地理位置社会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濒太平洋,西邻欧亚大陆,南界印度洋。
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东亚地区的重要枢纽,也是连接亚洲与其他大洲的桥梁。
社会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它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的繁荣和稳定。
社会中国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和稀土等。
这些资源的分布也对社会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社会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具有多样性和重要性。
各个行政区域在地理位置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特色,这也为社会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挑战。
只有合理充分发挥好各个行政区域的优势,才能实现社会中国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中南地区:包含华南地区和华中地区,其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为华中地区,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澳门为华南地区。
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地区:江、浙、沪、福建、台湾华北地区:指位于中国北部的区域。
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中国的广大区域。
现时在政治、经济层面上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共计5个省级行政单位。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即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等四盟(市)。
政治上一般上把整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即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四盟(市)也列入华北地区。
地理意义的现代华北指的是包括黄土高原,南起秦岭—淮河,北至长城—燕山。
其中,华北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系冲积平原,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黄海。
华中地区:中国传统的地理大区,或称“中部地区”。
华中三省包括: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
在全国的交通地理位置中占有重要作用。
不仅有多处名胜古迹,还有像武汉,长沙等大都市。
华中地区常与华南地区合称中南地区。
现时属于中国经济地理上第二阶梯的中部经济区。
华南地区:现指中国南部地区,是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
而民间的“华南地区”则有多种说法,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华南地区,包括中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广义自然地理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中南部、台湾省区。
华南地区位于我国最南部。
北与华中地区相接,南面包括辽阔的南海和南海诸岛,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相望。
西南界线是我国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的边界。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和依据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是指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四大地理分区的范围和依据如下:
- 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东北三省和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大部分、北京和天津),还包括甘肃的东南部,内蒙古的东北部、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
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0%,人口较多,约占中国人口的43%。
- 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西南三省一区一市,沿海四省等(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四川大部分、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广东、福建、海南、台湾、香港、澳门)。
南方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5%,人口众多,约占全国的52%。
- 西北地区:大兴安岭、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
包括新疆、内蒙、宁夏、陕西和甘肃的西北部。
西北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33%,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占区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 青藏地区: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分。
青藏地区面积约占中国总面积的22%,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方。
四大地理分区的划分综合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反映了中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
高二地理: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与十大口诀
一、我国四大区域划分及特征
1. 东部沿海地区
•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份。
这一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达的城市。
其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创新成果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和对外交往的窗口。
2. 中部地区
•特征: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省份。
这一地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工业基础,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工业中心。
3. 西部地区
•特征: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等省份。
这一地区地势高原和山地居多,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较为落后,但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国家的扶持下,西部大开发战略得到了大力推进。
4. 西南地区
•特征: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份。
这一地区地势复杂多样,有高山、高原和盆地等地貌类型。
西南地区气候条件适宜,云雾弥漫,植被丰富。
这一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如草药和特色农产品。
西南地区还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区域,有着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二、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十大口诀
1.。
东西中东北划分依据“东西中东北划分依据”,即是指将整个中国划分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根据。
在中国古代,这种划分依据并不明确,但是一般有几种共同的想法:一是根据地理位置来划分;二是根据历史上的界定来划分;三是根据文化特征来划分;四是根据经济状况来划分。
1、基于地理位置的划分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东部一般指靠近太平洋、有海岸线的中国东部省份,主要有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台湾等地;西部一般指靠近青藏高原、有高原地形的中国西部省份,主要有新疆、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地;中部指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的省份,主要有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东北指靠近日本海、有多处沿海的东北省份,主要有黑龙江、吉林、辽宁。
2、基于历史界定的划分根据历史上的界定来划分,东部指的是明朝时期的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等地;西部指的是明朝时期的西藏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地;中部指的是明朝时期的江浙沪地区,主要有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东北指的是明朝时期的东北地区,主要有黑龙江、吉林、辽宁。
3、基于文化特征的划分根据文化特征的划分,东部一般指那些受文化影响较大的地方,有较强的汉族文化特色,比如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台湾等地;西部一般指那些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较大的地方,有较强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比如新疆、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地;中部指的是那些受文化影响较大的地方,有较强的汉族文化特色,比如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而东北则是一个独特的地区,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有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4、基于经济状况的划分根据经济状况的划分,东部一般指那些经济发达、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比如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台湾等地;西部一般指那些经济落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比如新疆、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地;中部指的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比如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而东北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拥有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如何划分中国华北华东东北华南华中西南西北几大区域中国地理区划一般按照经济、文化、自然等方面的特征来进行划分。
以下是对中国华北、华东、东北、华南、华中、西南、西北几大区域的详细划分:1.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中的部分地区。
这个地区的特点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而多雨。
这里有长城、颐和园等历史文化名胜,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中心之一2.华东地区华东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
这个地区是中国的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之一、这里有苏州、杭州、南京等历史名城,以及上海的现代化都市。
华东地区的气候多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既有温带气候,也有亚热带气候。
3.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这里的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且严寒,夏季短暂而凉爽。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靠近俄罗斯和朝鲜,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
这个地区的经济以重工业为主,有辽宁大连港、黑龙江哈尔滨等重要城市。
4.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包括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这个地区的气候以亚热带气候为主,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华南地区经济发达,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也是中国的经济大区之一、这里的文化也独具特色,有岭南文化和潮汕文化等。
5.华中地区华中地区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以及江西省的部分地区。
这个地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武汉、长沙、郑州等重要城市。
华中地区是中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也有一些重要的工业基地,如武汉的钢铁和汽车制造业。
6.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以及重庆市。
这个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有大巴山脉、青藏高原等,也有长江和岷江等重要河流。
西南地区的气候以亚热带和高原气候为主,气温适宜。
这里自然风景优美,有九寨沟、峨眉山等著名景点。
我国东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科学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发布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现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