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和新词的翻译方法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284.66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网络词汇翻译网络词汇是社会进步,语言发展的产物,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而对于网络词汇的翻译是翻译界近几年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这些词汇既具有技术性词汇的特点,也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从网络语言受众心理特点分析入手,探讨了几种实用的翻译方法。
网络词汇受众心理翻译方法网络词汇是社会进步、语言发展的产物,为人类所共享。
而汉语在引入这些词汇的时候,必须通过翻译转换。
在网络词汇翻译中,好的翻译能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其使用度也会很高,丰富人们的语言。
然而一些翻译,看上去颇为雅致却曲高和寡,不为人们所常用。
而一些听起来比较庸俗的译名反而得到受众的欢迎和追捧。
因此,网络词汇的翻译在传达意义的同时,需要考虑受众的因素,应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
一、网络词汇翻译的受众心理分析1.追求新颖生动的审美心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看到或使用一样的词语,难免会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所以人们有时对常态语言形式会产生抵触和厌倦情绪,而对新出现的有自己特色的词语有一种亲近和投合的心理。
例如,“modem”从“网络调制解调器”化身为“猫”,“猫”字包含着一定的“爱”(当上网速度较快时)或“恨”(当上网速度较慢时)的感情色彩,而这种感情色彩是“调制解调器”这一词所不具备的。
又如,“www”这个网络词汇,在英语中的全名是“World Wide Web”,译为“万维网”,生动有趣,而且还巧妙地运用了这三个中文的汉语拼音都是以“W”开头,与英文形似的特点。
由此可见,重视受众新颖、生动的审美心理能使我们的语言既规范缜密又色彩斑斓,充满活力,为语言使用增添了不少乐趣。
2.追求新鲜、刺激的猎奇心理。
一般都是年轻人比较喜欢使用网络,他们能接受新奇的东西,反传统和逆主流的事物更能激起他们的热情,引起他们的关注。
同时,网络是一个推崇个性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自由的空间。
例如,“hacker”一词的原意为“编制程序专家”,其直译既难表达真实含义,又显得生硬死板。
跨文化视角下网络热词及其英译跨文化视角下,网络热词是指在网络社交平台上频繁使用和流行的一组或一类词语、表达方式或网络用语。
这些热词往往具有时代特征,反映了当下社会热点、思潮、人群之间的交流习惯和价值观念。
虽然这些热词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语言、文化和背景差异,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网络的普及,一些热词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可和使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网络热词及其英译。
1. 滚粗(gǔn cū): 这个词源于粗口“滚蛋”,用以表达无视、让某人离开的意思。
可以用"fuck off"或"go away"来翻译。
2. 小鲜肉(xiǎo xiān ròu): 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内地的娱乐圈,指年轻貌美的男性偶像。
可以用"fresh meat"或"flower boy"来翻译。
3. 套路(tào lù): 这个词原本指戏曲中的编排和表演方式,现在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计谋或手法。
可以用"routine"或"trick"来翻译。
4. 萌(méng): 这个词源于日本动漫中可爱的形象,现在指年轻人中对可爱、温柔和纯真的喜爱和追求。
可以用"cute"或"sweet"来翻译。
6. 白富美(bái fù měi):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网络上,用来形容年轻、漂亮、身材好、家庭富有的女性。
可以用"beautiful, rich, and powerful" 或"white rich beauty"来翻译。
7. 搜搜(zhuā zhuā): 这个词源于英文动词"search",在中国互联网上指的是通过搜索引擎或其他途径获取资讯和信息的行为。
日前网络新词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新词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这些新词不仅极大的充实和扩展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及表现力,也从侧面深刻的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观念的变迁。
本文将对网络新词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适合于网络新词的翻译策略。
在这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它也衍生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特别是一些独特个性的网络语言和网络词汇。
这些网络新词代表着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它直接折射出了社会上的某一现象或时代特征。
因此为了更加有效的做好对外宣传工作,译者需要充分了解网络新词的相关背景,从而准确的将网络新词进行翻译。
网络新词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互联网如今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在网络的平台上进行交流,当一个新词出现时,便会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各处。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新的网络词语应运而生,很快被大家发现并加以利用。
互联网是一个思想相对开放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网络进行创作,这就大大激发了民众的创作热情,使得一大批诙谐幽默,形象生动的网络新词涌现了出来。
与此同时,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许多影视作品也会力求新鲜而产生各种新词,尤其是在每年的春晚之后就会诞生一些有特色的新词,这些词汇一旦得到网友的热捧,就会立刻得到广泛关注。
网络新词所代表的是当下时代的文化和精神,它反映了社会的热点话题,因此它所表达的内容往往新颖独特。
例如“房奴(mortgage slave)”,“被就业(to be alleged to have found jobs)”以及“酒后代驾(designated driver)”等就都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生活态度。
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自由空间,这就使得网络上的新词常常既生动幽默又富有内涵。
拿“打酱油(none of my business)”这个词为例子,传统意义上对这个词的解释为自己拿着瓶子到商店里买酱油,而在网络上谈到与自己无关的话题时,就可以用此话回帖,相当于在告诉别人你只是一个路人,一切事情与你无关。
网络热门词汇的翻译探究作者:顾晓岚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第24期网络热门词汇是当前网络时代下社会不断进步,语言也随之发展而形成的产物。
它充斥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针对于网络热门词汇的翻译和研究是近几年来翻译界的热点讨论问题。
对于网络词汇翻译策略的探究,有助于促进中西方青年跨文化的交流、交际,并把网络热门词汇转变为中西方青年学生都能接受、能看懂的语言。
一、网络热门词汇对翻译的影响和惯用原则1、网络热门词汇对翻译的影响在网络语言的冲击下,我们原有的语言文化也在逐渐变更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语言文化,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了解当前的网络语言翻译特点,掌握当前青年、学生对新时代语言的接受心理,准确地翻译出符合当前社会和时代特点的网络热门词汇。
网络热门词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它不能代替我们的传统文化。
对于网络热门词汇的翻译要符合当前人们的新思想,反映出青年人的张扬个性和生活理念。
比如当前流行的网络语言“520”、“1314”,本来是一组数字,却在网络社群中却被赋予“我爱你”和“一生一世”的涵义,成为了生活或网络交流中的常用热门词汇。
2、网络词汇的惯用翻译原则网络热门词汇的翻译要能够突出当前的时代特征,反映现代青年的生活理念。
在翻译热门词汇时,要准确的把握青年学生的喜好,同时也要照顾到西方语言的使用习惯。
比如网络流行语“YY”表示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GF”是英文中女朋友girl friend的缩写。
这样的网络词汇既迎合了年轻人的思想理念和兴趣爱好,也照顾了西方人的语言习惯,准确的传达了网络热门词汇的涵义。
另外网络热门词汇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比如当前一些网站使用了关键词屏蔽之后,一些像“SB”之类的词汇就无法使用。
再如大学生形容目前就业形势困难的现象,灵活利用广告语“农妇、山泉、有点田”来自嘲。
这些都是紧跟时代步伐,结合年轻人的个性、爱好形成的能够准确传递出他们的思想的网络词汇。
研究英语网络热词和流行语的翻译方法一、引言。
“坑爹”“伤不起”“吐槽”等都是时下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网络热词或流行语。
这些词汇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赋予了一层更加幽默的内涵。
有些流行语已被录入美国在线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 (城市词典)或《牛津英语字典》。
早期的 Chinglish(中式英语),多是一些自造英语单词,或者将中文逐个译成英语后的汉语式拼接,像“好久不见”(long time no see)、“人山人海”(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等。
但如今,中式英语进化,拼音混搭英文,更多的中文拼音开始直接“侵入” 英语中,就像“zuo”(作)、“tuhao”(土豪)等。
二、网络热词和流行语英文翻译方法及解析。
(一)完全汉语拼音式翻译 :guanxi (关系)、Maotai (茅台)、Xiang (湘)、Dama(中国大妈)、Lianghui (两会)、Guanggun (光棍)、tuhao(土豪)、hukou(户口)等。
(二)来源于发音的翻译。
例如,dim sum(点心)。
该词汇来源于“点心”的粤语发音。
意为“通过蒸、炸等方式制作的餐点,含有丰富的馅料”.(三)汉语拼音和英文混搭合成词。
有些网络热词或流行语使用中文和英语混杂的方法。
例如:1.给力 gelivable(反义词 :不给力 ungeliv-able),形容词。
含义是“令人激动的,使人兴高采烈的”. 该词是汉语拼音“gei li”和英语后缀-able 的组合。
【例句】哇,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真给力!Wow,China overtakes Japan as world'ssecond-biggest economy, it is so gelivable!2. taikonaut 中国宇航员,前半部分是中文“太空”拼音 ,后半部分截取英语“astronaut”组合而成。
3. 装逼 zhuangbility(意思是“无缘无故地自夸”)、牛逼niubility?(在汉语中,牛“niu”含有某人很厉害、很有能力的意思。
网络用语翻译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用语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社交媒体平台、在线游戏还是网络聊天工具,我们都会接触到不少网络用语。
然而,由于网络用语的特殊性,很多人在面对这些新兴词汇时感到困惑。
因此,网络用语翻译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本文将探讨网络用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并分享一些常见网络用语的翻译示例。
一、网络用语的翻译方法网络用语的翻译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们通常是由缩写、拼音、英文单词和特殊符号组成的。
为了准确地传达网络用语的含义,我们需要灵活运用以下几种翻译方法:1. 直译法:直译法是一种直接将网络用语翻译成中文的方法。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常见的网络用语效果较好,可以准确传达出原文的意思。
例如,"LOL"可以直译为"大笑","BTW"可以直译为"顺便说一句"。
2. 释义法:释义法是一种通过解释网络用语的含义来进行翻译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比较含蓄或者带有隐喻意义的网络用语。
例如,"Emmm"可以翻译为"我在思考中","666"可以翻译为"非常棒"。
3. 同义替换法:同义替换法是一种用中文词语或短语替代网络用语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一些网络用语没有明确中文对应词汇的情况下非常实用。
例如,"WOW"可以替换为"哇","XD"可以替换为"哈哈"。
二、常见网络用语的翻译示例1. LOL:这是"laughing out loud"的缩写,表示大笑或者非常好笑。
2. TBH:这是"to be honest"的缩写,表示说实话。
3. OMG:这是"oh my god"的缩写,表示惊讶或震惊。
浅析网络热词的英译技巧商业故事BUSINESSSTORY164摘要: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互联网的传播,网民的队伍也在逐渐壮大,网络语言也随之产生,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慢慢走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也出现在我们日常交流的话语中。
网络热词主要是通过传统媒体报刊、杂志的慢慢吸收,真实的折射出时代大家的心理和社会诉求,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
精确地翻译网络热词对于外国人了解我国的文化底蕴以及最新动态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主要针对网络热词进行了一系列的浅析,通过对其定义与特点的简单分析,在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的条件下,总结了网络热词的几条英译技巧。
关键词:网络热词;翻译特点;翻译原则;英译技巧;日常规范前言:网络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快速的交流平台,在虚拟的世界里,一些网络语言的重复使用,以及随着网络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而慢慢让起初不喜甚至厌恶并对其有所误解的人逐渐接受网络热词的存在。
随着网络更加的真实化、网络热词的更加成熟化而慢慢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为网络热词的新颖幽默,很快让大家主动接受,并熟练运用,它的不断更新也让大家更加喜欢。
网络热词已经成为反映我们最新动态的能手了,它不仅有助于外国友人及时的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还可以让我们双方拥有轻松的交流平台,所以精准的翻译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了众多翻译研究者的一个重大任务,也是目前英语翻译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一、网络热词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亲”这个词很熟悉吧!它最初是在淘宝上出现的,当你需要询问卖家信息时,卖家的回复信息总是以“亲”开头。
其实“亲”这个词就如“你好”是一样的,都是用来打招呼用的,但却比之更加亲近一些。
“蓝瘦香菇”是最近比较火的一个网络词汇了。
它是南宁的一个男生失恋了,很难受也很想哭,网友给出的翻译:“蓝瘦,香菇,本来今颠高高兴兴,泥为什莫要说这种话?蓝瘦,香菇在这里。
第一翅为一个女孩屎这么香菇,蓝瘦。
泥为什莫要说射种话,丢我一个人晒这里,香菇,蓝瘦在这里,香菇。
浅析网络热词汉英翻译作者:王静丽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第03期要:近年来,网络热词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景观进入了百姓的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语言词汇。
要形神兼备地翻译网络热词实现对网络热词的英译,就要把握网络热词的特定意义和超越语义之外的文化内涵及其构词特点。
本文在分析网络热词现象和背景的基础上,经过深入分析热词的定义、热词的分类和构成类型,并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提出了四种翻译策略,其中包括音译、直译、意译和仿译。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学习者可以掌握重要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提高翻译能力。
人们对热词翻译方法的掌握,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网络热词;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翻译策略网络热词的产生背景、原因(一)网络热词和新词的产生背景20世纪中后期,人们开始逐渐进行网络时代,网络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和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
网络对于英语词汇具有相当大的冲击力,不仅是传播英语信息的媒体,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词汇的构成,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网络热词。
网络热词一方面体现出语言自身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发生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网络热词产生的原因网络热词和新词是一种语言的时尚先驱,引领语言的时尚潮流,它可能是由于一种观念或者生活态度的转变形成的。
因此,分析网络热词产生的原因,实质上就是分析一种社会流行态势的产生原因。
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网络的出现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前提。
第二,便于人类网上交际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目的。
网络热词和新词作为网民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产生于网民在网络环境中的日常交际生活,因此便于网络网上交流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目的。
二、结合奈达翻译理论对于网络热词的翻译,首要问题是解决翻译要达到的目的。
美国著名的翻译学家奈达指出,“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
热词新语翻译谭一、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和语言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热词和新语的出现成为了人们争相关注的话题。
各种热词和新语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迅速传播开来,给人们的理解与沟通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热词新语的翻译问题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翻译热词新语,以及翻译的挑战和策略。
二、热词新语的定义和特点2.1 热词和新语的概念热词是指一段时间内在某个领域内引起广泛关注的词汇,它通常与当前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热点议题相关。
热词常常是流行语,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而新语则是指在某个特定语境或社群中新出现的词汇,通常有一定的限定性,仅在特定领域或圈子中使用。
2.2 热词新语的特点热词和新语的特点在于它们的时效性和流行性。
热词往往与当前社会事件和热点话题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甚至可能消失。
而新语则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局限性,只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常常需要辅助说明或解释才能被理解。
三、翻译热词新语的挑战3.1 语言差异带来的挑战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翻译热词新语时会面临语言差异的挑战。
有些热词和新语在目标语言中可能没有对应的表达,或者原意无法准确传达。
此外,由于热词和新语的时效性,可能需要及时更新翻译,以保持其生动性和准确性。
3.2 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热词和新语常常与特定的文化现象和社会背景相关,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考虑文化差异。
有时候热词和新语涉及到特定的习俗、历史事件或文化符号,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含义。
在翻译时,需要做适当的解释和调整,以使目标受众能够理解并接受它们。
3.3 时效性带来的挑战热词和新语的时效性极高,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被新的热词和新语所取代。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时间进行判断,以便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如果翻译的时间不当,可能会导致信息的陈旧和不准确,失去传达的效果。
四、翻译热词新语的策略4.1 保持时效性和准确性的平衡翻译热词新语时,需要在保持时效性和准确性之间寻找平衡。
网络热词英译开题报告网络热词英译开题报告概述:网络热词是指在互联网上经常被大量讨论和使用的词汇,它们往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热词也成为了当代社会的一种语言现象。
本文将探讨网络热词的英译问题,分析其翻译方法和挑战,并探讨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对网络热词的传播和理解产生的影响。
一、网络热词的英译方法1. 直译法直译法是指将网络热词直接翻译成英文,保留原词的音译或字面意义。
例如,“网红”可以直译为“internet celebrity”,“打卡”可以直译为“check-in”。
直译法简单明了,能够保留原词的文化内涵,但有时可能会导致理解上的困惑。
2. 意译法意译法是指根据网络热词的实际意义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面表达。
例如,“996”可以意译为“working from 9 am to 9 pm, 6 days a week”,“佛系”可以意译为“Buddhist style”。
意译法能够更准确地传达网络热词的含义,但可能失去原词的文化特色。
3. 合并法合并法是指将网络热词与英文词汇进行合并,创造新的词汇。
例如,“吃瓜群众”可以合并为“melon-eating masses”,“躺平”可以合并为“lie flat”。
合并法能够更好地融合两种语言的特点,但可能需要读者对两种语言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理解。
二、网络热词英译的挑战1. 文化差异网络热词往往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差异巨大。
因此,在进行网络热词的英译时,需要考虑目标语言读者对原文化的了解程度。
例如,“吃瓜群众”在中国文化中有特定的含义,但在英语中可能需要解释才能理解。
2. 时效性网络热词的流行往往是短暂的,新的网络热词不断涌现。
因此,网络热词的英译需要及时跟进,以保持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翻译人员需要具备对当代社会和互联网文化的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热词的含义和用法。
三、文化差异对网络热词的传播和理解的影响1. 传播效果网络热词的传播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
网络热词和新词的翻译方法浅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科技的深入渗透,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表现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英语是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它在网络时代的发展环境下产生了大量的网络新词和热词,对这些新词和热词的翻译工作是语言学者目前急需解决和完成的主要任务。
本文主要是从网络热词和新词的产生背景、原因及领域,网络热词和新词的构成和语义特征,以及深入分析网络热词和新词的翻译方法这三个方面入手,以便学习者掌握重要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提高英语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网络热词英语新词翻译方法翻译技巧一、网络热词和新词的产生背景、原因及领域(一)网络热词和新词的产生背景20世纪中后期,人们开始逐渐进行网络时代,网络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和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
网络对于英语词汇具有相当大的冲击力,网络不仅是传播英语信息的媒体,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词汇的构成,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网络热词和新词。
网络热词和新词一方面体现出语言自身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发生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原因网络热词和新词是一种语言的时尚先驱,引领语言的时尚潮流,它可能是由于一种观念或者生活态度的转变形成的。
因此,粉衣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原因,实质上就是分析一种社会流行态势的产生原因。
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网络的出现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前提。
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引起英语词汇的变化,互联网的大力推广和普及,进一步促使网络社会和网民的出现,在网络交流过程中网络词汇和新词的出现是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网络热词和新词也主要以网络作为交流的载体,形成一种新的语言词汇。
总而言之,网络社会的形成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原因;第二,便于人类网上交际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目的。
网络热词和新词的翻译方法浅析发表时间:2013-08-29T14:35:50.950Z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李自红[导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科技的深入渗透,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表现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科技的深入渗透,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表现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英语是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它在网络时代的发展环境下产生了大量的网络新词和热词,对这些新词和热词的翻译工作是语言学者目前急需解决和完成的主要任务。
本文主要是从网络热词和新词的产生背景、原因及领域,网络热词和新词的构成和语义特征,以及深入分析网络热词和新词的翻译方法这三个方面入手,以便学习者掌握重要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提高英语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网络热词英语新词翻译方法翻译技巧一、网络热词和新词的产生背景、原因及领域(一)网络热词和新词的产生背景20世纪中后期,人们开始逐渐进行网络时代,网络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和普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
网络对于英语词汇具有相当大的冲击力,网络不仅是传播英语信息的媒体,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词汇的构成,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网络热词和新词。
网络热词和新词一方面体现出语言自身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发生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原因网络热词和新词是一种语言的时尚先驱,引领语言的时尚潮流,它可能是由于一种观念或者生活态度的转变形成的。
因此,粉衣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原因,实质上就是分析一种社会流行态势的产生原因。
下面,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网络的出现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前提。
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引起英语词汇的变化,互联网的大力推广和普及,进一步促使网络社会和网民的出现,在网络交流过程中网络词汇和新词的出现是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网络热词和新词也主要以网络作为交流的载体,形成一种新的语言词汇。
总而言之,网络社会的形成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原因;第二,便于人类网上交际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目的。
网络热词和新词作为网民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产生于网民在网络环境中的日常交际生活,虽然继承了英语词汇的规范性,但是另一方面打破了英语交流的常规,使英语词汇的发展道路出现了畸形,出现了符号、数字等非汉语词汇,这给英语翻译工作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封闭的网络环境中,方便网民交流被放在第一位,符合语言常规处于次要地位,因此便于网络网上交流是网络热词和新词产生的重要目的。
(三)网络热词和新词的产生领域网络热词和新词的产生涉及到很多方面,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医疗等领域。
下面我们进行详细介绍: 1、政治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英语新词和网络热词也产生了很多。
如汉语中的冷战,在英语中用“cold war”表示;2、经济领域: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多英语新词。
如汉语中的全球化经济,在英语中用“ Economic GIobalization”表示,汉语中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在英语中用“OPEC”表示,即“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3、科技领域:每一阶段科技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多的英语新词和热词,科技领域也是网络新词和热词产生的主要领域之一。
如汉语中的宇宙飞船,在英语中用“spaceship”表示,汉语中的“克隆”,在英语中用“clone”表示;4、文化领域:教育事业是促使社会不断进步的加速器,因此,也有很多网络热词和新词出现在文化领域。
如汉语中的“远程教育”,在英语中用“distance education”表示,汉语中的“脱口秀”,在英语中“talk show”来表示;5、医学领域: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也给网络热词和新词做出了重大贡献。
如汉语中的“整容”,在英语中用“perform face-lifting”表示,汉语中的“试管婴儿”,在英语中用“test-tube baby“表示。
二、网络热词和新词的构成类型和特点(一)网络热词和新词的构成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了解世界动态,随时进行网络购物(online shopping),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网络热词和新词的构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下面我们进行详细介绍: 1、自创法,就是完全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英文词汇,这种方法所占的比例比较少。
这类词汇比如easy meat(易辨的事),go for broke (尽最大的努力)等;2、旧词新意法,就是对已有词汇增添新的解释意思,这类词汇大部分都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LINK(链接),VISIT(访问网页)等;3、结合法,就是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上加上与网络有关的前后缀或其他构词成分构成新词,或者两个旧词结合在一起组成新的词汇,这类词汇比较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如E-LIFE(电子生活),E-BOOK(电子书),network(网络工作);4、缩略简化法。
缩略与简化在网络语言中经常见到,比如MS(信息管理系统),WTO(世界贸易组织)等;5、引用法。
引用法就是引用外来语言,英语词汇中有很多都来自外国语言,是构成英语词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比如black humor (黑幽默)是由法语转化而来的。
(二)网络热词和新词的特点由于网络热词和新词具有词义生动形象、简洁明了的特点,在网络交流中能更加形象的表达人们的思想或看法,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
下面我们进行具体分析:第一,词义生动形象,更加生活化。
网络热词和新词一般都来源于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它可以借助英语词汇来激发读者产生联想,通过赋予旧词新的意思,创造出词义生活形象、更加生活化的新词汇,如bug原来的词义是昆虫,现在用来指故障。
在网络交流中人们主要依靠文字,不能依靠肢体语言来表达思想;第二,词义简洁明了。
很多网络热词是利用常用的词根或者加前后缀,按照构词的一般规律进行重新构造,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
常见的有前面加net-,e-等。
三、深入分析网络热词和新词的翻译方法伴随着网络热词和新词的大量出现,它们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也是目前英语翻译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直译法是大部分人翻译英语新词时所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利用率也是最高的。
但是有部分科技类的英语新词必须要用意译法。
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法、意译法和两者相结合三种方法。
(一)直译法直译法主要可以分为移植、音译和象形译三种方法。
具体论述如下:第一,移植法。
移植就是根据词典里提供的词义逐个将词的各个组成部分译出。
如汉语中的“微波炉”,在英语中用“microwave oven”表示。
这类专业词汇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大部分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构词要素组合起来的,因此主要采用移植法;第二,音译法。
音译法主要用于日常英语交流中的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等。
部分词汇在汉语中没有明确的译词,采用意译法比较复杂时,只能采用音译法,如药材、缩略词和新材料等。
如汉语中的“黑客”,在英语中用“hacker”表示;第三,象形译。
象形译这种方法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在汉语中象形译实际上是根据物体的实际形态进行翻译,在英语翻译中同样适用。
如汉语中的工字架,在汉语中用“H-beam“表示。
(二)意译法意译法主要是根据英语词汇的意思直接翻译得来的新词,这类网络热词和新词具有简单明晰,生动形象的特点。
这类方式产生的新词和网络热词数量比较多,与其他几类新词相比,更加正规化。
意译法主要分为推演、引申和解释三种方法。
第一,推演。
推演是指根据原文词典中的意思结合在文中的语境,概括得出的汉语的译义。
第二,引申法。
所谓的引申法是指在不脱离原文大意的基础上,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延续和扩展进而翻译出原文。
这种译法一般是将具体的事物引向抽象化,或者将抽象的事物引向具体化,比如,英语中的“brain”,具体的可以译为“大脑”,抽象的可以被翻译成“智力”;第三,解释法。
在网络热词和新词中可能存在一些意义比较繁杂的词汇,如果以上几种翻译方法都翻译不好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采用解释法进行翻译。
也就是用汉语表达出英语原文的意思而不用对每一个单词逐个翻译。
如汉语中的“血型”,在英语中可以用“blood type”表示。
总而言之,在网络英语热词和新词大量出现的时代,学习网络热词和新词,不仅可以了解英语时尚的发展潮流,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知识,拓展我们的视野。
网络热词和新词的构成比较简单,词义通俗易懂,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对网络热词和新词翻译工作的开展,帮助翻译工作从事人员掌握更多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自身英语的翻译能力,为广大网民进行网上英语交流提供便利的条件。
注:[1]韦敏.关联理论视角下网络热词的翻译[D].西北大学,2011.[2]张冬烁.网络语言——21世纪重建“巴比塔”的工具[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4).[3] 田英.翻译策略透视[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4] 贾金祯.英语新词的构词方式及其翻译方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7).[5]马闻生.英语新词的形成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作者单位: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邮编:75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