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入情入境地品味重点词句,体会父亲的心理变化,理解父亲坚决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体会父亲对“我”严格的道德教育和深深的爱。

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自觉抵制各种“鱼”的诱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建议

1、对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解读。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品读父亲的心理活动,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二是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我”所受到的启示,从中受到教育。

(1)关于“鲈鱼捕捞开放日”。

“鲈鱼捕捞开放日”在课文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我”和父亲正是在“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去钓鱼的,而“我”钓到大鲈鱼的时间是在开放捕捞鲈鱼的两小时前。正因如此,才有父亲让“我”放掉鲈鱼的做法。为什么要有“鲈鱼捕捞开放日”?了解这一信息有助于学生对“规则”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父亲做法的认同。因为只有在“鲈鱼捕捞开放日”才可以钓鲈鱼,否则便是违反规则。教师在引导学生探讨父亲的心理活动时可以引导学生交流禁止捕捞鲈鱼的规定,让学生了解这一规则制订的意义。还要让学生知道,这样的规则需要人们自觉遵守。

(2)关于“父亲的心理变化”。

文章用了大量的笔墨,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我”一系列的情感变化,表现出“我”对鲈鱼的喜爱,突出了实践道德的艰难。为了强化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感受,编者在原文基础上增添了一些与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相符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力图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为这方面内容突出,教学中,教师轻而易举便能抓住“我”的心理变化这条线索组织教学,但实践中发现,花了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感受“我”放鱼的艰难后,学生对文章揭示的主旨仍难以深入理解。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心理上还没有接受父亲对“我”的严格教育。好不容易钓到的鲈鱼,四周又没有其他人看见,可父亲却坚决让“我”把鲈鱼放掉,在学生看来,这位父亲似乎有些死心眼儿,有些不近人情。学生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因为他们的心智还没有成熟,他们不知道:一切规则都需要人们自觉遵守的。人们在自觉遵守规则的过程中才会逐步战胜自私心理,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鉴于此,让学生理解并认同父亲的做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体会文中父亲的心理变化应纳入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抓住两处描写父亲的句子着力引导:“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①指导学生读出父亲说话的语气,可以个别读,评价读,适时引导学生换词理解“得”,读出父亲说话时的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

②抓住“盯”“好一会儿”体会父亲对鲈鱼的喜爱和当时犹豫、矛盾的内心。“放”还是“不放”,可见父亲正面临着一次道德抉择。

③讨论:既然父亲也很喜欢这条鲈鱼,带回家又没人发现,可他为什么坚决让孩子放掉大鲈鱼呢?这一问题直击父亲的内心,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教师还可以将问题细化:如果让“我”把大鲈鱼带回家了,以后会怎样?放了大鲈鱼,结果又会怎样?通过交流、点拨,学生会产生顿悟:不放鲈鱼,谁也不会发现,可以让孩子高兴,满足孩子的一己欲望,但违反了规则。这样的经历会让孩子产生误解:为了自己的利益,规则有时也可以不必遵守。孩子在这样的误导下会丧失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放了鲈鱼,虽然孩子暂时会伤心、难过,但他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拒绝了诱惑,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有了这样的严格教育,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在一次又一次的道德抉择中,孩子对父亲的做法会逐渐产生认同感,继而自觉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如此,学生的思想境界便会有很大的提升。

④联系课文内容安排想象写话: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心想:“”。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置换,站在父亲的立场思考问题。他们再次体会到正确的道德抉择需要有抛弃一己私利的勇气和力量。同时,在跨越时空的想象中,在情真意切的表达中,深沉的父爱已悄然植根于学生的心田,课文传达的思想也如春雨般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巧妙地实现了语文教学言意兼得的美好境界。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有了对上一句话的深层解读,学生对父亲的良苦用心已了然于心,此处句子不需要再费工夫,只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父亲态度的坚决即可。

(3)关于“‘我’得到的启示”。

课文第10自然段写了34年前那件事给“我”的感悟。部分句子的含义深刻,是文本揭示的主旨所在,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这部分内容,要防止游离于课文内容之外空谈感悟,也要防止不顾学生年龄特点将教师自己的感悟强加

给学生,防止将语文课上成道德说教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为学生的深层感悟搭建“脚手架”,然后结合身边实际提升感悟。

①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理解这句话前,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句子,提出疑问:这儿的“鱼”为什么打引号?“鱼”指的是什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心求通而未能”时教师引导: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经常会遇到像鲈鱼一样诱惑人的东西,这诱惑有时小有时大。想一想,生活中,你都遇到过哪些诱惑?你是怎样对待这些诱惑的?长大后,文中的“我”成了美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在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哪些诱惑呢?“我”是怎样对待这些诱惑的?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诱惑人的“鱼”指的是像权势、地位、名利、金钱这些让人动心的东西,也包括那些暂时能给人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②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是”:对,正确,应该;“非”:错,不对,不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出: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加深理解。如收银员阿姨多找给自己50元,把多找的钱还给她是正确的选择,是有道德的人;把多找的钱占为己有就是错误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每个人心中都知道要自觉地遵守规则,都清楚孰是孰非,但有时要做出正确的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有放弃个人利益的勇气和力量。文中的“我”,尽管知道留下鲈鱼是违规的,但在放掉鲈鱼时那种依依不舍,那种不情不愿都说明了道德实践的艰难。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切身感受,懂得遵守规则,要靠每个人的自觉性。怎样才能有这种自觉性呢?这就是一个道德问题、一个修养问题。这种道德和品质的培养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2、对教学流程的思考。

(1)回顾旧知,夯实基础,有效链接。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整体的回顾,一方面可以检查反馈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另一方面将两课时的内容进行巧妙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课的概念。但应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应着力激发学生新的阅读期待,为新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字词教学虽不是重点,但也不能忽视与漠视。本课要学习的生字较多,第一课时教学时虽然进行了重点字词的指导,但不同学生记忆的特点不同,识记生字的能力也有差异。在生字书写时,学生经常会自然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