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 摘要
- 格式:pptx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11
《养老保障规划师》认证考试试题1.收入替代法的计算方式为?() [单选题]A. 每月养老金养老时间B. 每月房租收入养老时间C. 养老器支出养老时间D. 养老期收入养老时间(正确答案)2.养老金替代率的正确算法为?() [单选题]A. 月工资与养老金收入之比B. 月支出与月收入之比C. 养老金收入与月工资之比(正确答案)D. 月工资与月收入之比3.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最低限为(),最高限为()。
[单选题]A. 0.6;3(正确答案)B. 0.8;2C. 0.6;2.5D. 0.8;34.按照统计局数据,平均预期寿命每3年增加()岁? [单选题]A. 2B. 1(正确答案)C. 3D. 4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单选题]A. 长寿风险包括活得太老、储蓄太少、花得太快,活得太老B. 养老储备是一个长期的选择,最重要的一个大工程越早开始越容易达成目标C. 保险年金具有长期、稳定现金流的特点D. 社会养老保险的计算方法为: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正确答案)6.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结构不平衡,主要依靠:() [单选题]A.第一支柱(正确答案)B.第二支柱C.第三支柱D.以上都正确7.税优政策基于个人所得税,税优上限()元/年 [单选题]A.12000(正确答案)B.120000C.24000D.2400008.国家把应对老龄化上升列为国家战略的原因是:() [单选题]A.领钱的人越来越多B.给钱的人越来越少C.人的寿命越来越长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9.国家卫健委预测,2035年我国每()人中就有1位60岁以上,60岁以上人口突破4亿,比重占30%以上。
[单选题]A.10B.5C.3(正确答案)D.110.养老年金保险的产品特点为() [单选题]A.低风险B.可选择终身C.确定现金流D.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11.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个人养老金账户制政策落地,()发展迎来新契机。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思想政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品读毛泽东的这首诗,以下说法和诗词对应正确的是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A.长夜难明赤县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B.百年魔怪舞翩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主要矛盾C.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成立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D.万方乐奏有于阗:中华民族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2.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此次会议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从1978年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四十六年来,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取得一个又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成就。
由此可见①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②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③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④中国共产党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决心和定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3.修路带货搞土货大集、一场“相亲大舞台”和一包“倒头辣条”让村里堵得“水泄不通”、带领村民互助合作发展了年营收800万元的豆制品产业……几年时间,“90后”小伙小李不仅改变了人生,也改变了他的家乡。
受他的影响以及当地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返乡创业。
这对乡村振兴的启示是①加速数据要素与农业的融合,提高农业数字化水平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③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助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④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导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近年来,新增抵押补充贷款,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等政策持续发力。
对中国而言,老龄人口队伍急剧增大,不但会造成社会保障养老财政支出负担加剧,甚至可能增加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并进一步阻碍中国社会全面改革的进程。
因此,可以说,积极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是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重点/ 张永美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医疗的进步,人均寿命逐步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面临的问题,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极其广泛和深远。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国际背景下,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会对未来各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带来巨大挑战,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中国而言,老龄人口队伍急剧增大,不但会造成社会保障养老财政支出负担加剧,甚至可能增加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并进一步阻碍中国社会全面改革的进程。
因此,可以说,积极主动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是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重点。
积极探索发展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实验室首席专家郑秉文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近年来就中国养老金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出版了年度系列研究成果——《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
该系列报告每年选取不同的研究主题,从不同视角探索我国养老金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中,该系列报告近三年的研究主题值得读者关注。
2017年度报告的主题是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研究,提出中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注重“多层次”并行。
这是国内首次发布的全面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多层次”体系的著作,也是国内首个长期护理保险领域囊括国内试点与国外经验、运行实践与理论分析的全方位研究成果。
2018年度报告的主题是主权养老基金的功能与发展,清作者:郑秉文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2月《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9》评析2020年第04期/总第88期晰界定了主权养老基金的概念和本质,创建性地提出了主权养老基金的分类体系,即分为“缴费型”主权养老基金和“非缴费型”主权养老基金。
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可持续性建议邵荣祯发表时间:2019-07-09T16:39:37.89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4期作者:邵荣祯褚淑贞[导读] 从鼓励生育、加强医保基金管理以及实行渐进式退休等角度提出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可持续性的有效建议。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南京 211198摘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药费用快速扩张,医保基金支出压力显著增加。
2013年,共有225个统筹地区的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收不抵支”。
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关注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等对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
本文从鼓励生育、加强医保基金管理以及实行渐进式退休等角度提出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可持续性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二孩政策;统筹基金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1、引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接近2.5亿人,占比17.9%,并且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1.9%。
老龄人口比例增高,也意味着劳动力和未成年人口比重的下降,老龄人口抚养比越来越高。
人口结构老化带来医疗费用增长等一系列问题,老龄人口的供给支付额度对日渐减缩的青壮年人群形成巨大的压力。
劳动力创造的生产价值无法满足老龄人口的抚养需求,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出现赤字。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介绍,2013年,全国有近三分之一共225个统筹地区的职工医保资金收不抵支,更有22个地区把累计结存基金挥霍一空。
《中国生育报告2019》预计到2030年育龄妇女规模将比2017年减少31%,其中20-35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将减少44%,以后新生人口可能会急剧下降。
国家为了应对老龄化及其负面影响,在2013年提出“单独二孩”政策,又于2015年提出“全面二孩”政策,希望尽快提高国民的生育意愿。
然而继2016、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上涨明显后,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仅1523万人,甚至不如改革之前。
考点规范练18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下图为2016年世界四个国家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四国中人口增长属于典型的“高—低—高”模式的是()A.甲B.乙C.丙D.丁2.四国中()A.甲国人口老龄化加剧B.乙国劳动力比重增加C.丙国人口规模会缩小D.丁国出生性别比失衡(2022河北沧州检测)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
其中,浙江人口增加了约1014万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
下表为浙江省主要城市第六次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
据此完成第3~4题。
3.2010—2020年,浙江省人口增长速度快,其可能的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人口净迁移率高C.人口出生率高D.人口死亡率高4.2010—2020年,宁波市人口增量明显高于温州市,说明近年来宁波市()A.交通便利,物流发达B.大量接纳长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C.环境优美,气候宜人D.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果显著(2021广西桂林检测)人口机会窗口期,也可称为人口红利期,是指人口年龄结构有利于经济发展、劳动力供给充足、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一段时期。
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机会窗口期图。
读图,完成第5~7题。
5.1980—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是()A.高少儿、低老年型B.高少儿、高老年型C.低少儿、低老年型D.低少儿、高老年型6.我国2010年后的人口增长特点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7.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人口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A.处于人口红利期B.人口抚养比高C.劳动力数量稳定D.劳动者的素质低(2022广东深圳联考)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储存进去,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存“时间”兑“养老钱”。
《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内容概要《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实验室发布,提供了对中国未来30年养老金制度的预测和分析。
现将报告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一、制度赡养率翻倍
2019年的“参保赡养率”和“缴费赡养率”分别为37.7%和47.0%,预计到2050年将分别达到81.8%和96.3%。
这意味着未来几乎每个缴费者需要赡养一个离退休者,支付压力显著增加。
二、当期结余赤字
预计在2028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将首次出现负数,即赤字,并且赤字规模将不断扩大。
三、累计结余耗尽
在“大口径”(包括财政补助)情况下,预计累计结余将在2027年达到峰值,然后在2035年耗尽。
四、个人账户增长
个人账户记账规模持续增长,但其占GDP的比例将趋于收敛。
五、中央调剂制度
中央调剂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当期结余的两级分化,但无法根本改变趋势。
六、基金可支付月数分化
基金可支付月数的两极分化趋势依然明显,部分省份的支付能力远低于警戒线。
七、养老金发展指数
养老金制度发展迅速,但多层次发展缓慢,地区间差异明显。
八、政策建议
报告建议以降费为契机扩大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并合理设计和密切配合各项参数,以提升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
宏观经济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与养老对策研究徐春英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问题日益严峻,养老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集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应对老龄化迫在眉睫。
本文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分析,探讨我国应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完善人口调整政策、改革养老模式、发展老龄产业、健全养老金制度、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更新理念、加大基础和前沿研究支持等对策建议,全面提升包含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对策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8-0005-02中国是人口排名世界第一的经济发展中国家。
自1999年进人老龄化国家行列以来,老龄化速度加快,而且未富先老。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去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数2.4949亿,占总人口比重17.9%,首次超过了0-15岁的人口。
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高达35%。
积极、健康、成功的老龄化任重道远。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人们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经历了从识别问题到忧虑恐慌再到积极应对的转变过程。
1956年,联合国提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为老龄型人口,具有老龄型人口特征的国家(或地区)被称为老龄型国家(或地区)。
1982年,维也纳老龄大会提出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总人口的10%,即为老龄型人口。
JAMES H.SCHULZ指出多数在进入老年期之前就已经处于弱势状态的人们在步入老年之后仍然是弱势的,此外,一些独特的经济问题还迫使许多人在晚年加入了弱势人群[1]。
BULTER(1975)写到“年老的悲剧并不在于我们每个人都会衰老、死亡,而是由于麻木、无知和贫困,有时候要饱受痛苦、羞辱、虚弱和孤立,而这些并不是人们在老年期所必须经历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老年人的看法也在逐渐转变,开始从积极的角度来审视老龄化。
中高端家庭养老规划与财务安排未活得幸福,何为幸福?人生状态时间向上向下稳住向往幸不幸福看状态未“老”是什么状态壮年幼年老年不能能“老”就是逆境未养老的幸福是规划出来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未养老要幸福正确的预见 + 充分的准备未养老大趋势---三化空前正确的预见三化空前三冬叠加老龄化长寿化少子化未长寿化:人类寿命的预测长寿原因0102030405健康意识提高注重养生医疗水平的进步疑难杂症的攻克科技的发展危险风险降低不断完善的卫生环境1977年出生的人预计平均寿命94岁(见右图)下图为Lynda Gratton & Andrew Scott 的《百岁人生》对人类平均寿命的预测。
2022年深圳市的平均寿命83.93岁。
未长寿化:养老的时间越来越长老刘,1936年出生,寿命70岁,国家离休干部,晚年生活和医疗费用由国家支付,三个子女轮流照料。
小刘,1988年出生,寿命99岁,子女很少,无法照料自己晚年,社保养老金替代率下滑,且养老资源匮乏,请问他应如何规划养老?20岁开始工作60岁退休寿命70岁25岁开始工作65岁退休寿命99岁中国人均寿命2022是78.2岁,平均每3年增长一岁,如果你今年35岁,你知道你能活到多少岁吗?平均寿命78.2岁—35岁=43.2岁新增寿命20.8岁43.2÷3=14.414.4 ÷3=4.8 4.8 ÷3=1.6平均寿命78.2岁+新增寿命20.8岁99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未老龄化:未富先老,未备先老老去 2.8亿4.0亿4.87亿老人“更多”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届时将 占亚洲老年人口的2/5,全球老年人口的1/42022 20332053占中国 人口%中国60岁以上人员从老龄化中(Aging )到老龄化(Aged )社会,中国只用了22年(2000-2021年)“更快”1158573696522法国瑞典 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中国数据来源:《中国式养老趋势发展报告》(2022);2022年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老论坛《老龄化、储蓄率、养老金》(郑秉文,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7%(老龄化中)到14%(老龄化) 各国所用时间:未少子化:家庭赡养更难&护理缺口更大1964-1974年平均年出生2500万1994-2004年平均年出生2000万现在每年出生不到1000万5名VS家庭赡养“更难”1.5名平均家庭成员赡养老人数下降600万名VS护理人员缺口“更大”50万名2021年,2.54亿老年人,1.9亿慢性病,失能半失能超4000万养老服务需求量明显家庭成员赡养1位老人(2020年)家庭成员赡养1位老人(2050年)养老护理需求实际养老护理服务业总量出生率持续下滑老人持续增长数据来源:卫健委《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居家养老发展趋势白皮书》未养老大趋势---三冬叠加正确的预见三化空前三冬叠加老龄化长寿化少子化经济的冬天社保的冬天人生的冬天未社保的冬天: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为零出生率持续下降交社保的人越来越少领社保的人越来越多现收现付制社保缺口扩大2035年社保结余为零数据来源: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未社保的冬天:养老金替代率跌破国际警戒线55%数据来源:根据人社部和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养老金替代率=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国际标准维持品质养老,替代率为70%,为保证基本生活,替代率的警戒线55%,目前我国替代率为45%个人养老金的实际替代率因人而异,工作期间收入越高的人,未来所能获得的养老替代率越低。
时政如何规避“养老保险15年后耗尽”的风险?加快全国统筹进程,还原第一支柱的制度本源以及发挥第二、三支柱的作用已刻不容缓。
文︱《中国报道》见习记者 左琳“2019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4.26万亿元,此后持续增长,到2027年达到峰值6.99万亿元,然后开始迅速下降,到2035年耗尽累计结余。
”这份预测来自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下称《精算报告》),这也是其发布的第二部精算报告。
针对这一预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4月23日回应称,“完全能够保证养老金的长期按时足额发放,请大家放心”。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养老金入不敷出、两极分化的问题渐趋严重,重压之下,如何规避养老金耗尽风险、保障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成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养老金有可能耗尽吗?“这种风险基本不可能发生。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此次《精算报告》的内容,更多是在理论上对当下养老保险制度加以警示。
按照当前的模式来看,风险必然存在,将该种风险提出,更有助于敦促政制度赡养结构趋向恶化,为养老金给付带来巨大压力。
但中国的养老金收入并不只依靠个人与企业的缴纳,每年中央财政都会拨付相应补助,且比重逐年上升。
仅2018年上半年,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支出就达6416.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约占养老金收入的25.16%。
除此之外,国家还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投资收益也会对养老金进一步补充。
在今年1月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表示,2018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近5万亿元,规模还是可观的,具备较强的支撑能力,基金结余平均可以满足17个月的支付,能够保证按时足额发放。
所以尽管压力渐大,当下中国的养老金不存在亏空的问题,甚至每年都有滚存结余。
但如果政策继续按照现有的模式运转而非改革,个人亦不做任何准备,养老金耗尽只是时间的问题。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作者:孙琳琳来源:《人民论坛》2023年第22期【关键词】养老金融个人养老金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养老金融是指围绕社会成员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性金融活动,这一概念产生时间较短,目前正处于理论和实践高速发展时期。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
严峻的老龄化趋势衍生出巨大的社会养老需求,进一步加重了养老负担。
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养老金替代率即退休工资占收入比不低于70%方可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养老金替代率的最低目标为55%。
我国当前城镇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低于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最低养老金替代率。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1)》提出养老金融主要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个方面。
按照供给主体划分,也可以划分为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提供的养老金融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老金融政策经历了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199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多支柱的养老金制度体系。
之后养老金融政策逐渐扩大覆盖范围,从城镇到农村、从基本养老保险到企业年金以及个人养老金,为人民群众的养老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有利于扩大养老金规模,也与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
养老金金融。
养老金金融是养老金融的基础与核心,我国已建立起包含公共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在内的“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框架。
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主要是基本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类,由国家强制实施,以保障大多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据《202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2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达10.53亿人,同比增加2430万人。
引入精算理论促进社保精细管理作者:史飞来源:《市场周刊》2019年第10期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在运营中日益暴露出设计之初的不足。
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社会保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引入精算理论,建立科学的精算模型,合理预测社保发展趋势。
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实现社会保险的平稳过渡和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从精算理论对社保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精算理论在社保精细化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并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保精算制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精算理论;社保保险;作用;制度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10-0013-03精算理论最初起源于商业保险的数学技术。
以风险评价和制定经济安全方案为主要手段,以评测将来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和可能导致的后果为主要内容。
社会保险精算是运用精算理论与工具,把握并预测各类社保基金中长期收支状况,适时调整相关参数,采取措施规避风险,保障财务安全,促进社会保险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社保精细管理引入精算理论的必要性我国的社会保险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构成。
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对于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目前,我国的社保制度在运行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以养老保险为例,《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一经发布就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报告指出,对于城镇企业职工来说,其基本养老保险的支付压力在不断提升。
简单的说。
2019年缴费者与离退休者的赡养比例接近二比一,到2050年赡养比例则接近一比一。
此外,报告还预测在“大口径”也就是包括财政补助的情况下,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将于2035年耗尽。
面对严峻的养老危机。
加速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Fuzziology 运筹与模糊学, 2023, 13(4), 3217-3225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orf https:///10.12677/orf.2023.134324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因素分析裴亚楠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收稿日期:2023年6月16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3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9日摘要近年来,养老金待遇水平不断上调,叠加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金面临的支出压力不断加剧。
在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养老基金总量短缺严重,对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影响巨大。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建立准确而合理的数学模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影响养老金支出的因素展开分析和研究,研究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经济数量关系和规律,从而找到影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本研究的实证结果将为我国养老保障基金支出的控制和调控提供可靠依据,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多元回归分析,基金管理,STATA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ese Pension Insurance Fund ExpenditureYanan Pei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Received: Jun. 16th , 2023; accepted: Aug. 3rd , 2023; published: Aug. 9th, 2023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level of pension treatment has continuously increased, and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has intensified the expenditure pressure of pension. Under the current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the total amount of pension fund is seriously short, 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urrent pension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is prob-lem, by establishing an accurate and reasonabl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pension expenditure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裴亚楠and the economic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and law between pension fund expenditure and other economic variables are studied, so as to find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pension fund ex-penditure.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to perfect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control and regulation of China’s pension security fund expenditure, and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policy formulation.KeywordsPension Insurance Fu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Fund Management, STATA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存在收支失衡的风险,但由于各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各省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资金的缺口承受力也有一定的差别[1]。
2020年,黑龙江省共有城镇职工923万人,人数连续五年递减,但仍然占据总就业人口的62.7%。
从目前来看,现行的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着以下两个难题。
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医疗卫生条件越来越好,人口存活率不断提升,人口年龄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随之而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容忽视,社会老龄化程度系数高。
人口老龄化和劳动适龄人口缺乏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
第二,2020年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为1629.3亿元,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为2240.1亿元,基金缺口为368.9亿元。
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对未来的基金收支规模进行预测,为政府财政预算提供参考,是政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然要求。
一、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现状截至2020年末,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411.4万人,排名全国第13位;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全国排名第13位,总支出全国排名第9位,人均养老金收入36072元,全国排名26位。
但在可持续性这个指标上却排在倒数第一。
自2016年起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余开始为负,且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也是近5年来全国唯一一个基金结余为负的省份,主要原因是征缴收入增长率过低[2]。
黑龙江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问题分析李秉坤,车汶峰(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26)摘要:由于黑龙江省老龄化问题加剧,地方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增幅开始下降,支付增长加快,支出状况不佳,部分地方基金结余甚至为负数。
省级政府对养老保险资金的管理职责重大,使其收支均衡成为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黑龙江省面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的严重风险,客观上要求政府必须高度重视。
关键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基金;基金收支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 (2023)08-0083-03作者简介:李秉坤(1965-),男,黑龙江集贤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图书馆馆长,从事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研究;车汶峰(1997-),男,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研究。
新经济NEW ECONOMY I 湾区记者观察七八+岁还在上班的香港人如何养老本刊记者钱林霞在香港没有固定退休金,“手停口停”是很多银发老人的写照,因此七十多岁还在上班,坚持赚钱养活自己的比比皆是。
4月10 0,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隐忧正 在浮现,养老金入不敷出、两极分化的问题渐趋严 重。
根据预测,到2035年左右,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累积结余或将耗尽,这份报告反映出中国内地的养老危机。
事实上,目前全世界范围都在面临人口老年龄化以及养老问题,香港也不例外。
香港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面临了这个巨大的挑战。
此间,香港政府历经了三十多年的探索 和实践,已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养老体系,也正在向全民退休保障的道路上探索。
香港“长者计划”的养老保障香港老年人在地铁口派发报纸。
在香港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工作的比比皆是S'A ri L*rrtI *、9m 1fl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有一所房子 就等于是解决了一个家庭最大的经济困扰。
刘阿婆的媳妇今年也快五十岁了, 长年在家里照顾年迈的刘阿婆老两口和孩子们,刘阿婆的儿子在物业公司当保 安,每个月的收入11000多元,要供养 两个老人的生活和两个孩子上学费用以及所有家用。
虽然刘阿婆的媳妇会利用空闲时间外出做钟点工,每小时赚取45—55元不等的收入,但对这个家庭来说,这些收入只是杯水车薪,因此一家人经济也很窘迫。
其实,刘阿婆这样的家庭,在香港居住在香港岛东筲箕湾一座公屋的刘阿婆今年已84 岁,老伴86岁,两个老人身体都很健康,目前他们和儿 子儿媳以及两个孙女住在一间约50平米的房子里,住房是政府提供的公屋,在高消费的香港,刘阿婆一家每个月只需象征性的交纳二千元不到的租金就可以了。
在不是少数。
众所周知,香港是国际上屈指可数的经济发 达城市,据今年二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布去年经济数据,2018年香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7. 64亿美元, 人均GDP 达48722美元,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计算,去年香港GDP 折合人民币为24287. 78亿元,人均GDP 折合-8-MAY2019人民币为326150.55元,亮丽的数据令香港被定义为富裕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