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及主要产品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44.50 KB
- 文档页数:34
煤化工(化工技术)—搜狗百科中国煤化工开始于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形成了完整的煤化工体系。
进入20世纪,许多以农林产品为原料的有机化学品多改为以煤为原料生产,煤化工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石油化工发展迅速,很多化学品的生产又从以煤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从而削弱了煤化工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全球石油市场的动荡和石油价格的攀升,煤炭作为储量巨大并且可能替代石油的资源重新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煤中有机质的化学结构,是以芳香族为主的稠环为单元核心,由桥键互相连接,并带有各种官能团的大分子结构,通过热加工和催化加工,可以使煤转化为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
世界上生产的煤,主要用作电站和工业锅炉燃料;用于煤化工的占一定比例,其中主要是煤的焦化和气化。
80年代世界焦炭年产量约340Mt,煤焦油年产量约16Mt(从中提炼的萘约1Mt)。
煤焦油加工的产品广泛用于制取塑料、染料、香料、农药、医药、溶剂、防腐剂、胶粘剂、橡胶、碳素制品等。
1981年,世界合成氨总产量95.3Mt,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
以煤为原料生产的氨只约占10%;自煤制合成甲醇的比例也很小,仅占甲醇总产量约1%。
美国煤化工1984年美国用煤717.7Mt,其中用于炼焦的占5.5%,达39.5Mt。
炼焦副产的苯占苯总产量的9%,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生产的醋酸乙烯在其总产量中占8%。
1984年美国建成由褐煤气化再甲烷化生产高热值城市煤气的工厂,日加工褐煤22kt,产气3.89Mm。
同时,又在煤气化和液化方面,进行了不少新工艺试验。
联邦德国煤化工1984年联邦德国用煤84.8Mt(不包括褐煤),炼焦用煤占32.6%,为27.6Mt,煤焦油年产量约 1.4Mt。
全国钢铁等企业的焦炉生产的煤焦油集中到五个焦油加工厂进行加工,生产的化学品达500多种。
电石乙炔化工方面曾有很大发展,当前在技术上仍有改进。
在煤的加压气化和直接液化研究方面也有一些新的进展。
煤化工知识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
简介chemical processing of coal经化学方法将煤炭转换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化工、能源产品的工业。
包括焦化、电石化学、煤气化等。
随着世界石油资源不断减少,煤化工有着广阔的前景。
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
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
在煤化工可利用的生产技术中,炼焦是应用最早的工艺,并且至今仍然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的气化在煤化工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于生产各种气体燃料,是洁净的能源,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煤气化生产的合成气是合成液体燃料等多种产品的原料。
煤直接液化,即煤高压加氢液化,可以生产人造石油和化学产品。
在石油短缺时,煤的液化产品将替代目前的天然石油。
发展运用煤化工开始于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形成了完整的煤化工体系。
进入20世纪,许多以农林产品为原料的有机化学品多改为以煤为原料生产,煤化工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石油化工发展迅速,很多化学品的生产又从以煤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从而削弱了煤化工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
煤中有机质的化学结构,是以芳香族为主的稠环为单元核心,由桥键互相连接,并带有各种官能团的大分子结构,通过热加工和催化加工,可以使煤转化为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
焦化是应用最早且至今仍然是最重要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制取冶金用焦炭,同时副产煤气和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烃。
煤气化在煤化工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及各种燃料气,也用于生产合成气;煤低温干馏、煤直接液化及煤间接液化等过程主要生产液体燃料。
加工过程煤中有机质的化学结构,是以芳香族为主的稠环为单元核心,由桥键互相连接,并带有各种官能团的大分子结构(见煤化学),通过热加工和催化加工,可以使煤转化为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
煤化工主要生产产品煤化工主要生产产品:化肥,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炸药,染料,医药等多种重要化工原料,还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途径。
煤化工主要是通过焦化,气化,干馏的方法产品各种煤化工产品。
焦化的主要产品是冶金用焦炭,同时副产煤气和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烃。
煤气化,主要产品为城市煤气及各种燃料气,以及合成气;煤低温干馏、煤直接液化及煤间接液化等主要产品为人造石油和液体化学产品。
制取冶金用焦炭,同时副产煤气和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烃。
煤气化在煤化工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及各种燃料气,也用于生产合成气;煤低温干馏、煤直接液化及煤间接液化等过程主要生产液体燃料。
煤基甲醇生产甲醇等化学物质,是煤化工的又一重要方向。
煤炭是国内生产甲醇的主要原料,煤基甲醇产量约占总产量的70%以上。
今后甲醇消费仍然以化工需求为主,需求量稳步上升作为汽油代用燃料,主要方式以掺烧为主,局部地区示范和发展甲醇燃料汽车,消费量均有所增加。
预计几年后中国国内甲醇生产、消费量将达到平衡,国内生产企业之间、国内甲醇与进口甲醇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降低生产成本对市场竞争显得更为重要。
发展甲醇下游产品是未来发展方向。
甲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下游产品有醋酸、甲酸等有机酸类,醚、酯等各种含氧化合物,乙烯、丙烯等烯烃类,二甲醚、合成汽油等燃料类。
煤气化-合成氨通过煤气化-合成氨制造化肥,是煤化工的又一途径。
受国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制约,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预计占到60%以上。
煤化工联产煤化工联产是指不同煤化工工艺或煤化工与其他工艺的联合生产,煤化工联产是今后产业进步的方向。
它的意义是可以回收、利用废弃或排放的资源或能源,同时实现污染治理。
如废渣制建筑材料,废气燃烧或转化生产电力、热力等。
还可以通过集成、优化不同工艺,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如化工合成与联合循环发电联产。
同时,灵活生产和适应市场需求,如生产电力、热力与生产液体燃料联产。
煤化工简介,什么是煤化工,煤化工有什么特点?下面让我们来做个介绍。
现在煤化工项目炙手可热,许多企业都纷纷计划上马煤化工项目,煤化工项目主要包括三部分,煤制甲醇,煤制油(直接和间接),甲醇下游产品(主要包括烯烃、二甲醚、醋酸、甲醛、醚基燃料、甲醇燃料M10,M15,M90等、燃料添加剂,精细化工)。
煤的液化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液化。
即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把煤先磨成粉,再和自身产生的液化重油配成煤浆,在高温和高压下直接催化加氢裂化,将煤转化成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的工艺过程。
其工艺特点为,对煤种要求较为严格,但热效率高,液体产品收率高。
1吨无水无灰煤可产500公斤-600公斤油,加上制氢用煤,约2.5吨-2.8吨原煤产1吨成品油。
另一种是间接液化。
即将煤气化制得合成气以后,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油品和化学品。
其工艺特点为,适用煤种广,总效率较低、投资大。
约3.5吨-3.8吨原煤,产1吨成品油。
此外,间接液化还有利用甲醇为中间产物合成汽油。
我国研究煤炭液化技术的机构有两家,一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负责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引进和研究;另一家是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负责间接液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国外间接煤制油技术成熟,主要是德国、南非、美国。
1923年,德国化学家首先开发出了煤炭间接液化技术。
上世纪40年代初,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德国曾建成9个间接液化厂。
二战以后,同样由于廉价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上述工厂相继关闭和改作它用。
之后,煤间接液化技术不断进步。
但由于煤炭间接液化工艺复杂,初期投资大,成本高,除了南非之外,其他国家对煤炭间接液化的兴趣不如对直接液化的兴趣大。
南非开发煤间接制油主要是由于在当时的环境下,南非黑白种族冲突严重,西方国家对南非采取禁油制裁,南非在不得以情况下寻求新的油品发展道路。
南非萨索尔公司应运而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1955年建成第一座由煤生产燃料油的工厂。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萨索尔公司又于1980年和1982年相继建成两个煤制油厂。
通俗易懂讲解煤化工煤化工是利用煤炭作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和物理过程转化为化工产品的行业。
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而煤化工则是将煤炭转化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能源的利用和化学品的生产。
煤化工的主要过程包括煤气化、煤炭液化和煤炭气化。
煤气化是将煤炭在高温和压力下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生成合成气体的过程。
合成气体主要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可以用于生产合成油、合成天然气和合成醇等燃料和化工原料。
煤炭液化是将煤炭在溶剂或催化剂的作用下,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液化煤主要用于生产燃料油和化工原料。
煤炭气化是将煤炭在高温和高压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合成气体的过程。
合成气体可以用于生产合成油、合成天然气和合成醇等燃料和化工原料。
煤化工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
其中,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气是煤化工的重要应用领域。
煤制油是将合成气体通过催化剂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可以生产出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等燃料。
煤制天然气是将合成气体通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处理,去除杂质和硫化物,得到高纯度的天然气。
煤制天然气可以替代传统天然气,用于供暖、发电和工业用途。
煤化工还可以生产出一系列化工原料和化学品。
比如,通过合成气体可以生产甲醇、乙醇、丙醇等醇类化合物,用于制造溶剂、塑料和涂料等化学品。
通过液化煤可以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化合物,用于制造染料、合成纤维和橡胶等化学品。
煤化工在能源转化和化学品生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煤化工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这一丰富的资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化学品的多样化生产。
与此同时,煤化工也可以减少对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和化工原料的供应稳定性。
此外,煤化工还可以减少煤炭的排放和污染,实现煤炭清洁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煤化工是将煤炭转化为化工产品的重要技术领域。
通过煤气化、煤炭液化和煤炭气化等过程,可以生产出合成气体、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等产品。
煤化工及主要产品介绍什么是煤化工?煤化工是利用煤作为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并生产出各种化学产品的过程。
煤作为一种丰富的化石燃料,可以通过加工转化成多种有价值的化学产品。
煤化工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学工业、材料科学等领域,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煤化工的主要产品煤炭气化产物煤炭气化是将煤在高温下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产生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过程。
合成气是煤化工的重要中间产品,可以用于合成化学品、燃料和能源生产。
根据不同的气化技术和煤种,合成气的组成和比例可能有所不同。
煤焦化产物煤焦化是将煤在高温下进行脱挥发的过程,产生焦炭、煤焦油和煤气。
焦炭是一种含碳高达90%以上的固体燃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制造业等领域。
煤焦油是一种黑色油状物质,可用于制造沥青、涂料、油墨等产品。
煤气则可以用于供热或作为燃料使用。
煤基液体燃料煤基液体燃料是通过煤转化工艺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
煤基液体燃料主要包括煤油、煤制柴油和煤制润滑油等。
这些液体燃料在化学性质和燃烧性能上与石油产品相似,可以用于代替石油燃料,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煤基化学品煤基化学品是利用煤或煤炭气化产物作为原料生产的化学品。
煤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橡胶、染料、涂料、肥料等领域。
煤基化学品在石油基化学品之外提供了另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品来源,并且可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
煤基新材料煤基新材料是利用煤资源生产的新型材料。
煤基新材料主要包括煤基活性炭、煤基石墨等。
煤基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孔隙度和吸附性能的材料,可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脱硫等领域。
煤基石墨是一种高纯度的石墨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可用于制造电池、导电材料等。
结束语煤化工是一项重要的产业,在能源和化学品供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煤化工技术,煤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并转化为各种有价值的产品。
煤化工产品包括煤炭气化产物、煤焦化产物、煤基液体燃料、煤基化学品以及煤基新材料等,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学工业、材料科学等领域。
现代煤化工六大产业——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乙醇+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甲醇现代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采用新型、先进的化学加工技术,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或中间产品的过程,主要包括以煤气化、液化为龙头生产合成天然气、合成油、化工产品等的能源化工产业。
具体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阶煤分质利用、煤制化学品以及多种产品联产等领域,不包括传统煤化工产业。
从国家政策定位来看,发展现代煤化工是我国长期的发展战略。
目前国家也正在一定管控下积极推进。
现代煤化工主要指: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煤制芳烃等五大产品。
2016年中国的原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了65%,2017年达到了近70%,发展现代煤化工是中国实现石油替代的必然选择。
中国对石油替代的煤化工产品定位主要是燃料和大宗石化产品,技术特征为甲醇、合成气催化转化的低碳催化过程。
煤制烯烃就是生产乙烯和丙烯再加工成聚乙烯、聚丙烯、乙二醇、EVA和乙丙橡胶等下游衍生物。
但目前已经投产、在建和拟建项目的下游产品主要为聚乙烯和聚丙烯,因此本报告的主要研究对象也为这两种产品。
经过2010年以来煤制烯烃示范项目的运行,甲醇制烯烃技术已经得到成功验证。
煤制聚烯烃项目上马热情高涨,截止到2017年底,煤/甲醇制聚烯烃的能力达到了1106万吨,按照目前在建项目计算,2020年前该路线能力将达到1522万吨。
面对煤制烯烃的迅猛发展以及2014年下半年以来油价从100美元/桶以上快速下跌至2017年的主流45-55美元/桶。
煤制烯烃目前生存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煤制乙二醇在2009年初被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煤制乙二醇的竞争对手不仅包括国内的一体化石化企业,也包括中东地区以低价乙烷或者石脑油生产乙二醇的企业。
2016年中国乙二醇进口量757万吨进口依存度达60%,2017年乙二醇进口达到875万吨。
其中,2016年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为487万吨,2017年进口贸易方式为617万吨,也就是国内货源能够替代的进口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