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豌豆死苗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2.81 KB
- 文档页数:2
菜豌豆主要病虫及防治技术菜豌豆生长期间主要发生霜霉病、白粉病、根腐病、褐斑病和豆秆黑潜蝇等,对这些病虫害,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防治,易造成菜豌豆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
下面介绍这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技术,供参考。
豌豆霜霉病⑴发生特点: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褪色斑,菌丛孢子层生长于叶背或叶面,一般叶背多于叶面,白色至淡紫色。
嫩梢受害较多,叶背面的淡紫色霉层最后布满全叶,致叶片枯黄而死。
⑵防治方法:①选择抗病品种,从无病地留种。
②与非豆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并按坚持配方施肥和合理密植。
③清洁田园,将病残株集中烧毁,并及时耕翻土地,以阻隔和减少病源。
④药剂防治:播种前用35%甲霜灵拌种剂,以种子重量的0.3%进行拌种。
发病初期每亩(666.7平方米)可用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或72%霜脲•锰锌(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公斤喷雾,每7天1次,连续喷药2~3次。
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
豌豆白粉病⑴发生特点:由豌豆白粉病病菌侵染引起的,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和荚,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发展,多发生在开花结荚期。
该病的发生流行同气候及品种抗性有很大关系,昼暖夜凉,多雨露、潮湿的环境易于发病,天气干旱时,该病仍可严重发生。
⑵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播前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3%的70%托布津+75%百菌清(1∶1)拌种密封72小时〕,可推迟病害发生。
③及早喷药预防。
本病多发生在生长中后期,喷药预防应在植株初花期开始。
即在豌豆第一次开花或发病始期每亩(666.7平方米)喷洒5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6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病害盛见期改喷25%三唑酮(粉锈宁)乳油或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5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30%混杀•硫600~800倍液50公斤喷雾。
春季蔬菜育苗死苗原因与预防策略探析作者:杨光惠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12期杨光惠(兴义市农业和扶贫开发局,贵州兴义562400)摘要:春季是蔬菜上市的旺季,但由于春季气温不稳定或其他原因,常常会出现死苗现象。
大面积的死苗,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影响蔬菜的正常供应。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春季蔬菜在育苗中有死苗现象的原因做出分析,总结归纳了其中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春季蔬菜;育苗;死苗1 蔬菜育苗死苗的原因1.1 冻害造成死苗春季气温不稳定,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低温多雪天气。
在低温大雪来临时,菜农们未及时在种植蔬菜的大棚外,挖排水沟排走雪水,造成棚内湿度大,导致大批秧苗受冻死亡。
或者由于分苗的时机没有把握好,分苗床土温过低,幼苗分到苗床后未能扎根而造成死苗现象[1]。
1.2 虫害造成死苗虫害是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现象。
苗床内一般会藏有大量的害虫,如蛴螬,即金龟子,其中植食性金龟子食性非常广泛,能危害多种农作物,尤其喜欢食用刚播种的种子、幼苗。
还有一些害虫,如蝼蛄、蚯蚓等,这些害虫都会伤害秧苗,导致秧苗死亡。
1.3 病害造成死苗首先,在播种前,没有及时对苗床土壤或者营养土壤进行消毒,或者是消毒不彻底,引起秧苗受病;其次,在出苗后没有对幼苗及时喷药,引起秧苗得病变成死苗;再次,苗床的温度、湿度没有控制好而造成病害。
1.4 起苗不当造成死苗起苗不当也会造成死苗现象出现。
起苗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分秧苗时,1 次起苗过多,会使幼苗失水过多,恢复不及时而造成死苗。
第二,分苗前,幼苗本身就发育不好,根系少。
第三,分秧苗时,时间过晚,伤害了苗根,导致秧苗吸收能力不强,从而形成死苗。
1.5 其他灾害造成死苗引起幼苗死亡的还有一些其他原因。
如药害,即喷药量过大或药浓度过高造成的秧苗死亡。
肥害,有机肥使用不当烧死秧苗的根部,而造成死苗。
还有就是风干造成死苗。
2 针对蔬菜育苗死苗的防治措施2.1 防治冻害的措施第一,育苗时,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豌豆栽培技术病虫防治指南豌豆也叫荷兰豆,是一种很美味的菜肴,营养价值很高,食用对人体有很多好处,现在很多农民朋友会种植豌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来说说豌豆栽培技术病虫防治。
豌豆栽培技术病虫防治1、豌豆褐斑病症状:主要为害叶、茎及荚。
叶片染病呈不规则的淡紫色小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分散,布满全部叶片,后病叶变黄扭曲而枯死,有的呈深褐色不规则轮纹斑,中央坏死处产生黑色小点。
发病原因病菌主要在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蔓延。
播种过早或遭受低温冷害,或土壤黏重、湿度过高,或偏施氮肥、植株旺长,均易发病。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重病田与非豆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同时要进行种子消毒,在冷水中预浸4-5小时后,放入50℃温水中浸5分钟,而后冷却、晾干后播种。
适当密植,增施钾肥。
(2)药剂防治:发病早期喷洒露娜润、甲托(500g/l甲基硫菌灵)、75%百菌清,每7天1次,连喷2-3次。
2、豌豆根腐病症状: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种子染病,引发烂种,幼苗茎基部或根颈部变为褐色至红褐色缢缩、腐烂。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2)药剂拌种:用亮盾(62.5g/l精甲·咯菌腈)拌种或75%百菌清、80%多菌灵拌种。
3、豌豆褐纹病症状:主要为害叶、茎及荚。
叶片染病呈不规则的淡紫色小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分散,布满全部叶片,后病叶变黄扭曲而枯死,有的呈深褐色不规则轮纹斑,中央坏死处产生黑色小点。
发病原因病菌主要在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蔓延。
播种过早或遭受低温冷害,或土壤黏重、湿度过高,或偏施氮肥、植株旺长,均易发病。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最好能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要进行种子消毒,温水浸种4-5小时,再移入55℃温水中浸5分钟后,放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适当密植,增施钾肥。
(2)药剂防治:发病早期喷露娜润®【17.5%戊唑醇·17.5氟吡菌酰胺】,或75%百菌清,每7天1次,连续喷药2-3次。
菜豌豆死苗的原因及对策
施红珍;适秀安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2006(000)009
【摘要】@@ 1、菜豌豆死苗情况调查rn菜豌豆肉厚嫩脆、富含蛋白质、糖、维生素等,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是云南省澄江县继烤烟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全县种植菜豌豆面积2400公顷,加上复种面积933.3公顷,全县种植面积在3333.3公顷以上,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但近年来菜豌豆栽培植株死亡率上升,病虫害加重,防不胜防,严重影响澄江县菜豌豆产业的发展.据调查:苗期1~6苔叶发生枯黄死苗4%~8%;初花期发生枯黄死苗10%~25%;盛花初荚期发生枯黄死苗15%~35%;个别低凹田块死苗率高达41%~72%.【总页数】1页(P27)
【作者】施红珍;适秀安
【作者单位】云南省澄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652500;云南省澄江县种子管理
站,652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J], 封力源;刘艳亮
2.菜豌豆栽培死苗原因及对策 [J], 施红珍;适秀安;侯兰
3.望都县小麦死苗原因分析及对策\r——以2018年为例 [J], 陈贵娟
4.冬春小麦黄叶死苗原因及预防对策 [J], 徐秋萍;蔡纯;靳利钢
5.小麦死苗的原因及对策 [J], 石巍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豌豆病害及防治豌豆病害主要包括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和潜叶蝇等。
以下是针对这些病害的详细说明及防治方法:1.根腐病幼株至成株皆可发病,花期染病最多。
主要危害植株的根和茎基部,病株叶片首先开始发黄,逐渐向中上发展,导致全株变黄枯萎。
根系也会变为黑褐色或土红色,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轻则植株矮化,重则根系腐烂死亡。
此病多由病菌经土壤、病残体以及种子传播蔓延,经种子和根系侵入,一般在干旱年份发病较重。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与非豆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
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菌滋生。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噁霉灵水剂1000倍液或25.9%抗枯灵水剂500~600倍液等进行灌根防治,每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褐斑病主要危害叶、茎以及荚,叶片染病后会出现淡紫色的斑点,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病斑会迅速扩散,布满整个叶片,病叶会变黄枯死,有的呈现出褐色的不规则形轮纹斑。
病菌在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蔓延,播种过早或者遭受低温冷害,或者土壤粘重、湿度较高、偏施氮肥、旺长也会发生此病。
农业防治:重病田与非豆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同时要进行种子消毒,温水浸种4~5小时,再移入55℃温水中浸5分钟后,放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大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世高(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3000倍液等,每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3.白粉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的粉色斑,严重时叶片两面均覆盖一层白粉,最后变黄枯死,后期粉色斑会变灰,并长出很多的小黑伞粒点。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菌来源。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使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
蔬菜生长期死秧的主要原因及对策1、肥害缩茎死秧。
肥料一次投入过量,土壤表层浓度过大,植株近地面处会出现茎秆反渗透萎缩、裂口、变细、扭曲、流液等症。
对策是少用或不用氮素化肥。
2、氮害凋萎死秧。
室内空气中氨含量超过0.8%,会造成植株叶秆氨气中毒。
衰凋枯死。
对策:①不用或少用尿素、碳铵、氨水等含氨化肥。
②鸡粪腐熟到5~7成方可施用。
③施肥后及时通风排气。
3、热害脱水死秧。
耕作层浅于30厘米,栽后浇水过勤,植株根浅叶旺,温度超过40℃时,叶片蒸发作用大,水分供应不足,便会脱水,茎秆萎缩死秧。
对策:①高温时遮阳。
②栽前深耕。
③定植后控水蹲苗,控秧促根。
④高温期勿缺水。
4、水害沤根死秧。
土壤过粘,渗水过慢,浇水过重,使根系渍在无氧土壤中长达50小时左右,根茎呈水浸状腐败,整株枯死。
对策:①撒沙改良土壤增加透气性。
②前期不旱不浇,后期浇水勿涝。
③浇后松土透气。
④整平田畦,避免积水。
5、根浅闪苗死秧。
连阴6天以上,根系萎缩后吸收功能减弱,放晴后遇到高温强光,使植株脱水,茎秆软化折伏死秧。
对策:①弱光低湿期施生物菌肥,平衡土壤和植物营养,避免或减轻根系萎缩。
②连阴天放晴时,通过有效措施,使作物缓慢升温,让作物有一个恢复适应过程。
6、虫害蛀根死秧。
未腐熟的粪肥易导致发生虫害,害虫将根茎连接处咬断和蛀空根心,使植株枯死。
对策:①拌微生物剂或敌百虫沤粪除虫。
②在根茎处撒毒饵,草木灰20~30千克,腐熟酸肥200千克,硅肥80千克避蛆虫。
③用1%碳铵水叶面喷洒或用兔、羊、牛粪1份对水5份搅拌后,喷浇于有虫植株周围,驱地老虎、金龟子、蝼蛄等地下害虫。
还可以用硫酸亚铁300倍液灌葱、蒜、韭菜根部,可杀根蛆80%以上。
7、缺铜染病死秧。
铜是植物的保健元素,可使植株表皮本质化,增强抗性,缺铜可使真、细菌侵入机会增加,根茎皮腐烂死秧。
对策:①每亩浇施硫酸铜液2千克。
②苗期叶面喷1~2次络铵铜可保苗保秧。
8、没有腐熟的粪肥导致死秧。
种植蔬菜老是死苗,太心疼了,掌握这3点关键栽培技术,轻松解决最近大家都在忙着种菜,我们种植的大棚蔬菜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移栽,露地蔬菜也进行了播种。
种了些叶菜,如生菜、油麦、苦菊等,也栽了一小片地的韭菜根,菜园子差不多种满了,还剩下不多的地留着种茄子、辣椒、番茄、苦瓜、丝瓜等。
无论是直接播种的蔬菜,还是移栽的菜苗都会出现死苗的现象,棚室种植还好一点,露地种菜死苗更严重一些。
对于一些种菜爱好者,种菜面积本来就不大,死几棵苗就很心疼。
种菜死苗的原因很多,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是这3种,一是地下害虫的危害,二是土壤板结、浇水少、春天风大也会造成死苗,这主要发生在露地直接播种的蔬菜中,三是地温低会使移栽蔬菜不发根从而死苗,对症下药,轻松解决蔬菜死苗的问题。
先播种后浇水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地皮干,幼苗不好生长1、地下害虫的危害露地种植蔬菜,地下害虫的危害是很严重的。
危害蔬菜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黑土虫等。
在家庭蔬菜种植中,很少有人会进行严格的土壤消毒,导致土壤中有虫卵和病菌,播种后随着气温升高,虫卵长成害虫就会啃噬幼苗,咬断幼苗的根系或者根茎,造成死苗。
我们大棚种植这一点就做的比较好,每年夏季都会进行高温闷棚,翻地时也会撒些药剂。
露地种菜也可以用药剂消毒,撒施辛硫磷粉剂和喷施多菌灵后再播种,能够有效的杀死地下害虫和一些病菌。
即使做了土壤消毒,也最好撒些毒麸子,进行杀虫。
先将饵料(秕谷、麦麸、豆饼、棉籽饼或玉米碎粒)大约5公斤炒香,而后拌入90%的敌百虫晶体30倍液0.15公斤,加点水搅拌均匀,使其呈现潮湿的状态,如果虫子较多可以适当加大敌百虫的用量,每亩地撒施这种毒药饵1.5-2.5公斤,在无风闷热的傍晚撒施。
第二天就能发现药死的害虫。
虽然猝倒病和立枯病也是造成死苗的主要病害,但是它们属于低温高湿病害,在露地蔬菜种植中比较少见,主要发生在蔬菜育苗中,可以在苗期喷施多菌灵或者恶霉灵进行预防。
2、土壤板结严重,影响了根系生长,再加上春季风大、气温低,就会造成死苗蔬菜播种可以选择播种前浇水也可以选择播种后浇水,但是春季风大、气温低,我们一般都是播种前浇透水、造足底墒,播种时土壤的墒情还足够,条播时可以在播种沟内用水壶浇点小水,然后播种,覆土就可以。
豌豆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杜跃强(梅河口市光阳街农业技术推广站135000)1豌豆根腐病根腐病是豌豆的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常造成大片死苗,危害严重。
1.1症状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以开花期发病多,病株下部叶片先发黄,逐渐向中、上部发展,致使全株变黄枯萎主、侧根部分变黑色,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轻则造成植株矮化,茎细、叶小或叶色淡绿,个别分枝萎蔫,可开花结荚,但荚数锐减,子籽秕瘦;发病严重的茎基部缢缩或凹陷变褐,呈“细腰”状,病部皮层腐烂,大量枯死致全田一片枯黄。
1.2发病规律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以开花期发病多,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4~33℃,土温的影响较土壤湿度大。
干旱年份发病重。
1.3防治措施播种前用种子重量的0.4%的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用种子重量0.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加适量水与种子均匀搅拌后播种。
发病初期用98%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敌克松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穴用250毫升。
每10~15天1次,连续2~3次。
2豌豆白粉病白粉病是豌豆的一种重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
保护地中发生严重,轻者发病率10%~30%,重者达40%以上,甚至100%。
2.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长出白粉状小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粉斑,互相连合,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叶背呈褐色或紫色斑块。
病情扩展后波及全叶,致叶片迅速枯黄。
茎、荚染病也出现小白斑,严重时布满茎荚,致茎部枯黄,嫩茎干缩。
后期病部可长出小黑点,即闭囊壳。
2.2发病规律品种间抗性有差异,细荚豌豆较大荚豌豆抗病。
保护地日暖夜凉温差大,湿度高,易结露,适宜白粉病发生。
白粉病在温暖干燥或潮湿环境都易发病,而降雨则不利于病害发生。
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钙钾肥,造成植株生长不良,病害发生相对严重。
在窝风地,植株生长过密,田间排水不畅,通风透光不良则病害传播蔓延快。
菜豌豆死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在现在的农业生产中,菜豌豆是一种怕干旱,怕霜冻的农作物,菜豌豆,品质好,产量高,投资少,收效快,但是遇见菜豌豆死苗该咋办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菜豌豆死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菜豌豆死苗的原因
菜豌豆种子巿场多、乱、杂,很多易感病的品种没有经过试验流入巿场。
周年均种有菜豌豆,无法打断病虫害的侵染循环。
菜豌豆秸秆乱堆乱放,不及时处理。
轮作年限短,土壤带菌。
地下水位高,排灌不便。
播种过浅或浇水、施肥把土壤冲走,不及时盖土,造成种子外露,出苗后晒死。
搭架上线人为松动根系以及搭架上线后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被风吹动,根系断裂死亡。
二、预防菜豌豆死苗的措施
l、田块选择。
选择3一4年没有种植过菜豌豆,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为菜豌豆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2、选用良种。
选择优质抗病的品种是菜豌豆高产栽培的关键。
大荚豆宜选择四川乐至种子公司生产的”确良”牌食荚菜豌豆l号或食荚菜豌豆8号。
小荚豆选择台中6O4(紫花)或抗病台中6O3(粉花)。
甜脆豆选择江苏产奇珍76或澳洲甜脆豆。
3、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一3天,可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此外剔除病粒、破碎粒、秕粒和混杂粒,减少病虫侵染的可能性,提高种子的整齐度和种子纯度。
菜豌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较广泛,而在豌豆种植过程中,死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往往造成菜豌豆损失惨重。
那么菜豌豆死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该怎么防治呢?
一、菜豌豆死苗原因
市场上的豌豆种子多、乱、杂,很多极易感染病害的品种没有经过任何的实验就流入了市场,这是造成豌豆死苗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一地块周年种植菜豌豆,无法打断病虫害的侵染循环,造成死苗严重,在豌豆采收后秸秆乱堆乱放,不及时处理,也会造成翌年幼苗死苗。
另外播种过浅或者浇水施肥将覆土冲刷走,不及时盖土,造成种子外露,出苗直接被强光晒死。
人为松动根系以及搭架上线后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被风吹动,根系断裂死亡。
二、预防措施
针对豌豆死苗的原因,应该采取相对应的技术采收进行防治,小麦小编筛选出以下防治菜豌豆死苗的技术措施,以供大面积生产参考使用。
1、田块选择
选择3-4年没有种植过豌豆的田块种植,这样能极大减少病虫害侵染,选择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为菜豌豆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壮苗,减少死苗。
3、选用良种
选择优良的抗病力强的品种是菜豌豆高产的关键,同时还能极大的预防死苗现象的发生,既能选择当地推广或栽培过产量较高的品种,选择品种应该因地制宜,并不是每一种高产品种都能适应当地环境,可以在大面积播种前进行试验种植,看看幼苗适应情况。
4、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可以晒种2-3天,这样能明显的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另外及时剔除病粒、破碎粒、秕粒和混杂粒,减少病虫侵染的可能性,提高种子的整齐度和种子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