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食管癌
- 格式:ppt
- 大小:3.95 MB
- 文档页数:98
《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新乡)》要点食管癌(EC)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包括鳞癌、腺癌等,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2018年全球食管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7位(6.3/100000),死亡率居第6位(5.5/100000)。
食管癌的发病率及发病模式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差异显著,东亚地区发病率最高,可达世界平均水平2倍(12.2/100000),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而欧美等相对低发区病理类型则以腺癌为主。
我国为食管癌高发国家,2018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发病率(13.9/100000)和死亡率(12.7/100000)在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5位和第4位,我国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53.7%和55.7%。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大部分可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达到根治效果,5年生存率可达95%。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低,预后差,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20%。
我国食管癌早诊率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早期食管癌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因进行性吞咽困难或发生转移性症状后始就诊而发现,此时肿瘤往往已达中晚期。
一、筛查人群【推荐1】推荐40岁为食管癌筛查起始年龄,至75岁或预期寿命小于5年时终止筛查。
(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质量)【推荐2】对于符合筛查年龄人群,推荐合并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为筛查目标人群:(1)出生或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2)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病史;(3)本人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4)本人有头颈部肿瘤病史;(5)合并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热烫饮食、饮酒(≥15g/d)、吸烟、进食过快、室内空气污染、牙齿缺失等。
(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质量)。
二、筛查目标【推荐3】推荐将早期食管癌及上皮内瘤变(或异型增生)作为主要筛查目标。
(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中等质量)三、筛查流程【推荐4】对于食管癌极高发地区,对于筛查目标人群推荐每5年1次内镜普查。
食管癌王国辉一.概述流行病学概况:世界第九大恶性肿瘤,在全球死因中排名第六死亡率:男性女性;年龄30岁地理分布差异:中国是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为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位,占全球食管癌患者总数的46.6% 。
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各部位癌死亡的第二位,仅次于胃癌。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华北地区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江苏苏北地区。
病因学化学病因:亚硝胺。
生物性病因:真菌。
缺乏某些微量元素:钼、铁、锌、氟、硒等。
缺乏维生素:维生素A、B2、C烟、酒、热食热饮、口腔不洁等因素。
食管癌遗传易感因素。
二.食管的解剖食管的长度25cm。
男性约25—30cm女性约23—28c食管的解剖分段颈段: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沿。
胸段: 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腹段食管的生理狭窄食管入口处(1.4 cm)气管分叉处(1.5-1.7cm)膈食管裂孔处(1.6-1.9cm)动脉血供颈段食管-甲状腺动脉分支、气管支气管动脉分支胸段食管-食管支、支气管动脉分支腹段食管-胃左动脉分支、脾动脉分支食管的血液供应静脉回流颈段食管-甲状腺下静脉胸段食管-奇静脉和半奇静脉腹段食管-胃左静脉分支、脾静脉分支上皮下(粘膜下)静脉网-垂直分布于食管全长,尤以下段食管为主,回流于门静脉系统淋巴回流粘膜和粘膜下两条垂直通路,并互相交通(垂直回流:横向回流=6:1)颈段食管-颈内静脉周围、锁骨上淋巴结中段食管(胸廓入口至气管分杈与贲门中点) -食管旁和食管周围淋巴结下段食管-膈下贲门周围、胃小弯胃左周围、腹腔干淋巴结三.病理好发部位及发病率上段:9.50% 中段:55.80% 下段:34.70%病理分型及发病率髓质型50-60%癌肿侵犯管壁各层及全周,呈管状肥厚,切面灰白色,食管钡餐:可见肿瘤部位管腔狭窄,粘膜破坏,有不规则充盈缺损,近段食管扩张蕈伞型15-20%癌肿向腔内生长,突出如蘑菇。
食管钡餐:可见偏心性充盈缺损。
胃镜可见突入腔内的新生物。
住院号:入院病历姓名:出生地:性别:民族:年龄:入院日期:婚姻:记录日期:职业:病史陈述者:现住址:可靠程度:工作单位:电话:病史主诉:吞咽困难20余天现病史:50余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哽噎、异物感,持续20余天,无反酸、刺痛及灼痛,无恶心、呕吐、呕血、咯血、便血。
无声音嘶哑、咳嗽、胸闷。
随后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胃镜示食管距门齿35-40cm环食管全周粘膜发红,表面凹凸不平,NBI观察呈褐色。
取病理活检示食管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患者进一步就诊我院胸外科门诊,完善颈胸腹增强CT提示“食管下段管壁偏心性不规则增厚,可符合食管癌表现,纵隔多发小淋巴结。
肝硬化、门脉高压,脾稍大”。
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患者自发病神志清楚,精神食欲可,睡眠正常,二便如常,体重下降1.5kg。
既往史:10年因带状疱疹服用药物(具体药物不详)致“胃出血”,输血800ml,无输血反应。
8年前外院诊断“糖尿病”,胰岛素注射2年,最高空腹血糖8mmol/L,餐后血糖18mmol/L,现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6mmol/L。
8年前查出丙肝感染并肝硬化,未予特殊诊治。
7年前因血小板低服用脱氧核甘酸钠半年。
无外伤史,无高血脂、高血压病史。
否认结核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
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随人群。
个人史:原籍出生,否认疫区接触史及外地久居史。
吸烟10余年,3~4包/天,戒烟30年;饮酒16年,100g/天,戒酒8年。
否认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
无不洁性交史。
婚姻史:适龄结婚,家庭和睦。
生育史:育有2子,均体健。
家族史:4兄1姐1妹,均体健。
父亲、母亲自然去世。
否认家族心血管、肿瘤病史及其他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37.0℃脉搏:7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无病容,表情自如,步入病房,步态自如,查体合作。
皮肤粘膜色泽正常,皮肤湿度正常,皮肤弹性正常,无肝掌,无蜘蛛痣,无出血点,无瘀斑,无皮疹,无皮下结节或肿块,无溃疡,无瘢痕,毛发分布正常。
食管癌(别名:膈症,食道癌,噎膈)概述:食管癌是(esophageal carcinoma)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占食管肿瘤的90%以上,在全部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中仅次于胃癌而居第2位。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是对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危害极大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
食管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
但确切原因不甚明了,有待研究探讨。
食管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食管癌有高发区这一特点说明该地区具备其发生的条件,如存在强致癌物、促癌物,缺乏一些抗癌因素以及有遗传易感性等。
但是各国各地研究结果很不一致,反映了食管癌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
西方学者多认为吸烟和饮酒是主要原因,在我国林县这个高发区,因为贫穷,居民饮酒才是近一、二十年的事。
目前,食管癌的病因虽尚未完全明了,但近年来国内外对食管癌病因进行了多途径探索。
从亚硝胺、营养、微量元素、真菌及病毒、遗传等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研究和探索,获得了很有意义的进展。
一般认为食管癌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食管癌发病的有关因素如下:1.生活饮食习惯与食管慢性刺激(1)吸烟与食管癌:西方学者多认为吸烟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因素。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吸烟相当普遍,一些地区居民不吸烟,食管癌则很少见。
如Paymaster报道嗜好吸黑檀叶烟和咀嚼萎叶的印度穆斯林、基督教徒和印度教徒中,食管癌发病率高,而无此嗜好的拜火教徒中食管癌则很少见。
故认为嗜烟可能是食管上段癌和中段癌发病率高的原因。
但国内既往的流行病学调查却没有发现吸烟与食管癌发生存在密切联系。
现在看来既往这些研究绝大部分来自食管癌局部高发区,且仅局限于农村人口。
近年来我国学者同时对高发区、低发区以及城市、乡村食管癌进行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多数仍认为吸烟可能也是我国食管癌发生不可忽视的促癌因素。
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包括鳞癌、腺癌等,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1]。
2018年全球食管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7位(6.3/100000),死亡率居第6位(5.5/100000)。
食管癌的发病率及发病模式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差异显著,东亚地区发病率最高,可达世界平均水平2倍(12.2/100000),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而欧美等相对低发区病理类型则以腺癌为主。
我国为食管癌高发国家,2018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发病率(13.9/100000)和死亡率(12.7/100000)在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5位和第4位,我国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53.7%和55.7%[2]。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大部分可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达到根治效果,5年生存率可达95%。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低,预后差,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20%[3-4]。
我国食管癌早诊率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早期食管癌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是因进行性吞咽困难或发生转移性症状后始就诊而发现,此时肿瘤往往已达中晚期。
英国、美国胃肠病学会针对巴雷特食管和食管腺癌的筛查和监视制定了一系列指南[5-6],目前国外尚无针对以鳞癌为主的高发地区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指南共识。
为提高我国食管癌早诊早治水平,改善我国食管癌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现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食管癌筛查策略,我国多个学会先后制定发布了《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14年,北京)》[7]《中国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2015年,北京)》[8]和《中国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筛查与诊治共识(2017,万宁)》[9]3部共识意见。
上述共识意见发布以来,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受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筛查技术手段不断进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一系列高质量研究。
食管癌食管癌以进食时有梗阻感及进食后异物感,吞咽时有食管内疼痛及胸骨后闷胀不适感,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晚期有进行性吞咽困难,食后梗阻,饮食难下,滴水不入,纳而返出,胸背疼痛及体重下降。
当肿瘤压迫或转移,侵犯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压迫食管可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或食管-气管瘘;最后表现为恶病质,病位在食道,与肝、脾、胃、肾密切相关。
是一种世界各国均有发现,但呈区域性高发的恶性肿瘤。
我国北方各省的发病和死亡率高于南方,患者男女性别比例为2:1.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尤以60~70岁为最多。
但其病因目前尚无公认的结论。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亚硝胺类化合物与真菌有很强的致癌作用,食管长期接触亚硝酸胺类化合物与真菌,其上皮首先发生增生性改变,并逐渐加重而发展为癌。
水及食物中微量元素莪缺乏也为合成亚硝酸化合物提供前身,饮食过快,食物过热、食管的慢性炎症,可能导致上皮增生和癌变。
早在2000多年前的«内径»及其后的«诸病源候论»等古代医书中,对本病的病因、症状、治则、方药、调护和预防后灯均有记载,归属于中医学中的“噎膈”范畴。
一、辩证施护1.痰气交阻症【证治】吞咽梗阻,胸膈痞满,呃逆嗳气,呕吐痰涎,时轻时重,口干咽燥。
舌质偏红,苔微腻,脉细滑。
治宜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方用启膈散加减。
【护理】(1)病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注意休息,适当活动。
(2)饮食宜少渣,半流质,少食多餐,可选瘦肉、鱼、蛋、肝、虾、甲鱼、豆腐、豆腐皮、冬瓜、香菇、丝瓜、木耳、花菜等,忌辛辣。
戒烟酒。
(3)可食苡仁粥:生苡仁50g、粳米100g,洗净加适量水煮粥,分次服用。
也可食菱粉粥:粳米100g 煮粥,待米煮成半熟时调入菱粉25g、冰糖适量,同熬为粥,分次服用。
(4)胸膈痞满、痰多时,可取半卧位,帮助病人拍背,使其痰液咳出,以防窒息,忌用峻猛的止咳药。
(5)气瘀互结,饮食格拒而呕吐,可针刺双侧内关,强刺激,留针20分钟。
一、食管解剖分段:颈段食管:自食管入口或环状软骨下缘起至胸骨柄上缘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18 cm。
胸段食管:分上、中、下三段。
胸上段食管: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杈平面,其下界距上门齿约24 cm。
胸中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上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32 cm。
胸下段食管:自气管分杈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下半,其下界距上门齿约40 cm。
胸下段也包括食管腹段。
跨段病变应以其中点归段,如上下长度相等,则归上面一段。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2010年)(一)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T分期标准对于食管病变长度、病变最大层面直径及邻近器官受侵三项标准不一致的病例,按分期较高者划分。
有腔内超声T分期时请注明,建议与本草案对比。
表1 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T分期标准注:a 病变长度以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果为准;b 应以CT所示食管病变最大层面的食管直径为准;对于全周型肿瘤管腔消失,应测阴影最大直径;c 临近组织或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主动脉及心包。
1.气管、支气管受侵的标准:(1) 食管气管间脂肪组织消失;(2) 气管、支气管变形、移位;(3) 肿瘤突向气管腔内。
2.主动脉受侵的标准:(1)主动脉夹角法: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45度为主动脉无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90度,为主动脉受侵;肿瘤与主动脉接触弧度为45度~90度,为可疑受侵(如能看见完整的环状稍高密度的主动脉壁则主动脉受侵概率较低)。
--(自降主动脉的圆心向食管肿瘤病灶外围做切线,两切线加角)(2)三角法:在食管、胸主动脉和椎体之间有一三角形脂肪间隙,若此脂肪间隙消失则为主动脉受侵。
3.心包受侵的标准:CT上下层面可见心包有脂肪线而病灶层面无脂肪线,则认为有心包受侵;此外有局限性心包增厚及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心包积液。
(二)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N分期标准淋巴结肿大认为是癌转移的标准,一般标准为淋巴结短径≥10 mm,食管旁、气管食管沟、心包角淋巴结长径≥5 mm,腹腔淋巴结长径≥5 mm。
龙源期刊网 食管癌“信号”早知道作者:雷丛珊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008-02食管癌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疾病,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特别是进入35岁之后,食管癌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升高。
目前,食管癌是所有癌症死亡率中的前五位。
一直以来,癌症都被我们认为是不治之症或者绝症,若身边有人不幸罹患癌症后就好像进入了世界末日。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随着近年来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食管癌患者若能够实现早期治疗,大部分患者还是有希望能够治愈的。
拿手术治疗方案来说,早期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90%,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则仅为20%左右。
患者的治疗结果也由于病情早晚差异显著,这也提示及早发现及早诊断以及及早治疗是征服食管癌的关键所在。
约有90%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均会有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但是许多症状的产生较为轻微,然而又无法自行缓解,或者通过服药之后可消失一段时间,但过一阵子症状再次出现,因此延误了患者的最佳诊治时间。
有时也可能会被误诊成为胃病、咽炎以及食管炎等因此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如此来看,许多早期临床症状可能就是食管癌的报警信号,了解这些报警信号是极为关键的。
食管癌的早期“信号”1 吞咽时哽噎感在吞咽食物时存在哽噎感。
有许多食管癌患者甚至能够清楚地回忆起第一次吞咽时发生哽噎感的情况以及时间,这种症状未经过治疗也许能够自行消退,然而数天或者数月之后还可能再次产生,之后产生的频率以及产生哽咽感的严重程度会逐渐增加,这可能就是食管癌的早期表现。
1.1 食管内存在异物感许多食管癌患者在患病早期都会自觉在某一次吃饭时食物在下咽过程中感觉食管被划破,并且有食物粘附于食管壁上而难以顺利下咽。
1.2 食物下行速度缓慢同时出现滞留感。
食管癌相关知识一、概述-----------------------------------------------------------------------2二、病因-----------------------------------------------------------------------2三、分类-----------------------------------------------------------------------2四、临床分期-----------------------------------------------------------------3五、症状-----------------------------------------------------------------------3六、体征-----------------------------------------------------------------------5七、诊断检查-----------------------------------------------------------------5八、治疗方法-----------------------------------------------------------------6九、食管癌放疗后并发症--------------------------------------------------7十、放射治疗副反应的处理-----------------------------------------------9 十一、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及护理-----------------------------------------9一、概述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