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关闭不全
- 格式:pptx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26
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装置包括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以及瓣膜附着的左房、左室壁,均参与二尖瓣正常关闭活动。
以上任何一个结构的异常均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以风湿性最为常见,占二尖瓣关闭不全的1/3,女性为多。
二尖瓣原发性粘液变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破坏、瓣叶穿孔或赘生物妨碍瓣叶对合以及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向前运动等均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另外,二尖瓣退行性变、腱索断裂和乳头肌功能不全也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常见病因。
【入院评估】一病史采集要点1.现病史(1)症状:早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病人能胜任一般的体力活动或劳动,通常于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进一步检查而被确诊。
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症状也逐渐明显,当心脏功能失代偿时,可出现心慌,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左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2)治疗情况:抗菌素、洋地黄和利尿剂的使用情况。
2.既往史:询问有无发热,关节炎,游走性关节疼痛,风湿热、风心病和类风湿等病史。
3.个人史:烟酒嗜好等。
4.家族史:直系亲属类似病史。
二体格检查要点听诊心尖部S1减低,可闻及全收缩期返流性吹风样杂音,向腋下传导。
在整个收缩期,杂音强度一致,即使在心律不规则时也不随左室容量而改变。
二尖瓣腱索断裂时,心尖部收缩期杂音粗糙,可伴收缩期震颤,有时杂音如海鸥音。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1 诊断要点:根据心尖部S1减低,以及全收缩期返流性吹风样杂音,伴X线或心电图示左房增大,一般即可做出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诊断,确诊有赖于超声心动图。
2 鉴别诊断:二尖瓣后叶腱索突然断裂时,返流束常向前撞击在主动脉根部附近的左房壁,使收缩期杂音在心底部最响,这时易与主动脉瓣狭窄的杂音相混淆,二尖瓣关闭不全为全收缩期返流性杂音,而主动脉瓣狭窄为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向颈部传导。
二尖瓣前叶关闭不全,杂音向主动脉根部传导,容易与室间隔缺损相混淆。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需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全收缩期返流性杂音相鉴别,后者在胸骨左缘下端最清楚,吸气时加强伴颈静脉搏动。
二尖瓣狭窄与二尖瓣关闭不全记忆方法1. 二尖瓣狭窄是一种心脏病,渗透质含量减少2. 二尖瓣狭窄会导致血流受阻,血压升高3. 二尖瓣狭窄常见于老年人,与退行性变有关4. 二尖瓣狭窄可以通过瓣膜曙光进行治疗5. 心脏超声检查是诊断二尖瓣狭窄的常用方法6. 病程长的二尖瓣狭窄病人可能需要瓣膜置换手术7. 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是常见的并发症8. 二尖瓣狭窄会导致左心室肥大9. 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和呼吸困难10. 二尖瓣狭窄可能会引发肺动脉高压二尖瓣关闭不全记忆方法:1. 二尖瓣关闭不全是一种心脏病,血液逆流2. 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能导致心脏扩大3. 二尖瓣关闭不全与风心病有关4. 二尖瓣关闭不全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5. 心脏超声检查是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常用方法6. 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并发症7. 二尖瓣关闭不全会导致左心室负荷过多8. 二尖瓣关闭不全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和呼吸困难9. 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能会引发肺水肿10. 二尖瓣关闭不全常见于风湿热后的愈合过程中二尖瓣狭窄详细描述:二尖瓣狭窄是指二尖瓣开放时瓣膜受损,造成瓣膜关闭不完全以及瓣口狭窄。
病因主要与退行性变有关,尤其是老年人。
该病会造成血液流动受阻,从而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血压升高。
一般情况下,瓣膜开放受限,造成心脏室壁以及心室内的压力上升和体积增加。
这种负荷过大的情况会导致心脏扩大,以及左心室肥大的现象。
严重的二尖瓣狭窄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
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以及疲乏等。
诊断二尖瓣狭窄常采用心脏超声检查,通过观察瓣膜的情况和测量血流速度来判断瓣口的情况。
治疗方式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如果病程较长或者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进行瓣膜置换手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详细描述:二尖瓣关闭不全是指二尖瓣在心脏舒张期间不能完全关闭,使得血液逆流回到左心房。
最常见的病因是风心病,即风湿热引起的二尖瓣损伤。
二尖瓣关闭不全可以导致心脏扩大,其中包括左心室扩大。
二尖瓣闭锁不全(二尖瓣闭合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一)发病原因二尖瓣闭合不全是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导致瓣膜增厚、瘢痕形成和瓣叶挛缩,以及腱索粘连、断裂和乳头肌瘢痕形成和缩短,使瓣膜运动受限影响其闭合。
通常无瓣膜钙化沉积或仅有轻度钙质沉积。
(二)发病机制1.发病机制二尖瓣结构包括瓣叶、瓣环、腱索与乳头肌。
二尖瓣的功能尤其是关闭功能有赖于上述各部分的结构完整与功能协调。
当上述中任何一部分的器质性损害或功能失调,均可引起关闭不全,导致左心室收缩期血液反流,形成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称二尖瓣反流。
正常柔软的二尖瓣前、后叶有约1/3的瓣叶在收缩期贴合,由乳头肌收缩及腱索拉紧而维持良好的关闭状态。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有以下病理改变:①瓣叶、乳头肌和腱索缩短;②瓣叶和乳头肌、腱索粘连;③瓣叶间粘连。
以上变化造成瓣膜不能正常关闭,病程较久者病变处常有钙质沉着。
2.病理生理根据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所出现相应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分为3期。
(1)左心室代偿期: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于左心室收缩期,除大部分血液进入主动脉外,尚有部分血液反流到左心房,使左心房在舒张期同时接受来自肺静脉回流血和左心室逆流血,故左心房充盈量和压力可增高。
如果系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未合并二尖瓣狭窄,在左心室舒张期,尽管左心房流入左心室血量较正常时增多,但增多血液仍可迅速充盈左心室,故左心房压力可迅速降至正常水平,使左心房及肺静脉压力有一个缓冲间隙,加之左心室有较完善的代偿机制及较长的代偿间期,故单纯二尖瓣关闭不全与单纯二尖瓣狭窄不同,可在较长时期内无明显左心房扩大和肺淤血的临床表现。
在长期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情况下,左心室逐渐产生离心性肥厚及扩大。
在代偿期,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增高和左室周径缩短速率减小,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对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其病理进展取决于风湿活动程度及有无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叶破溃、腱索断裂等所致关闭不全的严重程度。
二尖瓣关闭不全知识点English Answer.Definition.Mitral regurgitation (MR) is a condition in which the mitral valve, a valve located between the left atrium and left ventricle of the heart, does not close properly during ventricular systole (contraction). As a result, blood leaks back into the left atrium, increasing the volume of blood in the chamber and potentially leading to heart failure.Etiology.Ischemic heart disease: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MR is ischemic heart disease, which can lead to damage to the mitral valve.Rheumatic fever: An infection that can damage the mitral valve.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Certain birth defects can result in MR.Papillary muscle dysfunction: The papillary muscles, which attach the mitral valve to the ventricle, can become dysfunctional, leading to MR.Dilated cardiomyopathy: A condition that causes enlargement and weakening of the heart muscle, which can lead to MR.Pathophysiology.During normal heart function, the mitral valve closes during ventricular systole to prevent blood from flowing back into the left atrium. In MR, the mitral valve leaflets do not close properly, allowing blood to regurgitate into the left atrium.Signs and Symptoms.Shortness of breath, especially with exertion.Fatigue.Chest pain or discomfort.Palpitations.Pulmonary edema (fluid in the lungs)。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一般不能自愈,属于心脏瓣膜结构异常。
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完全一般可诊断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会导致心室收缩,二尖瓣不能完全关闭,会导致心脏血流异常,然后出现胸闷、疲劳、心悸、呼吸急促、心悸等症状。
先天性疾病、创伤、炎症、传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老年二尖瓣老化、二尖瓣钙化等,可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完全,通常无法自我愈合。
但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完全,无需特殊治疗,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完全需要人工瓣膜置换手术治疗。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应注意定期复查,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吸烟和饮酒,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和紧张。
由于各种原因,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分为急性关闭不全和慢性关闭不全。
前者多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穿孔、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腱索断裂或乳头肌功能不全。
后者多见于风湿热、冠心病、先天性畸形等。
二尖瓣关闭不完全的主要病理和生理变化是二尖瓣返回增加了左心室的负荷和左心室舒张期的负荷。
当左心室收缩时,血流从左心室注入主动脉和阻力较小的左心室。
流入左心室的返回流量可达到左心室排血量的50%%以上。
除了肺静脉回流的血液外,左心室还接受左心室回流的血液。
因此,左心室压力的升高会导致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的升高,然后扩张和充血。
同时,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左心室扩张。
慢性患者早期通过补偿,心搏和射血分数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和压力不增加,无临床症状;失去补偿时,心搏和射血分数下降,左心室舒张结束时容量和压力显著增加,临床表现为肺充血和低体循环灌注。
晚期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全心衰竭。
二尖瓣关闭不全是心脏病的一种,如果没有接受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其主要的表现症状有下列几点,可供参考。
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只有劳动性心悸、气短,无症状期可较长。
2.一旦出现症状,病情更严重,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和咯血。
3.后期出现腹胀、食欲不振、下肢水肿、肝功能损伤等右心衰症状。
(1)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为高动力型。
P2亢进,心尖部常有第四心音,心尖区反流性杂音于第二心音前终止而非全收缩期,呈递减型和低调,不如慢性者响。
返流严重时心尖部亦可出现第三心音和短促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2)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①心尖搏动:呈高动力型,左室增大时向左下移位。
②心音:风湿性心脏病重度关闭不全的第一心音常减弱,第二心音明显分裂(通常分裂),严重返流时心尖部可闻及第三心音。
二尖瓣脱垂者有收缩中期喀喇音。
③心脏杂音:风湿性心脏病者有全收缩期高调的吹风样一贯型杂音,在心尖区最响,可伴震颤;杂音一般向左腋下和左肩胛下区传导。
后叶关闭不全时,杂音向胸骨左缘和心底部传导。
二尖瓣脱垂为喀喇音后的收缩晚期杂音。
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常所致为收缩早、中、晚或全收缩期杂音。
腱索断裂时,杂音似海鸥鸣或呈乐音性。
反流严重者,心尖部可闻紧随第三心音后的短促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二尖瓣关闭不全症状:1.可多年没有症状,一旦出现左心衰,则病情常迅速发展2.严重返流时可出现倦怠,乏力等表现3.急性关闭不全可出现肺水肿症状涉及到左室对容量负荷过度的代偿机制:LV可以在很长时间维持正常的前向心搏量,一是因为左心室心肌的代偿性扩张与肥厚,增加了左室舒张末容量;其次反流使得左房顺应性增加,利于左室排空一旦左室心力衰竭,左室舒张末压与左房压明显上升,则出现肺淤血体征:杂音:1.心尖区全收缩期杂音,吹风样2.第一心音减弱:常见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返流时,左房血流多,流入左室的血量也大,左室舒张时过度充盈,所以在收缩前二尖瓣游离缘已接近房室口,瓣叶纤维化或钙化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时振动小,心尖部第一心音减轻诊断标准:症状+体征+心脏超声可诊断MI鉴别诊断:一、三尖瓣关闭不全为全收缩期杂音,在三尖瓣区最清楚,杂音在吸气时增强,常伴颈静脉和肝脏收缩期搏动二、室间隔缺损为全收缩期杂音,在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最清楚,常伴胸骨旁收缩期震颤三、主、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杂音-胸骨右缘第2肋间;肺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2肋间;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
UCG可确诊并发症:1.心房颤动2.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常见3.体循环栓塞4.心力衰竭:急性者早期出现,慢性者晚期发生5.猝死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的患者治疗:一、急性原则降低肺静脉压、增加心排血量和纠正病因药物扩血管药、利尿剂、洋地黄等外科紧急、择期或选择性手术(人工瓣膜置换术或修复术)二、慢性(一)内科治疗1. 预防IE;风心病者预防风湿活动2. 无症状、心功能正常者,应定期随访3. 心房颤动抗凝4. 心力衰竭(二)外科治疗治疗的根本措施,包括:瓣膜修补术、人工瓣膜置换术MI手术适应症:①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伴心功能NYHA Ⅲ或Ⅳ级②心功能NYHAⅡ级伴心脏大,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30ml/m2③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LVEF↓,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增大,LVESVI≥60ml/m2 ,无症状者也应考虑手术治疗预后:影响因素:年龄、反流程度、血流动力学改变等1.急性严重反流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如不及时手术干预,死亡率极高2.MI确诊后内科治疗5年存活率80%,10年60%3.年龄>50岁,有明显收缩期杂音和二尖瓣反流、瓣叶冗长增厚、左心房增大者预后较差。
二尖瓣闭锁不全干预护理
一、概述
二尖瓣不全是一种心脏瓣膜疾病,指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血液在心脏收缩时逆流到左心房。
干预护理对于二尖瓣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二、护理要点
1. 定期监测
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呼吸困难、心悸等。
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评估病情变化。
2. 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控制血压、心率,减轻心脏负荷,延缓病情发展。
3. 饮食调理
控制摄入盐分,避免水肿加重;建议小而频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引起胃胀气、加重心脏负荷。
4. 心理护理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5. 定期复诊
定期复诊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病情变化,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护士的角色
护士在二尖瓣不全患者的干预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结语
二尖瓣不全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干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监测、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心理护理和定期复诊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温暖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