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共2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25
经皮肾右肾多发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护理查房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经皮肾右肾多发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介绍•术前准备及护理措施•手术详细步骤及护理配合•手术后护理要点及并发症处理•临床护理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经皮肾右肾多发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护理查房总结经皮肾右肾多发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介绍经皮肾右肾多发结石钬激光碎石术是一种利用钬激光技术治疗右肾多发结石的手术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经皮肾穿刺,将钬激光光纤导入肾盂,利用激光的能量将结石粉碎并清除。
手术名称和定义该手术适用于治疗右肾多发结石,尤其是结石数量较多、直径较大、位置较深的情况。
同时,对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碎石术无法处理的结石,经皮肾右肾多发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手术适用范围经皮肾右肾多发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禁忌症包括:严重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脊柱严重畸形等。
对于尿路梗阻、肾盂积水、脓肾等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应先控制感染再行手术治疗。
手术禁忌症02术前准备及护理措施确定患者肾功能状况,为手术提供参考。
术前检查与评估肾功能检查了解结石的部位、数量、大小和分布情况。
尿路平片进一步明确结石情况,同时了解肾积水程度和肾功能受损程度。
肾CT检查1心理护理23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是否有焦虑、抑郁等情况。
患者心理状况评估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增加患者的信心。
健康教育术前准备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以降低术中出血风险。
术前1周停止服用抗凝药物术前洗澡、更换衣服胃肠道准备术前用药清洁皮肤,预防术后感染。
术前1天进半流质饮食,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根据医生医嘱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03手术详细步骤及护理配合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麻醉准备术前禁食、禁饮,做好麻醉前评估,准备好麻醉药品和急救设备。
手术麻醉方式选择体位选择患者先取截石位,进行输尿管镜检,然后取俯卧位进行经皮肾穿刺和碎石。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手术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MPCNL)后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328例行MPCNL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34例临床资料,总结出现并发症及相应的防治对策。
结果: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3例,感染5例,肾盂输尿管穿孔5例,胸膜穿孔导致液气胸者2例,结石残留4例,腹腔积液2例,低钠血症3例。
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均治愈,无死亡病例。
结论: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了解MPCNL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对MPCNL术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
标签: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防治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MPCNL)具有安全、快速、创伤小、效果好、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1]。
该术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 ~14%[2-3]。
MPCNL术具有创伤小、效率高的治疗特点,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2月在本院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患者32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34例。
现将该术式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2月在本院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患者32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34例,其中男27例,女7例,年龄36~60岁,平均53岁。
34例患者中出血的13例,5例患者经历了二期碎石取石,5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在术后的24 h内,3例发生于术后4 d。
感染5例,3例患者术前即存在尿路感染。
肾盂和输尿管穿孔的患者有3例,液气胸者2例,结石残留3例。
腹腔积液的患者2例。
低钠血症3例。
1.2 手术方法采用持续硬膜外或全身麻醉对患者进行麻醉,取截石位,经尿道插入输尿管导管,经输尿管导管向肾盂内灌注生理盐水进行人工积水,再将患者摆至俯卧位,患侧垫高约15°。
B超定位,穿刺点选自第11肋间腋后线与肩胛旁线交界,中盏入路行穿刺。
将17.5 G穿刺针刺入预定肾盏,置入斑马导丝,使用筋膜扩张器沿导丝逐级扩张通道,通道扩展至16 F,留置合适的工作鞘,经工作鞘插入输尿管镜,用钬激光进行碎石或取石钳夹出,术中复查B超,根据残石情况,建立第二通道或第三通道予以碎石。
经皮肾镜与麻醉1.麻醉选择(1)常用双点椎管内麻醉,上点穿刺T11-12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点穿刺L3-4行腰硬联合麻醉。
如果术中不需要进行输尿管插管,单用穿刺T11-12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2)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以上者,老年病人,术前合并较多基础疾病,器官功能代偿较差的选用全身麻醉。
2.体位(1)常用俯卧位,腹部垫高使腰背成一水平面。
(2)也可以选择侧卧位或向健侧斜30°卧位,根据术者的操作习惯决定。
3.手术步骤(1)患者首先取截石位,用膀胱镜向患侧输尿管内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将导管固定在导尿管上,改俯卧位。
(2)选择腋后线到肩胛线之间肋缘下或第11肋间隙为穿刺点,在C形臂X线机或B超的引导下,用18G肾盂穿刺针穿刺,穿刺方向朝向结石或准备进入的肾盏,与水平面成30°~60°角,进入肾盂或肾盏后,拔除针芯,可见尿液流出。
(3)通过穿刺针鞘放入导丝,最好能够插入输尿管腔内,插入肾盂或肾盏内5~10cm。
用小尖刀沿穿刺针切开皮肤和筋膜,退出针鞘留下导丝。
(4)沿导丝用扩张器进行扩张,注意保持导丝拉直有一定的张力,可以选用筋膜扩张器、金属同轴扩张器和气囊扩张器。
由Fr8开始,逐渐扩张,每次增加2号,保持每次扩张深度相同,可以在X线透视下了解扩张器的深度。
目前,常用微造瘘PCN,扩张至Fr14~Fr18即可,传统PCN需要扩张至Fr24~Fr34。
最后把操作鞘扩入肾盂。
留置导丝,并由助手专门扶住操作鞘,以免术中导丝或操作鞘脱出。
(5)经操作鞘放入相应型号的肾镜(微造瘘可以选用输尿管镜),为了保持术野清晰,术中需要灌注泵持续灌洗,流量200~350ml/min,压力≤2.94kPa(30cmH2O),操作鞘出水通畅时,流量和压力稍有增加,视野更清晰,但要注意水吸收过多或外渗。
观察到结石后,使用气压弹道碎石机、钬激光或超声碎石机进行碎石,将结石碎成小块随灌洗液冲出,稍大结石用取石钳取出。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的效果对比观察1. 引言1.1 疾病背景输尿管上段大结石是指直径大于5mm的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造成尿路梗阻、肾积水、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
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的形成与溶质浓度增高、尿液PH值改变、尿液流速减慢等因素有关。
患者常表现为肾绞痛、腰部疼痛、尿血、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但效果有限。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创治疗技术,可以更好地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1.2 治疗选择的必要性输尿管上段大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腹胀、腰胁疼痛、尿频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不同病情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等因素会影响治疗的选择。
钬激光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两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钬激光碎石术适用于结石较小的患者,而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结石较大或较困难取出的患者。
治疗选择还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其他合并症或并发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选择也应考虑患者的意愿和需求。
部分患者可能更倾向于无创治疗方法,而另一部分患者则可能更愿意接受有创治疗方法。
在治疗选择时,需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选择,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依从性。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分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的临床效果,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缺点以及适用情况,为临床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照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方面的优劣势,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建议,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