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土地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68.48 KB
- 文档页数:9
农村土地调查,即查清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分布和权属等情况;城镇土地调查,掌握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数量和用途;基本农田调查,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并登记上证、造册;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
土地资源调查报告是资源调查的真实文字记录,是极重要的成果资料之一,它要求对整个调查工作系统的工作总结和技术性的总结探讨。
编写好报告不仅对系统、全面、科学管理土地十分重要,而且对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充实、发展土地科学,造就一大批土地科学人才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土地资源调查结束后,一定要严格要求编写好土地资源调查报告。
通过本次实验,学会利用有关资料和图件,撰写地、县、乡级各类土地资源报告和专题报告。
二、杨庄镇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莱芜地处东经117° 19'〜117° 58'、北纬36° 02'〜36° 33'之间。
杨庄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杨庄镇地处泰山东麓,莱芜市西部平原,西与泰安市接壤,汶河、汇河交汇于此。
面积58.8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15026户,48808人,耕地面积3588公顷。
行政区划:杨庄、大埠头、小埠头、燕家庄、东李家庄、西李家庄、陈徐、西宅科、张里街、朱屈街、冷家庄、西杨庄;陈东、陈西、陈北(三村合称陈家楼);高家店、前郭庄、后郭庄、水西官庄、张家泉、巩家庄、刘家店、李家堂、镇武庙、谭家庄、侯家洼、罗家洼、司家岭、胡家宅、孟家官庄、太平官庄、凤凰官庄、梅家官庄、尹家庄、马村(原名马家庄)、营房、蔺家庄(蔺家庄、王家庄)、石家河、大桥沟、小桥沟、阎桥(阎桥、小阎桥)、雪岭、龙尾、上马家泉(上马家泉、马家庙)、下马家泉。
(二)自然条件:地理条件优越,地貌多样,山区、丘陵、平原三分天下,各占其一,主要种植烤烟、果品、中药材、花生等经济作物,森林覆盖率达36%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钛铁矿、白云母等,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全镇的支柱产业,其中龙头企业兴盛矿业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并成功在香港上市。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掌握土地资源现状,提高土地管理效率,我国积极开展土地调查工作。
作为一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土地调查实习,以下是实习报告。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土地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和管理的相关知识。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4.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土地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学习了土地调查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土地调查的定义、目的、方法、程序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和土地管理政策。
2. 野外调查实习期间,我们分组进行了野外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1)土地类型识别:通过观察地表植被、地形地貌、土壤质地等特征,识别不同类型的土地,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了解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情况,并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
(3)土地权属调查:核实土地权属,了解土地权属单位、使用权人、土地用途等。
(4)土地质量评价:根据土壤、植被、地形等指标,对土地质量进行评价。
3. 实习后期整理实习结束后,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1)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根据野外调查结果,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并标注各类土地的分布。
(2)编制土地调查报告:总结实习期间的工作成果,对土地资源现状、土地利用变化、土地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精神。
3. 拓宽视野:实习让我了解到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土地管理政策,拓宽了我的视野。
4. 提高综合素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协调,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五、实习建议1. 加强实习指导:在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实习质量。
地籍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概况。
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一家地籍测绘公司,主要从事土地测量、
地籍调查、地图绘制等相关工作。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测绘团队,
拥有先进的测绘设备和技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测绘服务。
二、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的地籍调查和测量工作。
具体
包括:
1. 参与地籍调查工作,包括实地勘察、测量、数据整理等工作;
2. 学习使用测绘仪器和软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测绘技术;
3. 参与了地图绘制的工作,学习了地图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学到了很多地籍
调查和测量方面的知识,包括实地测量的方法、数据处理的技巧等。
其次,我也学会了如何使用测绘仪器和软件进行测量和绘图。
最重
要的是,我在实习期间也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这对我
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地籍实习,我对地籍调查和测量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的专业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感谢实习单位给予我这次宝
贵的实习机会,我会珍惜这次实习经历,努力成长。
编号:YB-BG-0664( 实习报告)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020(通用版)The internship report allows us to understand the society in practice, open up our horizons, increase our knowledge,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ociety.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020(通用版)备注:实习报告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间如流水,漫长而有短暂的实习期终于结束了,重返校园的感觉真好,实习期间,每天发生的每一件事对于我的思想都是强烈的冲击,每天都可以学到新知识,感觉很累的同时也很充实。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学生们将对地籍测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有全面的理解,使学生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融合,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事地籍测量工作,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能力,还需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政策意识、社会意识,这些非技术素质也作为实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这些素质与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同等重要.通过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让学生学到比书本上更多、更具体的东西.实习时间、地点一)内业实习时间:2015年6月29日--11月15日地点:陕西天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习意义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二)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三)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三)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严格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支撑.(四)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是满足土地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2.城镇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是指对城镇范围以内的土地开展大比例尺调查.依据地籍调查技术规程,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查清城镇内部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状况,确定城镇内部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数量、用途等.通过汇总分析,掌握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用地、房地产用地、开发园区等土地利用状况5.成果汇总(1)数据汇集在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基础上,逐级汇总各级行政辖区内的各类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基本农田和城镇建设用地等数据,增加非调查区域的港澳台地区的土地数据,形成国家及各级行政辖区内的综合及专题调查汇总成果.(2)图件编制利用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等技术,采用缩编等手段对全国土地调查图形数据进行整理缩编,编制出国家、省、地(市)、县级系列土地利用图件、图集和各种专题图件(集)等.五)实习地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图的绘制地籍原图是通过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数据资料绘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线、街坊界线、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用途、面积、坐标、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称及土地等级等.(2)图廓线、坐标格网、控制点等数学要素.(3)河流、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地物要素.地籍原图是土地权属法律凭证的原图.在地籍原图的基础上,量算宗地面积及其他要素的面积,并蒙绘、复制宗地图,作为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本图件的绘制,我们首先把数据展绘到一张大坐标纸上,修改无误后进行电脑扫描,然后用CAD软件进行描图.最终整理出一张整洁美观的图纸,呈交给土地管理部门.(3)成果分析根据土地调查结果,结合相关资料信息,开展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对耕地、基本农田等各类土地的数量、分布、利用结构及其变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判土地利用的集约节约程度,预测变化趋势,为土地开发潜力挖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出建议.根据土地调查及分析结果,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编制第二次土地调查报告.实习要求一.1思想上高度重视,学好技术,保证质量,认真总结.2数字地籍测图软件的学习和使用,主要是CASS5.0和RDMS 系统的学习和使用.3地籍属性要素的调查(以宗地为单位)4宗地图两幅,要求打印.5面积量算成果表.要求打印.二,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数据资料绘制而成的,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线、街坊界线、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籍号、用途、面积、坐标、土地使用者或所有名称及土地等级等.(2)图廓线、坐标格网、控制点等数学要素.(3)河流、道路、建筑物、构筑物等地物要素.地籍原图是土地权属法律凭证的原图.在地籍原图的基础上,量算宗地面积及其他要素的面积,并蒙绘、复制宗地图,作为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本图件的绘制,我们首先把数据展绘到一张大坐标纸上,修改无误后进行电脑扫描,然后用CAD软件进行描图.最终整理出一张整洁美观的图纸,呈交给土地管理部门.地籍调查三.形成的资料成果主要有:(1)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和界址点、界址边勘丈原始记录.(2)地籍控制测量原始记录、控制点网图和平差计算成果.(3)解析界址点成果表.(4)地籍铅笔原图和着墨底图、地籍图分幅接合表及宗地图.(5)面积量算成果及土地分类汇总统计表.(6)地籍调查报告。
土地调查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土地调查的实习项目。
这次实习让我对土地调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
首先,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土地调查的重要性。
土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对土地资源的调查和了解对于我们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习,我了解到土地调查不仅涉及到土地的利用现状、土地质量、土地权属等方面,还包括了对土壤、气候、地形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分析。
这次实习让我明白了土地调查的复杂性和严谨性。
其次,实习期间,我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土地调查技术和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现场踏勘、采样、测量等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如何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如何进行土地利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分析土地利用数据,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调查报告中。
这些实践经验对我今后从事土地调查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实习期间,我加强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习项目中,我们需要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调查任务。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如何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
这次实习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是完成大型项目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最后,实习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有待加强,对于一些土地调查的专业术语和理论概念还不够熟悉。
同时,我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比如在测量数据时出现的误差等。
这些发现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我将努力学习土地调查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这次土地调查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土地调查的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未来的土地调查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壤学实习教学作为⼟壤学教学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对学⽣能⼒培养以及科研思维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和意义。
本⽂是为⼤家整理的⼟地实习报告【四篇】,仅供参考。
⼟地实习报告【⼀】 ⼀、实习⽬的 ⼟壤圈是覆盖在地球陆地表⾯和浅⽔域地的⼟壤所组成的⼀种连续体活覆盖体,通过它与其他圈层之间进⾏物质能量的交换。
⼟壤是地球陆地表⾯具有肥⼒能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具有⽣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
⼟壤与⼈类关系⼗分密切,⼈类⽣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部分来源与⼟壤,故了解⼟壤,分析⼟壤,创造良好的⼟壤环境,维护植物的正常⽣长发育,是提⾼⼈类物质⽂化⽣活⽔平的重要⽅⾯! 野外教学实习是⼟壤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壤类型调查的基本⽅法,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掌握⼟壤剖⾯性状观察的⽅法,了解⼤明⼭和弄拉⾃然保护区主要⼟壤类型的分布、成⼟条件、剖⾯特征及改良利⽤措施和实现⼟壤的可持续开发利⽤。
⼆、实习概况 1、实习地点:武鸣县、上林县、⼤明⼭⾃然保护区、弄拉⾃然保护区。
2、实习时间:xx年x⽉x⽇到xx年x⽉x⽇ 3、实习器材:铁铲、PH指⽰剂、软卷尺、⽐⾊卡、⼟⼑、标杆、蒸馏⽔等。
4、实习⼈员:⼴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11级地理科学全体学⽣共120⼈和指导⽼师2⼈。
5、指导⽼师:周兴⽼师、罗献宝⽼师。
三、实习基本理论依据 1、⼟壤剖⾯形态观察分析 ⼟壤剖⾯是指从地⾯向下挖掘后露出来的垂直剖⾯。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坑,⼟坑深度按实际需要⽽定,标准剖⾯要⼀⽶宽两⽶长,⼀直挖到基岩。
挖出的表⼟、⼼⼟分别放置在两旁,挖好⼟坑后,把向阳的坑壁垂直削平,⽤为观察的⼀⾯,观察上保持原状,不要践踏及堆放⼟壤。
观察剖⾯时,应先从上⽽下划分若⼲层次(⼀般以层颜⾊、质地、松紧度、结构、根系分布等作为划分层次的依据)然后按层次观察⼟壤的形态、特征,并做好记录。
观察项⽬主要有:⼟层厚薄、颜⾊、质地、结构、酸碱度、松紧度以及根系情况等等。
一、实习概况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XX省XX县实习单位:XX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实习指导老师:XXX实习目的:1. 了解土地利用调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培养野外调查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提高对土地资源管理的认识。
二、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 学习了土地利用调查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
- 熟悉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土地权属调查等内容。
2. 野外调查:- 参与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野外工作,包括实地勘查、拍照、记录、采样等。
- 对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进行了分类和标注。
3. 内业整理:- 将野外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 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变化图等。
4. 成果汇报:- 参与撰写土地利用调查报告。
- 向实习单位汇报调查成果。
三、实习过程1. 前期准备:- 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了土地利用调查的基本流程。
- 准备了野外调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2. 野外调查:- 实地勘查:按照调查路线,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实地勘查,并记录相关信息。
- 拍照:拍摄土地利用现状的照片,以便于后续分析和制作图表。
- 记录:详细记录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属等信息。
- 采样:对典型地块进行采样,以便于后续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分析。
3. 内业整理:- 数据整理:将野外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属等。
- 图表制作:根据调查数据,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变化图等。
- 报告撰写:撰写土地利用调查报告,包括调查背景、方法、结果、结论等。
4. 成果汇报:- 向实习单位汇报调查成果,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变化图、调查报告等。
- 与实习单位进行交流,了解土地利用管理的实际情况。
四、实习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团队协作:实习过程中,与同学们共同完成调查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3. 实践能力:通过野外调查和内业整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大学生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大学生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土壤资源是一种具有脆弱性的非再生资源(人类的时间尺度上)。
因此,了解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并对其质量进行科学评价,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保障土壤资源可续发展的前提。
为了较全面的理解胶东土壤资源,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特进行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野外实习。
通过胶东主要土壤资源的现状,农业利用和肥力水平以及存在的生产障碍问题,并结合理论知识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使我们在更好地掌握土壤调查与评价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认识土壤,野外调查土壤的知识与方法。
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1、莱阳市大夼镇属丘陵地带,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因受胶东脊背地形影响,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北部、东部、中部、东南部、西南部均有互不连接的低山丘陵,属低山丘。
地处北温带东亚季风区。
大陆度为64.3%,属大陆季风型半湿润性气候。
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易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800,年平均气温11.2 ,年平均相对湿度73%,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96小时,年平均风速2.7米/秒,全市平均无霜期173天。
实习第一站为大夼镇牟格庄(位于莱阳市东南部)地势相对于实习第二站刘家庄村高一些(刘家庄村位于大夼镇东南方向),大夼镇牟格庄位于丘陵的上端以种植玉米为主,自然产量较低,一年一熟。
沿着大夼镇向山坡下面走,种植业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种植玉米逐渐演变成种植设施蔬菜。
大夼镇牟格庄土壤分层为A-层结构:A层:0-15 PH=6 ,通体无石灰反应,为粉壤土土壤结构,粒状植物根系较多;土壤较松散动物蚁穴较多,土壤孔隙度大,土壤为深紫色(当地人称黑土)层: 15以下,PH=6.8 通体无石灰反应;为粉壤土结构;石粒植物根系无,土壤较紧实,无动物蚁穴,土壤孔隙度小,土壤颜色为紫色,母质为深色玄武岩。
实习报告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和评估我国某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实习任务包括收集土地资源利用的相关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的结构和效率,评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并提出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建议。
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收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用地利用情况、建设用地的数据,我们了解了该地区土地资源的总量和分布情况。
同时,我们还对土地利用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的比例和分布。
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评估了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计算土地产出率和土地利用强度等指标,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
例如,部分耕地的利用效率不高,存在闲置和低效利用的情况。
此外,建设用地的比例相对较高,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城市扩张。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建议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土地整理和复垦,将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转变为高质量的耕地或林地。
其次,建议推广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如生态农业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此外,还应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防止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维护生态平衡。
实习意义: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这些经验和知识对我们今后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总结:本次实习让我们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培养了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认识到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使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土地资源问题,为保护和管理土地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习报告周口店用现状调查实习报告1 实习目的、实习内容1.1 实习目的1)实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地或生产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是实践活动。
也是让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社获得重要途径。
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环节;2)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实习主要是为增强学生对已学过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并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及野外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技术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际观察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在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合理的规划、开发、利用、保护方面的基本技能,巩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培养专业兴趣,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或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3)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流程,以及各种技术规范和要求;4)掌握遥感影像图的纠正、融合、镶嵌即标准分幅影像图的制作;5)掌握利用航片或卫片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技术方法;6)掌握利用Mapgis软件建立农村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库的技术方法;7)在调查了解区域内各种用地类型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等情况下,能客观的分析当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及存在问题。
并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1.2 实习内容1)在详细阅读和熟悉本次实习的内容、任务和要求后,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技术路线,并作多媒体汇报;2)完成调查区航片的纠正、融合、镶嵌,制作调查区1:10000标准分幅影像图;3)以1:10000遥感影像室内预判结果制作外业工作底图,作为土地利用现状外业更新调查工作用图;4)查清调查区域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地类界线、利用类型、线状地物、零星地类、新增地物以及飞地等;5)利用Mapgis软件建立调查区土地利用数据库;6)统计调查区内各种地类,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7)编写实习报告。
2 实习技术路线、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出现问题及处理方法2.1 实习技术路线包括准备阶段、外业调查阶段、内业整饰建库阶段、编写实习报告。
土地调查实习报告概述在进行实地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小组深入了解了土地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的实习经验,并分享我们在调查中所获得的见解和发现。
一、调查目的我们的调查目的是评估一片土地的可开发潜力,包括土壤质量、地形状况、生态环境和法律限制等方面。
通过对土地进行综合评估,我们可以为开发商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同时也能保护环境和遵守法律法规。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1. 调查范围我们选择了一块位于城市郊区的土地进行调查,该土地尚未开发,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2. 现场勘察我们先进行了现场勘察,使用GPS设备测量了土地的边界,并记录了周边的建筑物、道路、河流等信息。
通过这一步骤,我们获得了土地的基本描述和地形状况。
3. 样本采集和实验室测试我们采集了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并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测试。
测试的内容包括有机质含量、酸碱度、养分含量等。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估,并预测土地的适宜用途。
4. 生态环境评估我们还对土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估。
通过调查植被、野生动物和水质等因素,我们可以评估土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
5. 法律法规审查最后,我们审查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土地用途规划、环境保护和土地所有权等方面。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土地在法律上的限制和要求。
三、调查结果和发现1. 土壤质量经过实验室测试,我们发现这片土地的有机质含量较高,适合农业或园艺用途。
然而,养分含量较低,可能需要施加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
2. 地形状况通过GPS测量和现场勘察,我们发现这片土地的地面相对平坦,适合进行建设。
然而,部分地区存在小规模的沟壑和湿地,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处理。
3. 生态环境评估我们观察到这片土地周围存在丰富的植被和野生动物资源。
建设时需要注意保护这些生态系统,并合理划定建设边界,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法律法规限制根据我们的调查,该土地目前的用途规划为农业用地,可能需要修改用途规划才能进行其他类型的开发。
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024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024精选2篇(一)报告摘要:本报告为2024年国情国力土地调查的实习报告,旨在对国家的土地资源状况和利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报告主要包括土地面积和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和情况、土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报告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结合实地考察和调查,对国家的土地面积和分布进行了详细描述。
同时,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和情况的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报告还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现有的土地资源开发情况的研究,发现了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报告还对土地资源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土地资源保护的方向和措施。
最后,报告总结了本次实习的收获和体会,并展望了未来土地调查和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关键词: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土地面积、土地利用、资源开发、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问题和对策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2024精选2篇(二)国情国力土地调查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在国情国力调查实习中,我被分配到了土地调查小组。
我们的任务是调查当地的土地资源状况,了解土地的利用情况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二、实习过程1.调查准备我们首先对调查地区进行了前期调研,了解当地的土地利用情况、重点产业、环境状况等。
然后制定了调查方案,确定了调查内容和方法,并分工合作,明确了各自的责任。
2.采集数据我们利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收集了大量的数据。
我们走访了当地的农田、工矿企业、城市建设项目等地,了解土地利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我们还与相关部门进行了交流,收集了一些政策文件和统计数据。
3.数据分析在采集到足够的数据后,我们开始进行数据分析。
我们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制作了统计图表,并进行了数据比较和趋势分析。
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规划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土地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土地规划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还深刻体会到了土地规划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心得体会。
二、实习概况本次实习是在我国某城市土地规划局进行,实习期间,我跟随导师参与了一系列土地规划项目,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土地征收与补偿、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监督等。
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了解了土地规划工作的全流程,对土地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实习心得体会1.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业素养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例如,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快速、准确的调查。
这使我认识到,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础,而实践操作则是检验知识的重要手段。
2.团队协作,共同进步土地规划工作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共同面对困难,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这种团队精神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
3.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土地规划工作涉及到国家利益、民生福祉,因此要求规划师严谨细致,精益求精。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规划方案的最终效果。
因此,我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态度,力求将每一项工作做到最好。
4.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土地规划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土地规划工作对民生的重要性。
通过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土地征收与补偿等工作,我认识到,土地规划师要始终关注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5.勇于创新,开拓进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规划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实习报告题目:土地调查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之一,其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对土地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土地调查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土地调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实习培训,学习了土地调查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术规范。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和业务范围等。
2. 实习过程(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我们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掌握了实习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情况。
通过实地查看和数据整理,我们绘制了土地利用现状图,分析了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2)土地利用问题分析在了解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实习区域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土地质量下降、土地利用矛盾突出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3)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分析,我们参与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
通过与相关部门和企业沟通,我们了解了规划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城镇建设规划等,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依据。
(4)实习成果汇总与报告撰写在实习结束后,我们将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和规划方案进行汇总,撰写了实习报告。
报告详细阐述了实习过程、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了土地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总结本次土地调查实习让我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土地资源实习报告土地资源实习报告四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地资源实习报告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地资源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实习目的根据郑州市国土资源局的要求,登封市国土资源局计划在原有城镇国有土地地籍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市区地籍调查更新工作。
全面查清市区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市区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利用调查成果,切实提高市区土地登记发证率。
2、实习意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古老而又新潮的专业,土地是一个国家生存之本,这就决定了这个专业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加,耕地面积不断下降,渐渐趋近国家规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
面对日趋紧张的耕地,作为一项重要增加面积耕地的措施,土地整理就变的刻不容缓。
实习的最终意义,就是通过这次这出校门外的切身实践,发现自身缺点,明白自身不足,同时也找准自身优势,扬长补短。
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不切实际,要通过这次实习,给自己找出一个准确的定位,一切从基础做起,在完善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融入这个多元复杂的社会。
改变不了,就要学会适应,适者生存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法则。
3、实习单位的发展情况根据《中共登封市委登封市人民政府关于市直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其前身为登封市土地局、登封市矿产资源管理局。
二、实习内容 2.1 主要内容本次地籍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在原城镇地籍调查后对新增或变化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权属调查及界址测量。
主要工作内容为权属调查、加密平面控制测量、地籍测量、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调查、电子数据成果制作等工作。
具体工作内容为:1、各级行政区域界线转绘接边;2、原城镇地籍调查后新增或变化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界调查;3、原城镇地籍调查后新增或变化的地籍控制测量;4、原城镇地籍调查后新增或变化的地籍要素测量;5、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6、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调查;7、原城镇地籍数据改造、建立地籍调查数据库;8、地籍调查报告的编写;9、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分析报告的编写。
土地利用综合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状况,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我们一行来到了某地区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掌握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探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地调查我们实习团队在该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通过走村入户、访谈当地居民、参观企业等方式,了解了当地土地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居民对土地利用的看法。
2. 数据收集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收集了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等相关资料,为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
3.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了解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结构、比例和变化趋势,分析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闲置土地较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低下、农业用地面积减少等。
4. 实习成果根据实习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针对性的土地利用改进措施,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土地保护等。
同时,我们还就改进措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进行了讨论。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对土地资源利用的认识,为我们今后从事土地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实习体会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土地利用问题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也意识到土地利用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不断丰富和实践土地利用知识,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贡献力量。
四、实习总结本次土地利用综合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也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入学习土地利用相关知识,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地野外实习调查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土地管理专业人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于2023年开展了为期四周的野外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掌握野外调查技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第一周:土壤调查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围绕土壤展开调查。
全体同学共同学习土壤剖面的相关知识,通过调查13个土壤剖面,了解不同土壤的类型和特点,加深了对土壤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采集土壤样本、记录土壤特征,并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实习第二周:国土调查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我们进行了国土调查实习。
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走访、实地查验等方式,对实习地区的城镇农村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权属调查。
调查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测量仪器,掌握了土地测量和计算面积的方法。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习最后一周:城市规划参观实习的最后一周,我们参观了九里工业园、物流园以及市政府,了解了当地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情况。
通过参观,我们认识到城市规划在指导城市建设、规范土地利用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作为一名土地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和反思当地的规划情况,为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对土地资源管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土壤调查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再到城市规划参观,我们掌握了许多实际操作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我们认识到土地资源管理不仅是理论学习,更需要实践操作。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努力,为我国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习建议为了提高野外实习的效果,我们建议在今后的实习中,增加实习地点的多样性,让学生了解更多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土地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2020 land survey and Mapping Practice Report
2020土地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
一、实习区概况
昌黎县东临渤海,北枕碣石,西南挟滦河,是连结华北与东北两大经济区的"经济走廊",区位优势明显。
全县辖10镇、6乡、1个城郊区,446个行政村,人口54.8万人,总面积12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万亩。
昌黎县由山丘、平原、浅海和滩涂构成了多相性资源结构,自然资源丰富。
昌黎镇素有花果之乡之美誉。
近年来,花卉栽培长足发展,大量中高档花卉,远销京、津、唐、东北等中城市,走进家庭,美化环境。
昌黎碣石山路水果品种丰富,久负盛名,葡萄、苹果、桃、梨等干鲜果品不断得到品种改良优化,大大丰富了果品市场。
城郊区刘李庄村位于昌黎县城郊区东侧,与县城接壤,临近外环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同时辐射周边西沙河村、太
平庄村、东高庄村、中卓庄村、西钱庄村、东钱庄村。
城郊区刘李庄村是秦皇岛市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每年种植大棚甘蓝、菜花XX多亩,油桃400亩,草莓100多亩,年生产各类蔬菜XX多万斤,年产油桃160万斤,年产草莓100万斤。
二、实习目的
为培养学生野外研究土壤和环境的工作能力,使学生正确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的一般程序、原则、原理和主要内容。
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体质,逐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特进行本次教学实习。
通过本教学实习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为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树立为资源环境事业献身的思想奠定基础。
三、实习计划
实习时间共安排5天,分野外调查和室内制图两个阶段。
1.野外调查阶段
1)上午进行基本路线调查的原理和技术的讲解,领取实习工具。
下午,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到达刘李庄,同时进行路线勘察,了解
刘李庄的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第一天)
2)开始对刘李庄进行详查,并绘制成图。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上午)
2.室内制图阶段
1)
室内拼图。
各小组进行边界区域的拼接,对差异较大的地区需在进行野外定点调查。
(第四天下午,第五天上午)
2)写实习报告。
(第五天下午)
四、实习内容与过程
本次实习是以1:1正射影像为工作底图,调查作业面积为2kmx1km,应用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原理与方法完成刘李庄周边的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与制图。
1、准备工作
周一,我们于上午8:00在资源与环境实验室开始实习准备工作。
吴老师首先把我们分成了六个工作小组,并在每个组选出两个
小组长,负责统筹本组的工作。
然后,就实习内容、步骤、出图精度、验收标准及安全等相关事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在实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接着,每个小组分到一套实习工具:底图(航片)一张,地形图一张,三角板一套,圆规一套,铅笔一支,小刀一把,gps定位仪一台,标杆一个,卷尺一个,橡皮一块,木板一块,书包一个,地质罗盘仪一个。
最后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区域制定了勘察路线和工作计划。
下午,在吴老师、张老师和常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向目的地出发,进行路线勘察工作。
每到一个小组的目的地,老师们都进行了认真的讲解如何辨认自己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如何确定工作区域的边界。
然后,带领其他小组继续前进。
我们小组被分在最远的区域刘李庄周围的土地,正好有几条道路穿过整个区域,把我们的区域分割成几部分有利于我们展开分布调查。
我们首先进行初步的调查,熟悉调查的技术和技巧,然后在从最远处向近处开始调查,在熟悉的调查技术的情况下完成整个村庄典型区域的调查。
2、调绘与补测
周二,我们上午7:30到达目的地,开始进行调绘,由于刚刚开始,找不到工作的特点,进度稍慢。
首先对南和西的边界以内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gps定位。
并绘制上图,具体工作方法是:将实行区的同一土地利用的边界进行gps定位。
并换算出在地图上实际到我们所在位置的距离,进行绘制上图。
gps仪是经三个点校准后的,纬度不差,经度差-4.5′。
测完西边及南边后,向东走,调查大棚里种植情况。
毛桃、油桃和草莓居多,然后我们将各大棚进行定位。
并测绘上图。
然后,由工作底图上的路结合实地情况绘制图斑,最后绘制耕地。
下午进行了村边的绘制,由于村的南头,有几外扩建的新建筑,我们进行实地补测,并结合工作底图,进行绘制上图。
由于是第一天,不论从精力上和熟练程度上都不是很高,进度稍慢,但经过我们团结协作,还是超额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周三上午7:00,我们在刘李庄及以北地区进行调绘和补测。
吸取昨天的经验,并延长工作时间以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我们7:00就已经抵达刘李庄,并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首先,我们对昨天的
图面进行了简单的整理,以确保今天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今天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刘李庄村内和东西北边廓,在东边廓处。
由于地形和地图的原因,一度找不到我们所在的位置,经过一块认真的讨论和研究,并借助gps定位仪,最终找到了我们的位置,并绘制上图。
中午,我们为了节省时间,没有回学校吃饭和休息。
下午1:30左右就开始了勘查和实测。
由于刘李庄北边有一条饮马河,故在其周围出现了许多桃树种植大棚。
经过与老乡的交谈得知:由于饮马河过去三年一来水,将大量的有机质积累到河的两岸,使大堤上的土壤非常的肥沃,适合于蔬菜和果树的栽培。
当谈及效益问题时,老乡流露出无比喜悦的笑容:每亩地种植桃树大概为110棵,每颗的产值大约有260元人民币,然后减去15元的投资,大约净产值为240元这样算下来,每亩地大约有26000元的效益。
他称,自己种了7亩地,也就说,这一年,利润达18万之多。
然后我们将饮马河周围的大棚进行了gps定点,然后经过计算将其标在图上。
第四天周四上午7:00我们于饮马河畔进行补测。
截止到昨天,
工作基本完成剩下就是测一下北头的边界和剩下的检查补测,我们于10:00左右完成了所有的绘制上图工作。
3、室内拼图对各个小组的几天来的调查进行总结,并对各个小组完成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侵蚀图进行拼接。
在绘制各个图之前,现在每组的薄膜上确定了控制点,方便拼合是图幅能够准确匹配,我们先按控制点将四个小组的图拼合后者在一张较大的薄膜上将各个小组的图绘制到一张上去。
拼合完成后进行对图幅进行修饰,绘制图例、比例尺和图幅名称等。
五实习总结与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实习活动,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巩固了课堂基本理论知识,引证、丰富已学过的专业课程内容,提高我们在生产实际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增强了我们对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土壤调查与评价的认识,了解如何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的土壤调查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仅依靠平时课堂上的听课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外亲身实习,亲自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实习任务才能更全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对这门课有更感性的认识。
最后,在这里要感谢吴老师及其他两位老师在课程实习过程中给予我们的帮助与指导。
XXX创意设计
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