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分析前苏格拉底政治哲学萌芽思想-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是西方哲学唯心主义发展的奠基人,那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是什么首先,苏格拉底认为一种心灵的转向。
在以前,古希腊的很多智者对于伦理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感性的阶段,但是苏格拉底通过把哲学的研究转向自我,即所谓的把哲学引到人间,苏格拉底认为自然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从自然学到的知识也是不可靠的,或者说是不确定的,所以苏格拉底希望把人与自然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
苏格拉底创造了“灵魂不灭说”。
在这之前就有了如此的说法,但是之前的人对灵魂的了解较为模糊,并没有具体化或细化。
但苏格拉底把灵魂看成一种与物质拥有一种本质不同的实体,人的死亡,不过是这种实体的分散罢了,并没有消失。
苏格拉底还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苏格拉底反对相对主义,他认为真理只有一个,但是对事物的意见确实随着实践与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的。
苏格拉底还认为“善”是一切事物最终的原因,这些想法的确立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他还发明助产术,他对于知识的传授不是靠灌输,而是采用一种反问的方式,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循序渐进的反问,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和无知。
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是什么苏格拉底说过:如果我从政,我早就会因此死定了。
所以虽然苏格拉底并没有走上政治道路,但是并不表示苏格拉底政治思想消极,相反苏格拉底有他独特的政治见解,有人称他为“民主社会里的政治哲学家”。
苏格拉底政治思想出现的原因也与苏格拉底所处在的那个时代有关,在伯利克里离去后的那几十年里,古希腊变成了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政治混乱不堪,军事政权今日在这个人的手上,明日那个人已经成为阶下之囚。
“美德即是知识”的观点表明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相似,他们都是在把道德水平看的相当重要,尤其是作为执政者。
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应该要掌握治理国家的知识,应该要注重教育。
苏格拉底认为如果国人们有了非常好的道德修养,那么就肯定会有非常好的政治,那么国家也会因此而安定有序。
论苏格拉底时期的西方政治思想{提要}苏格拉底所生活的时代,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经过几百年的民主政治改革,在黄金时代产生了智者学派这样的专为富裕阶层服务的群体,智者学派尤擅诡辩和演讲,诡辩术等的发展,促进了民主政治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参政人政治素养的提升。
苏格拉底对于人自身的理性思考,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理性化发展。
苏格拉底最终以及自己的生命维护城邦和法律,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保留了历史渊源。
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5--4世纪的雅典城,这时期的雅典,正处于民主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
从公元前七世纪开始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经过梭伦改革、皮希特拉图、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改革的雅典,是民主政治的源头,是古希腊政治生活最活跃、开明的时期。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废除债奴制,废除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调和了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促进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民权利的行使。
恢复和提高几乎已经丧失作用的公民大会的权力,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合法途径。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其后的几十年里,皮希特拉图和克里斯提尼分别对雅典民主政治做出相应的改革,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担任首席将军的伯利克里进行改革。
改革主要内容有,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五百人议事会职能进一步扩大。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为鼓励公民参政议政,采取与会津贴制等措施。
雅典民主政治在伯利克里时代发展到顶点。
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它为希腊文化取得广泛和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成为整个希腊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并为希腊世界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意识。
苏格拉底政治哲学思想研究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政治哲学思想对于古希腊和现代政治哲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政治哲学思想主要关注的是人的德性和个体的责任,在这方面,他的政治哲学思想贯穿着他的伦理学观点,认为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这也是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
在苏格拉底的政治哲学思想中,他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这些观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介绍苏格拉底的政治哲学思想,每一个方面都将有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1.自由和掌权自由和掌权是苏格拉底政治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苏格拉底认为,政治权力应该由贤者来担任,而不是由小人物来担任。
他认为,掌握政治权力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智慧和品德,他们应该去学习和修养,而不仅是争夺权力。
这种思想也是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的一种批判。
例子:苏格拉底的好友克里托说服他去逃跑,以免被国家处决。
苏格拉底拒绝了这个建议,他认为,他在这个国家中生活了一生,享受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他应该为这个国家做出牺牲。
他殉道了,以此证明他的观点。
2.正义和不正义正义和不正义也是苏格拉底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他认为,我们必须遵循正义原则来行事,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行事。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公正的政治秩序建立在对于正义的善待上。
而不正义的行为会导致社会、政府的瓦解。
例子:在《萨克拉特斯的辩护》中,苏格拉底在被审判的时候,拒绝以不正义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即使他知道他的观点可能会导致他的死亡,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拒绝妥协。
3.人的德性人的德性也是苏格拉底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德性是决定一个国家的道德基础。
他认为,人必须在恰当的环境中来培养自己的德性,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然而,他也指出,这个过程是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的。
例子:在苏格拉底的《雅典论》中,他将人分成了两类:一类人只关注自己的私利,而另一类人则更加关注公共利益。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总结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注重道德伦理和自我认识,强调人类智慧的渊源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责任。
以下是我对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总结。
首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强调了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真正的智慧才能帮助人们了解自己,而不是只关注外在的表象。
苏格拉底相信人类智慧的核心是认识自己,通过反思和探究来达到自我意识的境界。
他认为真正的学习需要先认识自己的无知,然后通过对自身的探究逐渐追求真理。
其次,苏格拉底强调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类的道德和美德是人类智慧的真正体现。
苏格拉底相信人们有能力分辨善恶,但通过知识和智慧的积累,人们可以更好地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
他强调了正直、勇敢、公正以及对真理的追求等美德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智慧是一种超越个人欲望的智慧,而是为了更大的善而奉献的智慧。
苏格拉底的思想也体现了他对民主的关注。
他相信通过公开的辩论和思想交流,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真理和追求公正。
他鼓励人们参与公共事务,并认为只有通过合理的思辨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他的不同意见和挑战让一些人感到恼火,最终导致了他的死刑。
总结来说,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强调了自我认识和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他相信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对自身的探究和对道德准则
的奉献,而不只是追求表面的权力和财富。
苏格拉底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也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思想。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依然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人们应该关注内在的价值,追求真理和善良。
试析前苏格拉底政治哲学萌芽思想
高凤仪
【期刊名称】《大观周刊》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在神话政治观念的孕育中产生了政治哲学的萌芽思想,当时政治哲学的主题是关注公共政治生活方式问题.前苏格拉底政治哲学萌芽思想是在特点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体现在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早期自然哲学家的思想中,为古希腊政治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页数】1页(P17)
【作者】高凤仪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安徽合肥 23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1
【相关文献】
1.从神话到哲学、从自然哲学到实践哲学的逻辑进程——试论前苏格拉底哲学的母题及其展开
2.英雄德性与卢梭的政治哲学意图——对卢梭思想中苏格拉底与卡图问题的思考
3.古希腊技术思想与前苏格拉底时期自然哲学的关联探究
4.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中解惑——西方哲学践行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5.从宗教神话走向理性哲学——前苏格拉底非理性思想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哲学路线的创始者苏格拉底重视伦理学,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他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他强调道德是由理性指导的,所以“美德就是知识”,认为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
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认为一切都是神所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慧与目的。
提出了“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认为只有放弃对自然界的求索(因为那时神的领域),承认自己无知的人才是聪明人。
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
在逻辑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苏格拉底提出归纳论证,从具体实事中找出确定的论点,并注意一般定义的方法,对概念作出精确的说明。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认为是非有标准。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苏格拉底激烈反对唯物论哲学家研究客观世界发现其规律的做法,说这样做不能认识真理。
认为事物所以这样是神有目的地安排,人只有从自己心里认识神才能认识真理。
他不承认一般是从特殊中抽象而来,而把一般看成是先于而且高于特殊的东西。
柏拉图继承苏格拉底的观点,从其寻求“一般”的方法出发,认为不但许多特殊之外有一般存在,而且对于任何一类特殊的东西来说也都有它的“一般”,他把这个一般叫做“理念”。
据此他认为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理念的即永恒不变的真实世界,一个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的变化无常的不真实世界,理念世界高于并且先于现实世界。
这样,普遍的概念就变成了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具体事物就成了不真实的理念的摹本和影子。
苏格拉底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头脑高超而不介意世俗的成败。
他相信自己为一个神圣的声音所引导并且深信清明的思想乃是正确生活的最重要的条件。
"认识你自己”构成了苏格拉底的基本哲学主张。
他宣扬毕达哥拉斯关于灵魂独行于肉体的观点,他指出:道德即是知识,知识包含一切的善。
苏格拉底把美德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使道德成为科学的对象,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
苏格拉底立志不写著作,只用口头方式传播自己的观点,其言大多见他的学生柏拉图的一些对话体的著作。
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一、真知治国苏格拉底主张的是一种道德主义政治思想。
在他看来,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价值体系,是政治的基础。
公民们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就会有良好的政治行为,那么国家也会安定有序。
苏格拉底有一句最着名的论断“美德即是知识”,城邦应该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来进行城邦管理,从而改善公民的灵魂,使他们有知识和教养,过理性生活,追求善。
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把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看作是政治的出发点和归宿。
他从“无知即罪恶”、“知识即美德”等哲学命题出发,提出来治国者应懂得治国艺术和掌握相应的政治知识,城邦应注重教育。
苏格拉底主张建立一种精英治国或专家治国模式,他反对把国家权力分散在没有知识的、被人操纵的公民手中,也反对那些有权有势而不学无术的人当权。
苏格拉底的主要政治主张和理想,见于柏拉图的对话以及色诺芬的着作中。
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当时雅典奴隶民主制的选举制度,对于统治者的产生,苏格拉底并完全不赞成民主制,更反对僭主的专制,其所主张的是一种贤人政治和专家政治,统治者本身应当是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政府官员由这样的公民大会来选举产生是不明智的,他对整个公民议会组成人员的构成表示不甚满意,认为这样的代表构成根本不会产生出真正的民意。
在这里,苏格拉底把判断事物的标准定为知识,而不是人数的众多,也就是说,要以真知为准,而不能以众人之见为绳。
因此,城邦应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的公民,使民主投票决策质量得到一定保障。
苏格拉底所主张的“好人政体”、“贤人政治”,是有着特定的阶级内容的,他所说的有知识有德行的人显然是指少数奴隶主,大多的奴隶和一般劳动者由于没金钱和闲暇时间接受教育、文化知识水平较低,不具备掌权治国的能力。
苏格拉底(469—399BC.)是开创希腊哲学研究新方向的划时代的思想家,他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了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专门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与活动能力,注意政治、道德、社会、人生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人的生活领域竖立起一座真善美的理想宫殿,虽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追求,却显示了人类在精神上的勇敢探索。
从此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希腊哲学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高峰。
苏格拉底是雅典一个雕刻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
他述而不作,没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主要是由他的两个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的作品中得知的。
他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是不守本分。
所以他的哲学追求便集中在认识人自己上。
他提出的命题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等,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他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
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
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
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我的教义。
无论你们怎样处罚我,我决不改变自己的信仰” 因此他的哲学是道德哲学。
他的讨论虽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但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的认识,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
再如讨论中的问答方法,即辩证法最初的涵义,通过反复问答,揭示对话者的自相矛盾之处来达到正确认识。
他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理性,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外界事物,发现真理,并提出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确立了一系列概念范畴。
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有深远影响。
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柏拉图(427—437BC.)出自雅典贵族家庭,生逢希腊城邦危机初现的时代,曾力求用自己的哲学拯救国家和社会。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的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婆。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
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
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
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
无论严寒酷署,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
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
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
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做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后世的西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心灵的转向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
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
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浅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浅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其哲学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西方古典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因为他的出现,哲学变得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一.生平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
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
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
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
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
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
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并进人五百人会议。
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然而,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
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
二.主要的哲学思想1.知识论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通过彼此谈话洁难,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寻求真理的方法。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及其在古希腊社会的影响古希腊哲学是世界哲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中苏格拉底的人生哲学更是为人所熟知并亟待探究的一个哲学体系。
作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创了一种对真善美的独特探究方式,并影响了整个古希腊社会的思想文化,乃至世界哲学史的发展。
一、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知识论和伦理学。
他的哲学思想通常被称为“伦理知识”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人类道德、品格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提升。
苏格拉底认为,人类的幸福和福祉只有通过道德的建立才能实现,而道德建立的关键是通过理性思考和探究来获得更深层次的真理。
苏格拉底的知识论主要体现在他所经营的哲学思辨方法中。
苏格拉底常使用的方法是“提问式哲学”,即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对谈者开展自我探究和自我反省。
他认为,真正的智慧不是来自于外部的知识,而是来自于我们自身内心中潜在的智慧。
因此,苏格拉底的这种知识论更多地体现在他所倡导的“知道自己”的观念上。
苏格拉底的伦理学主要强调的是人类的道德和品格修养。
他认为,道德达人是在理智的指导下,按照内心深处的正义和良知行事,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
他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行为学生们作出了榜样。
他常说:“你们必须先了解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的什么东西。
”这种伦理学观念得到了许多后来哲学家的继承和发扬。
二、苏格拉底在古希腊社会中的影响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虽然没有撼动古希腊当时社会和政治的基础,但其思想理念的影响却十分深远。
首先,在他生前和逝世后不久,他的学派都得到了发展。
其后人的学说,虽然都在之后被我们所遗忘,但是其中的一些思想和方法仍然对今天的哲学和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苏格拉底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学生和思想继承者柏拉图就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其哲学思想和理念在后来的哲学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柏拉图的哲学理念中强调的是“观念”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在后来的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分析前苏格拉底政治哲学萌芽思想
引言:公元前八到五世纪,城邦生活已经显现出了的萌芽。
下文来试析前苏格拉底政治哲学萌芽思想,欢迎大家阅读!
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就有了政治哲学的萌芽思想,政治哲学的主题关注公共政治生活方式,回答了正义如何实现、德性如何可能等相关问题。
这一思想萌芽是从神话政治观念中孕育而生的,与城邦政治的早期发展,城邦政治观念的产生和早期自然哲学家对政治的哲学思考密切相关。
一、前苏格拉底政治哲学萌芽产生的条件
(一)神话政治观念的孕育
哲学产生之前,人们对于周围事物的认识和解释大多采用形象思维的方式进行,也就是从对神话的解释中解释现实世界。
哲学是从神话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人们运用拟人化的想象对周围种种事物做出朴素的猜测。
朴素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念也就在神话阶段孕育而生了。
荷马史诗将宇宙内部分成了神、英雄和普通人等几个等级,体现了正义、平等的思想,赫西俄德的神话诗对平等的认识也对古典政治哲学家有所启发。
在他们的神话故事中,就有了这样的描述,神把火、智慧、自尊和正义给予人间的每个人,这体现了平等的价值追求,有了火、智慧、自尊和正义的人的生活才能称得上是一种公共生活,这体现了公共政治生活的方式,然而这样的表述却是对现实的批判。
他们试图通过神话故事观照现实,认为城邦生活应当追求自然正义,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要以自然正义为向度。
(二)城邦政治生活的发展
公元前八到五世纪,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达到高峰,城邦政治生活已经显现出了政治哲学的萌芽。
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在于其有所信仰,在古希腊,拥有共同信仰的人们的共同体就是城邦,城邦有公共的政治空间,广场位于城邦的中心,广场中祭坛的圣火永不熄灭,人们在广场中祭祀、讨论共同关注的政治问题,进行公共的政治生活,他们信仰城邦公共生活中的精神、规则和制度,以正义、智慧、德性、尊严为共同的信仰。
亚里士多德说“离开城邦的人,非神即兽”,人与城邦是连为一体的,城邦利益也是高于个人利益的,这体现了整体主义国家观的萌芽。
雅典城邦经历了几次重大的改革之后,迎来了民主政治时代的辉煌,公民崇尚民主、自由、平等的政治理念,对城邦的治理方式有了不同的探索。
他们也开始追问城邦中的人在什么意义上才有人的价值和意义,如何过城邦的政治共同体的生活,城邦作为信仰的共同体,如何实现人的德性,在人类生活中如何实现自然正义等问题。
二、前苏格拉底政治哲学萌芽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毕达哥拉斯的政治哲学萌芽思想
毕达哥拉斯对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主张数是万物的始基,是一切事物的原则。
他认为,整个宇宙和一切事务都是按照数的和谐关系有序的建立起来的。
在此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毕达哥拉斯提出了他的正义思想。
他认为正义是数的和谐关系、正义就是平等。
毕达哥拉斯说,“美德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全善和神一样。
所以一切都是和谐”。
每个城邦公民在城邦中应该有他自己的特殊地位,被统治者应该尊敬德识,也应该把统治和爱结合起来,在公共生活中,被统治者也要注意个人的节制。
毕达哥拉斯还认为,城邦正义的实现、城邦实现和谐和秩序的必要条件是建立法制,只有恪守法律才能实现和谐,进而达到正义,这些都反映了他对理想的共同体生活的追求。
(二)赫拉克利特的政治哲学萌芽思想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火是自我生成的,它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
火的运动和转化不是毫无秩序的,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种规则就是“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是宇宙和自然的规律,它不仅是对自然的本质和秩序思考的结果,也包含着对社会生活秩序的思考。
在他本体论思想的基础上,赫拉克利特将“逻各斯”应用于政治生活,城邦是按照“逻各斯”的规则制定法律并按这种法律治理的,法律、城邦、逻各斯是三位一体的。
“逻各斯”成为了人类正义和法的本原,人类只有依照自然理性的法则,才能拥有“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认为只有统治者才能懂得“逻各斯”的真谛,主张贤人政治,反对民主政治,他认为正义就是事物间的对立和斗争,在于服从法律的统治,城邦正义是以自然正义为向度而建立的法律正义,是城邦政治生活方式的核心价值追求。
在城邦中,每个公民都应当以城邦正义为追求,这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高要求。
(三)德谟克利特的政治哲学萌芽思想
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在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构成。
根据原子理论和一切产生出于必然的观点,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类社会的形成也是自然发展的必然现象,城邦的发展符合人类的需要,建立城邦实行法治的目的,使人们过更好的生活。
对于在城邦中如何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德谟克利特认为,人要过群体的生活,要学会帮助他人,与他人合作,“遵照良心行事并且
能知其所以然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坚定而且正义的人”,城邦中的公民只有维护公共利益才能保全个人的利益。
德谟克利特对城邦和人类社会到底是自然产生的还是约定的,城邦采用的法律制度是自然的还是约定的做出了区分,他主张适中和节制的思想,在他看来社会政治、法律和道德问题大都是在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又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自然和约定之间的中和,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政治法律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自然哲学思想中,都蕴含了政治哲学的萌芽思想。
前苏格拉底政治哲学有着明显的特征,它探讨的主题是从完善人的社会性、实现公共伦理、公共德性角度来解决公共政治生活方式问题,同时也讨论了怎么完善人的伦理德性的问题,认为只有少数人可以拥有德性,倡导贤人政治。
前苏格拉底政治哲学萌芽思想是古典政治哲学的源头,实现了神性正义到自然正义的转向,对整个古典政治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