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汽车官网数据洞察白皮书
- 格式:pdf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9
懂车帝:2020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与用户洞察报告懂车帝联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0上半年汽车市场与用户洞察报告》显示,今年行业整体经历了“寒冬加剧”和“市场回暖”两大关键词,3月以来市场迎来V字反弹,但6月经销商经营压力增大,不容乐观。
前5个月2000家经销商退出经营新一线城市购车用户迅速崛起《报告》从车企、经销商、用户等角度分别进行了洞察。
《报告》显示,年初受疫情影响,车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仅上半年,全球就有超过100家品牌工厂停工,超3000家零部件企业停产。
停工停产、线下消费场景缺失成为今年上半年车市困境根源,这也导致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快。
在寒冬之下,头部车企更具抗压优势。
与车企相比,疫情对线下场景的冲击,让原本就背负沉重经营压力的经销商雪上加霜,库存压力是摆在经销商面前的头等难题。
随着市场逐渐回暖,流通协会预计,因前期压抑的购车需求部分在五六月已经释放,7月份市场销量或将环比小幅下降,对经销商来说情况尚不乐观。
《报告》统计多方数据显示,仅今年前5个月就有超过 2000家经销商退出经营,达到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二。
同时,市场消费侧也传递出一些较为乐观的信息。
《报告》显示,随着疫情影响不断弱化,用户购车需求呈现升级态势,新一线城市和中高端市场正在迎来发展机遇。
用户购车意向,高于比去年往期三倍之多。
获客场景线上迁移经销商开播占比高达88%受疫情影响,线下场景缺失,无论消费者还是经销商,都在往线上转移。
居家隔离后,汽车直播的开播数和观众人数都迎来了爆发性增长。
即使在线下场景复苏、经销商压力有所缓解的情况下,经销商直播也已常态化。
对于他们来说,直播间的互动、领券等功能可有效缩短用户决策链路。
数据说明,2020上半年汽车直播的看播人数增长9倍,直播用户中经销商主播占比高达88%。
看播用户的高度精准,也为获客场景向线上迁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报告》显示,超过80%的用户在看播前已经产生购车意向。
《报告》指出,对于车企和经销商而言,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测试评价白皮书随着智能互联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网联汽车成为了未来汽车行业的一大趋势。
然而,新技术的应用也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如何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便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已经联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测试评价白皮书》,这份白皮书提供了一系列测试评价方案,从而更好地保证智能网联汽车的质量。
第一步:测试评价流程白皮书中确定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测试评价的流程,包括产品类型确认、测试策略制定、产品测试实施、测试数据分析与处理、测试结果评价。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全面系统地对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进行测试,从而保证它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二步:测试项目在测试实施阶段,白皮书确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所需的各项测试项目,主要包括通信性能测试、驾驶辅助性能测试、安全性能和可靠性测试等。
这些测试项目可以评估智能网联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第三步:测试评价指标为了更准确地评价智能网联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白皮书特别列出了测试评价指标,包括通信性能、车辆控制性能、驾驶辅助性能、安全性能和可靠性等多个方面。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全面地评估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质量。
第四步:测试评价标准最后,在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测试评价的过程中,白皮书中也对测试评价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
这些标准主要是从汽车技术、质量和用户需求等多个方面出发,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制造商、测试机构和用户提供了统一的测试评价标准,从而保证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总之,《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测试评价白皮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测试评价方案,为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信在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这份白皮书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详尽《 2019 家产互联网白皮书》解读“家产互联网”已成为一个被宽泛流传的流行词获取全社会的热门关注。
我们一定清楚认识到大势已至——政府要转型、家产要升级、金融要创新,以及科创板的推出、 5G新技术的发展,这些力量正在聚合在一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家产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我们也一定清楚认识到家产互联网的转型升级,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要在传统家产中踊跃打破创新,需要从公司家到“家产家”格局的思虑和行动,也需要更多地研究借鉴以少走弯路、躲避风险。
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家产互联网研究中心、 AMT(上海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清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产技融创新平台联合多个家产互联网事例研究和咨询服求实践总结整理形成的《 2019 家产互联网白皮书》,系统总结中国家产互联网的发显现状及趋向,全面清点家产互联网的前沿理论和最正确实践,为家产互联网转型供给实践指南。
本文将经过 3 个“三”、2 个“五”、 1 个“ 12”、2 个“ 100”带您一窥《 2019 家产互联网白皮书》的精髓内容!3个“三”《2019 家产互联网白皮书》是继2017 版、 2018 版后的第三版家产互联网的三层基础设备家产互联网经过搭建“基础设备”进行连结和赋能。
BAT、华为、挪动、电信等提供了互联网时代合用于各行各业的通用基础设备,即跨家产的、通用性的技术服务平台。
而家产互联网则经过深入研究家产场景,为垂直家产内的从业者供给集成性云服务,聚焦垂直家产链特点,解决垂直家产的痛点,成为该垂直家产的家产级基础设备。
跟着产业互联网的不停发展成熟,在通用基础设备和家产级基础设备之间也会出现一些中间层基础设备,供给各个垂直家产平台间可复制的模块组件、可共享的服务和资源,进而为家产平台间的整合确定基础。
比方 AMT家产互联网PaaS 平台,可为各垂直家产互联网平台供给在线交易结算、在线供给链金融等标准产品模块,同时经过PaaS 平台可一致对接海关、物流、金融机构等有关的数据和资源,进一步能够帮助存在家产上下游关系的不一样家产平台进行数据打通和连结整合,形成更大的家产链闭环。
解读《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作者:温晓君来源:《机器人产业》2019年第06期当前,随着产业发展进程加快,由计算芯片、传感器、通信模块以及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算法等构成的汽车智能计算平台发展成为汽车电子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和制高点。
汽车电子智能化发展不仅承载了整个汽车工业的数字化转型使命,也将进一步推动汽车迈向“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
目前,《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发布,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所长温晓君对其进行了解读。
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现状在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中,四大驱动力助推汽车电子在汽车价值链中占比越来越高,包括政策驱动、技术引领、环保助推,以及消费牵引。
从政策驱动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相继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规划或标准,有关智能驾驶、自动驾驶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管理办法陆续出台,进一步促进了汽车电子产业更加有序、健康的发展。
此外,我们也对国际上不同的国家在自动驾驶、汽车电子相关领域的产业规划、法律法规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从技术引领的角度来看,5G可以认为是智能网联汽车重要的ICT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为自动驾驶提供了核心算法,是促进自动驾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5G网络给自动驾驶带来了低延时、高可靠、高稳定性的物联网架构。
2019年我国5G基站建设如火如荼,首期5G名单覆盖50多座城市。
5G网络超可靠、低时延的特点,降低了智能汽车的决策和反应时间,大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自动驾驶是其最核心的运用。
而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算法能够大大提升目标识别的精确度,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人车之间的交互更加便捷和智能。
计算机视觉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自主式智能驾驶的核心驱动力。
从环保助推角度来看,各个国家相继推出了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主要集中在2030年左右。
我国计划在2050年前按区域层级设置、车型等多维度考量逐步实现燃油车全面退出。
区域层级设置上,一线城市私家车将在2030年实现全面新能源化,全国其他城市将在2040年前实现全面新能源化;在车型退出的顺序上,也进行了优先级划分。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进步探究院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渗透白皮书3.0》报告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的进步已经成为科技和汽车界的热点话题。
智能网联汽车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改变了人们的交通方式和生活方式,但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问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进步探究院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渗透白皮书3.0》报告。
该报告总结了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渗透的最新探究效果,并提出了一系列详尽策略和建议,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进步。
报告指出,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安全恐吓主要包括网络攻击、数据隐私和驾驶员注意力分离等问题。
起首,报告着重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网络攻击问题。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毗连外部网络的物联网终端,存在着被黑客攻击和遥程控制的风险。
报告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硬件方面,可以接受安全芯片和可信计算等技术,提升汽车的硬件安全性;在软件方面,可以加强应用程序的安全性设计,优化源代码的开发过程,以缩减潜在的漏洞。
其次,报告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隐私问题进行了分析。
智能网联汽车大量产生和收集用户的行车数据,其中包括车辆位置、驾驶行为等敏感信息。
报告指出,保卫用户的数据隐私是智能网联汽车进步中的重要议题。
建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数据收集、传输和存储的规范,保障用户的数据隐私。
同时,建议智能网联汽车厂商加强数据加密和用户授权管理等技术手段,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用户的信任度。
此外,报告还关注到了智能网联汽车对驾驶员注意力的影响。
智能网联汽车拥有许多高级帮助驾驶功能,但过度依靠这些功能可能会导致驾驶员的注意力分离,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报告建议,智能网联汽车厂商应加强驾驶员教育和培训,引导驾驶员正确使用和理解帮助驾驶系统,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最后,报告提出了建立多方合作机制的重要性。
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探究机构等多方合作来解决。
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管,增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健康进步;企业应加强自身的安全研发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不息改进产品的安全性;探究机构应加强科学探究和推动技术创新,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栏目编辑:高中伟 gzw@News Break 车坛传真20-CHINA ·January2019年1~11月我国乘用车累计销量同比降低7.9%近日,乘联会发布了2019年11月我国乘用车销量数据。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11月国内广义乘用车产量215.72万辆,同比增长1.6%;销量196.62万辆,同比下滑4.2%,已连续第五个月下跌。
1~11月广义乘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 913.74万辆和1 887.15万辆,同比下滑10.8%和7.9%。
其中,11月狭义乘用车销量约为193.68万辆,环比增长5.1%,同比下降4.1%。
1~1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约为1 856.29万辆,同比累计下降7.9%。
从三大细分市场来看,仅SUV市场实现同比正增长的态势。
11月轿车销量约为93.23万辆,同比下降9.0%;SUV 销量约为88.8万辆,同比增长3.7%;MPV销量约为11.64万辆,同比下降16.5%。
乘用车2019年汽车及后市场行业数据总结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5个月同比下滑2019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9.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6.9%和43.7%。
2019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9.3万辆和10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和1.3%。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9.1万辆和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3%和5.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1万辆和2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2.1%;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 426辆和1 337辆,同比分别增长398.6%和375.8%。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5个月同比下滑,截至11月累计产销量同比仅实现微弱增长。
新能源2019年我国上市汽车经销商企业净利润下滑明显市场下行,波及诸多汽车生产企业,而汽车经销商亦受冲击。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2019年中期经营业绩对标报告》显示,国内13家上市汽车经销商集团中,有8家在2019年上半年营收同比正增长,其余5家则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增长企业多于下滑企业;而在净利润方面,仅3家公司的净利润高于2018年同期,其余10家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ST庞大(601258)等两家公司出现大幅亏损,且亏损额均超过12亿元。
数启未来,后市场产业变革2020中国汽车后市场白皮书数启未来,后市场产业变革|前言前言历经近20年高速发展后,中国汽车存量市场即将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其高规模、高增长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企业和资本的关注。
不断攀升的汽车保有量和平均车龄保证了中国后市场持续的增长潜力,产业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则以数字化之手为汽车维保市场全价值链带来了效率的突破,也进一步加速了行业的变革与整合。
风起云涌的中国汽车后市场产业链,背后是哪些力量在推波助澜?从业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如何?消费者的特点是什么?未来价值链分工及格局将何去何从?本文希望通过对政策、资本、消费者、商业逻辑等多维度的深入分析和解读,与读者分享德勤对于汽车后市场行业变革的洞察和未来趋势的判断。
市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初长成,向高质量发展的华丽转身正当时•维保市场容量持续维持可观增长,预计2025年可达1.7万亿规模•产业中下游成熟度偏低,产业开放性配套政策虽密集出台,但仍需产业内生驱动带来进一步成熟化发展•过去三年资本大力推动产业变革,行业单笔亿元以上融资超过50笔,但同时资本投入明显开始趋于理性消费者:消费者依然追求“放心、省心、舒心”,线上化体验成为关键•中国汽车产业起步晚,千人保有量仅为173台,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消费者对汽车产品了解程度有限,对汽车维保观念仍不成熟•中国劳动人口相比发达国家,日均休闲时间少20%以上,更忙碌的生活节奏使消费者更期待“放心、省心、舒心及高性价比”的维保服务•中国消费者对线上渠道消费维保服务体现出浓厚兴趣,维保服务线上化率有望至2025年保持高达22%年化增速•维保配件中,“油、电、轮”零售线上化率最高,普遍可达5%~10%,未来线上化零售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数启未来,后市场产业变革|前言产业发展趋势:数字化重塑“人、货、款、客、店”,让价值链整合从资本式整合走向数据流整合•维保行业价值链纵向整合趋势明显,M2B2b2c及S2c模式已成为转型主流趋势•整个产业模式转型正在开启,互联网企业将成为引领模式落地的主体,S2c 模式或是中期的终极形态,有望出现巨头并推动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模式变革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数字化的深度渗透,但下游标准化及技术积累也是重要能力拼图,互联网企业与原有价值链上游、中游企业各自具有差异化优势•行业整合将进一步加快,互联网企业将进一步推进与原有价值链企业深度协作并形成新的整合共同体,完成纵向整合并不断提升行业集中数启未来,后市场产业变革|目录篇章一中国汽车维保市场有望加速转型,华丽转身正当时1.1中国汽车后市场:重要的万亿级民生经济市场初长成,规范化发展任重而道远1.2“后”积薄发:中国汽车市场前景明朗,未来10年将继续维持高增速1.3中国汽车后市场维保行业宏观机会:险峰中的明确宝藏,引英雄无数,数字化及客户导向思维或是开启宝藏的密匙篇章二更可靠、更丰富、更便捷:中国汽车维保市场消费者画像2.1消费者期待:透明、省心、便利的消费体验2.2中国汽车后市场消费者线上消费行为特征分析2.3线上维保品类消费趋势分析:油电轮最大品类地位稳固,零售线上化率仍有巨大发展空间2.4消费趋势驱动产业变革:竞争加剧买方开始拥有主动权,倒逼产业开始围绕消费者需求完成产业升级篇章三借数字化东风,价值链整合新模式将引领行业新格局3.1中国汽车维保市场现状盘点:传统模式下固守阵地的拉锯战已无法满足需求趋势,新模式机遇全面打开3.2商业模式及转型方向:各路企业纷纷思变出圈,技术快速发展或让价值链整合模式成为行业共同的“罗马”3.3商业模式转型的背后:数字化浪潮推动“人、货、款、客、店”的现象级重构3.4回归商业本质,维保市场未来赢家的五大必修课篇章四数启未来,变革迎来机会结语5 6 11 1617 18 21 25 2627 2832 33 37 4344 464篇章一中国汽车维保市场有望加速转型,华丽转身正当时数启未来,后市场产业变革|篇章一中国汽车维保市场有望加速转型,华丽转身正当时1.1中国汽车后市场:重要的万亿级民生经济市场初长成,规范化发展任重而道远中国汽车新车市场增速放缓已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